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练习新人教版

zh****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50KB
约4页
文档ID:9694100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1/4

11* 与朱元思书名校讲坛1.写作背景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在本文中就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2.知识链接骈 文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它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骈文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全篇以对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式通常是四字句和六字句相互交替3.文言考点链接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另一类词使用的现象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此外,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所以名词作状语也归到词类活用现象中一起讲现代汉语中名词要作状语,后面必须加上助词“地”或者前面加上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汉语中,当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如“横柯上蔽”中的“上”)、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表示行为进行的方式等时,名词可活用为状语。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5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缥碧(piǎo)   急tuān(湍)   轩邈(miǎo)   泠泠(líng)嘤嘤(yīng) 经lún(纶) 横柯(kē) yuān(鸢)飞戾(lì)天2.文学常识填空《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朝代)文学家基础提升】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从流飘荡  从:跟、随(2)一百许里  许:表示约数(3)急湍甚箭  甚:超过(4)泉水激石  激:冲击,撞击(5)鸢飞戾天  戾:至、到达(6)经纶世务  经纶:筹划、治理(7)横柯上蔽  柯:树木的枝干4.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蝉则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2)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1)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2)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6.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千丈见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B.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三峡》)C.有时见日 意与日去(《诫子书》)D.从流飘荡 则其善择而从之(《〈论语〉十二章》)(解析:A.看见知晓;B.极停止;C.太阳岁月;D.跟、随。

)7.填空1)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2)《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8.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四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02 课内精读10.在文中各找出一句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11.作者在描摹“异水”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分析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水之清秀,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

又如“直视无碍”从人的角度,侧面烘托出水的清澈12.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不仅使景物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情趣,而且充分表达了作者观赏景物时的深刻感受和对景物的深厚感情13.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否定世俗社会和官场生活,表达了自己热爱大自然,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03 拓展阅读【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之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 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洞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负势竞上 负:凭借(2)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3)蝉吟鹤唳 唳:叫(4)岂徒语哉 岂:难道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马在奔跑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16.【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应语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甲】“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奇,山之秀乙】“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作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17.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都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淡泊的思想情感意近即可)附【乙】文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者与智者所喜爱,岂是虚言啊!04 综合性学习八年级(2)班正在举办以“富春江风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8.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与朱元思书》的三幅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是A,理由是:A幅字体端正,匀称工整19.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南朝梁吴均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唐朝韦庄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宋代苏轼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元代吴桓赞“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如果现在要从中挑选一句作为富春江旅游推介的宣传语,你会选取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示例】我选吴均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因为他是第一个从文学角度抒写富春江之美的人,后来赞誉富春江的诗文都受到他的影响,而且这一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富春江美景的特色同时,从宣传语的角度来讲,这一句八个字,读来也铿锵有力。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