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进顺村 , 走近罗玉英—进顺村观后感2020 年 9 月的党员活动日,南昌市第六医院党支部联合骆家花园社区党支部,共同走进了江西第一村 ----- 进顺村在进顺村第一书记罗玉英的亲自引领下,我们一行三十几位党员首先来到了进顺村“六进六顺”党建 +幸福生活馆进行实地参观,罗书记对“党建中心、医养中心、服务中心、教育中心、健康中心、联谊中心”逐一进行了讲解党建中心,主要体现班子奋进, 思想先进,幸福挺进,产业突进,服务跟进,持续前进 ; 医养中心主要依托卫生服务站,打造村民医疗养老综合服务体医疗中心设置有,医务所、关工委、时间银行、老年活动室,为村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使村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 服务中心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工作宗旨,将村里各项服务职能进行集中, 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中心设置有物业服务台、办证服务台等同时服务中心还开通了“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等不方便出行的村民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 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结所有事情 ; 教育中心集中村里的教育、文化资源,为村民教育培训的机会,中心设置有,进顺老年大学、少儿培训中心、村民学校、家长学校、道德讲堂等。
村委会专门聘请相关教师,定期为村民授课,使村民“老有所乐,幼有所教” ; 健康中心充分利用生活馆四楼的闲置空间, 切实满足村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设有乒乓球区、台球区、 健身房区等村里每年还将在村民中培训一批体育指导员,负责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组织相关文体活动真正做到了体育设施多样、村民方便参与,成为了村民家门口的“健身房” ; 联谊中心依托进顺小康家园小区广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村委会也将定期组织如 “词语组合, 搭档表演才艺” 、“太极拳”晨练大比拼、“早餐时光,分享美食”等户外联谊活动,通过联谊,进一步增进了村民间感情, 提升了凝聚力 罗书记对进顺村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党员们听得如痴如醉,羡慕不已 !无法想象, 28 年前,进顺村普经是一只丑小鸭,当时,作为城中村,已经基本没有可支配的土地, 人均年收入只有 74 元,极度贫困,当时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鄱阳湖大酒店在外方手上承包, 村里的经济负担很重, 而且当时村里有 200 多名村民在家待业 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罗玉英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调整思路,带领村民跳出进顺在 xx 年即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 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 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等共同评选为“中国十大名村”。
创下了江西省的村级“六个率先”; 荣获了 “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敬老模范村”等光荣称号 xx 年,进顺集体固定资产达 5 亿元,实现总产值 20.5 亿元,完成税利 7309 万元,实现村级收入 2663 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 9547 元一跃成为江西的首富村,进顺由当初的丑小鸭变成了如今的白天鹅进顺村的蜕变跟第一书记罗玉英是密不可分的 1984 年,年仅 26 岁的罗玉英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1993 年,因工作出色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进顺村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耕地越来越少,到上世纪 90 年代末,进顺村已经基本没有可支配的土地,具有开拓精神的罗玉英决定带领村民异地发展 1998 年,村里买了地建工业园区,当年就获得了收益 ;90 年代起,进顺村先后建起了工业园、酒店、农民公寓等经过“盘活资产打基础、 以地换地拓空间、招商引资谋发展”三个阶段后,进顺村已经拥有“一个集团”、“三家宾馆” 、“三个园区” 、“五大市场”,还是洪都农商银行的股东,形成了“以发展第三产业为核心, 园区建设为两翼, 金融、商贸、物流、地产并举”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1999 年,罗玉英又开始倡导股份合作制改造, 使进顺人完成了从农民到股东的历史性转变 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 罗玉英还打破农村传统的 “经验式”、“人脉式”管理模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进顺管理模式, 强化党员干部在村级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从此,进顺人过上了幸福生活进顺模式或许无法复制,但他们不怕苦不怕难、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永远值得大家学习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牢记党员的职责,用罗玉英在党员干部中提出的四个字 “多、高、好、精”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确 “你是党员,你的形象必须高于群众,你的奉献必须多于群众,你做事必须好于群众,你的技能必须精于群众”,真正起到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为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添砖加瓦模板 ,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