文档详情

大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雪花》.doc

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KB
约24页
文档ID:188752939
大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雪花》.doc_第1页
1/24

大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雪花》大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雪花》设计背景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满梦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动在理解歌曲内容的根底上,激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展富有个性的展示引导幼儿体验小雪花带给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用歌曲、动作充分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活动目的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重点难点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活动准备1、小雪花的图片2、请小朋友用自己话的描绘一下雪花飘舞的的样子活动过程一、在《小雪花》乐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飘舞动作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二、学唱歌曲《小雪花》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2、和老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4、老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5、轻声完好学唱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究《小雪花》的飘舞动作1、大家都来扮一朵小雪花,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

假如歌声停了,小雪花就不动了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雪花,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摆、后退、转圈等四、合作律动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雪花2、反应幼儿创编的小雪花,并集体练习3、尝试边唱歌边做动作,停顿是坚持不动4、全体幼儿做小雪花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教学反思9月刚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把艺术书翻开就发现了歌曲《小雪花》,感觉特别好听,我就很快准备了教具,上了这节音乐课出处)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导入学唱歌曲 探究小雪花的飘舞动作合作律动,我觉得各环节过渡自然,在学唱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从而产生愉悦的、美妙的情感并鼓励孩子随着音乐用动作自由大胆地表现《小雪花》轻柔飘落的情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感受小雪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最后幼儿随着《小雪花》音乐,做雪花飞舞的动作出活动室激发孩子对小雪花的兴趣和这首歌的兴趣整个活动过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动目的,效果较为理想但是,由于自己以前很很少带音乐课,没有丰富的经历,因此课后仍然觉得还存在着很多缺憾:1.假如这节这课放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上,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效果会更好的。

2导入不够新颖3.歌曲的休止体验上,小局部幼儿没有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究和创新,备课尽量备的更细致些,多向有经历的老师请教,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雪花》活动目的: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2.能运用肢体动作表演雪花情景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气氛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图谱、雪花飘落的视频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能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活动难点:能大胆表现雪花飘落的情景教学过程:一、雪儿飘,沙沙沙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玩一个雪儿飘的游戏老师念雪儿飘,幼儿接念沙沙沙沙沙2.跟随钢琴《小雪花》的伴奏,老师唱雪儿飘,幼儿接唱沙沙沙沙二、天空飘来小雪花1.冬天到了,小雪花从天空中落下来,老师出示雪花,做雪花飘落的样子2.老师播放视频,幼儿观察小雪花飘落的样子,引发幼儿兴趣3.老师有节奏地念对白,帮助幼儿感知歌词的韵律美4.老师一边念歌词一边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5.师幼一起看图谱,有节奏地念歌词三、好听的歌曲《小雪花》1.老师播放《小雪花》音乐,指着图谱仔细倾听歌曲内容。

2.老师完好范唱歌曲一遍3.师幼以问答的方式演唱歌曲4.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四、北风和小雪花幼儿扮演小雪花,集体演唱歌曲,唱完歌曲老师弹奏舒缓音乐时,小雪花做自由飘散的动作;假设弹奏急促的音乐时小雪花抱成一团,做飘落动作课后反思:音乐《小雪花》是我们教研组的音乐课,由邵老师执教这首歌又简单又好听,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教案来.自:其实孩子们很喜欢雪花,只是南方下雪的时机很少,孩子们对于雪的美妙的记忆不是很多但是邵老师配上了带有动画效果的雪景视频,一下子激活了孩子的灵感特别是让孩子表演下雪的情景时,孩子们做得都是有模有样,他们很喜欢做下雪时的动作,双手往下滑落时各个手指翘翘的,很有节奏感同时,邵老师也请了一局部幼儿让他们在前面表演当最后一句歌词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时,孩子们真正体验到冬天终于降临了的喜悦之情对于音乐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大胆的去表演,有些孩子会在表演的同时,会跟着老师不由自主一起唱歌这充分说明了孩子的喜欢之情邵老师整节课上的都比拟顺利,唯一缺乏的是最后的游戏环节,第一次游戏时,孩子们只是跟着老师,没有放开来玩,邵老师意识到可能是自己没有交代清楚,于是又进展了补充,第二次游戏时,孩子们就比拟活泼。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雪花和雨滴》活动设计背景为了让幼儿感知季节的变化和对大自然的认知有了引导幼儿学习这首歌的意图,同时间在歌曲中的对唱环节还可以增进幼儿间的友谊,愉悦幼儿的情绪活动目的1、学唱歌曲,学习分辨歌曲的前奏和间奏2、学惯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会对唱,在一方唱的时候另外一方要保持安静倾听,然后马上接唱,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要引导幼儿创编,做出和同伴不一样的造型活动准备活动准备:雪花 雨滴窗户的图片活动过程:1、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数1、2、3给小朋友一个惊喜,向天上抛雪花,问幼儿:是谁从天空中飞下来了?(雪花)雪花怎样飞下来的?[.出处](是沙沙沙的飘下来的)请幼儿做一做雪花飘下来的动作做后提问:什么季节会有雪花啊?(冬天)老师说:对了,雪花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2、老师告诉幼儿,雪花是唱着歌飘来的,你们来听听,(放录音)完好欣赏后提问: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都有谁和谁啊?3、幼儿学唱第一段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学唱雪花的歌吧。

放录音,跟录音唱2次)4、学习第二段提问:刚刚小朋友听到录音机里唱了小雪花还唱了谁啊?(雨滴)那雨滴敲着窗户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哗啦啦、咚咚咚、滴滴嗒)对了,有时候小雨滴的声音是哗啦哗啦,有时候是咚咚咚,有时候是滴滴滴的声音,我最喜欢春天了,我们一起来唱春天的小雨滴吧{唱2次}5.请小朋友站起来,完好的和老师边唱边做一次6、学惯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第一段,老师问,小朋友答复小朋友问,老师答复7、老师放录音,告诉幼儿分辨歌曲中的前奏和间奏,8、请幼儿听音乐,在前奏和间奏的局部,自己做一个静止不动的造型,可以是雪花,雨滴,大树,房子小兔,等等,进展歌表演完毕活动教学反思在雪花和雨滴音乐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以带来惊喜的方式抛洒雪花引起幼儿的兴趣,重点是为了让幼儿可以学会第一段的歌曲,难点是引导幼儿可以掌握第一段的歌曲后,创编出第二段的歌词 学第一段的歌曲时,我通过清唱让幼儿逐步听清,但是因为我的紧张,忘记教幼儿,然后幼儿复述并学习歌词,在引导幼儿串连起来朗读、演唱,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掌握好后通过听磁带,第二段歌词的变化进展创编内容,引导幼儿讲出雨滴出示图画让幼儿,按着雪花的那一段进展编唱。

创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提问,雨滴的声音,老师利用清唱的方式,让幼儿清楚的理解、掌握雨滴的歌词结尾局部,幼儿扮演雪花和雨滴,边唱歌,边跳舞,很快乐在课开场时幼儿通过撒雪花这边带有一定的乐趣性,掌握第一段歌词比拟顺利,到了第二局部时,幼儿通过的我出示的雨的图标可以很好的进展联想创编,还会跟老师做动作,跟着我的提示去表演创编,但是在幼儿学唱会歌曲后,设计了一个游戏对唱环节,却因为我的紧张而忘记了,是本次课我最大的遗憾,最后幼儿还是根本掌握了这首歌曲,也能按照歌曲的节奏边唱边做,根本完成教学任务大班音乐教案:小雪花活动设计背景: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满梦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动在理解歌曲内容的根底上,激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展富有个性的展示引导幼儿体验小雪花带给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用歌曲、动作充分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活动目的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活动准备1、小雪花的图片2、请小朋友用自己话的描绘一下雪花飘舞的的样子。

活动过程一、在《小雪花》乐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飘舞动作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二、学唱歌曲《小雪花》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2、和老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4、老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5、轻声完好学唱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究《小雪花》的飘舞动作1、大家都来扮一朵小雪花,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假如歌声停了,"小雪花"就不动了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雪花,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摆、后退、转圈等四、合作律动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雪花"2、反应幼儿创编的"小雪花",并集体练习3、尝试边唱歌边做动作,停顿是坚持不动4、全体幼儿做"小雪花"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河马》活动设计背景我班幼儿年龄偏小,比拟喜欢动物,但缺乏推理才能和幽默感,我所以我选择了一那么笑话儿歌,而且内容主题是河马吹牛说大话,所以幼儿会比拟喜欢,而且也比拟容易理解活动目的1、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有表情完好表演儿歌2、培养幼儿的推理才能,明白儿歌的可笑之处3、培养幼儿的幽默感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表情表演儿歌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明白儿歌的可笑之处活动准备河马头饰,狮子、老虎、鳄鱼、乌龟手偶;ppT课件;字卡(河马、狮子、老虎、鳄鱼、乌龟)活动过程一、开场环节1、 导入:播放ppT课件(动物世界)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你觉得哪些动物比拟凶猛?你喜欢哪种动物?二、根本环节1、导入新课:老师最喜欢的是河马2、老师示范朗读儿歌3、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河马为什么会吓得长大嘴巴?你觉得好笑吗?为什么?来.教.案网你能说出这首儿歌的可笑之处4、认读字卡:河马、狮子、老虎、鳄鱼、乌龟5、老师逐句教儿歌6、师幼共同表演儿歌三、完毕环节1、游戏:表演比赛,两个人一组(戴头饰和手偶)进展表演,男生与女生进展比赛2、讲笑话:幼儿之间讲讲自己生活中听到或遇到的笑话四、延伸环节请幼儿自己设计或搜集一个笑话,第二天讲给老师和同学听教学反思此次活动教学目的根本完成,幼儿对活动内容很感兴趣,特别是表演儿歌环节,幼儿一个个学河马说大话的口气和看到鳄鱼来了的紧张表情很逼真;教学重难点都得到打破,听完一遍儿歌,幼儿能很快找出儿歌的可笑之处,局部幼儿还能说出河马吓得长大嘴巴的原因,这个是我意料之外的;通过表演比赛,幼儿能客观评价小朋友的表演,有自己的审美观和评判标准,这是值得欣慰的;幼儿讲笑话环节欠妥,由于本班幼儿年龄偏小,语言才能开展不够,所以幼儿根本不会讲笑话,只有极个别幼儿能说出简单的笑话。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叶》活动设计背景正值秋天,幼儿对落叶比拟熟悉,平时的生活中也能看见,而且儿歌秋叶篇幅短小,却充满兴趣,想象力丰富而美丽、语言动态感强,有一定的节律通过欣赏诵读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微妙,儿歌语句简短而有重复,在朗读中体验儿歌的意境活动目的1、理解儿歌的内容,激发欣赏及朗读儿歌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2、能在创造性的表演中想出和做出大家都感到快乐的动作,能自然热情而主动地交流感情并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3、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积极解难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秋天落叶的美与小动物的情感,学习儿歌,并根据儿歌的构造仿编儿歌难点:迁移运用根据儿歌的构造仿编儿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教学录音带,小动物图片假设干活动过程(一)全体幼儿欣赏《秋叶》,引出课题1、组织幼儿观看教学挂图《秋叶》,通过挂图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大致内容,(.:教.案网)通过提问让幼儿讲述看到的内容,既感知了儿歌,又提升了说话才能师:你们看到了什么?都有哪些小动物?2、通过教学录音带让幼儿再次欣赏《秋叶》,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感受。

二)深化感悟,学习儿歌儿歌共有六句,其中第二句至第六句构造相似,只是句首主语小动物和句尾宾语不同,言语简洁生动,有利于儿歌句子的学习1、老师完好朗读一遍儿歌,边朗读边指着图片2、幼儿学习儿歌请幼儿边看图边跟着老师朗读3、分组和个别幼儿朗读,并尝试边读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4、师幼游戏读儿歌,老师读前半句,请幼儿对上后半句幼儿兴趣大增,同时也加深了对儿歌内容的理解5、老师将已经记住的儿歌内容图片收起来,幼儿朗读儿歌,检验学习效果三)尝试仿编儿歌1、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喜欢落叶,它们会把落叶当成什么?老师示范仿偏儿歌一句,并板书 :秋风起,(落叶飘),( 小蝴蝶 )说,这是我的(舞伴)2、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根据儿歌的构造继续仿编儿歌,鼓励幼儿说出和儿歌内容不一样的小动物,看到秋天的落叶,会把落叶当做什么,让幼儿说出多种答案,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才能3、老师根据幼儿答复板书仿编的儿歌内容,并让幼儿朗读,体验仿编儿歌的成就感4、扮演角色,表演儿歌让幼儿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片,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说给对方听教学反思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幼儿听的形式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席鼓励表扬的语言、动作进一步进步了幼儿释疑的兴趣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时机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时机,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改良的方面:1、 老师自己的提问设计还要更精练,简单,让幼儿一听就懂2、课堂教学中当孩子们的答复,有点跑题的时候,自己有些急躁,语言组织也不严谨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取长补短,让自己成长得更快!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郊游》设计背景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历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我们都是县城周边农村孩子多,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历,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对歌词记忆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记忆以前我总是先教幼儿跟着我按节奏念几遍歌词,再分句教唱,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我上音乐课不再单调。

我选歌曲《郊游》,是因为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小朋友所喜欢,歌曲描写了小朋友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风光,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活动目的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根底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2、掌握X X XX 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好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4、通过演唱《郊游》使幼儿喜欢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重点难点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活动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 X XX X活动过程一、开场局部: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 X XX X二、根本局部: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跟家人去郊游过吗?(幼儿自由答复)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2、老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老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5、学唱歌曲1)老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2)老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3)老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唱歌曲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5)放歌曲录音,老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展歌表演6、音乐游戏:《去郊游》老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展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展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三、完毕局部:1、小结2、出室律动,活动完毕教学反思《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那么合适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老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区分区分不同的声音在活动中我一开场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展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承受,(.来)于是我立即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

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老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化活动中我借助了比拟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展演唱,从而打破了活动的难点老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老师引导幼儿进展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打破活动重点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缺乏之处,比方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p 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老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纯熟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方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展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进步自己的教学程度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活动设计背景本班幼儿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看到老鼠与猫斗智斗勇的精彩时刻,机灵的老鼠做梦时梦想自己与猫不是天敌而是好朋友,两个一起谁在温暖的摇篮里悠闲的晃荡,结果等老鼠猛地一睁眼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做梦,是猫突然来到自己睡的地方摇摆自己的摇篮。

看到小朋友对这个片段很干兴趣,借此想对小朋友讲讲对于他们出生这个时代比拟生疏的摇篮,从而衍生出要学会感恩父母活动目的1.能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2.幼儿自己创编动作3.学会对家人的感恩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对别人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教学难点:把握音乐的节奏型活动准备1. 图片假设干2. VCD3.音乐活动过程一.开场环节(1)复习儿歌《小树叶》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观看的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老鼠在什么上面呼呼大睡做着甜甜的美梦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认识认识这个东西吧二.根本环节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摇篮》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播放音乐)师:小朋友我们刚刚听到的歌曲名字叫什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呢?请你们说一说 那么好听的歌我们再来听一遍吧,不过这次我们要带着问题来听了,听一听这首歌里面唱的都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再次播放歌曲)师:小朋友谁能说一说刚刚歌曲里面都唱的什么?非常的棒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刚刚听到的,有蓝天、大海、星星、...那老师还听到了,白云、浪花、小鱼、摇篮、咦?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幼儿答复)你们是这样理解的,老师告诉小朋友摇篮是一种可摇动的婴儿卧具,婴儿睡在上面非常的舒适。

3)出示第一段图片师:刚刚歌曲里面唱的什么是摇篮呢?(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呢?(摇着星宝宝)什么轻轻飘呢?(白云轻轻飘)那白云轻轻飘得时候你们有什么感觉呢?(幼儿答复)谁睡着了?(星宝宝睡着了) (老师边提问边出示图片,并加上动作)(4)学习第一段歌曲师:这一段里呈现出来这么多好看的图片,下面我们用舒缓、优美的声音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老师幼儿一起唱)小朋友的声音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再来一遍再次唱第一段)(5)出示第二段图片师:那刚刚小朋友还听出谁是摇篮呢?(本文.第 24 页 共 24 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