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湿地与生物多样性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50KB
约6页
文档ID:159649569
湿地与生物多样性_第1页
1/6

湿地与生物多样性蒋志刚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6263679062564680)张明祥博士国家林业局林业规划研究院84238073湿地的概念“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我国在加入《湿地公约》以前,人们描述湿地时用得最多的是沼泽古人将常年积水的沼泽地或浅湖称为沮泽,将季节性积水或过湿的沼泽化地带称为沮沼,将滨海沼泽或盐沼称为斥泽湿地是一个大的集合概念,包括河流、湖泊、池塘、沼泽、滩涂、珊瑚礁,此外还包括人工湿地,如水库、鱼塘、虾池、盐池、稻田等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冻土地带到热带都有湿地分布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估测,全球湿地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约为570万平方公里,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占15%全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珊瑚礁约60万平方公里。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或Biodiversity)指地球上生命结构层次的多样性及其演化历程和格局生物多样性是几十亿年来生物进化的结果,现代生物多样性格局是自然进化过程塑造的,同时也日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一个功能相互依托的生命网络,人类是生物多样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种生命形式,如数以百万种计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这些物种所拥有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几个层次景观多样性是一种重复出现的,具有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的区域或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或变异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变化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指地球表面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数量,据估计全世界约有500万种至3000万种生物物种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基因的总和也有人认为“生物多样性”是指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外,也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湿地作为地球上一类自然地理景观,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首先,湿地是一大类自然地理景观,其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湿地景观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湿地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和人工湿地景观此外,湿地还分为季节性湿地和永久性湿地,有些湿地只在一年中的特定季节积水,形成季节性湿地,如澳大利亚北部由于季风雨季形成的大沼泽,南美洲亚马逊河河水泛滥,淹没两岸土地形成的洪泛湿地等而大多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湿地是永久性湿地不同湿地在景观层面的差异,以及这些景观在时间中的差异构成了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拥有《湿地公约》定义的所有湿地类型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湿地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沼泽湿地以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四川若尔盖和青藏高原为多,各地河漫滩、湖滨、海滨一带也有沼泽发育,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则草本沼泽居多我国的湖泊湿地主要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蒙新高原地区湖泊;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

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我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2个省(区、市)滨海湿地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杭州湾以南以岩石性海滩为主,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人工湿地主要包括稻田、水库、池塘等中国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是稻作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我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北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及广东等此外,人工湿地还包括水渠、塘堰、鱼池、虾池等湿地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较景观低一层次的结构单元湿地中有许多生态系统类型中国沿海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6大类、30多个类型在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中,每一个有确定边界的沼泽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国内陆2000多个湖泊,每一个湖泊也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生态系统河流湿地由于流域跨度大,沿流域形成一系列的自然生态系统稻田、水库、塘堰等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同其它生态系统相比,初级生产力较高,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平均生产蛋白质9g/m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流水进入湿地生态系统后,其中的营养物质会因为水流在湿地中减缓而沉积,成为湿地植物的养料,湿地植物一部分被湿地动物所摄食,进入动物体的氧化呼吸链或在动物体内沉积,这些沉积在植食性动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可能被捕食动物所利用湿地植物死亡后,其残体沉积在湿地中,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缺氧,而植物残体分解缓慢,于是,湿地中沉积了大量的碳元素,故人们称湿地是地球的碳汇随水流进入湿地沉积的有毒物质会被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分解,故人们也称湿地为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不停的生态演替之中一个湖泊由于入湖河流携带泥沙的沉积和沿岸水生生物残体的堆积,湖泊会逐渐淤塞变浅,演替为沼泽,生物群落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河流泥沙和生物残体的进一步沉积,沼泽会进一步淤积,逐步变成陆地,最终,湿地生物群落彻底消失,陆地生物群落取而代之。

湿地的物种多样性湿地是许多生物的栖息生境,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中国湿地生境类型众多,为湿生、水生生物物种创造了丰富的栖息生境中国湿地植被中约有湿地高等植物有225科815属2276种(亚种)从湿地植物生活型方面划分,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漂浮型等植物种类;有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共有湿地陆生野生动物25目、75科、724种,其中有271种水鸟,包括亚洲57种濒危鸟中的31种全世界有166种雁鸭类,有50种雁鸭类生活在中国湿地上,占全世界雁鸭类的30%全世界有15种鹤类,其中9种生活在中国湿地中;中国湿地鱼类约1040种,其中淡水鱼500种左右,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中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此外,如丹顶鹤、黑颈鹤、遗鸥等;湿地是迁徙鸟类的必需的停歇地仅在亚太地区,就有243种候鸟,每年沿着固定的路线迁飞,途径57个国家和地区以涉禽为例,每年春秋两季沿中亚-印度、东亚-澳大利亚、西太平洋三条线路在南北半球之间进行上万公里迁飞,这些涉禽途中需要在湿地停歇和采食中国许多湿地是跨国迁徙的鸟类的停歇地和繁殖地,有的是这些迁徙鸟类惟一的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白鹤总数的95%以上。

中国湿地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总面积437万平方公里,包括从热带到寒温带的辽阔区域境内地势起伏,季风环流强盛,河流、湖泊众多,浅海大陆架宽广,岛屿星罗棋布,自然条件异常复杂,区域差异明显造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栖息的条件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发生和发展,也为其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生态空间和诸多有利的自然环境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被列入“巨大多样性国家”的行列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如下特点:有世界第3丰富的高等植物种类;生物的分布类型多种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有许多特有属、种繁多有许多古老的残遗种和新产生的特有种,如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暨豚、水杉、银杏等,其中白暨豚、麋鹿、水杉等是著名的湿地物种有丰富的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种种质资源,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水稻的品种达5万个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价值也是巨大的,它在自然界中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小气候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丰富多样的生物与它们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物支撑系统,为全人类带来了难以估价的利益。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持续利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保障丧失生物多样性必然引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危机我国面积超过100公顷的天然湿地的总面积为3620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滨海湿地的面积为594.17万公顷,河流湿地的面积为820.70万公顷,湖泊湿地的面积为835.15万公顷,沼泽湿地的面积为1370.03万公顷另外,我国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我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且需许多地区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也可能分布于多个地区,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湿地景观组合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湿地不仅物种众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国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变化的年代全球的湿地面积也在萎缩当前,湿地面临空前的压力,一方面,人口增加,人类将目光投向湿地,力图开垦湿地,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湿地的地势低,容易受到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美国的湿地已经丧失了54%,法国丧失67%,德国丧失57%中国丧失的湿地也很多,如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的大片湿地被称为“北大荒”上个世纪50年代,政府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垦北大荒,围垦湿地,将“北大荒”变为“北大仓”,但其长期的后果是三江平原大面积湿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此外,沿海地区的围湖造田,使沿海丧失了大面积的滩涂和湿地物种中国湿地高等植物中有100多种濒危植物许多湿地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破坏湿地加剧了全球变化的过程,破坏湿地意味着释放湿地储存的碳,增高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湿地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保护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有重大的意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