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12月《城镇体系规划》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24

住在山****c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94KB
约14页
文档ID:92928932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12月《城镇体系规划》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24_第1页
1/14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12月《城镇体系规划》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1.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是:1、( );2、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3、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4、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5、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6、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7、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8、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A、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B、评价城镇建设发展规模参考答案:A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一种高级状态,也是使区域分工与合作更为( )的基本要求A、科学B、合理C、稳定参考答案:BC3. 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对( )提出明确的管治与协调要求A、影响区域的环境因素B、基础设施条件C、违规行为参考答案:AB4. 传统的区域规划尤其是城镇体系规划,是以生产力的布局为核心任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 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深化方案的主要内容:1、城市定位及发展目标;2、城市规模;3、城市发展方向;4、城市结构;5、都会区建设政策;6、城市生态建设;7、城市交通建设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 我国的区域规划是在( )的帮助下,以新建工业城市的需要才逐步开展的。

A.美国B.波兰C.前苏联专家D.英国参考答案:C7. 我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的代表是( )A.唐长安城B.汉长安C.元大都和明清时代的北京城D.宋东京(开封)参考答案:AC8. 工业化阶段:以( )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A、矿业B、制造业C、工商业参考答案:AB9. 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从长远来看是( )相结合,区域经济增长级、重点发展城镇、促进发展城镇和一般发展城镇相结合A.“点——圈——区(带)——线”B.“圈——点——区(带)——线”C.“点——区(带)——圈——线”D.“圈——区(带)——点——线”参考答案:A10. 城市化与人均GNP的关系是( )A.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NP也低B.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NP就高C.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NP低D.城市化水平人均GNP成正比关系参考答案:AD11.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顺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 管治与协调的行政措施:1、规划制定;2、项目管理;3、环境管理;4、规划管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 下列不属于城市开发中的公共干预的方式的是( )A.金融政策B.物质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规划管理参考答案:C14. 城乡一体化是近年来学术界与规划部门针对城乡区域发展的最新情况而提出的( )。

A、新概念B、新问题C、新格局参考答案:AB15. 度量城市化水平是以( )为标准的A.城镇数量B.城镇分布情况C.城镇人口D.城镇规模参考答案:C16. 区域开发模式有:( )、优势区位开发模式、梯度开发模式、跳跃开发模式A、联合开发模式B、据点开发模式C、点轴开发模式D、网络开发模式参考答案:BCD17. 居住区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口一般以10~15万人为宜 )A.对B.错参考答案:B18. 下列不属于违法建设的是:( )A.经主管部门批准的临时建设工程B.因建设单位需要而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设计图纸作了局部修改的建设工程C.主管部门未按法律规定批准建设的项目D.超过规定期限拒不拆除的临时建设工程参考答案:A19. 下列中属于城市开发经济特征的要素是( )A.土地基地性B.可达性C.区位外部性D.建筑物经济寿命E.再开发时机参考答案:ABCDE20. 平衡开发战略的基本观点是:区域开发要推动所有产业部门( );保持各个地区之间发展的平衡,由此来实现区域经济全面、持续增长A、同时开发B、同时发展C、齐头并进参考答案:BC21. 属于城市用地评定的二类用地的情况是( )A.地形坡度超过20%以上B.地表面有较严重的积水现象,需要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C.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D.地形坡度较大,修建建筑物时,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还需动用较大的土石方工程参考答案:BD22. 名城保护方法不含:( )A.开辟新区保护古城B.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和历史标志的保护C.城市宏观环境的保护D.恢复古迹,新建仿古街区参考答案:D23. 城乡一体化有两个基本特征:是经济上( ),而城乡间发达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网络是对这一切的基础支撑。

A、整体协调B、空间上整体协调C、经济上互补参考答案:AB24. 城市分区规划应确定( )A.市、区级公共中心的位置与规模B.分区内公共中心的位置与规模C.分区内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D.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参考答案:D25. 都市圈并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 ),而且是一种具有具体职能的社会实体A、地域构造B、区域实力C、环境条件参考答案:A26. 区域经济政策指政府( )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A、管理B、制定C、实施参考答案:BC27. 分区管治与协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协调,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统一、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的建立,环境保护与环境整治,文化旅游的协调发展,协调管理制度建立等A、区域B、空间C、整合D、协调参考答案:ABC28. 住宅建筑净密度与( )等有关A.房屋间距B.建筑层数C.层高D.建筑排列方式参考答案:ABCD29. 关于劳动地域分工,有五种经典的理论模式,其中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是( )A.绝对优势说B.相互需求论C.地理分工论D.比较成本说参考答案:D30. 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最经济的。

A.4B.5C.6D.7参考答案:C31. 城市性质是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 )所体现A.构成特点B.主导因素C.主要职能D.基础职能参考答案:C32. 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 )A.以商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B.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C.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D.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参考答案:BC33. 促进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应从改革入手,遵循市场经济的( ),逐步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A、价值规律B、货币政策C、市场经济规律参考答案:A34. 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按照空间开发的条件,制定有别于其它区域,但在该区域值得共同遵循的建设原则和相关政策措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5. ( )是指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体A.主导产业B.先导产业C.增长产业D.战略产业参考答案:A36. ( )即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A.建筑控制高度B.建筑红线后退距离C.建筑密度D.用地面积参考答案:A37. 城乡一体化水平城乡生产力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8. 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 )形式。

A、空间组合B、经济组合C、时间组合参考答案:A39. 属于城市用地评定的一类用地的要求是( )A.地形坡度在20%以下B.地形坡度在10%以下C.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D.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的深度较浅参考答案:B40. ( )又称为区域增长过程的累积性模型A.输出基地模型B.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C.新古典增长模型D.新剑桥增长模型参考答案:B41. (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A.不可再生性B.固定性C.生产性D.承载性参考答案:D42. 现阶段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是( )A.设施智能化B.人口老龄化C.家庭核心化D.生活闲暇化参考答案:BCD4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高级形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4. 住宅总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之比是( )A.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B.住宅建筑净密度C.住宅平均层数D.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参考答案:C45. 发挥城市化的引擎作用有哪些?(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A、推动就业结构调整B、有利于保护耕地C、促进经济结构升级D、有利于改善环境条件参考答案:ABC46.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土地部门审批土地的参考依据B.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部门在任何地点批准的土地使用文件均无效C.建设用地规划管理须合理制定土地使用费标准D.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不包括制定土地使用费标准的内容参考答案:D47. 服务业输出阶段。

在这个阶段,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服务业的输出 )性服务的输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行业A、资本B、技术C、专业D、区域规模参考答案:ABC48. 要达到城乡一体化水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城乡( )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二是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均衡;三是城镇相当密集;四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能适应或超前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A、生产力B、环境保护C、基础建设参考答案:A49. 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英国属于( )发展的国家A.超前型B.平行型C.随后型D.同步型参考答案:A50. 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是什么?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组织结构;2、协调和部署影响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确定开发建设管治区划;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确定城镇体系组织机制建设方向;4、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落实( )动态平衡的战略要求;5、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A、耕地总量B、建筑规模总量参考答案:A51. 城市与区域:是与生俱来的一对共同体,它们( )每个区域均有其自己的主体、每个主体也都拥有自己的区域。

A、相互依存B、互为作用C、共同发展参考答案:AB52. 城镇空间管治与协调:是针对不同的城镇空间组织形式,提出相应的( )等方面的措施与策略,引导和控制区域开发建设活动,其目的是保护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A、空间规模B、城乡建设C、生态保护D、资源开发参考答案:BCD53. 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环境污染是城市( )发展带来的副产品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不需要任何监测数据,单凭直觉就完全可以感受到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广度、深度和技术处理的难度都在增加A、经济B、社会C、建筑参考答案:AB54. 关于行政行为的效力等级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和法律效应等级B.国务院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效力等级C.国际条约与地方政府规章效力等级D.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等级参考答案:C55. 相对独立性: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城镇是相对独立的( ),每个城镇都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由此决定了城镇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竞争但是,区域经济又包含在国民经济系统之中,其发展必然受制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国民经济全局利益的约束,并在一定程度上要服从于国民经济全局利益。

A、经济利益主体B、区域经济主体C、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参考答案:A56. 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估算城市总排水量B.研究雨水排除C.研究污水性质及处理方法D.选定污水处理厂位置E.布置排水管网参考答案:ABCDE57. ( )的理论依据是: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出现是同一历史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是同时期出现的事物A.自主发展战略B.变通经济发展战略C.信息化发展战略D.高速度增长战略参考答案:A58. ( )并不属于二元经济理论A.马尔萨斯的均衡理论B.刘易斯的二元理论C.拉尼斯-费景汉的双元理论D.乔根森的双元理论参考答案:A59. 城市及区域的关系( )A.相互依存B.相互对立C.相互促进D.相互制约参考答案:ACD60. 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进程表现在( )A.城市的推力B.农村的衰败C.城市的兴起D.城市的引力参考答案:AD。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