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三理科《苯酚》说课.doc

tia****n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9.50KB
约5页
文档ID:6258594
2019-2020年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三理科《苯酚》说课.doc_第1页
1/5

2019-2020年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三理科《苯酚》说课本节课是高中化学(上科版)三年级理科班用书,第九章《烃的衍生物》第二节《醇和酚》的第三课时为了渗透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渗透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说教材【内容和地位】在已经学过的醇和苯及其同系物的知识中,醇羟基的性质和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为学习苯酚的性质作了很好的铺垫;所学的电离理论中酸性的大小比较、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也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可以加深对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的理解其中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位于羟基邻、对位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的性质,为下一节苯酚和甲醛反应制得酚醛树脂原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造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合成纤维(如锦纶)、医药、染料、农药、炸药等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医药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苯酚的性质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在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及其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医药等的重要作用;(2)在理解苯酚的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苯酚的化学性质;(3)初步了解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4)使学生进一步学会通过分析有机物结构进而掌握它的性质的学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和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对苯酚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感悟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酚和乙醇分子结构的特点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学生在这一节最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两点:将苯酚钠与少量CO2的反应的产物认为是Na2CO3,而不是NaHCO3;将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生成的白色三溴苯酚沉淀曲解为可在任意溶剂中存在的沉淀因此在讲解苯酚化学性质时一定要将这两个方面讲清楚透澈,并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二、说教法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拟采用综合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探究实验——理论推导——反思应用教学方法,同时根据知识内容也采用了讲授、对比分析、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即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密切新旧知识的联系,将实验演示与物质性质的类比结合起来,并将所学的新知识及时应用此外还借助于计算机、实物投影、实验仪器及药品等辅助手段,既增大了课堂容量,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三、学法指导在本节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学习方法:1、学习有机物的方法。

有机物结构特点 → 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 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 运用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 挖掘与类同物质间的区别和联系2、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同时,应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对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四、教学程序1、情景引入:从日常生活中的苯酚(药皂、化学浆糊)引入,激发学生学习苯酚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课创设了饶有兴味的意境2、初识苯酚:【情景一】学生实验:(1)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并小心的闻它的气味2)溶解性实验(溶剂分别为冷水、热水和乙醇)重点归纳出苯酚的色、态、味和溶解性教好本节课的关键是抓住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并注意和乙醇分子结构的特点和化学性质的比较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在了解苯酚结构的过程中,与乙醇的结构对比产生疑问,并将疑问带入化学性质的学习中,在实验探究和教师的引导下拨开层层迷雾,最终领悟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想:3、产生疑问:【情景二】结构特点通过苯酚模型的观察,以及与醇类结构的比较,明确酚类的分子结构特征:①通过乙醇和苯酚的比较,得出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羟基,不同点是乙醇分子里是链烃基(乙基),而苯酚分子里是芳烃基(苯基);②通过含有苯环的醇和酚的比较,得出酚类物质结构的特点是具有苯环结构和羟基,且羟基跟苯环直接连接,从而使学生明确酚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疑问:同样含有羟基,为什么要划分为酚和醇两类物质,苯环代替烃基,与羟基的联手使得化学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差异?4、拨开迷雾【情景三】极弱酸性(1)演示实验:苯酚溶于水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的现象,再吹入CO2,试管中的溶液又会怎样?这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苯酚溶液先由浑浊变澄清,通入CO2后又由澄清变浑浊,说明苯酚具有酸性,且比碳酸弱2)请学生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在苯酚钠与CO2反应的方程式中出现分歧,即若是少量CO2,产物是否应该写作Na2CO33)讨论:如何证明苯酚钠与CO2和H2O反应的产物是NaHCO3还是Na2CO3?(提示:苯酚和Na2CO3是否能够共存)实验验证苯酚与Na2CO3可以反应,所以无论CO2是否过量,产物均是NaHCO3理论推导:比较H2CO3、HCO3-、苯酚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引导学生从较强的酸和较强的碱可以反应生成较弱的酸和较弱的碱分析,和苯酚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实验事实,明确苯酚的极弱酸性4)讨论:同样是含有羟基,乙醇分子的羟基难电离,不呈酸性,而苯酚分子里的羟基可电离出H+,呈弱酸性,这说明什么问题?点拨学生:性质由结构决定,通过比较乙醇和苯酚的结构,得出是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苯酚显弱酸性。

情景四】三元取代(1)设疑:苯环会不会受到羟基的影响?苯酚分子里苯环的性质,跟苯有什么不同?(2)先请同学回忆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和产物,为接下来与苯酚和溴水反应对比做好铺垫然后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和对比反应方程式,将苯、苯酚分别和溴的反应从选用试剂、反应条件、几元取代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羟基邻、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3)实验中将苯酚逐滴加入溴水中,让学生观察白色沉淀从有到无的过程,并分析生成的三溴苯酚的去向讨论得出因为有机物易溶解在有机物中,所以当苯酚的量较多时,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中,即表现为沉淀消失因此,此反应若用来检验苯酚,需溴水过量情景四】显色、氧化显色反应和苯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可以简略其中显色反应也可用来检验苯酚,所以可以与生成三溴苯酚的反应进行对比,根据条件选择适宜的、简便的方法检验苯酚苯酚的氧化是对学生观察苯酚物理性质中提出的粉红色的解释5、总结反思: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带着刚才思考、讨论的结果通读本节内容,再次梳理思路,理清思考、推理过程,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6、反馈练习:(1)苯酚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一种烈性炸药,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选择合适的试剂和仪器,除去苯中的苯酚{可能出现三种方案:①加热水,分液;因为70℃苯酚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②加浓溴水,过滤;因为可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③加烧碱溶液,分液;因为生成苯酚钠溶液与苯不互溶实际操作后再评价:①苯酚在苯和热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大,所以加水分液后,苯中依然有苯酚,可通过在苯中加FeCl3检验出,因此用这个方法需反复多次操作②三溴苯酚是有机物可以溶解在苯中,无法看到白色沉淀,也不能除去③方案可行,并且在分液后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又可生成苯酚,所以还可作为分离苯和苯酚的方法}7、布置课后作业六、说板书一、物理性质:1、无色、特殊气味的针状晶体;2、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二、分子结构OH:1、 苯酚结构简式: 分子式:C6H6O2、 酚的结构特点:苯环结构、羟基官能团、羟基与苯环相连三、化学性质:1、极弱酸性:—O-—OH +H+—OH—ONa +NaOH→ +H2O (浑浊) (澄清) —ONa—OH +CO2+H2O→ +NaHCO3(澄清) (浑浊)––Br |BrBr–– OH|酸性:碳酸>苯酚 OH|2、三元取代: +3Br2 → ↓+3HBr (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3、显色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检验苯酚)4、易被氧化: 四、用途:。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