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1、 在梯子上工作时,工作人员必须登在距梯顶不少于( A )的梯蹬上 A、1米; B、1.5米; C、0.5米; D、1.2米2、 理论计算表明,如果锅炉少用1%蒸发量的再热减温喷水,机组循环热效率可提高( B ) A、0%; B、0.2%; C、0.8%; D、1.5%3、 热工仪表的质量好坏通常用( B )等三项主要指标评定A、灵敏度、稳定性、时滞; B、准确度、灵敏度、时滞;C、 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D、精确度、稳定性、时滞4、吸收塔除雾器冲洗水量的大小和( B )无关A、吸收塔液位; B、浆液的PH值;C、除雾器的构造; D、除雾器前后的压差5、正常情况下,普通火电厂碎煤机出料粒度一般为( C )以下A、 50mm*50mm; B、40mm*40mm; C、30mm*30mm; D、20mm*20mm 6、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在尚未确认线路无电且救护人员未采取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等)前, 不能接近断线点( C )范围内,以防跨步电压伤人。
A、 4——6米; B、6——8米; C、8—10米; D、10——12米7、遭受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烧伤时,应先用清水冲洗( B ),然后用淡肥皂水或( B )小苏打水冲洗,再用清水冲去中和液A、10min ,50%; B、20 min ,50%; C、10 min,70%; D、20 min,70%8、根据《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如生产区域失火,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A )者认定为电力生产事故A、1万元; B、1.5万元; C、2万元; D、3万元9、《安全生产法》规定,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 D )处分A、降级; B、降职; C、调离; D、撤职10、动火区油气含量应小于( B )A、0.1%; B、0.2%; C、0.3%; D、0.4%11、制粉系统动火工作前,煤尘浓度应在( B )以下A、10g/m3; B、20g/m3; C、30g/m3; D、40g/m312、当内冷水箱内的含氢量达到2%时应加强监视,超过( C )时应立即停机消缺。
A、3%; B、5%; C、10%; D、15%13、变压器瓦斯继电器的安装,要求导管沿油枕方向与水平面具有( B )升高坡度A、0.5%~1.5%;B、2%~4%;C、4.5%~6%;D、6.5%~7%14、与热力管道平行时,架空敷设的控制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 B )A、0.25m; B、0.5m; C、1m; D、1.5 m15、风机8h分部试运及热态运行时,滑动/滚动轴承温度不高于( A )A、70℃/80℃; B、60℃/80℃; C、65℃/85℃; D、60℃/85℃16、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凝汽器铜管中碳酸钙易结垢的部位是(C)A、入口段;B、中间段;C、出口段;D、中间段和出口段17、运行中的发电机组因主要辅助设备、公用系统故障,造成机组降出力,或退出备用超过( B )构成二类障碍A、24小时; B、48小时; C、60; D、72小时18、大容量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在绝缘试验前,充满合格油后一般需静止( C )以上 A、16小时;B、18小时; C、20小时;D、24小时。
19、低浓度输送灰水比为( B )A、1︰8~1︰10 B、1︰10~1︰20 C、1︰20~1︰25 D、1︰3~1︰620、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施加于人体的电压和人体电阻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体的电阻是:( B )A、500~1000Ω; B、1000~2000Ω;C、2000~3000Ω; D、3000以上21、国产300MW、600MW汽轮机参加负荷调节时,机组的热耗( C )A、纯变压运行比定压运行节流调节高; B、三阀全开复合变压运行比纯变压运行高; C、定压运行喷嘴调节比定压运行节流调节低; D、 变压运行最低22、凝结水泵的流量应按机组最大负荷时排汽量的( C )来计算A、1.05~1.10倍; B、1.2~1.3倍; C、1.1~1.2倍; D、1.5倍23、对二氧化硫的吸收速率随PH值的降低而下降,当PH值降到(B)时,几乎不能吸收二氧化硫了A、3; B、4; C、5; D、624、6kV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为(B)A、0.6m; B、0.7 m; C、1m; D、1.2m25、触电急救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正常的吹气频率是( C )次/min。
A、10; B、11; C、12; D 1326、化学水处理的二级处理为肯定有因杂质造成腐蚀、结垢、积盐的可能性,应在( C )小时内恢复至相应的标准值A、72; B、48; C、24;D、1227、汽轮机中压调速汽门在( B )以下负荷才参与调节A、 20%; B、30% ; C、40%; D、50%28、若煤中灰分从30%增加到50%,每增加1%,则炉膛理论燃烧温度( B )A、平均约增加5 ℃; B、平均约降低5 ℃;C、平均约升高20 ℃; D、无变化 29、在一般负荷范围内,当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过大时,会造成( C ) A、q2损失降低,q3损失增大; B、q2、q3损失降低; C、q3损失降低,q4损失增大; D、q4损失可能增大30、当锅炉上所有安全阀均开启时,锅炉的超压幅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大于锅炉设计压力的( B ) A、5%; B、6%; C、2%; D、3%。
得分阅卷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多选、少选都不得分,共21分1、锅炉对炉水品质的要求包括(ACD)合格A、悬浮物;B、硬度;C、溶解氧、D、PH值2、凝结水产生过冷却的主要原因有(ABC)A、凝汽器汽侧积有空气;B、运行中凝结水水位过高;C、凝汽器冷却水管排列不佳或布置过密;D、循环水量过小3、电动机空载运行正常,加负载后转速降低或停转是(ACD)A、将角形接线误接成星形接线;B、将星形接线误接成角形接线;C、电源电压过低; D、转子铝(铜) 条脱焊或断开4、危险点控制措施的重点是(ABCD)A、预防人身伤亡事故;B、预防误操作事故;C、预防设备损坏事故;D、预防机组强迫停运和火灾事故5、TSI汽轮机监测显示系统主要对汽机(ABC)等起到监测显示作用A、振动;B、串轴;C、胀差;D、温度6、除氧器在运行中,由于(ABCD)都会影响除氧效果A、机组负荷;B、蒸汽压力;C、进水温度;D、水位变化7、加热器泄漏会使(BCD)A、端差降低;B、出口水温下降;C、抽气管道冲击;D、汽侧水位高8、某值班员在运行中发现密封油泵出口油压升高、密封瓦入口油压降低,判断是发生了(BCD)。
A、油泵电机电源电压升高;B、滤油网堵塞;C、管路堵塞;D、差压阀失灵9、吸收塔系统主要由(ABCD)组成A、吸收系统;B、除雾器;C、浆液池;D、搅拌系统10、影响电除尘耗电率的主要因素是(ABC)A、机组负荷;B、燃煤特性;C、电除尘自身节电性能;D、烟气温度11、下列发变组哪些保护动作会启动主开关失灵保护(AC)A、差动保护;B、重瓦斯保护;C、发电机负序过流保护;D、发电机断水保护12、下列哪些情况应统计为操作票不合格(BCD)A、操作票每页修改超过1处者;B、页脚填写错误;C、未按规定格式填写; D、未按规定填写重要操作时间13、锅炉滑压运行的优点有(ABCD)A、负荷变化时蒸汽温度变化小;B、低负荷时汽机的效率比定压运行高,热耗低;C、延长了锅炉承压部件及汽机调节汽门的寿命;D、减轻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14、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措施有(ABC)A、快速切除短路故障;B、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C、采用电气制动和机械制动;D、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得分阅卷人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 朗肯循环效率取决于过热蒸汽的压力、温度和汽缸的排汽温度。
× )2.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表示了汽轮机通流部分工作的完善程度,一般该效率在78%—90%左右 √ )3. 雷雨天气不准进行室外设备的巡视工作 × )4.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规定,电力企业义务消防员的人数不应少于职工总数的10%,防火重点部位不应少于60% × )5. 汽轮机联跳发电机只能通过发电机逆功率保护 √ )6. 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不应超过1.3倍的额定值 √ )7. 主要发、变电设备异常运行已达到规程规定的紧急停止运行条件而未停止运行,应统计为一类障碍×)8. 汽轮机从3000r/min打闸时,低压缸的胀差突增较大 √ )9. 短时停运备用的锅炉可以暂时不用保护 × )10. 电力设备、施工机械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构成重大设备事故 × )11. 在“CCS”投入的条件下,当“CCS”中“一次调频”投入时,DEH上即使投入“一次调频”,也不起作用 √ )12. 电除尘器的漏风率应小于6% ×)13. 调频机组的速度变动率应小一些 √ )14. 采用Y,y接线的变压器,只能得到偶数的接线组别 √ )15. 二级动火时,动火部门负责人应指定人员、并和消防队员或指定的义务消防员始终在现场监护。
√ )16. 吸收塔内的浆液PH值降低,有利于二氧化硫的吸收 × )17. 发电机的气密性试验应持续24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12小时 √ )18. 当相关皮带机故障跳闸时,碎煤机不停;当碎煤机故障跳闸时,立即联停靠煤源方向的全部皮带机 √ )19. 衡量火电厂经济运行的三大指标是:发电量、煤耗和厂用电率 √ )20. 夜间消缺工作时,经值长同意,生产副职或总工程师批准后,可以无票作业 × ) 得分阅卷人四、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煤粉达到迅速而又完全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 要供给适当的空气量;(2) 维持足够高的炉膛温度;(3) 燃料与空气能良好混合;(4) 有足够的燃烧时间;(5) 维持合格的煤粉细度;(6) 维持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