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传晋书的作者本書由唐房玄齡等人撰寫,因唐太宗撰寫了書中宣帝紀、武帝紀、陸機傳、王羲之傳四篇卷末的“論”,故舊本亦題“唐太宗文皇帝御撰”實際上晉書是由房玄齡、褚遂良等二十餘人奉敕編撰的,參撰人敬播、李淳風、李延壽等人均是當時的一流人選晋书的资料来源1、“十八家舊晉書”(臧榮緒和王隱的晉書爲主)2、劉義慶世說新語3、干寶搜神記4、沈約宋書志文 价值1、出现史家类传(卷82)2、增设忠义、孝友、叛逆3、载记(山阳公载记)4、保存文献5、取材标准注本1、唐代何超晋书音义东汉延笃史记音义、服虔汉书音训、应劭汉书集解音义、东晋徐广史记音义、宋元之际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2、劉承幹、吳士鑒的晉書斠注 石崇(246300),字季伦渤海南皮(今属河北)人西晋文学家少时敏慧,勇而有谋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在河阳置金谷园后拜为太仆,出为征虏将军崇谄事贵戚贾谧,为二十四友之一,又与贵戚王恺之徒以奢靡相尚及贾谧免官,崇亦罢职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唐太宗像唐太宗书法晋祠之铭并序徐偃王 相传周穆王时徐国国君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周穆王使楚诛之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 徐,遂灭之一说徐偃王反,为周穆王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