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诗句中,属于边塞诗的是(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 . 下列同音字搭配正确的是( )风枫青清A.小鸭画(枫)叶B.红掌拨(青)波3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学问无遗力”和“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两句话中的“学问”意思相同B.“少壮工夫老始成”和“纸上得来终觉浅”中的“始”和“终”并不是一对反义词C.“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中的“日新月异”和“瞬息万变”说明了世界变化大、进步快二、填空题4 . 看拼音写词语zh hu fn nǎo zhng fǔ qī wǔ mǐn ji( ) ( ) ( ) ( ) ( )xun y chng f zēng tiān cn ku jī chǔ( ) ( ) ( ) ( ) ( )三、语言表达5 . 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美丽的)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细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 课文回顾1.《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美丽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枫桥夜泊》是一首羁旅诗,诗人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以及身处乱世、没有归宿的忧虑《长相思》通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抒发了将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四季之美》一文作者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面对四时的好景做了经典式的列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之情3.《鸟的天堂》重点描写两次去“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一次没看到鸟,但欣赏到了充满生机的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群鸟起飞的热闹场面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4.《月迹》以孩童的心态和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以及月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告诉我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7 . 用音序查字典查“灯”,先查音序____ ,再查音节______ 。
用部首查字法查“电”,先查部首______ ,再查______画四、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慕田峪观云海暮春的一天,一位朋友约我去慕田峪长城看桃花,我却意外地看到了像黄山那样的云海几年前我游黄山时,那“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曾使我激动不已,久久难忘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雾气中依稀伴着清馨的花香,沁人心脾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清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就像置身于飘渺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平,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正因为慕田峪一带群山环抱,草木苍翠,风微沙少,气候湿润,雨雪天后,才容易出现云雾。
但像今天这样壮观的景象却不多见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隽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天晴了……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8 . 练习短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目不暇接:__________________飘渺虚幻:__________________9 .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0 . “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这是“我”对_______的印象11 . “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2 . 通过读文,慕田峪山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五、书面表达13 . 学写倡议书要求:就你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六、判断题14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清贫》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表达了革命者甘于清贫的崇高品质。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是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的3)《军神》中对沃克医生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了他精湛的医术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______)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