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机械效率 课时优化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机械效率比原来大大提高,用该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与改进前相比( )A.总功不变,但额外功减少了B.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D.做的有用功减少了2.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s=1.2m、高h=0.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则( )A.有用功为1.35J,机械效率为75%B.有用功为2.16J,机械效率为62.5%C.有用功为1.35J,机械效率为62.5%D.有用功为1.35J,机械效率为100%3.如图甲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85N的水泥桶,动滑轮重为15N,不计绳重.工人在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水泥桶上升的速度为0.1m/s,工人拉力所做功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因此可知A.该滑轮组的效率为95% B.0﹣10s内建筑工人所做额外功为75JC.0﹣8 s内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的功为228J D.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功的功率为36W4.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 )F甲F乙F丙F丁GMGN5.5N12N5.5N8N5N10NA.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B.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C.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省力D.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5.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100N的拉力拉着重180N边长为0.2m的正方体匀速上升,物体在10s内上升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B.动滑轮的重力是20NC.拉力的功率为1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
已知拉绳的力F为2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m B.做的总功是400JC.拉力的功率是25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7.工人利用滑轮组吊起重为2400N的路灯杆如图所示,这是路灯杆一端刚被匀速拉起的简图路灯杆离地后被匀速提升1m,绳端拉力F=10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灯杆一端刚被匀速拉起时,相当于费力杠杆B.路灯杆离地后,受到的拉力小于2400NC.路灯杆离地后,绳端拉力F做的功为1000JD.路灯杆离地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8.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方表格中.关于小刚的实验,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12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F/N1.81.42.4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机械效率η74%57%83%A.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实验是使用甲图做的实验B.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使用乙图做的实验C.由第1、2次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D.由第2、3次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钩码的重力有关9.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提升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 B.增大提升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C.增大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增大额外功 D.增大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10.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拉力将重物G提升到一定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长度为S,两个滑轮的重力均为G0, 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3h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C.F=(G+2G0) D.拉力F做的功为W=3Fh11.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12.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F1和F2大小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B.力F1和F2做的总功相同C.乙滑轮组更省力,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一样大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3.大伟同学用一个定滑轮距离手3m高的滑轮组拉住重100N的物体,动滑轮重为20N,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的拉力为______N,至少做了______J的功,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14.如图所示,斜面长,高工人在6s内将重的物体从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此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15.如图所示,用的拉力,把重力为的木箱匀速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假如在上升过程中,拉木箱的绳子突然断了,木箱由于___________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16.图是利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的情景匀速拉动车的过程中,车相对树木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动滑轮上有______段绳子承担对车的拉力,若对车的拉力为2400N,F为15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17.如图,有人利用该滑轮将G=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0cm(不计绳重G和摩擦),此过程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______J,若动滑轮重10N,则F=______N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18.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表:实验次数物重G物/N动滑轮重G动/N钩码上升的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10.50.10.70.347.6220.50.11.10.360.6340.50.120.34410.10.550.0(1)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如果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时读数,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______J。
19.小红和小明用一个滑轮、钩码、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分别做了以下实验:(1)探究定滑轮工作时的特点如图甲,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尽可能接近绳子受到的实际拉力,实验中提升的钩码质量应取______(填“大”或“小”)些2)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①测出______重力,然后组装好如图乙所示的装置;②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______上升3)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①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______;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 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 h/c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 s/cm ① 1.0 20.0 0.7 40.0 ② 2.0 20.0 1.2 40.0 ③ 3.0 20.0 1.7 40.0 a第①次实验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第②次实验的有用功为______J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c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_(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小红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重力,再计算出每一次实验中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Δ W(Δ W=W 总-W 有用-W 滑轮),发现钩码的重力越大,Δ W________(填“越 大”、“越小”或“不变”),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20.如图所示,工人用300N的拉力,把一重为500N的货物G用滑轮组提升了3m (忽略摩擦及绳重)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动滑轮重2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300N,将重物提升3m所用的时间为10s.求:(1) 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2.搬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所用的拉力为5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动滑轮的重;(3)若用该滑轮组同时拉4个这样的物体,拉力为多大.23.体重为600N的小聪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竖直提升物体A.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小聪对绳子的拉力F为4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及绳重).求:(1)拉力F的功率;(2)物体A受到的重力;(3)小聪拉动绳子前后对地面的压强之比;(4)小聪使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试卷第12页,共12页参考答案:1.C2.C3.BC4.A5.A6.D7.D8.D9.D10.C11.D12.D13. 60 120 83.3%14. 360 8015. 80% 惯性16. 运动 2 80%17. 20 21018. 沿竖直方向匀速 变大 0.1519. 大 滑轮与钩码 匀速 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71.4% 0.4 0.17 变大 不变 20.(1)1500J;(2)83.3%;(3)100N21.(1)所做的有用功是1440J;(2)拉力的功率是18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22.(1)80%;(2)30N;(3)130N23.(1)120W (2)960N (3)3:1 (4)1560N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