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的小小说兰花和清官的小说 古代廉吏,廉政小说,廉政文化,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那么,有关古代清官的小说有哪些? 小说一:晏婴辞礼 春秋时期的齐国丞相晏婴,曾经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历时40年她廉洁从政,清白做人,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从不接收礼品,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全部一一辞绝,曾3次拒绝齐景公赠予的一千两黄金、豪车宝马和豪华府第不但如此,晏婴还时常把自己所得俸禄送给亲戚好友和劳苦百姓 小说二:子罕弗受玉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主管建筑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愿接收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加工玉石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因此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假如给我,我们全部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于是,留下了“子罕弗受玉”的美传 小说三:杨震暮夜却金 东汉名臣杨震50岁时到州郡任职,当她前往郡里途经昌邑时,以前她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前往探望杨震,晚上欲送杨震黄金十斤杨震说:“老好友懂你,你为何不懂老好友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些人会知道。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些人知道呢?”王密抱起黄金惭愧地离开了 小说四:羊续悬鱼明志 东汉时期,庐江太守羊续施政清平,为人俭朴,素有穷官之称有一次,羊续的属下给她送了一条活鲤鱼,面对这条“礼鱼”,她收下后让人把鱼挂在庭檐下,没过几天,就成了一条枯鱼干,在屋檐下飘来荡去,羊续也不让人取掉,以此表示自己不收礼的决心,留下“悬鱼太守”的美名 小说五:钱清江的来历 东汉末年贤臣刘宠,官至司徒、司空、太尉,一生“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她在担任会稽太守时,扶持农桑,兴修水利,革除苛政,轻徭薄赋,改进了百姓的生活,而且微服私访,体察民瘼,公正廉洁,严禁扰民,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奉调离开会稽时,五六位龙眉皓发的老农,各捧一百文钱,行至跟前,双手置顶,俯身央求道:“我乃山里野民,不懂官场,往日当官的时常来乡下扰民,鸡犬不宁,夜不得安您上任以后,百姓安居乐业,见不到贪官恶吏,狗也不叫了活到这把年纪能碰到您这么的好官,三生有幸啊!万望您收下这一点点心意!”躬谢再三未果,刘宠只好各取了一文,行至江边,恭敬地将钱抛入江中,以明其志,江水马上清澈如碧、荡漾东去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她,将这条江起名为“钱清江”,江旁建一亭,名曰“钱清亭”。
小说六:陆绩的“压舱石” 三国时期,东吴名臣陆绩乘船渡河,碰到大风浪,需要东西压船,陆绩身无长物,更没有钱财等,最终只寻得一块巨石,度过了风浪这块“压舱石”现在还耸立在苏州古城内文庙府学明伦堂前,石面正中刻有“廉石”两个大字,左下方落款:“赐进士弟,文林郎巡按直隶苏松等府监察御史河南胙城樊祉立,弘治九年,岁在丙辰夏六月吉旦廉石承载了郁林太守陆绩为官清廉、为民造福的高尚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