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高二物理竞赛试题

jkl****1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4.16KB
约6页
文档ID:137321670
2014年高二物理竞赛试题_第1页
1/6

2014年高二物理竞赛试题考试时间:2014年5月30日 20:30----22:00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6分)1.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嫦娥2号”(CE-2),(CE-2),椭圆轨道近月点Q完成近月拍摄任务后,到达椭圆轨道的远月点P变轨成圆轨道如图,忽略地球对(CE-2)的影响则:( )A.在由椭圆轨道变成圆轨道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B.在椭圆轨道上由Q点运动到P点,机械能减少C.在Q点的线速度比沿圆轨道运动的P点的线速度度大D.在圆轨道上的P点的加速度比沿椭圆轨道上的P点的加速度大2.在光滑的水平面内有一沿轴的静电场,其电势随坐标值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一质量为带电荷量为的带正民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O点以初速度沿轴正向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小能运动到处,则该过程中小球所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B.若带电小球从处运动到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大C.若该小球能运动到处,则初速至少为D.若为,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斜面体的两个斜面均是光滑的,顶角为直角,两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α、β,且α>β.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P、Q分别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水平地面对斜面体有摩擦力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2m)g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m)g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木块P、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P、Q接触面的倾角为θ,现在Q上加一水平推力F,使P、Q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为2mgB.若P、Q之间光滑,则加速度a=gtanθC.若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μ=D.若运动中逐渐减小F,则地面与Q间的摩擦力也逐渐减小5.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运行.t=0时,将质量m=1 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 A.传送带的速率v0=10 m/sB.传送带的倾角θ=30°C.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D.0~2.0 s摩擦力对物体做功Wf=-24 J6.如图所示,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中ABC是以O为圆心的一段圆弧,位于竖直平面内.现有一小球从一水平桌面的边缘P点向右水平飞出,该小球恰好能从A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anθ1tanθ2=2 B.cotθ1tanθ2=2 C.cotθ1cotθ2=2 D.tanθ1cotθ2=27.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曲线上点A处的切线的斜率最大.则(  )A.在x1处物体所受拉力最大B.在x2处物体的速度最大C.在x1~x3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在0~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8.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Ⅰ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t1时刻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此时线框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此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框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v1∶v2=2∶1B.从t1到t2过程中,线框中通过的电流方向先是a→d→c→b,然后是a→b→c→dC.从t1到t2过程中,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D.从t1到t2过程中,有+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电压有效值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将S1从2拨向1时,电流表示数变小B.只将S2从4拨向3时,电流表示数变小C.只将S3从闭合变为断开,电阻R2两端电压增大D.只将变阻器R3的滑动触头上移,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C.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2小题)11.图中K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内的金属电极,它受光照射后能释放出电子;W是可以透光的窗口,光线通过它可照射到电极K上;C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内圆筒形的收集电极,它能收集K所发出的光电子.R是接在电池组E(电压足够高)两端的滑动变阻器,电极K通过导线与串联电池组的中心端O连接;G是用于测量光电流的电流计.已知当某一特定频率的单色光通过窗口照射电极K时,能产生光电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接头处在某一点P时,可以测到光电流,当滑动头向右移动时,G的示数增大,使滑动头继续缓慢向右不断移动时,电流计G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接头从P点缓慢向左不断移动时,电流计G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若测得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电极K时的遏止电压为V1,频率为ν2的单色光照射电极时的遏止电压为V2,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普朗克常量h= ,金属电极K的逸出功W0= .1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 Ω的电阻Rx的阻值.(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3 A,内阻约0.025 Ω) B.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 Ω)C.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D.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2)图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x==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x的电流值 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x两端的电压值 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5)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被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U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x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________.三、计算题.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如图,Q为一个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其DB段为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D段为一长度L=R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D点,D在圆心O的正下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物块P的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P与A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Q的质量为M=2m,重力加速度为g.(1)若Q固定,P以速度v0从A点滑上水平轨道,冲至C点后返回A点时恰好静止,求v0的大小和P向右刚越过D点时对Q的压力大小;(2)若Q不固定,P仍以速度v0从A点滑上水平轨道,求P在光滑圆弧轨道上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14在水平地面某处,以相同的速率v0用不同的抛射角分别抛射两个小球A和B,它们的射程相同.已知小球A在空中运行的时间为TA,求小球B在空中运行的时间TB.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15.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物体A和带正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的M点和粗糙绝缘水平面上,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劲度系数k=5 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一端用另一轻绳穿过固定的光滑小环D与A相连.弹簧处于原长,轻绳恰好拉直,DM垂直于斜面.水平面处于场强E=5×104 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0.1 kg和mB=0.2 kg,B所带电荷量q=+4×10-6C.设两物体均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B电荷量不变.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1)求B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2)现对A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A以加速度a=0.6 m/s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从M到N的过程中,B的电势能增加了ΔEp=0.06 J.已知DN沿竖直方向,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A到达N点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16.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均匀、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和电场,变化规律分别如图乙、丙所示(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沿y轴正方向电场强度为正).在t=0时刻由原点O发射初速度大小为v0,方向沿 y轴正方向的带负电粒子.已知v0、t0、B0,粒子的比荷=,不计粒子的重力. (1)t=时,求粒子的位置坐标;(2)若t=5t0时粒子回到原点,求0~5t0时间内粒子距x轴的最大距离;(3)若粒子能够回到原点,求满足条件的所有E0值.2014年高二物理竞赛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

每小题6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2小题)11. 12. (1) (2) (3) (4) (5) 三、计算题.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4.15.16.2014年高二物理竞赛答案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6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DBACDAACBDBDAB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2小题)11.12(1)B C 甲  (2) (3)5.2 (4)B D(5)A三、计算题.13(1) P从A到C又返回A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 ① 将L=R代入①解得 ② 若P在D点的速度为vD,Q对P的支持力为FD ,由动能定理和牛顿定律有 = ③ ④ 联立解得 ⑤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P对Q的压力大小也为1.2mg .1. 当PQ具有共同速度v时,P达到的最大高度h,由动量守恒定律有v ⑥ 由功能关系有 ⑦(3分) 联立解得 ⑧(2分)1415.(1)F作用之前,A、B均处于静止状态.设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f0,A、B间绳中张力为T0,有对A:T0=mAgsin θ ①对B:T0=qE+f0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f0=0.4 N ③(2)物体A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A、B两物体的位移均为s,A、B间绳子张力为T,有qEs=ΔEp ④ T-μmBg-qE=mBa ⑤设A在N点时速度为v,受弹簧拉力为F弹,弹簧的伸长量为Δx,有v2=2as⑥F弹=k·Δx ⑦(1分) F+mAgsin θ-F弹sin θ-T=mAa ⑧由几何关系知Δx= ⑨设拉力F在N点的瞬时功率为P,有P=Fv ⑩联立④~⑩式,代入数据解得P=0.528 W 答案 (1)0.4 N (2)0.528 W16.解析 (1)由粒子的比荷=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2t0则在0~内转过的圆心角α=由牛顿第二定律qv0B0=得r1==则其位置坐标(,)(2)t=5t0时粒子回到原点,轨迹如图所示r2=2r1r1=,r2= 得v2=2v0又=,r2=粒子在t0~2t0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t0~3t0时间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图知,在5t0时间内粒子距x轴的最大距离:hmax=t0+r2=(+)v0t0(3)如图所示,设带电粒子在x轴上方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1,在x轴下方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2′,由几何关系可知,要使粒子经过原点,则必须满足n(2r2′-2r1)=2r1(n=1,2,3,…)r1=,r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v0(n=1,2,3,…)又由于v=v0+ 得E0=(n=1,2,3,…)17.(1)正方形线框匀速通过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设cd边上的感应电动势为E,线框中的电流强度为I,c、d间的电压为Ucd,则E=BLv I= Ucd=IR解得Ucd=0.45 V(2)正方形线框匀速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设受到的安培力为F安,细线上的张力为FT,则F安=BILFT=m2gsin θm1g=FT+F安正方形线框在进入磁场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有m1gh-m2ghsin θ=(m1+m2)v2解得m1=0.032 kg,m2=0.016 kg(3)因为线框在磁场中运动的加速度与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在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线框和物体P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故力F做功W等于整个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Q,即W=Q设线框cd边产生的焦耳热为Qcd,根据Q=I2Rt有Qcd=Q解得Qcd=0.057 5 J。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