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全国高血压日健康讲座全国高血压日健康讲座夏 媚Page 2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Page 3高血压定义高血压病是指发生原因不很清楚的“原发性高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许多因素有关焦虑、紧张、愤怒以及压抑情绪常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高血压最新标准是: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Page 4饮食:高血压病朋友的饮食治疗,以低盐、低脂、低热量,少甜少酒少饮茶即三低三少为原则具体如下:一、饮食有节: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不可暴饮暴食二、平衡膳食:各种食物搭配合理,平衡膳食三、饮食宜清淡:提倡素食为主,饮食宜清淡建议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建议植物油,少吃猪油、油腻食品及白糖、辛辣、浓茶等。
四、降低食盐量:每日食盐量控制在25克以内Page 5运动与休息:1、避免长期过度地紧张工作和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2、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伸展和增强肌力三类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减去年龄(例:年龄50岁,最大心率为120次/分),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Page 6用药:一、长期坚持服药二、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三、严密监测血压,观察药物疗效Page 7高血压患者用药的误区误区一:舒服就不吃药 有些患者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来使用,当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才吃药,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很多高血压患者本身没有明显症状,但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并不会因此而消除,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吃药另外,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Page 8误区二:别人吃啥我吃啥,流行吃啥就吃啥有的患者会“道听途说”,听说某某降压药好,就自己去买来吃,结果引起其它疾病发作另外,还有患者喜欢打听偏方、买降压帽、戴降压皮带,殊不知这些做法都会延误病情。
高血压治疗要根据每个人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随的其它疾病都不一样,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选什么药、怎么吃都需要医生具体指导,自己不能够擅自做主Page 9误区三:频繁换药 有一些患者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有的降压药作用比较温和,从服药到理想平稳控制血压一般需1周时间,在此期间不要来回换药Page 10误区四:担心副作用有患者看到降压药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就特别担心,因此排斥吃降压药,或改服其它所谓“没有副作用”的药物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提示,并不是说会出现在每个人身上有时候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例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等副作用但如果患者用药前心率过缓,则副作用可能转化为有利作用Page 11误区五:用药时间不对血压会根据时间不停波动,在服用降压药时也要讲究时间很多人早上起床后血压容易出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这类患者在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吃降压药,但如果晨练完或吃完早饭再吃药,就很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最好能在每年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时做两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Page 12误区六:服药不测血压要想知道降压药有没有效果、药量是否合适,不仅要观察症状是否减轻,更重要的是每天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而每天早晨起床后测量比较准确Page 13高血压自我监测Page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