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册综合测试1.从文明形态和政权形式来考量,古代东西方类似于中国的有 A.古代印度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代两河流域的城邦2.“1901年人们在埃兰古城苏萨(今属于伊朗)发现一个黑色的玄武岩圆柱:其上端有 从太阳神夏马修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下方用 铭刻着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282条的一些法律条文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 以上两处横线应填入 A 商汤 甲骨文 B 屋大维 拉丁字母 C 汉谟拉比 楔形文字 D 亚历山大大帝 希腊字母 3.《摩奴法典》第八章第二百七十节有这样的记载:“初生的人,假若他们以骂詈的语言侮辱再生的人,那就要断他们的舌头;假若他们举再生人的名或姓出来侮辱,那就要用烧红的铁针插进他的口中;假若婆罗门的指示他不接受,那王者就可以命令用热油灌入他的耳里或口中初生的人”是指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4.“就是在这样一个阶级悬殊的社会里出生,他自己虽是剎帝利的王族,但他并不想用剎帝利的权威去统治人民,压迫人民。
相反的,他用慈悲平等的真理,毅然的向阶级森严的社会宣战文中“社会”和“他”是指 A 古典时代 苏格拉底 B 共和时代 斯巴达克斯 C 列国时代 释迦牟尼 D 春秋战国 孔子 5.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的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民众交流的频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 《十二铜表》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7.公元1000年时,英国人爱尔费里克在《对话集》中这样写道“我到海外去,去买紫色布帛和丝绸,宝石和黄金,彩色衣服和染料,酒类和油类,象牙和黄铜,硫磺和玻璃,以及其他类似的货品。
这些采购品到达西欧的路线最有可能是 A 阿拉伯——中亚——欧洲 B 印度——非洲——西欧 C 中国——阿拉伯——欧洲 D 中国——俄国——欧洲 8.决战的时刻到了,穆罕默德在隆隆的炮声中检阅了准备参加最后进攻的精锐部队他亮开嗓门喊道:“我给你们一座建筑宏伟、人口众多的城市„„世界的中心你们可以任意劫掠!现在,你们勇敢地冲进城去吧!你们将成为世界上的富翁!”这一情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A 公元476年、罗马 B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 C 公元1258年、巴格达 D 公元1860年、北京 9.下列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 中世纪大学诞生在西欧政治机构与文化精神的双重变革下 B 中世纪大学很早便成为教会、君王和城市相互争夺的政治赌注 C 中世纪大学对于欧洲社会精英的构成与功能均有重大影响 D 中世纪大学根本改变了欧洲整体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10.“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这是指 A 西周 封邦建国制 B 拿破仑 民法典 C 法兰克王国 采邑制 D 梭伦 解负令11、《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其产生的条件是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宗教律例的延伸③文字发明和使用 ④汉穆拉比统一两河流域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A. 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 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C. 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D. 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13.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政治家主要内容主要原则A梭伦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主权B克利斯提尼实行“陶片放逐法”司法公正C克利斯提尼设立五百人议事会轮番而治D伯里克利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民主监督14.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主要包括:①封建等级制 ②庄园制 ③等级君主制 ④基督教的精神垄断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当否定种姓制度并对不同于终级客观实在的灵魂的信仰发出挑战的时候,就诞生了一种广为流传的宗教,它迷住了整个东亚材料中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16、《汉穆拉比法典》第25条规定:“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此款法律条款的目的是A、维护救火者的利益 B、维护失火者的利益C、维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17、《汉穆拉比法典》中规定:“自由民于原野捕到逃亡之奴婢而交还其主人者,奴主应以银……酬之这条材料可以用来说明①奴隶不满与自己的非人地位 ②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③自由民可以买卖奴隶 ④债务奴隶普遍存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安拉是大慈大悲者和怜悯者,世界上只有真主,默罕默德是他的先知,在这一刻,十字架被新月所代替;圣索菲亚大教堂变成了清真寺……”此处的“新月”是指 A. 罗马帝国 B. 蒙古帝国 C. 奥斯曼帝国 D. 东罗马帝国19.“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国家至上 B.公民意识 C.平民参政 D.牺牲精神20.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21.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22.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 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23.《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它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B.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C.它是由平民起草制定的法律 D.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24.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5.公元6~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26.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
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27.欧洲中世纪后期在教会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俗教育出现这一状况根本原因是A.教会势力的减弱 B.城市经济的复兴C.传统教育的崛起 D.更好地传播神学28.《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它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B.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C.它是由平民起草制定的法律 D.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29.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下列对当时的欧洲社会权力结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A.国王高高在上,市民与贵族屈居其下 B.国王与贵族权力处于至高无上地位C.教皇与贵族相互联合以共同对付国王 D.国王借助等级代表会议来实施统治30.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1.十世纪时,一位阿拉伯学者到西欧去旅游考察,他对于西欧的感观,最可能是A.对西欧的落后和民俗鄙陋大加批评 B.对统一西欧的强大政权印象深刻C.对西欧经济和城市的繁荣赞赏不已 D.对西欧的大学林立感到惊讶不止32、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
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33.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 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 A.地域决定政治 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34.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35.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36.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37.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38.古罗马:“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给奴隶钉上脚镣手铐,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这样一行字……如果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很快把他抓回来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通常是奴隶主姓名的第一个字母”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奴隶犯罪后被戴上了铁项圈 B.去市场时奴隶戴上了铁项圈 C.奴隶是与奴隶主同姓的亲戚 D.奴隶是奴隶主不可侵犯的财产 二、非选题BGAKEHJCFD39、(9分)(1)世界现存最早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在(2)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诞生在(3)奥斯曼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的地点是(4)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是在(5)伊斯兰教诞生于(6)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流域是在(7)基督教诞生在(8)最普遍使用纸草作为书写材料的地区是(9)早期农业呈现南稻北粟格局的地区是在40.一个新的社会——中世纪早期的欧洲 “铁锤查理”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防御力量,他把日耳曼随从对首领的忠诚与出租教会资产的做法相结合:谁能把随从军事化地组织起来,谁就可以租到土地给自己用,而且可以把土地分租给下属。
最终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组织形式,成了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一个处于较高地位的封臣,继续向下分封土地,而受封的人再把土地封给他下面的人谁有远见,并获得高官,谁就有更多的随从...... 问题:(15) (1)材料中的“一个新的社会”指的是什么社会?(2分) (2) “铁锤查理”指谁?他做了怎样的改革?(4分)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叙述中世纪西欧这一“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