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高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高谷,字世用,扬州兴化人永乐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土,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寻迁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开经筵,杨士奇荐谷及苗衷、马愉、曹鼐四人侍讲读正统十年由侍讲学士进工部右侍郎,入内阁典机务景泰初,进尚书,兼翰林学士,掌阁务如故英宗将还奉迎礼薄千户龚遂荣投书于谷具言礼宜从厚援唐肃宗迎上皇故事谷袖之入朝遍示廷臣曰武夫尚知礼况儒臣乎!〞众善其言胡濙、王直欲以闻谷曰:“迎复议上,上意久不决假设进此书,使上知朝野同心,亦一助也〞都御史王文不可已而言官奏之诘所从得,谷对曰:“自臣所〞因抗章恳请如遂荣言帝虽不从,亦不之罪二年进少保、东阁大学士易储,加太子太傅,给二俸应天、凤阳灾,命祀三陵,振贫民七年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内阁七人,言论多龃龉谷清直,持议正王文由谷荐,数挤谷谷屡请解机务,不许都给事中林聪忤权要论死,谷力救,得薄谴陈循及文构考官刘俨、黄谏,帝命礼部会谷复阅试卷谷力言俨等无私,且曰:“贵胄与寒士竞进,已不可况不安义命,欲因此构考官乎?〞帝乃赐循、文子中式,惟黜林挺一人,事得已英宗复位,循、文等皆诛窜,谷谢病英宗谓谷长者,语廷臣曰:“谷在内阁议迎驾及南内事,尝左右朕。
其赐金帛袭衣,给驿舟以归〞寻复赐敕奖谕谷既去位,杜门绝宾客有问景泰、天顺间事,辄不应天顺四年正月卒,年七十谷美丰仪,乐俭素,位至台司,敝庐瘠田而已成化初,赠太保,谥文义〔节选自?明史·高谷传》〕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英宗将还奉迎礼/薄千户/龚遂荣投书于谷/具言礼宜从厚/援唐肃宗迎上皇故事/谷袖之/入朝遍示廷臣/曰/武夫尚知礼/况儒臣乎B.英宗将还/奉迎礼薄/千户龚遂荣投书/于谷具言礼宜从厚/援唐肃宗迎上皇故事/谷袖之/入朝遍示延臣曰/武夫尚知礼/况儒臣乎C.英宗将还/奉迎礼薄/千户龚遂荣投书于谷/具言礼宣从厚/援唐肃宗迎上皇故事/谷袖之入朝/遍示廷臣曰/武夫尚知礼/况儒臣乎D.英宗将还奉迎礼/薄千户/龚遂荣投书于谷/具言札宜从厚/援唐肃宗迎上皇故事/谷袖之入朝遍示/廷臣曰/武夫尚知礼/况懦臣乎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经筵,是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B.景泰,成化,都是我国古代一种纪年法,即用皇帝的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高谷任职内阁期间,与其他人政见多有不合之处,又因为之前在“奉迎英宗〞的事情上得罪了王文,而屡次受其排挤B.高谷清廉正直,持议公道,且不避权要,遇事无偏私都给事中林聪因忤逆权贵,被判处死刑,高谷极力营救,只获得轻微的责罚C.英宗再次即位之后,大学士陈循、王文等或被诛杀或被流放,高谷能辨清时务,于是上书英宗,借病乞求退职回乡D.高谷不慕荣华,喜欢节俭朴素,虽然位高至三公宰辅大臣,家中也仅有破旧的房子、贫瘠的土地罢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贵胄与寒士竞进,已不可况不安义命,欲因此构考官乎?〔2〕谷既去位,杜门绝宾客有问景泰、天顺间事,辄不应参考答案10.C 英宗将还,奉迎礼薄,千户龚遂荣投书于谷,具言礼宜从厚,援唐肃宗迎上皇故事谷袖之入朝,遍示廷臣曰:“武夫尚知礼,况儒臣乎!〞11.D【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拟谥号。
12.A【解析】“又因为之前在奉迎英宗的事情上得罪了王文而屡次受其排挤〞,因果不当,文章中并无充沛证据表明王文是因为这件事而排挤高谷的13.〔1〕贵族的后裔和百姓的后辈一起考试,已经不可以更何况不安于本分,要因为这件事图谋诬陷考官呢?〔得分点:“贵胄〞“ 构〞“因此〞各1分,句意通顺2分〕〔2〕高谷已经离开官场,谢绝客人朋友上门拜访有人询问景泰、天顺年间的事情,他总是不答复〔得分点:“既〞“去〞“辄〞各1分,句意通顺2分〕参考译文:高谷,字世用,扬州兴化人永乐十三年〔1415〕,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后,改为春坊司直郎,不久升为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后,开讲经筵杨士奇推荐高谷和苗衷、马愉、曹鼐四人侍奉皇上讲读正统十年〔1445〕,他由侍讲学士升为工部右侍郎,入内阁参预机务景泰初年,他升为尚书,兼翰林学士,仍掌内阁事务英宗将回来时,迎接的礼仪太薄,千户龚遂荣投书给高谷,说礼仪应当隆重些,可以援引唐肃宗迎回太上皇的故事高谷把它装在衣袖中带入朝廷,拿出来给群臣看,说:“武夫尚且知礼,何况儒臣呢《〞众人都称誉他说得好胡濙、王直想报告皇上高谷说:“迎接之礼已经重又议上去了,皇上久没下决定。
如果又呈进这封信,使皇上知道朝野同心,这可能也是一助〞都御史王文认为不可后来言官把这书信奏了上去皇上质问从哪儿得来,高谷答复说“:从臣这儿〞随即他上书恳请皇上照龚遂荣的倡议办皇上虽然没有听从,但也不加罪二年〔1451〕,高谷升为少保、东阁大学士更换太子后,他被加封为太子太傅,支给二职俸禄应天、凤阳受灾,命高谷祭祀三个祖陵,赈济贫民七年,他进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大学士内阁有七人,他们之间意见多不合高谷清明正直,所持的意见也正王文是高谷所推荐,却多次排挤高谷高谷屡次请求解除机要职务,皇上不许都给事中林聪因忤逆权贵要人被判死罪,高谷力救,结果他只受到薄惩陈循和王文陷害考官刘俨、黄谏,皇上命礼部和高谷复阅试卷高谷竭力说刘俨等人无私,并说:“权贵子弟与寒士竞争,本已不可,何况他们不安义命,想因此而陷害考官呢《〞皇上于是赐陈循、王文的儿子考中,只黜退了林挺一人,这事得以过去了英宗复位后,陈循、王文等人都被责备斥出,高谷也因病辞职英宗觉得高谷是长者,对廷臣说:“高谷在内阁时,议迎驾之礼和南宫之事,曾对朕有帮忙赐给他金帛袭衣,派给驿船送他回去〞不久又赐给敕书奖励高谷辞职之后,杜门谢绝宾客有人问到景泰、天顺年间的事,他总是不答复。
天顺四年〔1460〕正月,去世,终年七十岁高谷身材英俊,喜欢朴素,虽然官当到台司之职,但家中仅是破屋瘠田而已成化初年,赠予他太保,谥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