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练习(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xu****i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0.03KB
约6页
文档ID:159689693
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练习(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1页
1/6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A.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B.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C.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D.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2.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它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分别是 A.图画文字和夏朝 B.方块表意文字和商朝C.象形文字和夏朝 D.方块表意文字和周朝3.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A.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B.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4.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B.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C.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D.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5.汉字形体演变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C.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D.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6.如果按照汉字字体演变发展的脉络来排列,正确的排列应该是①篆书②隶书③楷书④草书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7.在上列作品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8.楷书显示了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的特点。

下列书法家中不属于这方面的大家的是A.颜真卿 B.欧阳询 C.怀素 D.柳公权9.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原因不包括A.汉字自身的特点 B.书写工具的改进C.知识群体的形成 D.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10.关于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觉阶段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发阶段③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少有追求审美功能④魏晋以后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被称这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A.《兰亭序》 B.《九成宫醴泉铭》 C.《宣示表》 D.《乐毅论》[12.下列行书大家生活在元朝的是A.赵孟頫 B.颜真卿 C.文征明 D.苏轼13.自东汉至今一直在通用的字体是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甲骨文14.下列四幅图的表述,代表了当时(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绘画艺术最高成就的是A B C D15.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是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隋唐五代时期16.属于隋唐时期杰出画家与作品的是①顾恺之与《女史箴图》②杨子华与《北齐校书图》③吴道子与《送子天王图》④阎立本与《步辇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7.风俗画是宋代画坛的最大的亮点,《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

产生这种画作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提倡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18.下列著名的绘画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女史箴图》②《清明上河图》③《游春图》④《墨梅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19.元明清时期成就最突出的是A.山水画 B.宫廷画 C.宗教画 D.文人画20.春秋战国时期的艺人被称为A.小丑 B.弄臣 C.优伶 D.戏子21.关于中国戏曲在元代以前的发展历程,正确的是A.原始歌舞→春秋战国杂剧、诸宫调→宋代、金代的优伶→元杂剧B.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宋代诸宫调、金代杂剧→元杂剧C.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杂剧D.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诸宫调→宋代杂剧、金代优伶→元杂剧22.明传奇由以下哪种艺术发展而来的A.杂剧 B.南戏 C.昆曲 D.诸宫调23.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A.①生 ②净 ③旦 ④丑B.①净 ②生 ③旦 ④丑C.①旦 ②生 ③丑 ④净D.①生 ②净 ③丑 ④旦24.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鼎盛期C.京剧是古代戏剧的杰出代表作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25.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于清朝时期B.是北京地区的地方戏C.同光十三绝是京剧的著名艺人D.是徽剧和汉剧相互融会并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的新剧种26.除京剧外,我国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①秦腔②越剧③杂剧④黄梅戏⑤川剧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二、非选择题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请回答:(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朝代的书法成就?(2)试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代表的那个时期的书法艺术特点3)材料三是书法理论,它和材料一、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鹳鱼石斧图》、《洛神赋图》和敦煌壁画(局部)  材料二:徐渭在画上自题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为春郑板桥赞美巩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回答:(1)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说明《鹳鱼石斧图》的艺术价值和《洛神赋图》体现出的作者的绘画理念2)材料二的两首题画诗,体现了怎样的文人画的精髓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原始社会绘画作品选(图一、图二、图三)图一:鹳鱼石斧图 图二:彩陶鹿纹图 图三:(舞蹈图像 贺兰山岩画)材料二:魏晋时期绘画作品选(图四、图五)图四《洛神赋图》(局部) 图五《北齐校书图》(局部)请回答:(1)读图一、图二和图三,概括原始社会绘画的特点和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2)读图四和图五,分别说出其作者并谈谈魏晋时期绘画的特点和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元杂剧是在宋元时期我国北方形成的一种戏曲在文学史上,元杂剧常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著名的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其优秀作品如《赛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等等在戏曲史上,元杂剧剧本结构严整,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或旦一人主唱,表演出色,音乐、唱腔完整,表现的思想内涵深刻,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高峰材料二: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 ,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被视为中国国粹著名演员有:“同光十三绝”、“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杨宝森、马连良、奚啸伯、谭富英)经典剧目有《红鬃烈马》、《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纺棉花》、《翠屏山》、《五花洞》、《宇宙锋》、《锁麟囊》、《荒山泪》、《定军山》、《四挑滑车》、《小放牛》、《失空斩》、《空城计》、《四进士》、《借东风》等等。

请回答:众所周知,元朝与清朝是由蒙古族与满族建立的,请谈一谈在这两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中国戏曲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繁荣的原因参考答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