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新城游北山记晁补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①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 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楣②,如蜗鼠缭绕③,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 皆鸣二三子相理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 竿,相摩戛④.声切切不二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注】①介然:界找分明的样子②楣(shU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1)用斜线(ハ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稍理 ②相顾而惊③声切切不弓④二三子不得髏(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与之语,愕而顾B.如蜗鼠缭饶,乃得出C.山风飒然卽至D.国追忆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面山卽居(《愚公移山》)未若柳繁国风起(《咏雪》)(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僧布袍蹑履来迎可参考“资料卡”) ②不知身之在何境也资料卡:蹑①踩,踏②穿(鞋袜)③追随,追踪④攀登,登上(高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5)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 同,请简要分析链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岀师表(节选)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卑失,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覆偎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 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狗猛酒酸①宋人有酷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③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 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 ”曰:“人 畏焉。
吸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酷④,而狗迓⑤而屹⑥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屹之此人主之 所以蔽胁⑦,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注]①酷:卖②概:这里是“量”的意思③县:同“悬”④酷:买酒⑤迓(yd): 迎⑥屹(h6);咬⑦胁:受挟制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此皆良尊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③更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酷④冇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②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然不售酒酸怪其故(4)概括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5)乙文用 写法,通过ー个小故事,揭示了君王要“”的道理用甲文中语句回答)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赵襄王学御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 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 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③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 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④也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赵国的国君②王子期:战国时期善于驾车的人,即王良。
③道:同"导④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1)下列语句中选取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ー项是A.俄西与子期逐 俄而:不久B.三琴马而三后 易:改换C.尚何以項于马 调:调动D.此君之所以后也 后:落后(2)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ー项是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A,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B,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C.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D.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ー项是A.王子期认为自己的驾车技术已经全部教给赵襄王了,只是赵襄王觉得王子期有所保留, 子期觉得襄王太过分了B.赵襄王跟王子期学御,时间不长,就要求跟老师比赛,姑且不谈技术掌握得如何,单 就驾车的基本要领还摸不着边这种急于求胜求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C.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王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 子期身上D.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 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4)下面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ー项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A.现在你落后了就想比我快,先于我就想抓住我B.现在你在我后面就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就怕我追了上来C.现在你在我后面就一心只想追上我,先于我就想抓住我D.现在你落后了就想比我快,你在我前面就怕我追了上来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青文胜为民请命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仕为龙阳典史龙阳遡洞庭,岁惟水患,逋赋数十万, 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 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国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龙阳租二万四 千余石,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十四年诏有司春 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有误的ー项A.龙阳遡洞庭 濒:靠近B・岁母水患 罹:遭受B.帝四大惊 闻:听说D.?其祠曰“惠烈” 名:名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②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3)你认为青文胜是ー个怎样的人?5 .阅读《卖油翁》,完成下列各题陈康前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 然日:“尔安敢轻吾射? ”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ー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 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下列各组词意相同的ー项是 ーA.以:公亦"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射:汝亦知射乎吾时不亦精乎C.去:睨之,久而不去过中不至,太丘舍きD.自: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下列虚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ーA.之:睨之何陋之有B.以:公亦以此自矜リ我酌油知之C.而:W钱不湿笑W遣之D.其:见其发矢路漫漫甚修远兮(3)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A,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D.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4)对下列人物分析错误的ー项是A,卖油翁很看好陈康肃公,睨之表示仔仔细细地观看他射箭B.卖油翁对于自己的长处的态度是淡然处之C.陈康肃公很以自己的射箭技术为豪D.陈康肃公对卖油翁的态度转变是傲慢到认输。
6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批,为屿,为壊,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水本清冽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日光下微④斗折蛇行⑤以其境过濱(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②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3)文中第一自然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自然段描写 1第三自然段探寻水源,第四自然段突出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4)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自然段又写“悄怆幽邃”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ー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 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钿,寻十余里无迹ー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 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 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中,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ー,不知其二者多 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山门罩于河 圮:②阅十余岁 阅:③沿河求之,不亦期乎 颠:(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A.文章第二段叙写了讲学家分析石兽随着水流越埋越深,应该在原地寻找,现场大家都 认为这是正确的结论B.本文先议后叙,通过讲述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脉 络分明,结构严密C,文章对讲学家和老河兵主要运用了语言和神态描写其中“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 中,不更颠乎”这句话是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话后,所说的话D.文中老河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8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题目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及鲁肃过寻阳②但当涉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卿言多务,孰若孤?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本文主要以什么形式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又是如何突出吕蒙学识长进大的?(4)结合文章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启示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晩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 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ー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 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ー项是A.权谓吕蒙曰 谓:对……说,告诉B.卿今者オ峪 才略:オ干和谋略C.公亦以此目冷 自矜:自谦D.尔安敢卷吾射 轻:轻视,看轻(2)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意义相同的ー项是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康肃笑而遣之B.蒙辞"军中多务 "钱覆其口C.结友画别 则钱不湿D,乃取ー葫芦置于地 于我如浮云(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ー项是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只是应该广泛阅读,了解过去的事罢了B.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译: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C.尝射于家圃译:尝试着把箭射向家里的园子里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支,只是微微低下头来4)下列对选文的内容和写法表述不正确的ー项A.(甲)文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一番娓娓 道来的劝说更令人信服B.(甲)文中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话从正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 蒙今非昔比的事实。
C.(乙)文中“取”,“置”、“覆”、“酌”、“沥”几个动词,十分准确地描述了卖油翁沥 油的过程,表现了卖油翁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态度D.(乙)文中“自矜”、“善射”、“当世无双”突出了他射箭技术的熟练;“以此自矜”又 写出他沾沾自喜与骄矜态度10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①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 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撤②,批亢捣虚③,形格势禁④,则自为解耳今梁⑤ 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⑥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 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ー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⑦,与 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辎车: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②攧:以手指叉人③亢:强,盛批亢捣 虚:避开激烈之处而直捣空虚的地方④形格势禁:犹言“形势急转”“形势变化”⑤梁:魏国都城,也称大梁⑥罢:同“疲”⑦邯郸:赵国都城(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ー项是A.田忌欲引兵之赵B.卿言多务,孰荐孤C.齐威王欲将孙膑D.魏果去邯郸何陋之有(《陋室铭》)惹躇步蹴蹈(《杞人忧天》) 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ー项是A.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B,刑/馀之人/不可C.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D,是我/ー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句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4)甲乙两文都有“劝”,请分别概述两文“劝”的内容,并结合原文分析“劝”的结 果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ーー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ー醉,则 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ー张,弦徽@不具,每朋 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 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ー项是 ー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以其境过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为乡邻之所贵D.此人 为具言所闻弦徽不具(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3)请根据以上选文,结合所学,谈谈陶渊明对归隐生活,柳宗元对贬谪生活有什么不 同的情感。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小石潭记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氓、为屿,为麒,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从小丘酉行百二十步 西:②水尤清冽 冽:③影布石上 布:(2)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A. “如鸣珮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B. “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C. “城”“屿”“崎”“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D. “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4)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囿,有卖油翁替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 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ー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 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 “汝典郡②“有何异政? “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引矢为乐,坐客 罔不叹服母日:“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③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 汝先人志口? ”杖之,碎其金鱼⑤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务:致カ,从事 ④伎:通假字,同“技”⑤金鱼;古人的ー种佩饰1)下列成语中加点的“释”,与“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的“释”意思相同的是A,冰消雪皆B.疑团莫糅C.手不移卷D.杯酒糅兵权小贴士:《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释”的义项有以下5种:①放下[又]释放,放弃③排解,解除[引申]解释④指佛教或僧人2)填入“岂汝先人志口? ”末空缺处的语气词最恰当的ー项A.邪 B•也 C.矣 D.耳(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②尧咨每以号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5)陈尧咨善射,然而卖油翁看了,“但微颔之”;而其母亲听到,却“杖之”原因分 别是什么?14 .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オ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ーー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①欲/无舟楫②此中人単云(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ー项是A.寻・向所志 寻病终B,便舍船 屋舍俨然C,欣然规往 并怡然自乐D.乃大惊 ア不知有汉(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翻译: ②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翻译:(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4)请根据诗文填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前两句写景,描写了洞庭湖、充满活力的特点;后两 句(填写ー种表达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诗人想得到张丞相引荐的思想感情《桃 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 〇1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欧阳均传欧阳画,字全美,吉州庐陵人崇宁五年①进士调忠州学教授②、南安军司录 ③,知盐官县以荐上京师,遇国难,纹出使,加将作监丞金人犯京师,朝议割河北 绛、磁、深三镇地讲和狗率其友九人上书,极言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以与人及事急, 会群臣议,询夢抗论当与力战,战败而失其地,它日取之直④:不战而割其地,它日取 之曲⑤.时宰怒,欲杀狗,乃遣南奉使割深州,岡至深州城下,恸哭⑥谓城上人曰:“朝 廷为奸臣所误至此,吾已办一死来矣,汝等宜勉为忠义报国。
金人怒,他送燕,焚死之节选自《宋史欧阳南传》)【注释】①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②教授: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掌管学 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③司录: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 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④“战败而失其地,它日取之直”的意思是:(如果) 战败而失掉土地,以后再夺回来道理在我们一方:直:有道理:⑤“不战而割其地,它 日取之曲”的意思是:(如果)不战而割让土地,以后再夺回来道理就不在我们一方了 曲,无理⑥恸哭:放声痛哭,号哭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ー项是A.金人/犯京师B.会/群臣议C,南复抗论/当与力战D,战败/而失其地(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及 ②复 ③执 (3)翻译下面句子①极言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以与人②朝廷为奸臣所误至此4) “金人犯京师”时,欧阳均的意见与群臣的意见有何不同?欧阳询的理由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16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タ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ー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ー项是A..明年(到)B.南恢潇湘(极点)C.胆酒临风(持、执)D.微斯人(如果没有)(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ー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本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览物之情(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百/废具兴B.朝晖/タ阴C.沙鸥/翔集D,把酒/临风(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5)你认为范仲淹是ー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划线句作简要的分析17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各题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代,为屿,为嵋,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有删节)(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営石底以出②日光下撤③其岸势本身差互 ④乃记之而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ー项是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以,为屿,为壊,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 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18 .少年,存、清、强、册、郭、綾、弄、均、樂、森、塞、筱、沧、铮、飽,这些字看不 懂吧!好好阅读下面文言文,盘ー盘各题钱氏①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②,钱帅登之,患③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④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 喻皓之妻,贻⑤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⑥,便实钉之, 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⑦,六幕相联如月去箧⑨.人履其板, 六幕⑥相持,自不能动人皆凭其精练《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①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钱镂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 朝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②级:层②患:嫌,担心④布: 铺排⑤贻(yD:赠给⑥讫(qi):完毕⑦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弥:紧 密⑧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⑨肽箧:打开的箱子1)盘节奏ー一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划分不正确的ー项是? A.钱氏/据两浙时B.问塔/动之因C.盖/钉板上下弥束D.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2)盘字义ーー解释文中加点字如 伏 (3)这个你估计盘不动ーー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4)盘ー盘喻皓一ー本文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喻皓的高超本领和见识1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オ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オ…… 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ー束军中不解其故 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 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至 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ー霎而绝,非风 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 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 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ヒ.匕次日②忽闻疾风四来(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ー项A,忽厚疾风西来/隔篁竹,用水声B,军中不解其敢/人问其政C.此去西南十里/乃记之而当D,单破贼巢/修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三条“/”标出来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5)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ー项是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オ士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晩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但当涉猎但微颔之但当涉猎(2)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孙权劝学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①,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 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 救人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燕王尚 未许也田文日:“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 ”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 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 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注释: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ー项是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ー项是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22 .文言文阅读陈万年教子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子咸教戒①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 大怒,欲杖②之,曰:‘‘乃公③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叩头谢曰:“具晓 所言,大要教咸谄④也万年乃不复言节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注释】①戒:同“诫”,告诫②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棍子打③乃公:你的父亲 ④谄(chin):谄媚,奉承,拍马屁1)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ー项是A.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B.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C.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D.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2)陈万年作为朝中重臣,却曾在 的时候,教他儿子 之术,文章借他儿子在听训时 的事,来对陈万年的这种做法进行讽刺23 .文言文阅读讳①输棋有自负棋髙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 ”答曰:“三局问:“胜负何如? ”曰:“第一局我不曾贏: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要和 ②,他不肯罢了注释】①讳: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②和:和棋,平局1)“负”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背;②担负;③依仗:倚靠;④失败文中“有自 负棋高者”的“负”应选第 种意思、;“连负三局”的“负”应选第 种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次日: 胜负何如:(3)本文题目是“讳输棋”,哪一句话最能体现题意?用“”在文中画出来24 .阅读明代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完成题目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 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①微润,一望空阔,若 脱笼之鹄②.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 光之乍出于匣也……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狭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③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④,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⑤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 之游将自此始,恶能⑥无纪?己亥之二月也选自《袁中郎集笺校》)【注】①膏:肥沃②鹄(hU):天鹅③毛羽鳞鬣(1论):泛指一切动物④堕(hui) 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⑤此官:当时作者任顺天府儒学救授,是个闲职⑥恶 (wu)能:怎么能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廿二日天笔和②荐脱笼之鹄③冷光之乍出于匣④呷浪之鱗(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ー项是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4)本文作者表达的情感与《小石潭记》相比,为什么会不同?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前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 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ー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 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卖油翁酌油沥之,说明了 这个道理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ー项是A.尝射于家网 园子B.但微鋼之 下巴C.康肃経然 平静D,尔安敢卷吾射 轻松(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睨之久而不去(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我酌油知之5)简要分析一下陈尧咨的性格特点26 .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沧州南ー寺顺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 石兽于水中,更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ー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學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ー,不知其二者多 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州南ー寺顺河干 临:靠近B.富不可得 音.竟然C.學于沙上 湮:埋没D•即其言 如:按照(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ー项是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A.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B.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ー项是A.僧人们ー开始沿河在上游下游找了十几里,也没找到石兽。
B.讲学家嘲笑僧人们不懂事物道理,认为应该就在原地沙中找两只石兽C.讲学家考虑到了泥沙和石兽的性质关系,人们认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D.老河兵准确把握了流水、泥沙和石兽三者的性质关系,判断两只石兽逆流而上了 (4)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ー,不知其二者多臭,可据理臆断欤?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作文法百エ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其一 理也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 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 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 梅崖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 而后脱稿③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选自梁章银《退庵论文》) 【注释】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脱稿:(著作)写完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而后文或②逐日愁视(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3)读过本文后,你在写作方面得到怎样的启示?28 .比较阅读【甲】【乙】两段诗文,完成下列各题目。
甲】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帀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隣,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 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 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ー项是A.当窗/理云鬓B.送儿还/故乡C,木兰/乃易男装D.少/习骑(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唯闻女叹息②愿为市鞍马③木兰乃昂男装(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ー千多年来,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 么?2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オ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ーー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氓,为屿,为嶠,为岩青 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 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 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1)下列画横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ー组是A.忘路之远近心乐之B,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C.オ美不外见下里小潭D.停数日,辞去去以六月息者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甲、乙两文各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或者思想感 情?30 .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各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可爱者甚普②準 清涟而不妖③旁亨 净植④陶后弊 有闻(2)选出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ー个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D.郑必知石(《读本》中的)(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ー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事态度有何异同?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ー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 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秤担而立 释:②但微跳之 颔:③安敢卷吾射 轻:④笑而道之 遣:(2)用“〃”划分句子节奏(每个句子断ー处)①吾射不亦精乎②康肃笑而遣之(3)翻译句子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鞄,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 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ー项是A.第①段写木兰紧张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 迫B.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表现出了木兰的摆脱束缚、获得自 由后的愉悦之情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D.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两句写出了木兰回家心切,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情2)从全诗来看,说说木兰哪些品格让你感动3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嶠,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ー项是A.从小丘理行百二十 西:西边B.水ギ清冽 尤:格外C.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D.乃记之而去 去:离开(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其岸势犬牙差互(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ー项是A.首段文字从小丘到篁竹,从篁竹到水声,再从水声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B.文章描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衬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C.作者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意在突出小石潭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