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suij****ua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21KB
约7页
文档ID:167353530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_第1页
1/7

2.空白试验:空白实验是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相同的方法、步骤进行定量分析, 把所得结果作为空白值,从样品的分析结果中扣除3.细菌总数:评定水体等污染程度指标之一指lml水(或1g样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 经37°C、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群总数4.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 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5.静态配气法: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 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6. 比例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样.7. 分贝:以两功率或两个场量之比的常用对数再乘以10的形式表示该比的单位.8. 再现试验: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 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也就是说别人 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 做再现性试验9. 、 叠氮化钠修正法: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干扰测定,用叠氮化钠将亚硝酸盐分解再测定的 方法称为叠氮化钠法。

10. 二次污染物: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 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 继发性污染物11.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12.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 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 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13. COD:特定情况下,氧化剂氧化1升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含氧量以mg/L为单位, 其值越高,表示水污染越严重14. 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由于水体自身发生一系列反应(包含物理、化学、生物 反应)从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15. 时间混合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16•等效连续A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的A [计权]声压具有与时间变化的 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级,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 级17、 加标回收率: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 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18、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 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 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19、 COD:特定情况下,氧化剂氧化1升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含氧量以mg/L为单位, 其值越高,表示水污染越严重20、 空白实验:空白实验是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相同的方法、步骤进行定量分 析,把所得结果作为空白值,从样品的分析结果中扣除21、 灵敏度:灵敏度指示器的相对于被测量变化的位移率22、 四分法: 土壤采样时,一般每个混合样品约需一公斤左右,如果样品取得过多,可用 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四分法的做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干净的塑料薄膜上弄碎, 混合均匀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保留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如果保 留的土样数量仍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对角的两份达到所需数量为止23、 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24、 环境优先污染物 :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 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 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25、 环境标准 :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 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26、 环境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监测称为优先监测27、 水质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水的性质和组织,影响水的使用价值或危害人类健 康,称为水污染.28、 水体净化: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由于水体自身发生一系列反应(包含物理、化学、生物 反应)从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29、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 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30、瞬时水样: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31、混合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有 时称“时间混合水样”32、流速仪法:真机效率试验中,采用流速仪测量流量的方法33、湿式消解法:用液体或液体与固体混合物作氧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样品中的有机质 此过程称为湿式消解法34、干灰化法:一般将灰化温度高于 100'C 的方法称为高温干灰化法.35、富集或浓缩: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 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 生物富集效应 的浓度的现象。

36、分配系数:指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之比,以 K 表示37、综合水样 :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综合水样 .38、 凯式氮:凯氏氮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 转化为铵盐 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肽、胨、 核酸、尿素 以及合成的氮为负三价形态的有机氮化合物,但不包括叠氮化合物,硝基化合 物等.39、 化学需氧量: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化剂的量,以以O2的mg/L表示40、 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 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 mg/l)41、 生化需氧量: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期 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 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 ppm 表示42、 总需氧量: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 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43、 平均比例混合水样:在污水流量不稳定时,在不同时间依据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污水混 合而成的水样44、酸度: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45、 PH值: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它的数值俗称“)H值”表示溶液酸 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46、 酚酞酸度: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ph值为8.3的滴定值47、 碱度:单位体积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总量,是水对酸的缓冲能力的一种度 量通常以酚酞碱度、甲基橙碱度等表示48、 臭阈值:水样稀释到最低可辨别臭气浓度时的稀释倍数,称为臭阈值49、 总残渣: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后残留在器皿中的物质,包括“不可过滤残 渣”和“过滤残渣”50、 总可滤残渣 :指将过滤的水样放在称重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再在一定温度下烘至 恒重,蒸发皿所增加的质量51、 总不可滤残渣:水样经过滤后留在滤膜上并在103°C+-2°C下烧至恒重的物质称不可滤 残渣52、 地下水: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53、 离子交换法:液相中的离子和固相中离子间所进行的一种可逆性化学反应,当液相中的 某些离子较为离子交换固体所喜好时,便会被离子交换固体吸附,为维持水溶液的电中性, 所以离子交换固体必须释出等价离子回溶液中。

54、 共沉淀:一种沉淀物从溶液中析出时,引起某些可溶性物质一起沉淀的现象55、 细菌总数:评定水体等污染程度指标之一指1ml水(或1g样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 中经37°C、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群总数56、 污泥体积指数: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 静沉后,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57、 环境监测: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P158、 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p3859 大气采样效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如采样流量、污染物浓度范围、采样时间等)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 P16960 土壤背景值 :又称土壤本底值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 (污染)和破坏时 ,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P26561 生物污染监测:当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收到污染后,生物在吸,收营养的同时, 也吸收了污染物质,并在体内迁移、积累,从而受到污染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 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或反应,利用这些变 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生物监测法。

P29162. 总悬浮微粒:(TSP)指漂浮在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沉降到地面的 液体或固体微粒63. 土壤污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承受的容量和净化速度时,就破 坏了土壤环境的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物的积累逐渐占据优势,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性 状改变,功能失调,质量下降,引起污染 P26764.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P14765、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 的新污染物66、 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P767、 CO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 mg/L 表示 P10968、 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的生物化 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P11469、 何谓混合水样? p43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70、 何谓优先监测? P7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 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 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监测称为优先监测71、 何谓环境质量图 p473 用不同的符号,线条或颜色来表示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或各种 环境单元的综合质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图称为环境质量图72、 何谓硫酸盐化速率? P183大气中含硫污染物变为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度73.地表水:汇集在地球表面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和沟渠等地的水74. 生物群落:在一定区域或在一定生境中,各个生物种群互相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元75. 系统误差:指由于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其特征具有单 向性76、 TSP:总悬浮颗粒物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VlOOum颗粒物的总称77、 飘尘(IP或PM1O):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V 10um的颗粒物可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称为可 吸入颗粒物(PM1O)或飘尘(IP)78、 硫酸酸化速率:是指大气中 SO2 H2S H2SO4 蒸汽等含硫污染物演变形成危害更 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烟雾的速度79、 采样时间: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80、 采样频率: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采样次数81、 COD:是指水样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样时消耗氧化剂的量,用氧的mg/L 表示。

82、 BOD: 20°C时5天所消耗氧量,单位为mg/L83、 凯氏氮:是以凯氏法测得的含氮量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氨盐而测定的有机 氮化合物84、 高锰酸盐指数: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85、 总残渣: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后残留在器皿中的物质,包括“不可过滤残 渣”和“过滤残渣”86、 总可滤残渣:指将过滤的水样放在称重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再在一定温度下烘至恒 重,蒸发皿所增加的质量87、 挥发酚:一般多指沸点在230C以下的酚类88、 瞬时水样: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89、 混合水样:只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地点按等时间间隔采集等体积的多个水样,于 同一容器中混匀后得到的样品90、 是指在不同的采样地点,按照流量的大小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经混合后所得到的水 样91、 空白实验:指用纯水或其他介质代替试样的测定92、加标回收率:即向一未知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待测物质,同时测定该样品及加标样 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计算方法:回收率=(加标样品测定值一样品测定值)/加标量X100%93、 变异系数:是样品标准偏差在样品均值中所占的百分数。

又称样品相对标准偏差)94、 准确度:试样的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95、 精密度: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的各测定值之间相符的程度96、 检出限: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 最小量97、 灵敏度:指通过检测器物质的量变化时,该物质响应值的变化率98、 噪声:杂乱无章、极不协调、为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99、 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用符号I表示, 单位为 W/m2100、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101、 等效连续声级:是用A计权声级得到的声能平均值,是用来表征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等 效量102、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 活环境的声音103、 Ldn:社会噪声昼夜间的变化情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