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省籍短刑犯的教育改造的思考宁波市望春监狱课题组 组长:王国年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慢慢开启,我国的市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一些民营企业迅速腾飞,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浙江省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赚钱的“理想圣地”,他们的到来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素质较低和本身管理不善等客观因素,也使浙江省的社会治安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外省籍人员犯罪率迅速增长,并呈逐年大幅上升的态势,监狱关押的外省籍短刑犯占所有罪犯的比例日渐升高这里探讨的外省籍短刑犯是指监狱监管的籍贯在浙江省以外且刑期在一年以上至五年以下的罪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外省籍短刑犯在监狱内消极改造心理的形成,由于这种消极改造心理具有感染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监狱规章制度的正常实施,严重危害着监狱良好的改造秩序,给监狱的日常管理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给监管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甚至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教育改造措施,对稳定监狱改造秩序,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对外省籍短刑期罪犯的行为、心理特征的研究,以及对消极改造心态形成原因的探索入手,有针对性分析探讨如何更好的对外省籍短刑犯实施教育改造,继而提出有效的改造措施首先,笔者对监区全体押犯中符合研究条件的176名外省籍短刑犯进行了摸底性的问卷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本次调查采用了不记名的形式,得到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 目内 容人数所占比例年 龄18-258447.73%26-357341.47%36-45158.52%46-5521.14%55以上21.14%案 由盗窃罪6335.79%抢劫罪3922.16%涉毒罪毒瘾需要6名24.00%2514.20%经济所迫19名76.00%强奸、绑架、纵火、拐卖妇女罪84.55%其他罪4123.30%刑 期2年以下(包括2年)6335.80%2年-3年(包括3年)6134.66%3年-5年(包括5年)4827.27%5年以上(不包括5年)42.27%户 口农村户口15990.34%城镇户口179.66%文 化 程 度文盲1810.23%小学7240.91%初中7944.88%高中63.41%大专及以上10.57%家庭经济情况贫困(基本无收入)4827.27%困难(有微波收入)5229.55%一般7643.18%较富裕00.00%家庭人员情况未成家(有父母)11967.61%父母有一个或全部死亡4123.30%有自己的妻子儿女169.09%流浪汉00.00%接 见 情 况每月都有接见4626.14%经常接见2212.50%很少接见6436.36%基本无接见4425.00%自己认为犯罪的最大原因自己一时糊涂8850.00%社会不公平10.57%朋友误导3721.02%法律知识淡薄5028.41%监区处理不同籍贯罪犯的违规违纪问题时是否公平不公平10.57%基本公平7743.75%很公平9855.68%违纪违规次数10次以上42.27%5-10次137.39%1-5次14079.55%从没有过1910.79%劳 动 情 况超产很多126.82%超产一点9956.25%不超不欠2111.93%欠产一点2815.91%欠产很多169.09%认为民警谈心次数比较多,经常找我谈话126.82%一般12369.89%基本不谈4123.29%对减刑的看法努力改造就能减刑10760.80%刑期太短有难度,但努力争取4626.14%刑期太短有难度,无所谓95.11%根本没希望减刑147.95%对监区改造氛围的看法氛围浓厚,秩序井然8146.02%氛围较好,违纪违规会被严肃处理8347.16%氛围一般,但违纪违规会被处理126.82%氛围很差,民警基本不管00.0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外省籍短刑犯的结构构成和改造动态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老办法”、“老套路”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管理。
下面本文将围绕此次问卷调查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思考:一、外省籍短刑犯状况与特点要探讨对外省籍短刑犯的教育改造措施,首先就要了解外省籍短刑犯的状况,“庖丁解牛”,从根本上切入,才能更好的制订和实施改造措施一)年轻化、短刑期化、财产型犯罪化外省籍短刑犯多是离家外出打工的年轻劳动力,因此普遍都比较年轻,此次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外省籍短刑犯中,年龄在18岁—25岁占47.73%,26岁—35岁占41.47%,36岁—45岁占8.52%,46—55岁占1.14%,55岁以上占1.14%;由于外出打工是第一目的,这类罪犯往往会去实施盗窃、抢夺、抢劫、贩卖毒品等,而不会犯一些重罪,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也就是说财产型犯罪占绝大多数,调查报告显示,案由上,盗窃罪占35.79%,抢劫罪占22.16%,涉毒罪占10.79%,(其中因自身毒瘾需要而犯罪的有6名,占24%;经济所迫而犯罪的有19名,占76.00%)强奸、绑架、纵火、拐卖妇女儿童罪占4.55%,而其他犯罪占26.71%;这也同时使他们的刑期也相对较短刑期上,2年以下的占35.80%,2年—3年的占34.66%,3年—5年的占27.27%,5年以上的占2.27%。
二)农村化、低素质化、低文化化由于都是些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都是来自偏远穷困的农村,具有农村人普遍的文化程度低、学历低等特点在此次对外省籍短刑犯的调查中,得到如下的数据:文化程度上是文盲的占10.2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91%,初中占44.88%,高中占3.41%,而大专以上则为0.57%从中可以看出外省籍罪犯短刑犯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在户籍方面,农村户籍率高达90.34%,城镇户口只占9.66%三)家庭贫困、家庭责任意识弱、未婚者多外出打工的原因就是贫困,基本上所有的外省籍短刑犯原先都是希望通过外出打工来赚钱发家,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在这类特殊人群中,家庭贫困(基本无收入)的占了27.27%,生活状况困难(收入微薄)的占29.55%,一般的占43.18%,比较富裕的为0.0%前面说到外省籍短刑犯具有年轻化的特点,这些基本都是未婚人群,家庭责任意识较为薄弱,通过调查发现,未成家(有父母)的占67.61%;父母一个或全部死亡的占23.30%;成家且有自己儿女的占9.09%这足以看出外省籍短刑犯在犯罪前后家庭对给予他们的约束力和压力比较微弱,从而造成他们家庭责任意识不强四)思乡情绪浓、易把家中的事情(变故)扩大化对于外省籍罪犯来说,不论刑期长短,思念家乡是必然的,离家路途遥远、家庭贫困致使家人没有或者极少来接见,这使得他们与家庭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亲情帮教方面远比本省罪犯困难,也更强化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尤其是在接见日前后,他们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在本省罪犯得到接见的对比下,形成强烈的反差,尤其强烈地萌生一种落寞感。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外省籍短刑犯中,亲属每月都来探望的占26.14%,经常探望的占12.50%,很少探望的占36.36%,没有探望过的25.00%,由此可见一斑也正因如此,使他们表现出一种与家庭责任意识弱完全相悖的一种行为,即把家中的事情扩大化,任何关于家乡的风吹草动都会使他们感到改造无望,生活无趣,继而萌生不正确的改造思想五)能吃苦、接受性差但持久性强外省籍短刑犯大多数是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穷苦人,当初背井离乡的初衷是为了打工赚钱,因此普遍有种吃苦的精神,苦点累点不算什么,但是文化素质低、生活的环境文化氛围差导致他们不具备较强的接受性,即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时间相对较长;但同时他们却有着比其他人稳定的持久性,一种技术或者一件事情一旦被他们学会,往往就表现出良好的持久性,不但速度快,而且质量同样可以得到保证此次问卷调查,在对劳动情况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超产很多的占6.82%,超产一点的占56.25%,不超不欠的占11.93%,欠产一点的占15.91%,欠产很多的占9.09%,由所得数据分析,超产的人员占了63.07%,而欠产的仅占了25.00%,由此可见一斑二、外省籍短刑犯的行为、心理特点通过对外省籍短刑犯的日常言行观察、个别谈话和听取耳目汇报几种途径,可以分析归纳初外省籍短刑犯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内心自卑失落,改造消极悲观。
对外省籍短刑犯来说,在本省罪犯的强烈对比下,他们多显得失落自卑,觉得自己孤苦伶仃,生活落寞,有的甚至产生“万一出意外死在牢里,连个领尸体的人都没有”的悲观思想,表现在改造上就是消极对待,劳动积极性不高,对欠产扣分无所谓,对减刑不抱希望,感觉改造前途渺茫,表现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模样二)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且言行不一外省籍短刑犯入监后,由于对监狱和同犯情况一无所知,有种到了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加上自卑落寞的心理,在改造时,表现出思想复杂、彷徨无助、情绪压抑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们在改造中往往表现的很谨慎,很少讲话,也很少和同犯交流,对民警的言行和同犯的举动,更是十分敏感在个别谈话时,要么不正面回答民警提出的问题,要么“挤牙膏”,问一点说一点,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使得民警很难了解他的情况和内心想法;好不容易说了些什么,又往往心口不一,言行相悖,使监狱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三)思念家乡,孤独寂寞由于离家遥远,长期得不到家人或者朋友的接见,外省籍短刑犯对亲情有着更多的渴求,思念家乡,孤独寂寞,担心很多事情,如孩子会不会失学、父母有没有人照看、妻子会不会提出离婚,也有担心家人会不会遭到仇人威胁报复的,整日心神不定。
还有的外省籍短刑犯家中虽有亲人,但家人对他们的犯罪不谅解,甚至声称断绝关系,这种不安定因素更令他们的改造雪上加霜,甚至使他们绝望得“破罐破摔”或者走上轻生自杀的路四)仇恨社会,思考问题单一化易冲动外省籍短刑犯认为造成自己的犯罪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处境,是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因此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仇恨社会的畸变心理,整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同时,外省籍短刑犯又常常习惯用自己固有的思维习惯或家乡处理问题的方法来思考、处理问题,这就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常常表现得比较冲动,而无法冷静下来理智地分析利弊,找到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方法比如他们在被他犯骂或者打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主观地认为自己要用同样方法对付他,这样才不致于吃亏,而不会想到,他犯已经触犯了监规纪律,而解决此事的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监区的民警五)拉帮结伙,组成地域性小团体和本省罪犯不一样,外省籍短刑犯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们更注重“老乡”关系,“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旦发现对方是同乡犯人,就会对对方产生一种依赖性,而且很快便能打成一片,有的甚至结成帮派,相互照应,相互包庇这对于监管安全来说是个隐患,一旦他们真正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很有可能会发生许多问题,小则互相帮忙保护彼此,大则很有可能一起串通合谋计划脱逃。
六)对本省罪犯有防备心理、受歧视的心理,维权意识强由于“本地犯”思想作祟,外省籍短刑犯往往认为自己不是本省罪犯,在地位感上有低人一等的误解,觉得民警在对待本省、外省两种罪犯的时候定位不同,从而觉得自己失利;而对本省的罪犯,外省籍短刑犯一定程度上心存戒备,时刻担心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者欺侮,不能安心改造;而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他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在服刑的时候也十分注意自己的权利是否受到损害以上三点综合起来,就会使他们消极对待改造,无法找到正确的改造方向,树立起改造的信心,从而出现各种违规违纪的现象,甚至滋生脱逃的错误思想三、改造对策针对以上所述外省籍短刑犯的犯罪构成及状况特点,并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外省籍短刑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必须坚持“渐进改造”的原则,主要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即:摸情况、定对策、重教育、后攻心、抓管理一)摸情况从外省籍短刑犯的入监教育着手,了解其犯罪根源、家庭情况,以及社会关系等一些必要的基本情况,搭准脉搏外省籍短刑犯对监狱和民警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戒备心理,许多罪犯会有意隐瞒自己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生活经历以及在社会上流窜作案的详细情况要做好外省籍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就必须先摸清其真实情况,把好入监教育“第一道关”,主要有以下三点要注意:一是循循善诱、方法得当,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引导他们讲出真实情况。
对有语言障碍的罪犯更要有耐心,让他们把情况讲清楚,说明白;二是阐明监狱职能,讲明改造政策,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省外省一视同仁,使之首先能够消除思想上顾虑;三是将情况摸透摸细,通过查看档案、个别谈话等方法,将其家庭背景、犯罪原因、拘留后表现,特别是从外省到本省来的前因后果全部掌握,以便于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规范化的入监教育,使其了解监狱状况和党的监管改造政策,打消思想顾虑,消除其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使之尽快适应角色变化,适应监狱环境,为今后的改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二)定对策在进行了初步但详细的摸底调查之后,制定出相应的改造对策,以达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效果外省籍短刑犯来自全国各个省份,有着形形色色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思考习惯,因此对于不同性格,不同行为特点的外省籍短刑犯,必须有不同的改造教育对策在把握住入监教育“第一道关”的前提下,民警应该着力于从根源上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切实的保障他们应有的权利,但同时也应对这类罪犯的违规违纪事实给予严厉的处罚,从根本上做到本省外省一个样,消除他们的“外地犯”思想,从而走上正确的改造道路,以获得最大的改造教育效果。
三)重教育强化、细化个别教育,对症下药外省籍短刑犯来自全国各地,性格养成、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社会经历各不相同,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对他们的教育转化措施,不宜单一化,而应在严管理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造教育方案并组织实施在教育的方式上,首先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大多数外省籍短刑犯属于流窜作案,其中大部分又属于惯犯、累犯,这部分人犯罪恶习较深,思想转化难度大,又善于伪装自己对他们来说,首当其冲的是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劳动观念,改变他们好逸恶劳的犯罪恶习;其次,要抓好个别教育,要利用事实说话,切勿讲大道理,即根据外省籍短刑犯各自的特点,认真分析其犯罪深层原因,找到根源,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同时,要搞好跟踪了解,准确地掌握其个性及心理变化,对他们改造中出现的苗头和问题,要及时调查研究,分清是非,做出公正处理,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再次,要加强亲情帮教的力度,外省籍短刑犯背井离乡,亲属会见、 联系等很不方便,虽然刑期不长,但他们同样有着强烈的思家情绪且波动性大,针对这种情况,监狱应该加强对外省籍短刑犯的亲情帮教措施,对他们的接见、通信、会见、亲情 等限制可适当放宽,对家中亲人不管不问的,应及时进行联系,做好沟通,促使其亲人能够配合帮教。
在其他教育手段中,也要针对外省籍短刑犯的特点,有区别的对待,如在文化技术教育中,根据他们多数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况,可对他们开展一些低层次的文化教育和实用性的技术培训,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四)后攻心解决外省籍短刑犯的实际问题,树立全体罪犯同等地位感外省籍短刑犯由于远离家乡,思亲挂家,通信接见不太方便,情绪波动较大,因此,我们可以在依法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之消除后顾之忧比如北方罪犯对于南方伙食的不适应,个别罪犯缺少棉衣棉被等问题,民警都应及时帮助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爱、民警的温暖与此同时,对于表现确实良好,具备担任事务犯资格的外省籍短刑犯,民警也应该积极引导,加以利用,一来可以协助民警管理押犯,二来也可以让他们“亲眼看到”外省籍短刑犯也可以当骨干犯,从而增加其他外省籍短刑犯的信心,坚实树立起外省籍短刑犯的同等地位感五)抓管理从落实制度入手,严格管理,一视同仁外省籍短刑犯由于离家遥远,加之刑期不长,往往存在“混日子”的心态或改造信心低下等各种问题,因此在管理上必须严格落实监管制度,从严控制,对于确实改造消极的罪犯,不论是否是本省籍罪犯,一律严厉打击,坚决处理;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对那些顽固不化、拉帮结伙、打架斗殴、行凶报复的,该严管的严管,该禁闭的禁闭,坚决打掉其嚣张气焰,从管理上真正体现出监狱“一视同仁”的态度。
六)铺后路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安置就业入手,搞好后期教育大多数外省籍短刑犯,担心出狱以后就业无路,如果生活没有保障,难免又为生活重蹈犯罪的覆辙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应重点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树立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竞争意识,并适当的传授他们一门或几门实用性技术,为他们的就业谋生创造良好的自身条件,在刑释前夕,可以积极与外地政府部门联系,为其刑释后的安置就业找出路,落实好党的安置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奉公守法的合格公民宁波市望春监狱十监区课题组 :0574-87090153豆丁网(DocIn)是全球优秀的C2C文档销售与分享社区 豆丁允许用户上传包括 .pdf, .doc, .ppt, .txt 在内的数十种格式的文档文件,并以Flash Player的形式在网页中直接展示给读者简而言之,豆丁就如同文档版的Youtube现在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文档会上传到豆丁,正基于此,豆丁将致力构建全球最大的中文图书馆 豆丁努力使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够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文档资料只通过少数、单一的出版物来传播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互联网给文档资料提供了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渠道,豆丁希望能够给每个独立的文档持有者利用这个新机会的方法。
现在,我们为原创人群提供安全、自由、民主、便利的文档发布与营销平台借助豆丁,你可以为你的文档定价,并通过豆丁发表到不同博客、论坛、联盟中,进行广泛传播,在分享的同时获得收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