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和做为的区分]《作为符号的丧家狗(节选)》阅读答案 《作为符号的丧家狗(节选)》阅读答案 作为符号的丧家狗(节选) 北大教授李零评孔子为“丧家狗”,这一惹眼词汇,引起热闹争辩不管是否懂《论语》,不管是否读《丧家狗》,以骂李零为卫道者有之,以骂儒家为捍卫自由者有之 事实上,这种把孔子双重符号化的结果,便是人们用各种主义、派别的词汇,去肢解孔子的形象,肢解《论语》的精神,而在各自的符号泡沫中进行言辞争吵以至于“丧家狗”也成为一个符号,标出崇儒与反儒两种立场而“丧家狗”的说法,不但解构了孔子作为“至圣”的形象,甚至解构了“先师”的价值,乃至把他降格为一个千疮百孔的公共. 李零在自序中这样概括孔子形象:“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判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劳,舍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幻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在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曾经被文学家披上“素王”的华衮,被专制皇帝戴上“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危冠,被康有为和孔教会推上“教主”的宝座,被冯友兰等哲学史家“祛魅”为“老老师匠”,到了李零的笔下,孔子被褪去一切神奇性、神圣性,变得时髦如我们所熟识的“公共.”。
假如仅此而已,尚不引人留意,李零接着又说:“任何怀抱抱负,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在现在的那些“怀抱抱负”,却“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之中,唯恐没有太多的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丧家狗”这样一个“桂冠”任何一个词语,都是在肯定的时代语义环境中彰显其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语境的变化,词语的语义也会产生变化比如《论语?公冶长》里面,孔子赞扬宁武子,说他“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并评价他:“其知可及也,其愚不行及也这是“愚不行及”一词的源头今日假如有人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夸某人“愚不行及”,确定要挨嘴巴 孔子一生,心怀周政,惶惶奔跑于列国之间,其道不彰,退而修六经他的许多言论和思想,已经通过制度、习俗、语言符号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成为汉语人共同的思想源头从这一角度来看,孔子即便不是孔庙中皇冠龙衣的孔子,不是教堂里神圣无比的孔子,但其圣贤先师的地位,却是无可否认的 解《论语》之书,起名为“丧家狗”,究竟是为“丧家狗”一词正名,还是矮化孔子,一目了然假如解《.》的,由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理直气壮地起一个《死囚犯》的书名,解佛经的,由于佛陀四方行乞,便来一个《老乞丐》的书名,无论如何,都是解构过度。
8.下列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邦无道则愚”中的“愚”是指装傻充楞,与“邦有道则知”的“知”正好相对 B.“愚不行及”一词在今日仍旧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继承了孔子彼时彼地的思想内涵 C.在孔子眼中,“邦无道则愚”的境界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 D.孔子评价宁武子的典故告知我们,时至今日,李零所言的“丧家狗”已不再是本原面目 9.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日,孔子直接引发了崇儒和反儒两种立场之争 B.人们用各种主义、派别的词汇,去肢解孔子的形象,肢解《论语》的精神,这说明人们把孔子符号化了 C.以李零为代表,任何怀抱抱负,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均认同孔子是他们的鼻祖 D.孔子已经被褪去神奇性、神圣性,被重新定位为我们所熟识的“公共.” 10.李零评孔子为“丧家狗”的依据有哪些?(3分) 11.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文章补充一个合适的结尾3分) 参考答案: 8.选B依据第五段段意,“愚不行及”的古义和今义大不相同 9.选BA项由其次段可知,引发两种立场之争的是《丧家狗》这本书B项依据文章其次段,把孔子符号化的结果是肢解孔子及《论语》,这个肢解的过程自然是符号化的孔子;C项偷换概念,解构孔子为“丧家狗”的是李零,评说“任何怀抱抱负,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的也是李零;D项孔子被称为“公共.”是李零的“杰作”。
依据第六段信息可知观点----孔子“圣贤先师的地位”是无可否认的,绝非“公共.” 10.(1)孔子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但他不是圣,只是人,且出身卑微 (2)孔子四处游说,唇焦舌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3)孔子古道热肠,幻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的百姓如他那般怀抱抱负,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11.孔子不是符号,也不是“丧家狗”,而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内核肢解孔子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