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意识体心理学总论

小鹤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4.21KB
约14页
文档ID:159439880
意识体心理学总论_第1页
1/14

意识体心理学1、学科目的美国心理学家金布尔曾作过一项调查,发现可依照六个对立的维度把心理 学家划 分为两大阵营 , 即: 1、强调科学价值对强调人的价值 2、决定论与非决 定论 ;3、客 观主义与内省主义 ; 4 . 实验室的研究对场的研究与个案研究 ; 5 . 强调 规律的一般性对 强调规律的特殊性 ; 6 . 元素论对整体论持对立维度中第一序列 观点的心理学家属于 科学主义阵营, 除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外 , 持对立维度第二序 列观点的心理学家属于人 文主义阵营这样两个阵营代表着心理学中的两种文 化”以上内容摘自南京师范大 学心理学史研究中心 叶浩生所写的《心理学的 分裂与心理学的统一》 )以上内容的核心意义,实质上就是在说心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分裂的,没 有一个 统一的术语体系和研究方法能够将人们心中默认的那个心理学概念全面 而精确的描述 出来如果,我们把心理学各学派按经验化的程度由浅到深的放在一个坐标轴上, 那么 从这个坐标轴的原点到正无穷大都将能够找到一门学派标在其上 坐标的原 点是生物 学或者脑科学, 而后往右依次是神经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甚至有宗教、道德经、佛法、易经 不合时宜的出现在最右边。

这种现状的出现可以说是悲剧也可以说是喜剧,悲剧悲的是我们对自己的 认知越 往宏大视角方向走, 我们的分歧就越多; 而说它是喜剧, 那是因为任何一 个学科在 其严格完整的理论被提出来之前,都会是学派林立、争论不休的局面, 只是学派林立到 一定程度之后, 也就是早期积累到足够多的知识之后, 严格完整 的理论就必然会应时 而生, 心理学目前的学派丰富程度, 应该说已经到了这个历 史性的时刻了意识体心理学,就是那个不揣冒昧的,认为自己可以结束这个纷争的历史 阶段, 完成心理学统一工作的学科它有个基本的看法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一体的,大脑产生的每个神经冲 动信号 都是嵌入在大脑神经网络之中的 它不会无源而来, 也不会无缘而去, 它 会在这个 框架之中不断衍生、 共振和被继承 大脑的静息网络虽然个体间的差距 很小,能表现 出基本相同的特征, 但是那微小差距的意义是巨大的, 这个微小的 差距能解释东西方 文化的不同, 也能解释男女思维的不同, 甚至能解释科学家和 政客们之间的不同意识体心理学,将会有一套全新的术语体系,它的建构过程,我认为应该 有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能够描述一切经验化的心理学 (诸如各类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学 主义), 但进化心理学不属于此学科的统一目标, 我们只是描述心理学的特征而 不深究这些特征 是如何从进化中来的, 它所蕴含的动力学方面我们只考虑生命周 期内的、社会化的方 面, 过于久远的、 宏大的描述容易让一部理论陷入猜测性之 中。

也就说这是一个发 现心理学内在变量并进行符号化的过程第二阶段要能够和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完成逻辑上的一致性,而后开 始心理 学变量的方程化,使之能够描述神经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定量结果第三阶段要完成意识体心理学方程和脑的神经网络及相关激素 /递质的特征符号化后的一致性如果因为脑与身体其他部分的联系过于强烈,而无法对脑进行单独的数学 建模, 那么把身体其他部分考虑到意识体心理学学科内, 也是合理的 但是我们 应该认识到, 除物理学之外,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的解释范围, 只要在它的解释 范围之内是有效的, 那它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而意识体心理学的解释目标是社会 分析学和智能、情感及意 识涌现是如何发生的1814 年,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提出的一种科学假设存在一个拉普拉 斯妖 ( Demon de Laplace , 此恶魔”知道宇宙中每个原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能 够使用牛顿 定律来展现宇宙事件的整个过程, 过去以及未来 当然我们知道, 拉 普拉斯之妖被 后来的薛定谔的猫打败了 , 这个猫与妖之间的争斗过程 , 就是人类 世界观的重塑的过程 意识体心理学并不是要召回拉普拉斯之妖 , 来让决定论统 治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 而是说 要在某种层面上完成人类对自己的准确认识。

它旨 在构建一个在另外一个更加强大的 工具来临之前 , 能够始终满足人类对自身认识 的需求, 它虽然是半经验半科学的 , 但它 仍然是有效的 , 并且能够顺利的被下一 个更加强大的理论继承的适用性理论无论是否具有最终强大的理论来精确刻画或随机化描述人类的一切 , 意识 体心理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的、 适用性的理论都是应当被发现的 只有这个阶段性 的理 论被发现和发展成熟了, 我们才可能知道那个最终的理论, 到底有还是没有2、意识体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方法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然是还原论的, 纵使我们强调整体的特征或者最小 基本单元是不存在的、 是能够无限分割的, 但我们仍然是要使用各类参数来描述 一个系统, 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的描述至少在属性化方面仍然是还原论的, 这可 能是人类难以逃 离的认识窠臼既然如此我们就主动地进入到这个认识窠臼之中,把人也进行属性化描述 心理 学在还原论层面,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把心理学活动还原成神经元的活动和联 系,这也 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倾向于科学主义的心理学家会进入到神经心理学或 认知神经心理学之中的原因 但是这个跨越未免太大, 人们很难直接从神经活动 层面描述人类高级 心理活动的过程、 原因和细致的区别。

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 中间路径, 使得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时不会因不过于复杂而无法进行, 验化、自我证明化所以,我们提出一套中间化的术语体系, 连接结作为初步研究的对象我们定义人类的情感体系由情感元来支撑同时也使得 描述较为精确而不过与经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们把神 经在经验层面上我们认为情感元能 够解释一个人的所有倾向性行为, 在科学层面上我们认为情感元是一个神经连接 结,它按 照固有的方式过滤、 处理信息并发出相应的神经信号, 去控制人类的记 忆、行为、激 素的释放、 重塑人类的语义场甚至是增强或削弱其他和它在同一个 层面的神经连接结实际上,我们利用各类神经网络算法,已经可以在比较精确的层面上模拟 出人类 的知识系统, 但是要构造人类的语义场, 还是很难的 因为语义场不仅是 客观知识 的字典,更是人类哲学观、人生观的、寻找行动理由的描述体系人类 目前的神经网络 算法的能力缺陷, 究其原因, 本质上是因为它的纠错训练中, 使 用的判据是单一化 的、 标量化的,没有一个自成体系的向量场来对神经网络的不 同部分进行训练过于数学化的东西, 我们暂且搁置, 放下不表 (其实我也只能表达到这种 程 度了)。

我们现在进入到由情感元术语体系构建出的意识体心理学的具体内容, 尝试重新描述人类经验化的心理学特征神经2、连接与情感元 首先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人类大脑内部的信息流,它主要经过四个步 骤:从 信息到信息、从信息到感觉、从感觉到感觉、从感觉到信息面对这个基 本的理解,我 们可以开始术语体系的建立工作我们可以把从信息到感觉的神经连接定义为基本连接,而从感觉到感觉的连接定义为高级连接,具体又可以细划为相互作用型连接、学习型连接有了这套定义之后,我们可以指出一些原有的心理学词汇的属于哪种连 接如,好奇心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匮乏不能继续推理时而产生的感觉, 即不知道感,它属于基本连接,当这个基本连接被激发之后,就会试图去降低那 个激发他的信息,来减轻不知道感,所以幼年时期人们的好奇心都会很强,他们的信息在每个方面都很不足, 那种不知道感贯穿着生活的每时每刻 性欲,是一个人的生殖器官成熟、性激素分泌强烈引起的感觉需求,所以它是基本连接当 我们看到爱人、亲人的愉快的欢笑时,镜 像神经元完成基本连接,让我们也感觉 到轻微的快乐,再经过相互作用型连接,转化成 一种更加强烈的愉快感当然,我们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高尚者,看到陌生人的笑脸时, 经过镜像神经元、学习型连接而获得更高级的快乐。

另外,每个人都有尊严,尊严本质上是大脑为了维持自己处理信息方式的 一致 性而产生出来的一种基本连接,它的存在使得大脑能抵御外界对自身的否 定,诸如否定 你的劳动成果、你的爱人都会触犯你的尊严,因为这本质上就是在 否定大脑内部储存的 信息和结构,所以尊严的涵盖面极大,任何一种夸大式的否 定,不论这种否定所指何物 也不论这种否定是否正确,都会触犯它最后我要说严格区分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感觉,是极度困难的,我们暂且 不去讨论这个难题信息基本连接 感觉p 用型学习型豐J感觉.图一、连接的类型进一步,我们可以定义情感元,它是很多连接组成的连接结,它能处理某些特定的信息,对这些特定的信息输出特定的情感、感觉、行为(这个定义不是 假设,是有事实依据的,我们知道历史上曾有人因为大脑损伤导致他从负责任的 人变成了懒散、 不肯尽义务的人)由于基本连接一般难以归为某一类,而且也没有必要去归为某一类, 所以基本连接不构成情感元但是相互作用型连接、学 习型连接常常能区分出一群群有 着密切关系的连接,如对父母的爱和对朋友的友 情,这其中所含有的相互作用型连接是 很容易区分为两个类别的, 再比如对国家的热爱和性观念之间的学习型连接也是容易互相区分的。

不过有些连接也可能是独立的,比如受过车祸的人,不敢接近事发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受虐倾向、约拿情结, 都是独立的连接,说它是独立的是因为它的触发信息是被严格 限制的,哪怕轻微的发生 变化也将不能触发它, 如被蛇咬过的人不会害怕拉直了 的绳子另外,相互作用型连 接、学习型连接是不可以混合成群的,它们分别成 群之后,我们分别叫它们是相互作用 型情感元、学习型情感元图二、相互作用型连接成群形成相互作用型情感元如果,我们认真的观看上面对相互作用型情感元、学习型情感元的定义, 我们会发现,人类的这些高级情感是建立在基本连接之上的 因此,每个人刚开始产生的高级情感元必然是经过基本连接带来的但是一旦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高级情 感元之后,我们就可以以这些情感元为基底再去构建新的情感元, 诸如建立爱国主义情怀或者友谊,不一定都需要首先接收到基本连接产生的感觉不过 当这些高级情感元建立之后,必然就会涵盖基本连接最后,如果一个情感元的 触发信息带来了负面的情感就必然会破坏这个情感元从经验的层面上来说,一个情感元,指的是一个人在其他情感倾向不能实 现时, 仍然试图去实现的一个倾向换言之,人类的行为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倾 向,而这些倾 向性之间有着很大的独立性,每个倾向背后都有一个情感元支撑着。

相互作用型情感元和学习型情感元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为什么要区 分出这两种类别呢?相互作用型情感元的触发信息会指向某个特定的物理实在它的成群信息 即是这个物理实在的每个方面诸如,恋爱学问中有一句话叫做,爱一个人,就要爱的全部、 包括他的所有优缺点实际上,这也指出了相互作用型情感元的另 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这个情感元,会对这个物理实在进行估值,并且无论这个 物理实在的性质发生多大的 变化,它对这个实在的估值都会比较稳定,不会变化 诸如,我们知道好友之间总是互相嘲笑或夸奖,这些活动丝毫不改变友谊的深度, 甚至会加深这个深度,即对物理实在的信息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后,使得估值的可 靠性增加了学习型情感元的特征也是明显而且重大的它虽然不指向某个物理实在, 但是它是个体语义场的构建者,它支撑了语义场除字典以外的所有特征 (语义场的字典特征由什么来支撑我们稍后再谈)学习型情感元是语义背反的(相互作用型情感元是情感背反的) ,即学习型情感元的成群信息必然有两类,一类关乎正面,一类关乎负面正面的信息带 来正面的行为,负面的信息带来负面的行为任何宗教,都会宣言一种二分发, 符合某种行为的人将会升天为仙,而不符合者将入地狱遭受无尽的磨难。

所以道 德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它必然先天的将某类信息定义为可耻的、应该扼杀的 异教徒之间的憎恶虽然有很多的历史原因,但根源上就是这个语义背反导致的, 互相处于对方的负面语义之中,不带来相互的侵犯才奇怪呢不过,道德是学习型情感元,学习型情感元不一定是道德道德是社会中 被承认的学习型情感元的主要分布及其主要的附属解释 学习型情感元只是客观地表述每个个体的行为倾向,只是个体对某个方面欲望的渴求程度及其与其它渴 求之间 的关系,它可能符合道德,也可能不符合道德,更可能与道德无关,如有 的人就是想功成名就,有的人就是觉得平淡人生才是最美, 再比如有的人喜欢先 苦后甜、有的人恰恰相反,有的人愿意臣服于权威,有的人就是要独树一帜再 比如,女人认为性只能发生在爱情之后,而男人认为,性不一定关乎爱情学习型情感元的语义背反特征,必然会带来它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因为 有时会同时有很多正面性的语义,如果每个语义都去产生行为,那么个体是无法 产生具体行动的,因此它必然天然的、结构性的对某个正面语义赋予极值, 即这个正面语义才是值的行动的,其他语义虽然正面但是不值得去做,或者太伟大了 轮不到我来做不过,它的负面 语义没有极值,只可能随着强度的增加而不断的 增强憎恶。

诸如知乎上曾有人说,为什 么有那么多的失学儿童等待被救济, 怎么 有些人不关心这个,却偏偏对是否活熊取胆 那么感兴趣虽然有人发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来驳斥这种疑问,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说, 就算那些提问者被说服了, 不会再发出疑问,但是他们的内心仍然是拒绝先考虑黑熊再 考虑失学儿童的我们可以把解释学习型情感元的成群信息及极值点的知识统称为该学习 型情感 元的语义包裹,每个个体有很多学习型情感元,它们的语义包裹将构成这 个个体的人生 观、世界观一个个体的多个学习型情感元是互相解释的, 即他们的语义包裹间能互相解释和说明,我们称这种情况为该个体进入到了动力学完备状态(此时他是不可以被说服的,这也是为什么辩论这种比赛从来就不会有谁真的被说服, 桑德尔和 罗尔斯之间关于什么是正义的争论也不会有输赢定论)一旦个体进入到动力学 完备状 态(也就是性格成熟了),那么它诸多的学习型情感元就会整体的表现出 某种特征即 这个结构网络将会对信息处理保持某种恒定的变换方式, 我们称这 个变换是这个个体的主变换每个成熟的人都有主变换我们可以发现领袖型人格,自卑的人;我们也 可以 发现无论说什么自己都一定是对的,哪怕这种正确的证明是通过狡辩进行 的;我们还可 以发现有些人进行行为前一定会评估此事的可能性, 只有合理性足 够后,才会行动;我们还可以发现有些人必须在事物的准备做的比较充分时, 才 能行动,否则就会搁置不前(我本人就是这个类型);我们还能发现很多人从来 都之后 谈论别人的事物,对自己的事情一概不谈;我们还能发现很多人谈话时一 定会进入到自 己熟悉的领域,而后高谈阔论,如果此时的事情不是自己熟知的, 他也会通过对某个了 解的细节的宣扬来表示自己是了解的; 有些人会苛求那些他 控制对象而满足他不能控 制的对象; 有些人一定会去想快乐的事情,面对忧伤他 也要发现快乐的细节。

再比如 中国人一般比较深沉、西方人一般更活跃开朗些, 这实质上是中国人会用更长的时间处 理信息, 并谨慎的、不激烈的表达观点的特 征总而言之, 个体的主变换, 是这个个体处理任何信息时都具有的倾向, 以 期 获得某种满足 主变换是一种微妙的存在, 不过任何仔细观察他人的人都会承 认这个 重大的事实3、行为指向认真看图二, 我们会发现一个词汇: 行为指向现在我们来谈谈这个术语 的 定义行为指向,指的是情感元被触发后,发出的、对触发它的信息的处理方 式(我们 前文提到情感元是会做出特定倾向的神经连接结, 这个倾向就表现在行 为指向上) 这个处理指令会进入到人脑的工作记忆之中, 之后工作记忆依据这 个指令寻找最合适的 方法来满足它行为指向,共有三类,我们依次称为第一类行为指向,第二类行为指向, 第三 类行为指向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一个行为都必然同时由这三类行为指向 控制,只是 控制程度不同罢了 (我们都知道被抓住的罪犯有个特征, 就是一边说 谎一边不断的移 动身体的重心及集中血液到脚上以期逃跑) 具体来说, 第一类指向说的是对肌肉的控制, 第二类指向说的是激素、 身 体 其他部分神经 (生物学术语没去查) 的控制, 第三类指向说的是对大脑内部神 经活 动的控制。

前两类没有太多要说的, 顶多是程序性记忆被调动使用, 恐惧激 发肾上 腺素 而第三类行为指向, 是一个重大的行为指向, 因为它本身还能再细 分为三类有 MAX (最大化)指向、语义连接指向、组块操作指向这三类子指向 就是 第三类行为指向的三个分类 这三个指向之所以这么排列, 是因为他们自主 活动能力 的大小 MAX 指向将始终存在,本质上不需要被那个情感元来激活 语义连接指向, 也会一直存在,只是强度较弱不及 MAX 指向,组块操作指向需 要大情感刺激或意识松 懈了才能实现MAX 指向我们又称为成流指向,即它是形成意识流的指向我们知道大 脑额叶 具有抉择重大事宜的功能,这项功能的实现其实就是在不断的比较权重, 它不断的抉择 权重更大的事物来进行处理, 从而形成了意识流 当然意识的形成 是一个深奥的过程, 它深奥在信息是如何产生感觉的, 如果我们能解释这个问题, 那么我就能回答感觉本 身又是如何被感觉的 那么,感觉的感觉即意识, 就被解 释了但是当权重互相很接近时, MAX 指向会主动放大某个权重以期能够做出 判断 这是为什么叫它 MAX 指向的原因,因为它总是在自主的放大某些权重 把帽子扔过篱 笆, 我们就能爬过篱笆, 说的就是我们大脑通过仍帽子过去, 故意 的放大爬过篱笆 的需求, 从而使得行为没有犹豫的发生。

在很多解释自身行为的 时候,我们也会动用 这个指向, 来夸大目的的合理性, 甚至美化某些平时看起来 丑陋的东西来实现对它的 好感心理暗 示、语义连接指向,乐嘉的四色心理学说的就是我们可以从人们无意识的行为 发现 一个人背后的情感倾向 而行为和背后的情感倾向的连接, 我们认为就是语 义连接指 向来完成 它主动的无意识的我们所进行的的行为进行描述, 而后把放 入到学习型情 感元的包裹内, 看看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它就会指向性的改变行 为,使得外界行为 默默的合于学习型情感 很多利用谐音、 字形相仿来预测你的 将要说出的数字、 水 果名称, 都可以看做是这个指向的功能 语义连接指向的存 在说明了人类语义场的功 能在人们的行为中不断的发回着作用,不断的调试自 己,同时也证明了任何行为都必然 会有三类行为指向参与的判断 (可称为行为的 完备定律)组块操作指向, 是指人们能够主动的修改语义场来满足某种需求 催眠理论, 都是在说人类的语义场能够在外界的指引下被直接的、 大批量的 修改而 我们称这个修改过程为组块操作 (组块是认知心理学和人眼视觉原理中 的术语)为 了能够让组块操作指向实现功能, 我们有时甚至会主动昏迷来消减 某个部分的记忆。

幻 觉、幻听就是某种长期存在的情感需求长期缓慢的使用组块 操作带来的再比如,美国 曾有一家可口可乐公司,在当地播放的广播音乐中, 加入意识难以识别的“我想喝 XX 可乐”,而引起消费量的暴增以上三个指向都可以在特定的情感需求下去控制大脑神经活动本身, 所以 归为 第三类行为指向4、情感范式与道积指数信息能够触发情感元, 如果信息随时间不断的流动, 就会引发情感流, 当 某 个时间段的情感流满足某种特征时, 就会产生新的特定情感, 引发相关行为指 向人 类的欢笑、幽默的大笑、 痛苦的流泪实际上就是某种情感范式触发后带来 的行为,而人类一切艺术家都是对情感范式有着良好把握的群体前文提及,个体的行为是由主变换控制的,当主变换确定之后,个体输出 的情 感流就会表现出一个特定的范式, 这个范式和上一段说的范式,一个是输出 范式、一 个是输入范式对于输出范式,我们可以考量,假设这个个体是纯粹理 性的,即只有基 本连接而无其他情感元且完全按照已知的信息进行行为, 这种理 性行为与实际输出情感范式之间的差距的倒数, 可定义为该个体的道积指数道 积指 数越大说明此个体的行为越符合理性的要求 人类历史个体的发展就是道积 指数自我增 长的过程。

5、总结个人认为以上的术语体系可以重新描述所有的经验化心理学现将以上所有内容可以简单归结到下图之中■识流情吊记忆4 程序性记忆图三、意识体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框架F面是一组按照意识体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建立的方程组,比较粗糙,大家 看看,笑笑就好由于没有能力对语义场和意识流做出确切的描述,以下方程 纯属表达一种幻想,很多定义都是我自撰的)L'ltFFtLLU);语冥场依据外界輸入信息的变化"辰捉)包泛函集合 F的模糊全集;每个点语义都随时囲变化 「?=&曲卜畀信息姪过语文场、储感元产生行为以t}匚泛函隼合F ;外界信息的自主变化意识流&t) = (I吒*11 )和讨其中:L: Ianguage — logic,即表示语义一逻辑的矩阵;I: in-information,即输入的信息矩阵;U: unite,即连接、情感元矩阵,即每个人都会同时有很多情感元 (虽然只有两类);A: aware nee 即意识第四式表示外界物理信息自然发生的所有可能变化,第二式的模糊全集指 的是人类对这些自然变化的可能描述。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