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省属政府序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题型为综合测查应考人员综合素质,《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答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二、内容第一部分 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要素五)立法的概念、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立法程序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和法的效力二、宪法部分(一)宪法的概述、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二)国体和政体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五)我国的国家机关及其性质和地位、职权、组成和任期等三、行政法部分(一)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与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等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行为概念、特征、主体与立法原则。
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分类、作用与原则等五)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的概念、特征与作用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种类和构成要件等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赔偿的范围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行政赔偿的方式等九)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范围、管辖、程序及行政复议参加人十)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受案范围、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及行政诉讼证据及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行政诉讼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及审判监督程序等四、民法部分(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及调整范围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及公民和法人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四)物权与所有权五)债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分类、履行和终止,合同概念、特征、订立和担保等六)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法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及责任方式。
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五、刑法部分(一)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二)犯罪的概念、特征及构成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五)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六)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刑罚七)刑罚的概念和目的八)刑罚的种类九)量刑、缓刑、减刑、自首和立功等主要刑罚的具体运用十)犯罪的种类及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六、劳动法部分(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对人的适用范围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二)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平等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三)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订立的概念、原则和解除,无效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四)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五)劳动争议的处理处理方式和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与程序六)劳动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和制度第二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知识(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二)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四)家庭美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 四川省情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一)行政区划二)人口与民族三)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和“天府之国”四)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五)科技教育优势与杰出人才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一)四川的地理位置二)四川的地形地貌与气候三)四川的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四)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与大熊猫的故乡三、四川的主要经济(一)主要工业与粮油基地二)发达的畜牧业、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产业三)西部最大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四)中国西部的投资热土和中国西南的金融中心五)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齐备完善通讯网络六)“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七)“三个转变”、六大支柱产业、八大产业基地与发展五大经济区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一、公文的种类和作用(一)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分类二)通用公文的类型、用途及特点三)公文文种的涵义、文种选择的依据,正确区分、选择和使用文种四)公文的主要作用二、公文的格式规范(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二)公文的组成部分(要素)及其标识规则与特定格式三、公文的撰写(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撰写一篇公文的具体要求二)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结构、写作技巧等知识第五部分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知识一、事业单位概述与改革(一)事业单位的概念、登记(备案)、范围和特点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三)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四)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概念、特点、原则和范围、内容和标准、方法和程序、结果的使用以及组织管理等制度二、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一)人事争议的概念、分类、预防、处理的依据和意义,人事争议处理的特点、基本原则和渠道二)人事争议处理与劳动争议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信访等其他相关工作的关系与区别三)人事争议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人事争议仲裁的机构、受案、管辖与时效第六部分 职业能力测试部分通过对应考者的常识与基本技能、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测试,考察应考者的应知应会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数据判断与分析能力。
第七部分 时事知识部分通过对一年来国内国际时事知识的测试,了解应考者接受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