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仪器分析考试重点

y****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50KB
约3页
文档ID:137657815
仪器分析考试重点_第1页
1/3

仪器分析考试重点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色谱分析按流动相的分子聚集状态分为液相色谱、气象色谱及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按分离原理可分为吸附、分配、空间排阻、离子交换等诸多类别按操作形式可分为柱色谱法、平面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法的特点:1灵敏度高2选择性好3相对误差大4以标准物质作参考5分析速度快6设备复杂昂贵紫外200~400nm(近紫外区)可见400~76nm紫外-可见区域电磁波连续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属于电子光谱常见跃迁类型:1 2 3 4发色团:指能在紫外·可见波长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原子团,如C=C、C=O、—C=S、—NO2、—N=N—等祝色团:指本身不能吸收波长大于200nm的辐射,但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使发色团所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OR、—NH2、—SH、—X等蓝移和红移;因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或溶剂效应等引起的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蓝移(或紫移),亦称短移因……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红移,亦称长移。

浓色效应和淡色效应:因某些原因使化合物吸收强度增加的效应称为浓色效应(增色效应);使吸收强度减弱的效应称为淡色效应(减色效应)吸收带:R带K带B带E带B带是芳香族(包括杂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Lambert-beer定律:A=KLC 其中A为吸光度,K为 L为 C为 a为吸收系数 适用条件:入射光为平行的单色光,溶液为稀溶液溶液的透光率很大或很小时所产生的相对误差都很大,只有中间一段及T值在65%~20%或A值在0.2~0.7之间浓度相对误差较小,是测量的适宜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可见光区的光源是钨灯或卤钨灯,发射>350nm以上的连续光谱紫外光区的光源是氢或氘灯,发射150~400nm的连续光谱可见光区使用的吸收池为玻璃吸收池,紫外线区的吸收池为石英吸收池定性方法:1比较吸收光谱2比较吸收光谱的特殊数据3比较吸光度比值红外分光光度法:又称红外吸收光谱法,是依据物质对红外辐射的特征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与紫外吸收光谱的比较:1起源不同,紫外吸收光谱属于电子能级得跃迁,波长短,频率高;红外吸收光谱波长长,能量小,只能引起振-转能级的跃迁。

2适用范围不同,紫外光谱适用于芳香族、具有共轭结构的化合物和某些无机物的分析,不适用于饱和有机物而红外光谱,几乎适用于所有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的分析3特征性不同,紫外光谱主要为π与n电子能级的跃迁(π-π,n-π跃迁),光谱简单,特征性差,主要用于含量测定,鉴定化合物类别(官能团)等而红外光谱,一个官能团,有几种振动形式,光谱复杂,特征性强,主要用于定性鉴别,分子结构解析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一)光源,1能斯特灯2硅碳棒3特殊线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由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和计算机组成对样品的要求;样品应不含水分结构分析:1特征区:习惯上将红外光谱中40000~1250cm-1区间称为特征区.2指纹区:红外光谱中1250~600cm-1的低频区称为指纹区核磁共振波谱法(NMR)连续波核磁共振仪:1磁铁,作用是提供均匀恒定的强磁场2射频振荡器3扫描发生器4探头5信号检测及记录处理系统原子核的自旋:除了一些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的核以外,其他核都可以绕着某一个轴做自身旋转运动,即核的自旋运动化学位移的产生——核外电子的屏蔽效应质谱法(MS):是采用一定手段使被测样品分子产生各种离子,通过对离子质量和强度的测定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质谱仪构造:1进样系统2离子源(1)电子轰击离子源(2)化学电离离子源(3)快原子轰击离子源(4)电喷雾电离3质量分析器(1)单聚焦质量分析器(2)四极杆质量分析器(3)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4检测器质谱仪主要性能指标:1质量范围2分辩率质谱中出现的主要离子类型:分子离子、同位素离子、碎片离子、亚稳离子、复合离子、多电荷离子等四种波谱法在结构解析中所起的作用:质谱:主要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确定分子式,通过解析质谱图中各主要离子峰可以确定可能的结构单元另外,质谱法还可以作为一个验证手段验证推测结果的正确性紫外吸收光谱:主要用于确定化合物类型及共轭情况,如是否是不饱和化合物,是否具有芳香环结构等但紫外光谱曲线比较单调,提供的信息量非常少,在综合光谱解析用的比较少红外吸收光谱:主要用于确定化合物具有哪些官能团以及确定化合物的类别(芳香族、脂肪族、羰基化合物、羟基化合物、胺类等)磁共振氢谱:1H—NMR在结构解析中主要提供有关质子类型、氢分布及峰的裂分等三个方面(1)质子类型说明化合物具有哪些官能团,如是否含有醛基、双键、芳环等(2)氢的分布是可以说明各种含氢官能团中氢原子的数目(3)峰的裂分可以确定指氢核间的耦合关系以及相邻基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有助于确定各基团的连接顺序。

色谱法按分离机制分类:(1)吸附色谱法(2)分配色谱法(3)键合相色谱法(4)空间排阻色谱法(5)离子交换色谱法(6)毛细管电泳法(7)毛细管电色谱法色谱法按操作形式分类:(1)柱色谱法(2)平面色谱法1)薄层色谱法2)纸色谱法色谱法常用术语:1基线2峰高3色谱峰区域宽度4拖尾因子6保留体积7相对保留值ris8选择性因子α9分配系数和分配比10保留值与容量因子的关系经典液相色谱法常用吸附剂:有机类有活性炭、淀粉、菊糖、蔗糖、乳糖、聚酰胺以及大孔吸附树脂等;无机类有氧化铝、硅胺、氧化镁、硫酸钙、碳酸钙、磷酸钙、滑石粉、硅藻土等其中以硅胶、氧化铝、聚酰胺和大孔吸附树脂较为常用液-液分配柱色谱法(LLC):分配色谱根据固定液和流动相的相对极性,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正向分配色谱,其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即以强极性溶剂作为固定液,以弱极性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另一类为反向分配色谱,其固定液有较小的极性,而流动相则极性较大空间排阻色谱法:1分子筛效应2渗透系数K薄层色谱法(TLC)是一种微量、快速、简便的分离分析方法特点是(1)展开时间短(2)分离能力强(3)灵敏度高(4)显色方便(5)仪器简单,操作方便(6)既能分离大量样品,也能分离微量样品操作方法:(1)薄层板制备(2)点样(3)展开纸色谱法:是以滤纸为载体,以构成滤纸的纤维素所结合水分为固定液,以有机溶剂为展开剂的色谱分析方法。

实验方法:1色谱纸的选择和处理2点样3展开剂的选择4展开气象色谱法(GC):流程1高压栽气瓶2压力调节器(a瓶压b输出压)3净化器4气流调节阀5气化室6检测器7柱温箱与色谱柱8色谱工作站气象色谱法有分离率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及应用广泛等特点但其不适用于热稳定性差、挥发性小的物质的分离分析速率理论:H=A+B/u+Cu 1涡流扩散项(多径项)A 2分子扩散项(纵向扩散项)B/u 3传质阻力项Cu气象色谱仪:1气源2净化器3气流控制装置分析方法:一、定性分析(一)利用保留值定性1与标准品对照定性(1)利用保留时间(2)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3)利用加入标准品增加峰高定性2利用文献值对照进行定性3双柱定性(二)利用两谱联用定性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C)2气象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仪(GC-FTIR)定量分析方法1归一化法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晋阳两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它不适用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仪器组成主要包括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分离系统、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

检测器:1紫外检测器2荧光检测器3示差折光检测器4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化学键和固定相 优点1使用过程中不流失2化学性能稳定3热稳定性好4载样量大5适于作梯度洗脱按极性可分为:非极性键合相、中等极性键合相、极性键合相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