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455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4.50KB
约75页
文档ID:139900573
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455_第1页
1/75

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 T 5455-2012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60 备案号 J1458-2012P DLlT 5455 一- 2012 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he design of power supply and air supply system of instrumentation & control in fossil-fired power plant 2012-08- 23 发布 2012-12-01 实施国家能据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he design of power supply and air supply system. of ??nstrumentation & control in fossi l-fired power plant DL/T 5455-2012 主编部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 2 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 2012 年 12 月 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国家能源局/.、 丘二4 1=1 2012 年第 6 号按照《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 )) (国能局科技(2009J 52 号〉的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等 288 项行业标准(见附件) .其中能源标准(NB)15 项、电力标准(DL) 104 项、石油天然气标准。

Y) 169 项,现予以发布附件:行业标准目录附件:国家能源局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行业标准目录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DL/T 117 5455-2012 此力;jt电厂热工电源且气源罩统设计技术 2012-08-23 2012-12-01 规程 l…..,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2006 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以发改办工业 (2006) 1093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了火力发电厂工程的设计实践经验,吸取了相关科研成果,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考虑了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并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和设计管理单位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审查并修改定稿本标准共有 4 章,主要技术内容有 2总则,术语,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仪表与控制气源系统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能源、行业发电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地址 z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 65 号,邮政编码, 100120) 。

本标准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玫马欣欣魏春岭孔祥正韦思亮危元华余为义1 1 1 1i1 目次l 总则……………………………………….. ( 1 ) 2 术语……………………………………………( 2 ) 3 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 ... ... ( 3 ) 3.1 供电范围、电源类型及电能质量…………………………( 3 ) 3.2 负荷分类及供电要求……………………………………( 4 ) 3.3 交流 380V 电源………………………………………( 8 ) 3.4 交流 220V 电源……………………………………·门的乱 5 直流电源 ………………………………·…… (12 ) 3.6 负荷计算 ……………;……………………… oω 3.7 电源监视 ………………………………….(1川3.8 设备配置与选择……………………·………….. (1日4 仪表与控制气源系统 ........….........….........………. (1 9) 4.1 仪表与控制气源品质要求和用气量统计及计算……………(1 9 ) 4.2 配气网络和设备配置…………………………………… ωυ本标准用词说明........….....................................….. (23) 引用标准名录.......................…….........….........…... (24) 附 z条文说明 ..........................……………........…... (25) -1 .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 1 ) 2 Terms …………………………………………... ( 2 ) 3 Power supply for r&c ... ... ... ... ... ... ...……………. ( 3 ) 、3. 1 Scope of power supply , power class and quality ……….. ( 3 ) 3. 2 Load class and. requirement of pcwer supply ……………( 4 ) 3.3 380V alternating current pawer …………………………( 8 ) 3.4 220V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 00 ) 3. 5 Direct current power …………………………………… 02 ) 3. 6 Load calculation ………………………………………… 03 ) 3. 7 Monitoring of pawer supply …………………………. (14) 3. 8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equipment ………….. (5) 4 Air supply for r 8.ιC …………………………. ... (9) 4. 1 Quality requirement for air supply and estimate of air consumption ………………………………….. (9) 4.2 Configuration of air supply .pipes and equipment ……….. (2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23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24)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25 ) ?? 2 ?? 1 总则1. O. 1 为了规范火力发电厂仪表与控制j电源及气源系统的设计,使仪表与控制设备的电源系统和气源系统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同时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程。

1. 0.2 本规程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 125MW 级至lOOOMW 级机组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和 50MW 级及以上供热式机组的热电厂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及气源系统的设计1. O. 3 仪表与控制电源及气源系统的设计应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和元器件对于涉及安全与机组保护的仪表与控制新产品新技术,应在取得成功应用经验后方可在设计中采用在条件合适时,应优先使用标准系列产品1. O. 4 仪表与控制电源及气源系统的设计应确保用电/用气对象安全可靠运行,满足维护检修的需要并符合电厂的运行安全规范1. O. 5 仪表与控制电源及气源系统的设计应根据火力发电厂供配电/气系统的特点、用电/用气设备的性能以及过程监视控制的要求合理选择方案和设备1. O. 6 仪表与控制电源及气源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 2 术语2.0.1 执行机构 actuatar 将控制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运动,改变或控制阀门或挡板开度的装置或机构,该信号或驱动力可以是气动、电动、液动或它们的任何一种组合2. O. 2 隔离开关 switch-disconnector 在断开状态下能符合规定的隔离功能要求的机械开关。

注隔商开关能接通、分断和隔离电路.能承载正常事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一定时间内承载非正常事路条件下的电流(短路电流).2.0.3 熔断器 fuse 当电流超过规定值足够长的时间,通过熔断一个和几个成比例的特殊设计的熔体分断此电流,由此断开其所接人的电路的装置熔断器由形成完整装置的所有部件组成2. O. 4 熔断器支持件 fuse-holder 熔断器底座及载熔件的组合2. O. 5 熔断体 fuse-link 带有熔体的熔断器部件,在熔断器熔断后可以更换2. O. 6 耗气量 air consumption 气动仪表、元件或控制设备为完成给定动作在规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标准状态空气量,以每小时标准立方米(Nm' /h)表示2.0.7 静态耗气量 stat1c au consumptlOn 气动仪表、元件或控制设备在稳定工作时所消耗的空气流量2. O. 8 动态耗气量 dynamic air consumption 气动元件或控制设备在完成某一动作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空气流量 2 '. 3 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3.1 供电范围、电源类型及电能质量3. 1. 1 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的供电应包括下列范围:1 仪表。

2 电动执行机构、电磁阀3 分散控制系统4 可编程控制系统5 仪表取样管路的电伴热系统6 仪表与控制I设备的检修电源和照明电源7 其他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和被控设备3. 1. 2 仪表与控制电源宜按电压等级及供电性质分为以下类型 z1 交流 380V 保安电源2 交流 380V 厂用电源3 交流 220V 不间断电源4 交流 220V 保安电源5 交流 220V 厂用电源6 直流 220V 电源7 直流 110V 电源8 直流 48V 电源9 直流 24V 电源3. 1. 3 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的电能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 供电电能质量应高于仪表和控制系统对电源质量的要求,即电源的电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与波形失真、直流电源的稳压精度等指标应优于用电设备的要求z 对电源的电能质量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与控制设备,应配备.3. 专用电源设备,其电能质量指标应满足用电设备的要求3 380V 交流电源电能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21) 电压 :380V土5% ,2)频率 :50Hz土0.5Hz o4 220V 交流不间断电源电能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动态电压瞬变范围 :220V士 10% ,2)输出频率: 50Hz:l:0. 2Hz, 3) 电压波形失真皮 ::::ζ3% ,4)总切换时间 :~4ms 。

5 220V 交流电源电能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电压 :220V土 5% ,2)频率 :50Hz土0.5Hz o6 直流电源电能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 220V 直流电压: 220V:!:lg~% ; 2)110V 直流电压: 1l0V!11'飞 Y, i3)24V 直流电源电压 :24V士 lV ,4)48V 直流电源电压 :48V士 2V o3.2 负荷分类及供电要求3.2.1 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的负荷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分类.1 仪表与控制电源的负荷宜按对工艺过程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2 仪表与控制电源的常规负荷宜采用以下方式分类.?? 4 ?? 1)重要负荷 z机组在启停和运行过程中短时停电可能影响机组或设备安全运行监视和控制,甚至会造成事故的仪表与控制设备负荷2)次要负荷:机组在启停和运行过程中允许短时停电的仪表与控制设备负荷3)一般负荷 z停电时间稍长不会直接影响生产运行的负荷l3 仪表与控制不间断电源负荷及保安负荷宜采用以下方式分类 z序号l 2 3 1)交流不间断电源负荷 z机组在启动、运行及停机过程中供电电源不能中断,或中断时间大于继电器(或接触器〉作备用电源切换装置的动作时间,会造成因仪表与控制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而导致机组不能正常运行的负荷,以及对供电电源品质,包括电压、频率、波形等要求高的负荷。

2)直流保安负荷.机组在全厂事故停电时,为保证机炉设备安全停运,或在停运过程中需及时操作而要求连续供电的直流负荷.3)交流保安负荷·机组在全厂事故停电时,为保证机炉设备安全停运,或在停运过程中需及时操作而要求连续供电的交流负荷4 常用仪表与控制设备电源负荷可按表 3.2.1 进行分类表 3.2.1 常用仪表与控制设备电源负荷分类表交流交流不间 直流名 称 断电 电源保安 重要 次要 一般 岳注源负 负荷 电源 负荷 负荷 负荷荷负荷机组分散控制罩统 J 机组其他控制革统,如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汽 J 轮机跳阳保护系统等在全厂停电时,为保证机组安全停运,需连续供电的仪表且检测装置,如汽包水位电视系统、炉膛火焰电视 J 军统、锅炉业焰捡测装置、汽轮机安全监视仪表等?? 5 ?? 交流交流不间 直流 保安 重要 次要 一般序号 名 称 断电 电m 电源 负荷 负荷 负荷岳注源负 负荷荷负荷用于保护联锁回路失电动作的控制设备,如拙汽逆止J 4 门、磨煤机出口快关门、跳闸电磁间等5 业灾报警系统且防火阀 J 可燃气体且有毒气体检测可单配6 报警系统,如天然气、煤气、 J 氢、氨等 UPS 机组保护联锁系统的直流J 7 电磁阅直流继电器构成的保护联J 8 锁系统9 其他直流控制操作设备 J 全厂停电时,为保证机组安全停运,需连续供电的控制设备,如汽机真空破坏门、J 10 抽汽阀、疏水阀、锅炉排汽门、风机和水泵的迸出口阀门等模拟量控制罩统用电动执11 行机构、锅炉风箱风门挡板、 J 摆动喷嘴6 ?? .1交流不间 直流交流称 断电 电源保安 重要 次要 一般备注序号 名 负荷 负荷 负荷源负 负荷 电源荷 负荷重要控制和检测装置,如吹灰程序控制罩统、旋转机械瞬态数据管理系统、锅炉高能点火器、炉管世漏检测J 12 装置、空气预热器问隙控制、烟气温度探针、凝汽器泄漏枪测、汽机间门试验电磁阀等品燃、昂爆、有毒气体等危13 险区域的仪表旦控制系统, J 宜单配如制氢站、氨区等 UPS 重要辅助牢间的仪表旦控14 制革统,如化学水处理、燃油 J 泵房、除灰、除渣罩统等 UPS 其他停电时间不能超过数J 15 秒的监控设备可断续运行的用电设备,16 如锅炉吹灰、定期排污配 J 电柜17 其他辅助车间控制革统 J 运行中无须连续经常使用18 的仪表旦控制设备,如保温 J 箱加热、仪表管伴热等.7. 交流交流不间 直流序号 称 断电保安 重要 次要 一般 岳注名 电源 电源 负荷 负荷 负荷源负 负荷荷 负荷停电对运行和停机没有影19 响的电动阔门,如锅炉上7l<泵出口门、除氧器上水门、试 J 验检修用阅门等20 盘柜内照明E检修电源 J 3.2.2 仪表与控制系统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z1 重要负荷:应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备用电源宜采用自动投入方式。

两路电源宜分别来自厂用电源系统的不同母线段2 次要负荷 z应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备用电源可采用自动切换方式,在不影响运行监视和控制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手动切换方式两路电源宜分别来自厂用电源系统的不同母线段3 一般负荷可采用单路电源供电,电源宜来自厂用电源系统4 交流不间断电源负荷 g应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备用电源、应采用自动切换方式两路电源中应有一路来自交流不间断电源5 直流保安负荷应采用两路直流电源供电,备用电源应采用自动切换方式两路直流电源、宜分别来自不同的直流蓄电池组6 交流保安负荷·应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备用电源宜采用自动切换方式两路电源中至少一路来自厂用交流保安电源3.3 交流 380V 电源3.3.1 交流 380V 电源系统的供电宜采用三相囚线和tl(TN 或?? 8 ?? TT 系统)或三相三线制 CIT 系统)3.3.2 单元机组主厂房交流 380V 配电柜宜按锅炉、汽轮机及除氧给水系统分组;根据工程情况,也可结合用电对象的位置布置3.3.3 锅炉、汽轮机及除氧给水系统的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以及在机组安全停运过程中需要操作的开关型电动执行机构,宜单独设置交流 380V 配电柜3.3.4 交流 380V 配电柜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1 机组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以及在机组安全停运过程中需要操作的开关型电动执行机构配电柜的两路电源,宜分别引自厂用低压工作母线和交流保安电源母线。

2 其他电动执行机构配电柜的两路电源,宜分别引自厂用低压工作母线的不同段3 母管制或扩大单元制除氧给水系统配电柜的两路电源,宜分别引自厂用电公用系统的不同母线段或不同机组的厂用电母线4 减压诚温和热网等全厂公用设备的配电柜,其两路电源宜分别引自厂用电公用系统的不同母线段或不同机组的厂用电母线5 辅助车间配电柜的两路电源,宜引自相应辅助车间的动力配电母线的不同段,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引自同一段配电母线.6 脱硫系统配电柜的供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L/T 5196 的规定7 所有配电柜组的供电电源,宜直接引自厂用电源系统3.3.5 交流 380V 配电柜有两路电源进线时,应有防止两路电源并列运行的措施3.3.6 交流 380V 配电柜的两路电源互为备用,可设自动切换装置,切换时间应满足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需要3.3.7 交流 380V 电源系统的配电应符合下列要求1 配电柜内各电动执行机构及其他用电对象,应由独立馈电回路供电配电柜内还应留有适当的备用馈电回路2 配电柜内馈电回路的配置,宜根据用电对象所属工艺系统、用电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3 配电柜可分为抽屉式配电柜和固定式配电柜:1)拍屉式配电柜用于未配有功率控制部分的电动执行机构的供电每个电动执行机构的馈电回路中,应装设运行/调试切换开关,调试用开、关、停按钮,阀位指示灯,以及相应的保护和控制设备,2) 固定式配电柜用于配有功率控制部分的电动执行机构或其他仪表控制设备的供电,每个馈电回路中,应装设隔离电器和保护断路设备3.4 交流 220V 电源3.4.1 交流 220V 电源系统的供电宜采用单相二线和tl(TN-C或 TT 系统)或单相三线制系统(TN 系统〕3.4.2 仪表与控制电源盘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交流 220V 电源盘应有两路电源进线z 对于接有不间断电源负荷的电源盘的两路电源,一路应引自交流不间断电源,另一路引自交流保安电源或第二套交流不间断电源3 除接有不间断电源负荷的电源盘外,其他单元机组仪表与控制交流 220V 电源盘的两路电源,宜引自低压厂用母线不同段,其中一路也可弓l 自交流保安电源4 多台机组公用系统的交流 220V 电源盘,两路电源宜分别直接引自不同机组的低压厂用母线,或其中一路引自交流保安电源5 母管制机组或扩大单元制除氧给水系统的交流 220V 电源盘,两路电源宜分别引自厂用电公用系统的不同母线段或不同机组的厂用电母线。

10 ?? 6 锅炉火焰检测装置、汽轮机监视仪表等重要检测l装置的供电,应各有两路电源,一路应引自交流不间断电源,另一路可引自交流保安电源或第二套交流不间断电源3.4.3 控制和保护系统的供电应满足下列要求:1 机组分散控制系统、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应各有两路电源,其中一路应引自交流不间断电源,另-路可引自交流保安电源或第二套交流不间断电源当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与机组分散控制系统采用相同硬件时,也可统-设置电源系统2 锅炉保护系统、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应各有两路电源,其中一路应引自交流不间断电源或直流电源,另一路应引自交流保安电源或第二套交流不间断电源或直流电源3 空冷控制系统的供电,宜与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统一设计.4 脱硫控制系统的供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L/T 5196 的规定5 其他布置在主厂房外的分散控制系统远程柜,可采用车间供电方式,由相应辅助车间的动力配电母线不同段供电,其中一路宜配置独立的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6 机组分散控制系统、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锅炉保护系统、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的供电电源宜直接引自低压厂用电系统配电盘.7 多台机组公用分散控制j系统应有两路电源,宜分别引自不同机组的交流不间断电源。

8 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应有两路电源,宜分别引自不同机组的交流不间断电源当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网络服务器不在主厂房内布置时,由相应辅助车间的动力配电母线不同段供电,其中一路宜配置独立的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9 各辅助车间控制系统均应有两路电源,宜分别引自相应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配电柜,重要辅助车间的控制系统,宜配?? 11 ?? 置独立的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3.4.4 其他仪表和控制设备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仪表和控制盘柜内的检修电源和照明电源宜合并设置,供电电源宜直接引自厂用电系统照明电源,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07 7.6 、 10.6.6 、 10.9 的要求2 仪表和现H量管路电伴热系统的供电电源,宜采用单相三线制系统供电3.4.5 电源盘有两路电源进线时,应有防止两路电源并列运行的措施.3.4.6 当工作电源故障需及时切换至另一路电源、时,宜设自动切换装置,切换时间应满足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需要.3.4.7 交流 220V 电源系统的配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21 仪表与控制电源负荷宜采用专用电源盘供电,根据用电负负荷较大的设备宜由总电源盘直接供电。

2 电源、盘的所有馈电支路均应装设隔离电器和保护断路设备3 电源盘的馈电回路,应设置适当的备用馈电回路4 就地布置的电源、盘和配电柜宜设盘(柜)内照明5 就地布置的电源盘和配电柜内宜设置检修用交流 220V电源插座 直流电源3.5.1 直流电源系统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直流 110V(220V) 电源应是由直流蓄电池组供电的不接地两线制电源z 直流 110V(220V) 电源,电源盘的母线段应从相应蓄电池组的不同母线段引接两路电源进线当有两组蓄电池时,两路电源进线应分别引自不同蓄电池组的母线段对要求提供两路电源的设备,电源盘内可设置两段进线母线,每段进线母线分别引接一路电源进线3 电源盘供电母线的两路电源进线应设有备用自投功能4 两路电源应有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对来自不同蓄电池组的两路直流电源应具有隔离措施5 当锅炉保护系统、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等系统的跳闸回路采用直流供电时,应各有两路直流 220VC或 llOV)供电电源,直接接自蓄电池直流盘两路电源宜分别提供给互为冗余的两个跳闸回路6 直流 24V 电源宜采用 220VCAC)/24VCDC)稳压装置,由交流 220V 电源转换而来。

对冗余配置的直流 24V 电源、应有防止并列的措施3.5.2 直流电源、盘内所有馈电支路均应装设隔离电器和保护断路设备,并留有适当的备用馈电回路3.6 负荷计算3.6.1 交流 380V 电源负荷按下列原则计算:1 交流 380V 电源配电柜的用电负荷包括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牙关型电动执行机构和少量电阻型负荷等,电源负荷可根据负荷特性进行分类统计.2 配电柜的用电负荷,一般按接人负荷的同时率考虑,并应考虑备用负荷3.6.2 交流 220V 电源负荷按下列原则计算:1 仪表与控制设备交流 220V 电源的负荷按经常负荷统计2 电源盘的用电负荷,应考虑备用回路可能出现的负荷3 交流 220V 电源的用电负荷为所有各供电支路额定负荷的总和.3.6.3 直流 llOVC220V)电源负荷按下列原则计算:?? 13 ?? 1 直流 llOV(220V) 电源的用电负荷按所有供电支路额定负荷的总和计算2 直流电源盘的用电负荷,应考虑备用回路的负荷3.6.4 各类用电负荷容量可按下列原则统计和计算 z1 开关型电动执行机构的负荷容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P , = K ,2;P., (3.6.4-1) 式中 : 2; P; _.系统中所有开关型电动执行机构(含备用)额定功率总和 (kW);K,一一同时率,同时率按以下公式计算=于 P同时率 Kt =一一~ (3.6.4-2) 2; P; 式中 :2; p; -分别计算各种工况下同时动作的电动执行机构(含备用)的额定功率总和(kW) ,取最大值。

z 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的负荷容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3) 式中 2; P'2一一系统中所有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含备用〉额定功率总和 (kW) 3 电阻型负荷容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zP , = 2; P., (3.6.4-4) 式中 : 2; p.,一一系统中所有电阻型负荷(含备用〕额定功率总和(kW). 4 每组配电柜用电负荷容量统计为·P=P,+P2 +P, (3.6.4-5) 3.7 电源监视3.7.1 应按下列原则设置电源监视 z仪表与控制设备的交流 380V 电源、交流 220V 电源、直流220V(l lOV)电源、直流 24V 电源、直流 48V 电源的配电柜和电源盘,应设置电源监视回路14 ?? 3.7.2 电源监视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z1 配电柜和电源盘应装设下列电源监视仪表 z1)母线电压表;2)母线电压消失远传报警继电器2 当需要监视进线电源电压和/或进线开关状态时,可设置进线电压消失远传报警继电器和/或增加表征迸线开关状态的辅助接点3 配电柜和电源盘的失电报警信号和电源开关状态信号宜送人分散控制系统4 分散控制系统的电源报警信号宜接人控制室独立的声光报警装置,声光报警装置的电源由交流不间断电源供电.5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汽轮机监视仪表等重要系统的电源报警信号可送人机组分散控制系统。

3.8 设备配置与选择3.8.1 电器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压为 110V 及以上的交流或直流电源系统中,应在下列地点设置隔离开关z1)配电柜、电源盘的电源进线侧 32)分电源盘的进线侧z 各交流或直流电源回路的馈电侧应装设断路器或熔断器式隔离开关3 保护电器的极数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要求4 保护电器的选择应满足各级保护电器动作时间的选择性要求,同时要考虑上、下级差配合5 配电柜、电源盘互为备用的两路电源、进线自动切换时宜采用先断后合的方式,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先合后断的方式,手动切换时应采用双向切换开关或采取两路电源相互闭锁的措施6 同一电源盘上不宜同时配置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类别的电源配电设备7 仪表与控制设备用直流 24V 电源可采用 220V(AC)!24V(DC)的稳压电源装置实现,当电源可靠性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两台稳压电源冗余配置,并将其输出通过切换装置输出至用电负荷有条件时,两台稳压电源装置宜由两路不同段母线供电8 仪表和测量管路的每路电伴热供电回路宜设漏电保护装置2 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应符合所在电力网络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

2 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所在回路的最大连续负荷计算电流3 断路器的脱扣曲线应满足电路保护特性的要求4 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具有短路时良好的分断能力5 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环境条件的要求3.8.3 隔离开关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进线开关宜选用隔离开关z 隔离开关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的标称电压相适应3 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所供全部设备中可能同时工作的设备的额定电流之和4 隔离开关应根据所带负载的特性,选择相应的使用类别隔离开关各种用途的使用类别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 3 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 14048. 3 的要求3.8.4 熔断器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的标称电压相适应z 熔断体的额定电流 1.应大于等于所在回路的工作电流,熔断器支持件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熔断体的额定电流3 熔断体应根据所带负载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分断范围和使用类别4 采用熔断器做保护电器时,应设隔离开关,也可采用熔断器和开关合一的熔断器开关5 熔断器断流能力应满足电源系统短路电流的要求6 直接接地电源系统中的单相电源 .N 线上不应装设熔断体.7 熔断器分断范围与使用类别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熔断器第 1 部分 z基本要求))GB 13539. 1 的要求。

3.8.5 断路器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的标称电压相适应2 断路器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应大子所在回路的额定工作电流,并应根据所带负载特性,选择相适应的脱扣特性、分断范围和使用类别3 断路器分断能力应满足电源系统短路电流的要求4 断路器宜选用具有短路保护的热磁脱扣器3.8.6 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缆的允许我流量应大于回路的工作电流空气中敷设的电力电缆 100%载流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的规定取值2 导体截面的选择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的要求3 检修照明分支线采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截面不应小于2.5mm' 3.8.7 电源保护接地线、中性线或保护接地中性线系统的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的要求,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的规定取值3.8.7 配电柜、电源盘的选择符合下列要求:?? 17 ?? 1 配电柜、电源盘及柜内电器设备宜采用专用或标准产品。

2 配电柜、电源盘应根据装设区域的具体情况,按以下原则选择适当的防护等级21)配电间内安装 :IP23;2)厂房内安装 :IP54 及以上;3)厂房外露天安装 :IP56 及以上18 ?? 4 仪表与控制气源系统4.1 仪表与控制气源品质要求和用气量统计及计算4. 1. 1 气动仪表、电气定位器、气动调节阀、气动开关阀等应采用仪表与控制气源,仪表连续吹扫取祥防堵装置宜采用仪表与控制气源4. 1. 2 气源装置提供的仪表与控制气源必须经过除油、除水、除尘、干燥等空气净化处理,其气源品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 供气压力, 0. 5MPa-0. 8MPa 2 露点:工作压力下的露点温度应比工作环境的下限值低10'C 3 含尘 z气源中含尘微粒直径应不大于 3μm,含尘量应不大于 lmg/m3 4 含油:气源中油分含量应不大于 8ppmw 5 仪表与控制气源中应不含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性气体或蒸汽4. 1. 3 仪表与控制气源装置的运行总容量应能满足仪表与控制气动仪表和设备的最大耗气量4. 1. 4 当气源装置停用时,仪表与控制用压缩空气系统的贮气罐的容量,应能维持不小于 5min 的耗气量。

4. 1. 5 仪表与控制用气气源装置的设计容量应满足气动仪表与控制设备的负荷要求,仪表与控制气源系统的计算流量应以各用气设备的最大耗气量为依据,按下式计算:Q=K,2;Q, 式中,Q 计算流量(N ?? m3 /min) ; K,-一一损耗系数,可取1. 5; (4. 1. 5) 19 ?? 2; Q,一一各用气设备最大耗气量总量(N' m3 /min) 4. 1. 6 对于每个气动控制设备,其总耗气量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zQ,=Q;+Qd 式中 :Q,一--总耗气量(N. m 3 /h); Q 静态耗气量(N' m 3 /h); Qd一一动态耗气量(N. m3 /h); (4. 1. 6-1) 1 对于静态耗气量 Qi'调节型气动执行器静态耗气量可根据定位器的耗气量数值估算,开关型气动执行器静态耗气量数值可取零2. 对于动态耗气量 Qd ,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z9.87 X (273+20) X 卢Qd=VXnX (273+0 式中: Qd一一动态耗气量(N. m3 /h); V-一-作动容积(m3 ) ; p一一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 (MPa) ; η一一→作动频率(次/h) 。

4. 1. 6-2) 4. 1. 7 仪表与控制设备总耗气量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22; Q, =K.( 2; Q; +Kb 2;Q'2+ 2; Qρ) (4. 1. 7) 式中:2;Q,一一仪表与控制设备最大耗气量总量(N ?? m3 /min); 2; Q; 一一所有调节型气动执行器耗气量之和 (N ?? m 3 / min); 2; Q,2一一所有开关型气动执行器耗气量之和 (N ?? m 3 / min) ; 2; Qρ 所有气动仪表及气动元件耗气量之和 (N ?? m3/ ?? 20 ?? min); Kb一一动作同时率(可按 50%-80%选取) ; ka--备用系数(由新增的用气设备数量、系统裕量、仪表管路损失等因素确定,可按 120%-150%选取)4. 1. 8 仪表与控制设备总耗气量宜采用汇总方法计算和统计各仪表与控制设备的耗气量应为标准状态01. 33kPa , 20'C)下的耗气量4.2 配气网络和设备配置4.2.1 仪表与控制用压缩空气至主广房及各辅助车间的供气母管,对 300MW 及以上机组宜采用双母管;j(;J- 200MW 及以下机组可采用环状管网或双母管供气。

4.2.2 配气网络中分支配气母管宜采用单母管供气方式或单母管环形供气方式采用单母管供气方式或单母管环形供气方式的分支配气母管的气源应弓|自配气网络的供气双母管4.2.3 对分散布置或者耗气量波动较大的用气设备宜采用单线配气方式供气当用气设备布置较为集中时,可根据用气设备的分布情况设置气源分配器,至各用气设备的配气支管从气源分配器引出4.2.4 配气网络隔离阀、过滤减压阀等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z1 以下地点应装设气源隔离阀门 31)供气母管的进气侧;2)分支配气母管的进气侧,即:供气母管至分支配气母管的供气侧,3)各配气支管的进气侧;的各用气仪表及用气设备过滤减压装置前2 每个功能独立的用气设备前应安装空气过滤减压阀,各空气过滤减压阀应尽量靠近供气点,对用气点集中的场合,可采用有互为备用的大容量集中过滤减压装置3 各用气设备的气源隔离阀应安装在空气过滤减压器上游侧,并尽量靠近各空气过滤减压器当采用集中过滤减压装置时,集中过滤减压装置的前、后端及集中过滤减压装置下游侧的每个支路上应安装气源隔离阀4 用于机组重要保护的用气设备可装设专用的小型储气罐4.2.5 配气网络仪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配气网络中的供气母管,包括至锅炉、汽机、化学、除灰、脱硫、脱硝等工艺系统上应安装压力测量装置。

2 配气网络中的配气分支母管上应安装就地压力表当采用集中过滤减压装置时,其气源引人侧及引出侧应安装就地压力表3 仪用压缩空气母管压力低时应在集中控制室进行报警4.2.6 配气网络的管路选择及管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配气支管的管径,应根据用气设备的选型及耗气量确定,最小规格宜为 DN6 2 分支配气母管的管径选取范围可按照表 4. 2. 6 确定特殊供气点的管径应按照流量要求另行计算选取表 4.2.6 分支配气母管的管径选取范围3 仪用压缩空气供气母管及分支配气母管应采用不锈钢管,至仪表及气动设备的配气支管管路宜采用不锈钢管或紫铜管4 仪表控制气源系统管路上的隔离阀门宜采用不锈钢截止阀或球阀4.2.7 供气管路的敷设及安装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1 配气网络的供气管路宜采用架空敷设方式,管路敷设时,应避开高温、腐蚀、强烈震动等环境恶劣的位置供气管路敷设时应有 0.1%~0. 5%的倾斜度,在供气管路某个区域的最低点应装设排污门2 架空敷设的供气管路与其他架空管线的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 第 9.0.15 条的规定本标准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z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z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的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3 ?? , 、引用标准名录《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2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 《外壳防护等级OP 代码) ))GB 4208 《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GB 4830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2325 《低压熔断器第 1 部分 z基本要求))GB 13539. 1 《仪器仪表基本术语))GB/T 1398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14048.1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594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DL/T 701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 107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3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L/T 5196 《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DL/T 5204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3 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 14048. 3 ?? 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455-2012 条文说明制定说明《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455-2012 ,经国家能源局 2012 年 8 月 23 日以第 6 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中火电厂电源系统和气源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为了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的参考 27 ?? 目次2 术语…………………………………………..ωυ3 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 ..........................….........… (32) 3.1 供电范围、电源类型及电能质量…………………. (32) 3.2 负荷分类及供电要求………………………….., (32) 3.3 交流 380V 电源…………………………………… ωω3.4 交流 220V 电源…………………………………….,门7)3.5 直流电源 …………………………………., (38) 3.6 负荷计算 ………………………………………… ω们3. 7 电源监视 …………………………………………….,门们3.8 设备配置与选择…………………………………., ω们4 仪表与控制气源系统........…………........….., (43) 4.1 仪表与控制气源品质要求和用气量统计及计算…………… (43)4.2 配气网络和设备配置…………………………………., (44) ?? 29 ?? 2 术语2. O. 2 本条参照《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 3 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GB 14048. 3-2008/IEC 60947-3:2005 定义 2.3 。

表 1 电器定义概要功 能接迪和分断电流 隔 离 接通、卦断和隔离开关 隔离器 隔离开关-./←一 -./~ ---/.←一熔断器组合电器开关熔断器组 隔离器熔断器组 隔离开关熔断棉-E3-';?? ① -E三or/~ ① -E3-;'.?? ① 熔断器式开关 熔断揣式隔离器 熔断器式隔离开关?? ?? ??~ ?? ?? ①熔断器可接在电器的任一侧或接在电器触生间的一固定位置.注, 1 所有电器可以为单断点或事断点.z 图形符号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第 7 部分=开关、控制和保护器件IGB/T 4728. 7. 2.0.3 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熔断器 第 1 部分 2基本要求))GB 13539. 1-2008/IEC 60269-1: 2006 定义 2. 1. 1. 2. O. 4 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熔断器 第 1 部分:基本要求 ))GB 13539. 1-2008/IEC 60269-1: 2006 定义 2. 1. 2. 2.0.5 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熔断器 第 1 部分:基本要求))GB 13539.1-2008/IEC 60269-1 , 2006 定义 2. 1. 3 。

31 ?? 3 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3.1 供电范围、电源类型及电能质量3. 1. 3 仪表与控制电源系统的电能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3 本款参照国家现行标准《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