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 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2、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学科教学C.品德教育D.教学管理3、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4、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5、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布卢姆D.施太伦6、(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本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8、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9、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10、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练习法C.作业法D.演示法11、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13、按照苛勒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 )A.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C.构造一种“完形”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14、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15、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16、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17、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8、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C.规则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19、朵老师很关心学生,但对学生很严格,常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和规定,大部分学生都喜 欢条老师,也能按他的要求去做朱老师对班级的领导类型于( )A.强硬专断型B.放任自由型C.仁慈专断型D.民主平等型2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21、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2、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3、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2、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高一女生马英前几天向班主任廖老师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她感觉自己喜欢上了班里的男生周勇,上课时,总是走神,不由自主的看周勇在干什么,下课后,她的目光总是跟随周勇的身影;如果看不到周勇,她就心神不定,书也看不进去她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非常忧虑,担心被父母,老师发现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因此下降她十分因扰,问廖老师自己该怎么办?问题:(1)请根据中学生异性交往特点分析案例中马英的问题2)如果你是马英的班主任会提出什么建议?2、高一女生马英前几天向班主任廖老师倾诉了自己的烦劳,她感觉自己喜欢上了班里的男生周勇,上课时,总是走神,不由白主的着周勇在干什么,下课后,姓的目光总是跟随周勇的身影;如果着不到周勇,她就心神不定,书也看不进去她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非常忧虑, 担心被父母,老师发现,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缋会因此下降她十分困扰,问廖老师自己该怎么办?(1)根据中学生异性交往特点分折案例中马英的问题2)如果你是马英的班主任会提出什么建议?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B2、B3、A4、A5、A6、答案:C7、B8、A9、C10、答案:D 11、D12、答案:D13、C14、【参考答案】D15、A16、C17、A18、B19、C20、【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21、答案: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此说法是错误的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势在必行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本题中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是不全面的,它只强调了加强学生的体育和美育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此外,素质教育还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此说法是正确的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3、错误直观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而不是教学目的4、此说法是正确的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这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针对性即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感染性是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要使说服教育具有感染性,一要从爱护和关心中学生出发,抱着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中学生着想,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不能以惩罚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二要使说服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迪、获得提高;同时选用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喜闻乐见,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使说服真诚自然,不能言不由衷或装腔作势 (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所谓科学性,即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要对学生讲实话所谓艺术性,即要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这就要求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所举事例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或歪曲的;注意营造相宜的环境和气氛,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言词和方式2、参考答案:(1)明确识记任务,提高学习的目的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利用记忆术(4)进行组块化編码(5)适当过度学习(6)及时复习3、(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4、(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参考答案:中学生异性交往特点与异性交往的需要与实际交往状况存在差异;异性交往主要倾向于友谊的交往疢往动机的多样性以及趋于强烈化2)参考答案:培养健康交往意识,做到落落大方引导学生广泛交往把握好深法稳重大方,对异性有礼有节引导学生注意交往的分寸,避免产生早恋2、(1)马英是高一学生,处于中学阶段,中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变化巨大;智力迅速发展;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形式也比较复杂,他们重感情、讲友谊,稳定性也在逐步提高,这一阶段的中学生开始对异性展现出一定的兴趣中学生这些身心的变化,集中地表现出这个阶段的四个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材料中马英同学属于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过渡时期表现出对异性的情感,向老师倾诉,喜欢上班里的周勇同学,总是关注周勇的身影,看不到周勇就会觉得心神不定但是又担心父母和老师发现,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特点闭锁性,同时又担心自己的成绩下降,马英的问题是担心倾心异性被老师、同学或家长误解,自身要承受各方面的压力让自己变得倍感痛苦。
受到感情方面的困扰,单恋周勇而又缺乏勇气向对方示爱,在学习、生活上魂不守舍,自信心受到重大打击2)如果我是马英的班主任,我会对她进行正确的疏导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的马英出现了青春期的恋爱问题,班主任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要给学生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并且要注意不要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歧视,要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另外还要告诉马英,这个年龄段对异性好感属于正常现象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特点中包括:1.性意识出现,对异性充满好奇与爱慕喜欢与异性交往,愿意相互接近,出现情感上相互吸引和爱慕2.性情感的发展变化,由疏远异性阶段到接近异性阶段,材料中的马英就处于接近异性阶段,萌发出接近异性的要求和愿望,这属于正常现象作为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还不懂怎么跟异性相处此时要提醒中学生,既要告诉他们对异性的兴趣出于自然,不必紧张和自责,又要鼓励他们把注意力转向学习知识、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为将来的生活旅途积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