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生物圈到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学习目标:1.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记住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2.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区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二、自主学习指导一:认真阅读教材第2、4、6页内容,4分钟后独立完成检测(一)检测(一)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由 和 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 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________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多细胞动物和植物依赖各种 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生命活动4) 从结构最简单的病毒至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 结构层次 (2)病毒是生物吗? ,属于生命系统吗?_________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分子、原子、化合物____属于生命系统 (4)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 、 和 。
(5)生命系统含有非生物成分吗?______生命系统包含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 6)是否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请举例: 7)单细胞生物既是 层次,又是 层次三、自主学习指导二:认真阅读教材第7-11页内容,5分钟后独立完成检测(二)检测(二)1.显微镜的使用 (1)基本原则: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先 倍镜后 倍镜观察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 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 →转动 换用高倍镜观察→转动 ,直到看清楚为止 (3)注意事项A、显微镜的结构图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 __B、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长短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观察视野比较由低倍换到高倍后,物像变_____,看到的细胞数目_______,视野亮度__________,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__________D、污染物的确定方法? E、显微镜成放大 的虚像,例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为“ ”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 移动移动规律:向 的方向移动 F、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换到高倍镜时必须先把观察的目标移到______________另外,只能调节_____(粗、细)准焦螺旋同时,调亮光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 (亮/暗),反之则应适当调 (亮/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 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 造成的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从细胞大小、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DNA分布等方面分析。
2)根本区别: 3)统一性:A、遗传物质都是_________B、两者共有的细胞结构和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原核细胞结构特点: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染色体、无核膜,有细胞膜、细胞质、 中有DNA3.细胞学说(1)建立:18世纪3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 创立了细胞学说2)内容: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 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 ,又对与其他细胞组成的整体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从 中产生3)意义:①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 的统一性②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4.生物的分类图5.关于病毒A、如何培养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病毒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C、物质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当堂训练1.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2.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4.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D.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绿藻和螺旋藻大量繁殖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C.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6. 仔细分析图示,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 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A.酵母菌细胞 B.衣藻 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7.有关艾滋病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获得大量的HIV,可以在体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B.艾滋病毒(HIV)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由8种核苷酸组成 D.该病毒的衣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8.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 9.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若将上题中“充满”改为“排成一行”,则换成40×的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为多少? A. 2个 4个 B. 4个 16个 C. 8个 16个 D. 16个 4个10.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A.两类细胞中8种核苷酸都含有C、H、O、N、P元素 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遗传物质载体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原核细胞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内不存在细胞核,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C.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D.绿色植物是生产者,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12.下列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C.框图③内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分裂生殖1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编码某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基本相同 ⑥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功能基础A.3项 B.4项 C.5项 D.6项1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15.如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__________4)________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ACAC BDBBC ACCA14.(1)C 无细胞结构 寄主(活)细胞(2)A、B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具有与细胞代谢和遗传关系十分密切的DNA (3)B(蓝藻细胞) 藻蓝素和叶绿素 (4)D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