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江西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水稻栽培技术课程教学论文水稻栽培技术一、水稻概述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水稻是世界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世界 上约有5 5.9%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起源及栽培简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水稻在我 国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1、 世界生产概况世界上约有半数人以稻米为主食,特别是亚洲,稻米是主要的营养来源世界各大洲都 有水稻生产,但以亚洲为最多,播种面积为世界的90%.在亚洲,印度是仅次于我国的重 要的产稻国家,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居第二位,日本单产很高,是世界上水稻 高产国家之一2、 我国生产状况我国是栽培水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稻作历史古国,也是稻谷生产大国我国还是水 稻科技强国世界矮秆稻育种的“绿色革命”源于我国,我国的杂交水稻更是举世闻名二、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 、栽培稻的分类 栽培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分为:籼稻和粳稻、晚稻和早稻、水 稻和旱稻、粘稻和糯稻(二) 、水稻的生长发育阶段1、 水稻的一生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 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
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 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水稻的一生要经历以下几个生长阶段:(1) 、幼苗期:秧田期(2)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3)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4)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2、 水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1) 、营养生长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 分蘖期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 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 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 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2) 、生殖生长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 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 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 蜡熟期和完熟期。
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 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 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3、 水稻的“三性”及其应用3.1水稻的“三性“(1) 、感温性:水稻是喜温作物,一定的高温可提早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低温则 可以延长营养生长期,延迟穗分化这种特性称为水稻的感温性2) 、感光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缩短日照时数,可以缩短营养生长期提早穗分化反 之,日照时数延长则营养生长期延长,穗分化延迟,这种特性称感光性3) 、基本营养生长性:高温短日照条件下,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叫基本营养生长 性水稻三性的决定了水稻生育期的长短,不同的品种三性的强弱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 就不同3.2水稻三性的应用(1) 、在栽培上:对感温性强的早熟品种应早播因为晚播温度升高营养生长期缩短、产 量低2) 、引种上:南种北引因温度低日照长,生育期延长,为保证霜前成熟应引早熟品种 北种南引因温度高、日照短,生育期短,但产量低,为保证产量要引晚熟品种4、 水稻的生育类型按水稻开始穗分化与拔节的关系分为三种(1) 、重叠型:穗分化先天拔节即分蘖尚未终止穗开始分化,分蘖期与长穗有部分重叠。
2) 、衔接型:穗分化与拔节基本同时进行,也就是分蘖终止期便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 与长穗期相衔接地上部有5个伸长节的中熟品种,生产止促控结合3) 、分离型:拔节先于穗分化,分蘖终止后10-15天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和长穗期相 分离地上部有6个或6个以上的伸长节属于该类型由于它营养生偏长,所以在栽培上当 控制前期生长,确保安全成熟综上所述,水稻品种分四个生育时期: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以插秧田为 例:种子发芽期:4月9日一19日 10天幼苗期(出苗一4叶期):4月19日一6月5日 46天分蘖期(有效分蘖期): 6月3日一7月3日(无效分蘖期): 7月3日一7月13日长穗期:7月3日一8月6日结实期:8月7日一9月16日共计16 6天,重叠10天为15 6天 以本田为例:110 — 130天营养生长期 5 0多天,生殖生长期7 0 — 8 0天三、水稻栽培(一)选地 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水稻适于微酸到中性的土壤pH6〜7.5其它要求不高, 适应性广高产水稻田的土壤要求:1、 剖面层次明显,耕层深厚,质地好:高产水稻用耕层深度以20厘米左右为好2、 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充足而协调:高产稻田有机质含量一般要求2〜4%,各种营养元素 平衡供应。
3、 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好,又具有适当的渗漏性:灌一次水应保持5〜7天4、 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据研究,固氮菌、硝化细菌、铵化细菌,好气性纤维分解细菌以 及硫化细菌等的数量与肥力呈正相关二)、育秧1、 确定合理的播种期:播期范围:出苗---最早极限(粳稻>10 °C籼稻>12 °C)安全抽穗---反推最晚极限(粳 稻>20 °C;籼稻 >22 C)相关因素:(1) 、各生育时期对气候的要求:O 1移栽>15 C 02扬花避开高温伏旱、龙舟水(2) 、前作收获期的影响(3) 、品种的“两性一期”的影响春稻主要根据安全播种期的温度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12C时开始播种为宜,一 般于2月中下旬播种晚季稻根据安全齐穗期的温度,安全齐穗期的气温指标:日均气温不 低于20C,日最高气温不低于23C,据此,安全齐穗期为10月中下旬2、 确定秧龄秧龄---常以秧苗叶片数为标准,一般认为最适移栽秧龄为5-7叶秧龄长短一般规律:早熟种 < 中熟种 < 晚熟种移栽后大田中应有6〜9片新生叶才能 高产由此可反推可知:最长秧龄数临界值=品种叶片数一(6〜9)类型:小苗---3叶期内,用于抢早移栽中苗---3〜4.5叶内,用于抢早移栽和抛秧大苗---4.5〜6.5叶内,用于双季和一季中稻环境影响:1、高温育秧秧龄宜短,低温宜长2、超稀播种育秧可以延长秧龄3、 确定播种量原则:在移栽前不出现相互遮光影响生长。
育苗期温度高或是要育长龄大秧应减小播种 量,反之用量增大;常规种用量应大于杂交水稻.我国南方稻区不同秧龄下适宜的播量:4叶期移栽的为150〜200公斤,5叶期移栽的为 80〜100公斤,6〜7叶期移栽的为50公斤上下,8叶期移栽的在25公斤以下,长江流域为 培育杂交稻的多蘖大苗,播量应为7.5〜10.0公斤4、 水稻种子的处理(1) 、晒种:目的是使种子后熟、干燥,便于浸种吸足水分;利用太阳的热量和短光波, 散发种子在贮藏期间产生的湿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增强稻种透气性和吸水性,促使酶活化, 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出苗整齐一致2) 、选种:选种可以去秕留饱,缩小种子间质量差异,使种子萌发整齐,幼苗健壮 选种的方法很多,一般用清水选颗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是品质优良的种子,这些种 子是我们重点要培育的,那么如何选择优质的品质呢种子品质最重要的参数有种子千粒重、 种子净度纯度和种子发芽率其中种子千粒重都需要用到自动数粒仪或者电子自动数粒仪, 即对一定量的水稻种子进行数粒,然后再来计算发芽的种子或者称重数出来的种子,而种子 的纯度和净度则可以通过种子风选仪来进行测定(3) 、消毒浸种:水稻生长过程发生的病害,很多是通过种子传染的,如稻瘟病、恶苗 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干尖线虫病等。
因此,选种后还要消毒,以消灭附着在种子表 面和潜伏在稻壳与种皮之间的病菌具体方法:用强氯精2克(1包),兑水2公斤可浸1 公斤稻种,水超过2寸为宜,浸种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2至3次,洗净后催芽播种4) 、催芽:浸种后,有的直接将种子播于秧田但不如催芽后再播种,出苗整齐,幼 苗生长迅速,缩短秧田时期,减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培育壮秧,防止烂种催芽 方法,因热源和保温方式不同,可分为堆堆催芽、温床催芽、木桶催芽、塑料薄膜催芽等 催芽要求“早、齐、匀、壮” “早”要求2—3天之内出苗;“齐”要求发芽率达到85—90% 以上;“匀”指白芽长短一致;“壮”指根芽粗壮影响种子萌发因素:水分:当种子吸收自身重量2 5%就开始萌发但是慢而不齐,吸收3 5 - 4 0 %水分可 正常萌发 种子吸水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吸水快,1 0°C:9 0小时,2 51 :4 8 — 7 2小时,3 0C: 4 0小时,所以低温下浸种应适当延长时间以确保种子吸收足够 的水分温度:最低9 — 10C发芽缓慢,最适2 5 — 3 0 C在此温度条件下,芽齐芽壮,破胸 适温3 0 — 3 5 C,快而齐最高温度为40C,超过40C就会抑制根芽生长。
时间一长 会削弱种子的发芽力,因此春季播种前催芽时,应高温破胸,适温催芽氧气:水稻种子发 芽需要氧气,从破胸到齐芽是呼吸作用最旺盛时期需要充足的氧气若在无氧条件下发芽, 产生乙醇所以要求催芽时,种堆不能过厚水分不能过多,温度不能过高且要勤翻动5、 露地湿润育秧(1) 、选地:向阳背风、土松肥高、排灌方便厢面平、(2) 、整地:平整、细碎匀和(至少2犁2耙)、沉实、排水、作箱:宽1.3-1.5M,高10-15CM3) 、施底肥:耙时下有机肥、作箱时施复合肥,用量根据土壤肥力定,一般67平方米 5-10斤复合肥(4) 、整平起浆、落谷、盖种5) 、秧田管理:① 芽期(第一完全叶展开前):任务扎根立苗,一般只在沟中灌水,畦面无水层,只保持 畦面湿润,注意以水护芽② 幼苗期(1一3叶)水:露田—2叶—浅灌 肥:3叶离乳,1叶1心施断奶肥,每叶 1次,每次3-5公斤尿素/亩③ 成苗期(3叶—移栽)水:浅灌 肥:4一5叶施接力肥,3-5公斤尿素/亩移栽前 5—7天施送嫁肥5-8公斤尿素/亩(6)、水稻烂秧、死秧原因烂种:播种后不发芽就腐烂了原因:①种子保存不当导致发芽力极弱② 浸种不充分,降低了发芽势和发芽率③ 催芽时“烧包”或播种过深。
烂芽:芽干、烂根、烂芽① 芽干:以水调温措施不当,温度变化突然② 烂根、烂芽:长期淹水、土壤中有有毒物质死苗:冷害导致生命力下降,为病原侵入 6、水稻幼苗的生长水稻幼苗的生长过程:水稻萌发后生出一条种子根,同时胚芽向上长出胚芽鞘,芽鞘筒 状,白色,不含叶绿素,向针一样挺立向上生长叫立针芽鞘促长到一定长度,顶端向一边 歪曲,形成裂□,从中促出1片只有叶鞘而无叶片的不完全叶,不完全时含有叶绿素,当不 完全叶伸长1 cm时,旺现一片绿色,这时称出苗或放青、现青生产上要求迅速立针,迅 速出苗才能出壮苗出苗后2-3天从不完全叶内伸出一片叶为第一片完全叶特点:叶片短小,展开时象猫耳朵,第一片完全叶出现后,陆续形成初生根系先从芽 鞘的背面长出2条芽鞘节长出2条初生胚根与次生胚根构成初生根系共作用,种子根上方 的胚轴上又长出一条吸收水分养分保持幼苗直立胚芽鞘节要出现后幼苗体内开始形成通气 组织,但不完善,对低氧环境适应力较低,因此畦面册不宜建立水层,以利长根立苗,防止 倒秧、烂秧接着第二、三片完全相继出现,与以同时在不完全时的节上长出5-6条次生 根当第三片完全叶展开时,胚乳中的养分几乎消耗殆尽,幼苗开始独立,所以称三时期为 离乳期,此时,幼苗根中已基本形成通气组织,从此以后,苗床可以建立水层。
影响幼苗生长的因素 ⑴、温度:恒温条件:籼稻出苗最低温度14C,粳稻出苗最 低温度12C超过15C出苗正常,2 0C对壮苗最有此期受冻指标:出苗前:最低气温 0-1C,苗床: 0C,出苗一、三叶期:最低气温3-5C苗床: 0C三叶期后最低气温5-7C ,床面:2-4C生产上三叶期前气温3C,畦面-1C作为受 冻指标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和氧气,但二者是矛盾的在湿润而不淹水的情况下: 氧足,根的呼吸作用良好,生根快,根毛多,吸收面积大幼苗生长健壮在淹水条件下:氧 气少,无氧呼吸,消耗幼苗体内物质,抑制了新根的形成和幼苗生长,导致幼苗生长停滞或 发育畸形所以幼苗根部通气组织形成前不能长期淹水2) 、对水分的要求:三叶前,不需要建立水层,土壤适宜水分为相对含水量70%, 过多淹水,影响扎根,产生黑根,倒芽三叶后,通气组织完善,可以适应缺氧条件,由于 气温增高叶面积增大,需水也增多,土壤含水不小于相对含水量的8 0%氙水影响光合作 用幼苗生长缓慢,秧根深扎拔秧困难3) 、对养分要求:三叶前:幼苗从土壤中吸收2 0%N,三叶期营养能力差,青黄不 接,此时幼苗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最弱如果此时低温、大风、PH值升高各种病虫,就会 造成烂秧死苗因此生产上在三叶期要早施“离乳肥” 2叶半时施,注意不能施用太多,反 而易感病。
P肥促进根系发育蛋白质的合成和同化物质的转移K肥有壮杆作用P、K增 强稻苗的抗寒力因此适量施用N并配合P、K肥4) 、光照:幼苗期需要充足的光照,三叶前靠胚乳营养生长,需光不强,但阳光充 足幼苗健壮,三叶后需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叶色较淡,无光叶绿素形成受到破坏秧苗枯死, 大棚育苗,如果管理不当常出现此种现象所以育苗时应选择光照条件好的秧田三)移栽1、壮秧标准:(1) 、形态标准:叶片宽大挺健,叶色青绿无病虫,黄叶少;根系发达,短白根多,无黑 根,腐根现象;苗基部粗扁,有分蘖;秧苗生长整齐不徒长2) 、生理标准:光合能力强、干物重大,碳水化合物和氮化合物都高,且碳氮比适宜, 大苗(7-8叶)为14,中苗(5-6叶)为102、大田整地(1) 基本建设:修埂、挖沟等(2) 翻地:翻地分秋翻与春翻,旱翻与水翻稻田翻地深15—20cm早季伸翻晒田、晚 季一般不翻3) 耙地:一般在插秧前进行为提高耙地质量,水层不宜过深,水耙次数不宜过多, 以免影响通透性4)基肥:一般70%以上的肥作基肥,以有机肥、磷肥、复合肥为主,N、K作追肥3、 移栽方式拔秧插秧:最普遍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秧苗的栽插;拔秧时植物受伤较重。
铲秧栽插:将秧苗连同1〜1.5cm的表土层铲下带土移栽,适用于旱育秧\小苗秧\中苗秧, 具有缓苗快分蘖早抗性强特点抛秧:在抛甩和带土秧苗的重力作用下使秧苗定植于大田,适用于旱育秧;省工高效4、 合理密植(1) 、确定适宜的穗数:主要据品种特性,其次为地力以产量预期为目标,株型紧凑、 茎杆粗矮的品种以及穗数型品种,适宜穗数高些;反之低些地力差的适宜穗数增加2) 、确定适宜的苗数:原则一栽插的苗数最多不宜超过适宜的穗数;栽插的苗数最少 要保证在拔节前15天左右全田总基蘖数等于适宜穗数分蘖力差的品种、肥力低的地块或 晚插的地块,应适当加大苗数一般在适期插秧的条件下,中产田栽插的苗数相当于适宜穗 数的60-80%;高产田40-50% 一般:2-3万丛(常规)/亩,1.8-2.0万丛/亩(杂交)规 格:20-23.3CMX10-13.3CM (常规) 23.3-26.7CMX 13.3CM (杂交)5、 插秧插秧期:早晚决定于温度水稻发根的最低温度是14°C,分蘖的最低温度是15—16^0 一般插秧的适温是15C,这是水稻适期早插的上限浅插:适宜深度3.0cm,只要秧不倒, 越浅越好插秧过深时,分蘖发生晚,发根力差,导致僵苗不发。
四. 水稻低温冷害及防御技术(一)水稻冷害类型与特征: 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三类1、延迟型冷害(1)概念:水稻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度,生育延迟所造成的冷害(2)表现:这种冷害影响了稻株的生理导致生育拖后:① 抽穗开花延迟受精正常,但不能充分灌浆成熟,而显著减产② 抽穗正常开花延迟、授粉、结实不良,前一种比后一种减产严重黑龙江省历次发生 的冷害主要是延迟型冷害,发生这种冷害的关键在于8月的气温,如果8月气温低于平年(8 月21-22日,低于19C )将会发生冷害3)延迟性冷害的特征:① 穗顶端的颖花可勉强受精结实,下部颖花开花受精结实受到障碍② 穗部有轻微下垂、接挝收获时由于水分减少穗部又竖立起来③ 生育不正常、茎秆、叶穗呈青色、最后青枯秕粒多、粒重低、出现青米、死米、减 产、米质不良2、 障碍性冷害(1) 概念:在生殖生长期主要是从幼穗形成期到抽穗开花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遭受短 时期异常的相对强的低温,使花器的分化受到破坏,花粉必育,造成空壳2) 发生时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为主)、黑龙江省低温年常常发生如果此期间 温度低于17°C即要发生冷害3) 特征:①穗顶端的不孕粒多,穗基部结实多。
② 障碍型冷害主要指不育而言(不包括秕粒)③ 骤然遭受低温,受害前生育正常3、 混合型冷害: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在同一年度发生叫混合型冷害二) 冷害对水稻各生育时期的影响及温度指标1、 播种到出苗期最低萌发最低温度7-11. 6C,9 —10C播种至出苗期的温度条件直接影响水稻成苗 率出苗率与播种后10日积温量显著正相关如果播后1 0天内积温减少4 0C便造成播 种至苗期的冷害导致出苗率明显降低,这是冷害影响产量的第一关键期2、 分蘖期水稻分蘖期遇低温、主要影响根茎叶和分蘖的生长发育,延缓幼穗分化期,以至延迟抽 穗、影响成熟和产量,些时期是延迟型冷害的关键期分蘖最低15 —16C 16—17C 16C 以下不仅分蘖数少、根茎叶生长缓慢,而且幼穗和抽穗期延期试验证明:抽穗期迟早与播种 至幼穗分化始期的温度显著负相关,营养期的平均气温17—18C高于此温度提前抽穗、低 于1C抽穗期延迟9—11天生产上安全抽穗期以后抽穗就可能遭到冷害侵袭3、 拔节孕穗期此期临界温度为17C,减数分裂对温度最为敏感4、 开花灌浆期开花期低温冷害的临界温度是20C灌浆期18C,抽穗后35—40天灌浆成熟过程中,出 现冷害的临界温度是18C。
三) 防御低温冷害的技术措施1选用耐冷早熟高产品种2•防御冷害栽培技术(1) 、实行计划栽培中部地区5月4日左右稳定通过10C,可作为直播早限,5月10 日左右播完,8月1日左右抽穗到成熟4 0天左右,9月中气温稳定降至15C成熟的后期界 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17C,而减数分裂期大致在抽穗前14-15天2) 、育壮苗(3) 、秧苗浅插、分蘖早而多,提早成熟5天(4) 、防御冷害的施肥技术控制氮肥:冷害年减少N肥施用量前期多施后期少施或不 施增施磷肥:抗寒促早熟、基肥一次性施入冷害年份,土壤中速效磷少,需增施磷肥、 以补充土壤释放不足5) 、提高水温和地温:提高水温是灌溉的基本要求,可采用延长水路,建晒水池等措 施提高水温,水稻前期生长主要受水温影响,稳水灌溉;中期受水温气温共同影响,活水灌 溉;后期主要受气温,障碍型,深水护稻四、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水稻是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人类食用部分为颖果,俗称大米其田间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有:1、 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水稻移栽后,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 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1) 、查苗补苗: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
须及时检查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 苗数2) 、看苗灌水:大苗插秧后可以灌深一些水,两三天后,落浅到一寸左右小苗移栽, 灌浅水l寸左右3) 、追返青肥:当新根长出2—3寸时,可追施返青肥,以促进新叶出生快,分蘖早 追肥时灌浅水l寸左右,每亩追施硫铵2千克左右4) 、防治潜叶蝇危害:随水稻插秧,潜叶蝇也从秧田转移到大田可喷施“乐果,'效 果很好2、 分蘖期管理水稻分蘖期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营养体,是营养生长主要时期,是决定穗数的关 键时期管理任务:要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蘖,控制无效蘖,到最高分蘖期能达到正 常的“拔节黄”,为丰产打下基础1) 、早施分蘖肥:在分蘖始期,追施氮肥,以满足水稻长叶、长分蘖的需要,每亩 施用尿素2.5千克为宜,最多不超过5千克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2) 、浅水勤灌、适当晒田: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1寸左 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分蘖的发生和 生长盐碱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 制分蘖发生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
3) 、防除杂草和病虫害:除草已普遍应用除草剂,不仅可以消灭稻田杂草,又可减轻 大量的繁重劳动分蘖期还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有时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 虫害如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3、 长穗期管理水稻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除茎秆急剧增长外,幼穗迅 速分化形成,分蘖向两极转化,有效蘖继续生长发育,无效蘖逐渐枯死,稻田防止过早封行, 保证幼穗分化良好1) 、巧施拔节长穗肥: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蘖,提 高每穗粒数有显著效果一般施用尿素2.5—5千克左右不可施肥过多,以免引起不良后 果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15 一 18天巧施粒 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 一2千克切忌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2) 、灌好“养胎”水,适时落干晒田:水稻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 最多时期,是耐旱、耐寒力最弱时期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 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必须注意水分的管理 此时正值盛夏,日照强,温度高,适当加深水层,可以控制水温。
一般保持水层深一3寸3) 、防治病虫害:水稻拔节后,病虫害流行,纹枯病、白叶枯病、叶稻瘟以及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常在这一时期为害,要注意及时除治4、 结实期管理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而饱满,防止 空壳秕粒1)、合理灌溉、适时排水: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 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就是灌一次 水后,自然落干1一2天,再灌一次水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 促进灌浆,防止早衰进入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一次水后自 然落干3—4天,再行灌水后期,收割前7—10天把水放干2)、适时收获:水稻收获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这时谷粒变黄,茎、叶、穗变 黄,应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