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5KB
约5页
文档ID:159701576
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1/5

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 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 代化研究开题报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 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的全部内容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地发展 ,科技地进步,尤其是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信息传递方式也发生了根 本性的革命,更加快捷、直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也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良机,为教 育的课堂模式、教学手段、学习方法、课程教材等方方面面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 “打造 数字化学校 " 已成为学校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 “ 谁抓住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动权 , 谁 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主动权 ” 要使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抓好 “ 校园信息化 ” 。

我们认为,研 究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 进行全面的数字化 ,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必将大大推动学校进行理 念创新、制度创新、手段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手段信息化、 资源全球化、教育现代化的远大目标根据我校实际情况 ,我们选定了 “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 理现代化研究 ” 这一课题,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在学校 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等诸方面有所突破,全面提升学校的教 育、教学质量 ,营造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和主体性的学习化环境同时,实现数字化校园 理论研究的突破并进而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全面整合,实现大量教 学资源的全面共享,进而实现办学效率的突变、办学水平的飞跃和人材培养模式的创新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数字化校园概念最早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在欧美发 达国家,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快 ,运用面广,学校不断对校务管理和教学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 构建出很多较成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校园模型国外教育行业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一般都经 历了不同的阶段:1、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教育应用系统的扩展及教育内容的交流与共享。

2、数字化校园成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真正地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 习的工具,发挥了很高的效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自然融合到师生的教学生活中 .国内:我国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开始得比较晚我国高校的数字化校园 建设与应用研究始于 90 年代末,针对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建设、应用、安全、绩效评估等展 开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正在蓬勃展开,教育部将信息 化数字校园建设与学校现代化发展研究例为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从数字化校园与校园文化建 设研究、 “数字化校园 ”与开放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和学习环境研究、 “数字化校园 "与学校管 理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很多令人注目的成果1.3.课题研究价值1.3.1.为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模式 .1 . 3 . 2 .通过本课题研究 , 提高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创建一批能熟练运用信 息技术的教师队伍,优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1.3.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途径,提高学生的 信息技术素养,发展学习空间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2.1.研究目标2 . 1 . 1 .通过研究,完善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 , 进一步 加大硬件和软件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硬件平台和数字化校园软件管理平台 .2.2.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校园应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1.3.通过研究,创建《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资源库,形成一批教育教 学成果2 . 1 . 4 .通过研究 , 增强数字化校园科学规范的应用,实施校园的数字化和管理的现 代化,为全校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学习与研究环境,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 用效益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2.2.研究内容2.2.1.制定科学实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以期实现合理的数字化校园标准配置 2.2.2.制定科学实用的数字化校园应用规范,以期指导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建设与开展,并推进数字化校园资源的共享2 . 2 . 3 .构建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支撑框架 ,实现一个平台支撑多种校园应用,进而实 现校园统一的资源获取与业务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各种应用帐号实现一站式登录2 . 2 . 4 .探求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 ( 包括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同步匹配办法2.2.5.增强数字化校园科学规范的应用,实施校园的数字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全 校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学习与研究环境,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效益⒉⒊主要观点⒉⒊⒈ 构建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支撑框架,实现一个平台支撑多种校园应用,进而实现 校园统一的资源获取与业务系统间的资源共享 ,各种应用帐号实现一站式登录 .⒉⒊⒉ 增强数字化校园科学规范的应用,实施校园的数字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全校 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学习与研究环境,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效益。

促进 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诸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营造开放性、动态性、交 互性和主体性的学习化环境⒉⒋创新之处⒉⒋⒈ 制定科学实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以期实现合理的数字化校园标准配置 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进行客观的评价 ,建立一套主要侧重于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评价体系 ;⒉⒋⒉数字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应用资源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⒉⒋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实用的数字化校园应用规范 ,以期指导数字化校园 应用的建设与开展,并推进数字化校园资源的共享探索一条符合校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应用途径.⒊研究思路、研究方法⒊⒈研究思路:本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与先进相结合、逐步分层试点、 以人为本、以应用为主、兼容开放的研究思路,走 “理论 --实践 -—研究、反思 —— 再实践 — —再反思”的行动研究技术路线⒊⒉研究方法:3.2.1.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人员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并动员学校相关教师、学生参与研究和实践, 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 , 使理论与实践 , 成果与应 用有机统一起来3.2.2.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3.2.3.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 依据.3.2.4.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发现可 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实践 .4.课题实施步骤从课题研究的整体目标把握,按照课题研究的规划,我校的课题研究总体分三个阶段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1 年 11 月――2012 年 11 月)⑴申报课题.确定课题,研究内容,作好人员分工 ,填写并提交项目申请书 .⑵ 制订方案。

课题立项后,依据课题立项申请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翔实可行 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用以明确课题研究方向,统一课题研究人员思想,指导课题研究人员 开展工作⑶ 课题开题召开开题报告会依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拟定课题开题报告,召开开 题报告会,对课题组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做出具体安排,实行规范管理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2 年 11 月-2013 年 10 月):课题开题后 ,课题组将依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采取有力措施 ,督导课题组全体成员按计 划实施研究,开展活动⑴组织开展培训派出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省市级课题研讨和培训会议 , 接受培训 , 获取信 息,回校后向课题组全体成员传达会议精神 ,并利用有关会议资料和课件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 行理论培训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数字化校园应用能力培训,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 供条件⑵添置必要硬件和软件建立学校网络管理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不断扩充硬件资源 , 完善学校网络管理平台 , 保证技术支撑 ,做好积累、优化内外部数字化资源;对课题组成员进 行培训;开始实施计划 ,实施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⑶加强研讨交流课题组每学期召开两次例会 ,开学初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布置,学期末作好总结。

课题 组成员利用备课组活动、电子邮箱、 等进行交流⑷开展各种形式以数字化校园应用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⑸ 搜集整理资料,撰写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论文撰写教学设计、制作 教学课件,课题成员每个至少一篇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2013 年 11 月-2014 年 10 月):课题组提交结题预案按计划对课题组前期工作进行总结 ,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分类整 理;细化课题对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编印《课题研究成果集》、形成《结题报 告》6 月份申请相关部门验收、结题 ,为做好成果推广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4.预期研究成果4.1.构建校园管理平台系统4.2.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实验报告4.3.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论文集4.4.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规范论文集4.5.《数字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结题报告》5.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5.1.资料丰富,科研手段先进 :5.1.1.图书室、阅览室、网络资源中心等场所为课题组成员开通绿色通道5.1.2.为课题组配备了激光打印机、数码相机、 LED 投影机及专用会议室,成员每人 配备笔记本电脑 1 台5.1.3.每学期 ,学校在购买文献资料、征订报刊杂志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 5.1.4.在科研手段上,建立 讨论群.阶段性工作安排、工作进展、工作成果将在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群空间进行公示,充分利用 共享区汇聚文字、图表、音视频的功能为科研服务。

我校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 40 台,并且全部连上了宽带网,另外,参加本课题研究的 所有成员的家庭、办公室电脑也均已接入校园宽带网 . 图书馆藏书丰富 , 阅览室订有各类报刊、 杂志资料的查阅、整理,信息的收集都甚为方便、快捷5.2.队伍精良、资金充足我们研究小组一共 9 人,有主管教学、行办的校长 ,工会主席 ,教科主任,教务处副主 任和专业素养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骨干老师组成,其中有高级教师 6 人,工程师一名,中学 一级和二级教师各一名,每一位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有的还非常丰富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批复筹资十万元,作为本课题的研究支出 ,我们已作好了全面的预 算,保证研究的顺利实施5.3.安排周详,分工明细刘元德:全面负责本课题研究的领导工作,负责研究人员保证、经费保证、时间 保证宋秀琼:数字化校园与软硬件环境建设研究刘明茂: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研究;资料收集与研究报告撰写王小玲:数字化校园教科研平台应用研究 ;会议组织、资料收集及结集.李长富:数字化校园与学生德育管理研究;资料收集及结集邹维民:数字化校园与教师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周功庭:数字化校园与学生心理疏导研究;资料收集及结集。

何华丽:数字化校园与资源库建设研究覃彦斐:数字化校园与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研究。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