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2013年高二化学清明假期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71.50KB
约8页
文档ID:155763765
安徽省巢湖春晖学校2013年高二化学清明假期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1/8

巢湖春晖学校2013年高二化学清明假期作业(1) 限时4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a 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20MPa~50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在实验室里,可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制得二氧化碳气体;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2.在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 = 0.5mol·L-1·S-1 B.υ(B) = 0.3 mol·L-1·S-1C.υ(C) = 0.8mol·L-1·S-1 D.υ(D)= 1 mol·L-1·S-1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 +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正、V逆 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V正、V逆 都增大,且V正 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 增大的倍数C、降温,V正、V逆 都减小,且V正 减小的倍数大于V逆 减小的倍数D、增大氮气的浓度, V正 增大倍数等于V逆 增大倍数;新平衡时N2 转换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4.在下列平衡2CrO42-(黄色)+ 2H+Cr2O72-(橙红色)+ H2O中,溶液介于黄和橙红色之间,今欲增加溶液的橙红色,则要在溶液中加入 ( )A.H+  B.OH- C.K+ D.H2O5.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 C4H10(g)+13/2O2(g)= 4 CO2 (g)+ 5 H2O(g)的△H为 ( )A. +8Q kJ/mol B. +16Q kJ/mol C. -8Q kJ/mol D. -16Q kJ/mol6.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 + Q2 > Q3 B、Q1 + Q2 > 2Q3 C、Q1 + Q2 < Q3 D、Q1 + Q2 < 2Q37.已知:2A(g)+B(g)= C(g)△H1;D(g)+B(g)= E(g)△H2;若A、D、混合气体1mol完全与B反应,放出热△H3,则A、D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H2-△H3 ):2(△H1-△H3) B、(△H3-△H2 ):(△H1/2-△H3)C、(△H3-△H2 ):(△H3-△H1/2) D、(△H1/2-△H2 ):(△H3-△H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在通常条件下很难发生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9.已知:C(s,金刚石)=C(s,石墨)△H=-1.9KJ/molC(s,金刚石)+O2(g)=CO2(g) △H1 ; C(s,石墨)+O2(g)=CO2(g) △H2根据已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H1=△H2 B、△H1>△H2 C、△H1<△H2 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B C(s) +1/2O2(g) ==CO(g) △H=-110.5 kJ/molC. 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 11.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B.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C.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D.图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12.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气)+mB(气) pC(气) △H>0处于平衡状态(已知m+n>p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升高温度时,C(B)/C(C)的值减小;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③加入B后,A的转化率变大;④加入催化剂,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⑤充入C后,A,B的物质的量增大. A.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全部1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 (s)+3B(g)2 3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生成3mol AB3B.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消耗3mol B2C.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D.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再改变(恒容)14.在两个恒容容器中有平衡体系:A(g) 2B(g)和2C(g) D(g),X1和X2分别是A和C的转化率。

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均增加相同的A和C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1降低,X2增大 B.X1、X2均降低 C.X1增大,X2降低 D.X1、X2均增大15.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 B.小于P% C.大于P% D.无法判断16.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g)+ N(g) 2G(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G(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加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 ) A.20%  B.40% C.60% D. 80%二.填空题17.(1)已知1g碳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2.8 kJ,试写出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已知:O2(g) O2+(g)+e- △H1=+1175.7 kJ·mol—1PtF6(g)+e-PtF6-(g) △H2=-771.1 kJ·mol—1O2PtF6(s) O2+(g)+PtF6-(g) △H3=+482.2 kJ·mol—1则反应O2(g)+PtF6(g) O2+PtF6-(s)的 △H= kJ·mol—118.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体积为2 L的某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x C(g)+2D(g),H <0,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生成了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 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的值等于 。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升高温度时K值将 (增大、减小、不变)(3)平衡时A的物质的转化率为 4)若维持温度不变,在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3mol C和3mol D,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入B的物质的量为 mol;达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n(A)= mol19. 二甲醚(CH3OCH3)和甲醇(CH3OH)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以CH4和H2O为原料制备二甲醚和甲醇的工业流程如下:请填空: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室l中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H>0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通入反应室1(假设容积为100 L),10 min末有0.l mol CO生成,则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⑵在一定条件下,已知反应室2的可逆反应除生成二甲醚外还生 成了气态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⑶在恒容条件下,反应室3中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右图所示,则:①正反应的△H 0,(填“<” 、“>”或“=”)。

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应室3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⑷已知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CH3OCH3H2O浓度/(mol/L)0.660.30.3 ①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 v(逆) (填“>”、“<”或“=”)② 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 (CH3OH) = _________mol/L巢湖春晖学校2013年高二化学清明假期作业(2)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评卷(A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1·天津高考)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2.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ΔH<0.4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当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B.4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s)C.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降低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增大3.在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对比实验,其中(1)加入MnO2催化,(2)不加MnO2催化。

下图是反应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YZ初始浓度/mol/L0.10.20平衡浓度/mol/L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 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5.已知4NH3+5O24NO+6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单位:mol/(L·s)]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  )A.v(NH3)=v(O2)   B.v(O2)=v(H2O) C.v(NH3)=v(H2O) D.v(O2)=v(NO)6.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7.某温度下,反应2N2O54NO2+O2开始进行时,c(N2O5)=0.040 8 mol/L。

经1 min后,c(N2O5)=0.030 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  )A.v(N2O5)=1.8×10-4 mol/(L·s) B.v(N2O5)=1.08×10-2 mol/(L·s)C.v(NO2)=1.8×104 mol/(L·s) D.v(O2)=1.8×104 mol/(L·s)8.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充入1 mol NO2(g),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1mol 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容器内的压强 (  )A.不变         B.增大不到原来2倍C.增大到原来2倍 D.无法判断9.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的活塞且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如下图),现分别进行两项实验:(N2O42NO2 ΔH>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甲和乙两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 mol/L B.Y2为0.4 mol/L C.X2为0.2 mol/L D.Z为0.4 mol/L11.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H2、I2(g)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1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 nW(g),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其中,w(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C.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1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 恒容时,温度升高,H2 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 H2 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 H2OCO2 + H214.某温度下,C和H2O(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①C(s)+H2O(g) CO(g)+H2(g) ②CO(g)+H2O(g) CO2(g)+H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1.9mol/L,c(CO)=0.1 mol/L,则CO2的浓度为 (  )A.0.1 mol/L B.0.9 mol/L C.1.8 mol/L D.1.8 mol/L15.已知一定温度下,2X(g)+Y(g) mZ(g) ΔH=-a kJ/mol(a>0),现有甲、乙两容积相等且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X和1 mol Y,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b 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1 mol X和0.5 mol 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c kJ,且b>2c,则a、b、m的值或关系正确的是 (  )A.m=4 B.a=b C.a< D.m≤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16.(6分) 如图所示,在容器A中装有20℃的水50 mL,容器B中装有1 mol/L的盐酸50 mL,试管C、D相连通,且其中装有红棕色NO2和无色N2O4的混合气体,并处于下列平衡:2NO2N2O4 ΔH=-57 kJ/mol,当向A中加入50 gNH4NO3晶体使之溶解;向B中加入2 g苛性钠时:(1)C中的气体颜色__________;D中的气体颜色__________(填“变浅”或“变深”)。

2)若25℃时,起始时仅有NO2气体,2NO2N2O4达到平衡时,c(NO2)=0.0125 mol/L,c(N2O4)=0.032 1 mol/L,则NO2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__,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17.(12分)(2011·全国高考)反应aA(g)+bB(g)cC(g)(Δ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Ⅰ     Ⅱ     Ⅲ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_____;(2)A的平均反应速率vⅠ(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_;(3)B的平衡转化率αⅠ(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______,其值是______;(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______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 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Ⅳ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

18.(12分)现有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1)该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____p (填“>”、“<”或“=”)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反应速率_____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__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为无色物质,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__,而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19.(6分)两种气态单质X和Y能直接化合生成Z(可逆反应),如将X和Y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压入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X与Y化合生成Z的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温度低于T℃时,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于T℃时,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 如右图所示,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 + 2H2(g) CH3OH(g)上述可逆反应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nB、tB表示)对处于E点的体系,改变外界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H2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B.v正一定增大,v逆一定减小C.CH3OH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D.v逆一定小于v正21.(9分)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 Fe(s)+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K=已知1 100℃时K=0.263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 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c(CO)=0.1 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请将1-17小题的答案写在下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______ ____, __________17.(1) _____ _____; (2) ______ ____;(3) __ ____, ____ __;(4) ______ ____, _____ ____;(5)T2______T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明作业(1)参考答案1-16.CBCAD DBCCA CDDAB C17.(1)C(g)+O2(g)=CO2(g) △H = -393.6 kJ/mol (2分)(2)CH3OH(l)+ 3/2 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1 (2分)(3)C2H2(g)+ 5/2 O2(g) =2CO2(g)+H2O(l) ΔH=–1300kJ·mol-1(2分)(4)- 77.6(2分)18.(1)2;(2分) (2)0.5;(1分);减小(1分)(3)60%(2分) (4)3(2分);2.6(2分)19.⑴ 0.0003mol·L-1·min-1 (1分) ⑵ 2CO+4H2CH3OCH3+H2O (2分)⑶ < (1分) 增大(1分) ⑷ >(1分) 0.06 mol/L (2分)巢湖春晖学校2013年高二化学清明假期作业(2)参考答案1.解析:这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由于容器恒容,因此压强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在本题中只考虑温度和浓度的影响。

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所以选项C不正确;但当到达c点后正反应反而降低,这么说此时反应物浓度的影响是主要的,因此反应物浓度越来越小了但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选项A、B均不正确;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D2.解析:v(C)=0.15 mol/(L·s),=,B正确A项,达平衡状态时A、B、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此时,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是化学计量系数之比C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D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的浓度将变小答案:B3.解析:使用催化剂缩短平衡所需时间,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答案:A4.解析:题中有一明显的错误,就是C选项中平衡常数增大,增大压强不可能使K增大其他选项均为平衡中的基础计算和基础知识,关键是根据表中数据(0.1-0.05)∶(0.2-0.05)∶(0.1-0)=1∶3∶2可推出X+3Y2Z.答案:C5.解析:v(NH3)∶v(O2)∶v(NO)∶v(H2O)=4∶5∶4∶6。

答案:D6.解析:升高温度,相当于向反应体系中补充能量,反应物分子能量增加,使部分非活化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加快了反应速率,这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B正确;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C、D错误答案:B7.解析:v(N2O5)===1.08×10-2 mol/(L·min)=1.8×10-4 mol/(L·s),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求用其他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答案:A8.解析:化学平衡的移动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假设是两个相同的反应,如果把它压入一个容器中,则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压强小于原来的2倍答案:B9.解析:N2O42NO2 ΔH>0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置于沸水中加热时,平衡右移,使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所以(a)甲>乙;N2O42NO2 ΔH>0也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时平衡左移,使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b)甲<乙(因为乙气体体积的变化较小可忽略)答案:D10.解析:本题考查可逆反应的特点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换算的能力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彻底,所以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零,B、C项数据表明,它们增加的物质的量由Z完全反应才能生成,故错误;D项数据表明,它增加的物质的量应由X完全反应才能生成,故错误。

答案:A11.解析:H2、I2(g)、HI混合气体加压后平衡不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为碘单质的浓度随压强增大而加深;其他选项都涉及平衡的移动,故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答案:B12.解析:若图Ⅱ为压强对反应的影响,则反应应为等体积反应;图Ⅲ若为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升高温度平衡左移,n(W)应减小答案:AC13.答案:A14.解析:设反应①中生成的H2浓度为x,反应②中生成的H2浓度为y,则C(s)+H2O(g)CO(g)+H2(g)x    x    x   xCO(g)+H2O(g)CO2(g)+H2(g)y    y    y    y根据题意,有解得y=0.9 mol/L则CO2的浓度0.9 mol/L答案:B15.解析:由于b>2c,则表明加压向正方向移动,即正方向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则m<3,m为正整数则D中m≤2正确答案:D16.解析:在A中加入NH4NO3晶体时,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中气体颜色变浅;在B中加入苛性钠时,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中气体颜色变深答案:(1)变浅 变深(2)0.076 7 mol/L 83.7%17.解析:(1)任意的选Ⅰ或Ⅱ或Ⅲ进行计算求比例可得1∶3∶2;(2)vⅠ(A)=Δc(A)/Δt==0.05 mol·(L·min)-1;vⅡ(A)=Δc(A)/Δt=≈0.0253 mol·(L·min)-1vⅢ(A)=Δc(A)/Δt==0.012 mol·(L·min)-1所以易知反应速率的大小;(3)由图上数据可知,αⅢ(B)最小,经计算得αⅢ(B)=× 100%≈19.35%;(4)由图易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为反应物的浓度在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在增加,采取的措施是将生成物移走,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5)T2>T3,题干已给出正反应是放热的气体反应且为恒容容器,不可能缩小容积来增大压强,又由于生成物的浓度在增大,所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措施只能是降低温度;(6)容积加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具体作图见答案答案:(1)1∶3∶2(2)vⅠ(A)>vⅡ(A)>vⅢ(A)(3)αⅢ(B) 19.35%(4)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5)>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注:只要曲线能表示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及各物质浓度的相对变化比例即可)18.解析:升高温度,B的转化率变大,说明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减小压强,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变小,说明减小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m+n>p;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若B为有色物质,体积不变时加入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B而使混合物的颜色加深。

如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可使容器体积增大,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物质的量增加,但B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小,因而混合物的颜色变浅答案:(1)放 > (2)增大 减小 (3)增大 减小 (4)减小 (5)不变 (6)变深 变浅19.解析:T℃时的状态恰好为平衡状态答案:(1)放热 (2)较高且逐渐减少 温度低,反应慢,生成物少 逐渐升高 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0. (1) 放热 (3分) (2)2nB/3tBmol/(L·min)(3分)(3)D(3分)21.解析:第(1)问,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高炉内比值增大,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自然可以得到K值增大;第(2)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自然不变,此时==0.25<0.263,说明未达到平衡,若要达到平衡,应增加CO2的浓度,减小CO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答案:(1)增大 增大 (2)没有 大于 =0.25<0.2638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