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C.⑦—干旱 D.⑧—高寒解析 第1题,①、②、③、④分别是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亚、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第2题,⑤为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⑥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⑦为南极地区,气候酷寒,⑧为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答案 1.C 2.D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3~5题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人、10 000人、6 000人、4 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人 B.10 000人 C.6 000人 D.4 500人4.如果用a表示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c<b<aC.b<a<c D.a<c<b5.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解析 本题借助“木桶效应”考查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第3题,根据“木桶效应”可知,该地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取决于供养人口数量最小的要素,因此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应为4 500人第4题,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了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但目前中国的环境还能够养活这么多人,这说明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还小于环境人口容量第5题,内蒙古位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地区,制约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板”为水资源答案 3.D 4.C 5.D二、综合题6.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2)图中B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C因素并不相同,对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3)图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箭头的指向关系:A:影响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科学技术B:除A、资源与经济水平外的因素→教育与消费水平C:受图中资源及A、B与经济水平多种因素影响→人口容量答案 (1)科学技术(2)受教育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3)人口容量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