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历史故事 篇1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篇2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篇3 李勉是唐朝人他年轻时,爱好到处游历,广交朋友有一次,他认识了张书生,结伴来到一个叫梁的地方,谁知张书生突然生起病来,而且十分严重李勉替他请医生,买药煎药,喂水喂饭,照顾得非常周到但是张书生的病不见好转张书生对李勉说:李兄,看来我是没救了我死后,你用我的银子替我埋葬,剩下的钱财,就送给你用吧,以答谢你连日来对我悉心的照顾 张书生去世后,李勉遵照亡友的遗言办理了丧事,然后收拾好行装,来到了朋友的故乡,把死讯告诉了张书生的家人,并把剩余的钱财全部归还给他的家人李勉当时虽然也是一个穷书生,但他不贪取别人的钱财,这种诚实的行为使张书生的家人非常感动。
后来李勉当上了节度使,不但处事廉洁公正,而且十分爱惜人才有一次,在外出巡察中,他发现一个叫王晬的县尉很有才干,正想提拔他,忽然接到皇帝拘捕王晬的命令原来王晬为人耿直,秉公办事,得罪了朝中权贵,遭人诬告陷害 李勉不忍王晬无辜受害,赶回京城面见皇帝,力陈王晬的为人,夸奖他是个人才,请求加以重用皇帝见李勉极力为国家推荐人才,心里十分赞赏,赦免了王晬,还升他为县令王晬上任后,正直清廉,勤政为民,深受百姓爱戴大家都说李勉是个善于提拔人才的好官 李勉在任节度使的时候,听说李巡和张参很有学问,便请他们出来办事,每有宴会,都邀请他们一同畅饮李勉后来当了宰相,虽然地位尊贵,但从不骄傲自大,亲自到士兵家里慰问他们的家属,上上下下都称赞李勉是个礼贤下士的好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