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

zou****hu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9.66KB
约12页
文档ID:210062744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_第1页
1/12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研习教材重难点▲ 教材知识研习知识点 1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体腐烂等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吸收3.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图 2-3-1 所示:微生物分解作用图 2-3-1典例 1 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 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 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 2-3-2 所示的循环 过程,图中 A 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A.发展和和利用太阳能 B.植物的呼吸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含碳燃料的燃烧【解析】 二氧化碳的循环使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相对稳定,对生命活动 非常重要,对循环的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握由题中图示显示,A处应是消耗 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B、C、D 都符合这一要求答案】 A 知识点 2 二氧化碳的性质(重点)1. 物理性质⑴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⑵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⑶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大气压会溶解得 更多升高温度,二氧化碳会溶解得少一些。

① 打开“可乐”等饮料瓶时看到许多气泡从饮料中逸出,就是因为压强减小了,饮料中能溶解的二氧 化碳减小了;② 喝“可乐”等饮料时会打嗝,就是因为喝下去的饮料温度升高,饮料中能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小了2. 化学性质⑴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①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二氧化碳灭火② 二氧化碳不供给人呼吸,所以要进入一些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应谨防二氧化 碳含量过高使人窒息,可先进行灯火实验,如灯火燃烧不旺或熄灭可知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人就不宜进入领悟•整合】①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 氧化碳中燃烧;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并不是说二氧化碳有毒⑵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 h2co3是一种弱酸,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且h2co3不稳 定,常温或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为H2O和CO2因此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时,由于石蕊遇到生 成的碳酸而变红;加热时,由于碳酸的分解,红色试液又恢复紫色文字表达式如下:二氧化碳+水f 碳酸 碳酸 小 二氧化碳+水CO2 H2O h2co3 h2co3 co2 h2o【辨析•比较】:①这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 我们不能说成“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后者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当然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③ 这里的“变红”是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是石蕊试液使碳酸变红⑶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这也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f 碳酸钙 + 水cO2 ca(OH)2 cacO3 H2O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气体引申:①实验室久置的石灰水瓶内壁,会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白色 物质是CaCO3,因为石灰水与空气接触,吸收其中的CO2发生如下反应:Ca(0H)2+理 Ca^ J +气0因此,我们做完实验后,不能将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否则,石灰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交流•研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0H)2,抹墙一段时间后会变硬变白,为什么?要使白灰浆抹的 墙迅速变硬,通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为什么墙壁反而会“冒汗”呢?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0H)2,可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固体物质并 且较坚硬炭火燃烧时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反应迅速进行,但同时又生成大量的水,所以看起来“冒汗” 典例2小红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做了如下实验: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再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 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

为了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了,小红 同学作了大胆猜想,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 图 2-3-3 )(1)喷稀酯酸 嗅水(iii)底接放人一率化碳中 (iv)喷朮厉放人:氧化碟中图 2-3-3⑴请和小同学一起完成下表猜想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可能是CO使石蕊试液变红III紫色小花不变色II紫色小花不变色猜想错误可能是CO和水发生反应的猜想正确生成物使石蕊变红⑵小红同学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来确定CO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此对实验方案是 (填上2 图中的实验方案序号)【解析】 实验I和II对比,说明稀醋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而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111中说明二氧 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1和IV对比,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具有酸的性质答案】 ⑴猜想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猜想错误可能是水使石蕊试液变红紫色小花变色⑵I知识点 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难点)1.反应原理:⑴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⑵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一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aCO3 HCl CaCl2 H2O CO2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用,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 不能用浓盐酸。

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导致CO不纯② 不能用硫酸虽然硫酸也能跟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SO+CaCO A CaSO+HO+CO仁但2 4 3 4 2 2 由于产物硫酸钙微溶于水,形成的沉淀会附着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所以实 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都选用稀盐酸③ 不用粉末状碳酸钙或碳酸钠固体,虽然NazCqPHC1 —» 2NaCl+H2O+CO2 f,但此反应激烈,不 便于控制2.实验装置:见图2-3-4 所示 任何实验装置的设计都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时所需的条件、反应过程和生成物的性质等方面的因 素决定的图 2-3-4 图 2-3-5 说明:上述装置中锥形瓶也可用大试管、广口瓶、烧瓶等来代替,长颈漏斗也可用分液漏斗代替,也 可不用长颈漏斗如图2-3-5所示)3.实验步骤:⑴组: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⑵装:装药品;先加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再加稀盐酸(或从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⑶收:收集气体⑷检:用燃着的木条伸进集气瓶中检验是否是CO2,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验满 4.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 .5.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瓶内),若火焰熄灭,说明已满。

方法探究】⑴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⑵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⑶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以便于排净空气典例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正确的是( )A.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B.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能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析】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 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 C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⑴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药品是 ;⑵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⑶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用仪器的序号回答) ;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⑸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是 解析】 这是一道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基础题,考查了学生组合装置的能力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 碳的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我们很容易得到答案答案】 ⑴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⑵向上排空气法;(3ACDE;⑷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⑸碳酸钙+盐酸一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探究解题新思路▲综合思维探究典例 1(学科内综合题)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图 2-3-10 图 2-3-11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④的名称是 。

⑵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⑶选用图2-3-10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填编号)⑷图2-3-11为某同学设计并进行的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过程简图请回答:① 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② 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解析】 这是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及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一道综合题解题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实验室 制二氧化碳原理选择仪器组装装置,然后根据图 2-3-11 得该实验的目的和结论答案】⑴锥形瓶 长颈漏斗 ⑵碳酸钙+盐酸一氯化钙+水+二氧化碳⑶①④⑤(或③⑥或①⑥或③④⑤)⑷①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比较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的密度大小)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友情提醒】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从仪器到原理,再到装置在选择仪器组装 气体的制取装置时,要注意,题中提供仪器不一定都必须选择,要结合制取气体的原理和收集方法确定仪 器典例2 (学科间渗透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如图2-3-13所示)探究绿色植物 呼吸作用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实验过程如下:石灰水图 2-3-13⑴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产生。

⑵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⑶查阅资料:①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水f有机物+氧气(条件:光、叶绿体)②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气一二氧化碳+水(条件:酶存在) ⑷实验:操作步骤简答①将各装置按图所示 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试 齐h C中放入绿色植物① A装置的作用是② B装置的作用是③ 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②往A的导管口缓缓连 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④ A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⑤ D装置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文字表达式为⑸结论与讨论:① 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 和 ② 如果该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可能的两个原因一是 ;二是 解析】 A、 B 两个装置主要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的作用,才能保证 本实验的正确性结论不正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有开放性,从实验的角度综合分析答案】 ⑷①除尽空气中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净③ 保证绿色植物只发生呼吸作用或避免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④ 出现浑浊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⑤变浑浊⑸①B中不出现浑浊 D中出现浑浊②鼓入空气时间不够 D中石灰水太少(C中绿色植物太少,C装置中的玻璃罩漏光;合理答案均可) 变式•拓展1.聪聪同学收集了一些家庭装修时废弃的大理石碎片,并设计了如图 2-3-14 所示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能随时控制反 应的发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理石放在 中,装置(a)中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 )用装置(b)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选填字母) 处图 2-3-14【答案】 ⑴小药瓶,CaCO + HCl CaCl +H 0 +C0 f; (2)a3 2 2 2解析】 本题以家庭废弃物的利用为出发点研究化学问题,这是今后命题的新趋势之一解题时要抓住“该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这一关键提示语,联系实验室制取co2的简易装置,便可能得出应将大理石放在小塑料瓶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的验满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看火焰是否熄灭▲中考思维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有以下趋势:(1)二氧化碳性质的考查将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用途密切联系性质如植物光合作用、温室效应的 模拟试验等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也是热点之一,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石灰浆抹墙问题的探究 另外还有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引起压强改变的综合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的探究等本考点主 要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在注重基础题的前提下,综合实验将是考查的热点,它将集气体的制备、除 杂质、干燥、证明于一体,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本考点主要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5分 左右典例3 (2007 •太原市)下列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CaCO3 和 HCl图 2-3-16B C D【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结合我们实验时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A中的气体根本无法 排出答案】A【考向指南】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虽然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但难度不大;本 题的亮点在考查方式,本题另用图片的形式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知识,改变了以往以文字形式的方式这样 不仅要大家熟练的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还要大家会看图,且从图中找出错误的地方而这 种难度不大,但又不是直接考查知识的方式将会是今后中考的方向典例4 (2007 •广西柳州)实验室用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2-3-17所示:乙图 2-3-17⑴①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② 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 ③ 使用该装置的注意事项之一是 ④ 使用该装置还可完成的另一个实验的名称是 ⑵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o2气体,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② 能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③ 要证明集气瓶内已经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应该进行的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 假若二氧化碳气体始终不能收集满,除装置漏气外,还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⑶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然后填写下列实验 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相同温度、相同压强 下,二氧化碳的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大【解析】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所选装置为 “固+固加热”型装置,木炭粉还原氧化铜、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等实验均可用此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向 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内集满二氧化碳的标志是瓶口处也有二氧化碳存在,因此,可用一燃着的小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立刻熄灭,则证明集气瓶中已经充满二氧化碳若实验过程中反应物的量不足,也 会导致二氧化碳气体集不满集气瓶答案】⑴①甲;②该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反应物制气体高锰酸钾是固体,制备氧气时需要加热;③试 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他合理答案也可);④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其他合理答案也可);⑵①丙;②密度比空气大(写“比空气重”也行)③用一根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立刻 熄灭,则证明集气瓶中已经充满二氧化碳;④反应物的量不足⑶实验步骤:在一个烧杯中放入一高一低两根蜡烛,将蜡烛点燃再将二氧化碳气体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 实验现象:低的蜡烛火焰先熄灭或实验步骤:做一个简易天平,在天平的两端各挂一个大纸袋并调整天平平衡,然后收集一大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倒入其中的一个纸袋中。

实验现象:天平倾倒二氧化碳的一侧纸袋下沉启发引申】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初中化学中两种最常用的装置,利用 初中已学的气体的制取方法进行问题分析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对同类知识不仅要不断积累,还要及时归 纳整理,寻找普遍规律变式•拓展⑵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⑶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⑷如 B 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试解释 原因⑸实验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试问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到二氧化碳?请说明理 由已知:通常状况下 1L 水大约能溶解 1L 二氧化碳气体)【答案】 ⑴长颈漏斗 ⑵ 碳酸钙+盐酸一氯化钙+水+二氧化碳⑶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造成气体逸出;⑷因上层燃着的蜡烛先接触倒入的二氧化碳;⑸能因为CO2溶解性有限,而且水中一般有一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里面解析】本题是考查CO2的性质和实验制法的综合题根据图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可知,二氧 化碳能灭火,而B图中上层燃着的蜡烛先接触倒入的二氧化碳,所以先熄灭⑸中设计了实际制备中 的问题,我们理论上认为一般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但实际上我们用的自来水中都含有了 二氧化碳气体(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内),所以我们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优化考题新演练A 组 课堂达标训练1. (2007 •上海)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N B、O C、HO D、CO2 2 2 22. (2007 •太原)同时进行以下实验,蜡烛火焰最先熄灭的是( )3.A.C.ffl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植物光合作用)B.春天冰雪融化D.干冰升华4.(2006 •兰州)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D.做出结论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5.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最简单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D.先用带火星的木条再用澄清的石灰水6.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7.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 具是( )A. 高压水枪 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 干粉灭火器 D. 泡沫灭火器8. 在通风不良的教室内上课,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同学们常会感觉面红耳赤,昏昏欲睡。

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收集一集气瓶教室内的空气,以便测定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9.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前被科学家以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中CO含量增多,若继续增大CO含量,后果不堪设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2 2发达国家限制C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2⑴空气中CO的正常体积分数是 ;主要来源是 ;自然界中能消耗CO2 2 的是 作用⑵为减少大气中CO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有()2A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 C石油、核能、氢能 D太阳能、风能、水能⑶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都可以从身边做起,比如 等10.如图 2-3-20 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⑴装置甲中装的药品是 ⑵若装置乙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则反应会出现的现象是 ⑶若丙中装的是紫色石蕊试液,则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⑷若装置丁中放置的是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根据发生的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B组课外提升训练1.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下列活动(如图2-3-21)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①② B.①③图 2-3-21C.①④D.②④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变红后颜色不再变化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再变紫色3. (2007 •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可由蜡烛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B. 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C. 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 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 图 2-3-22 中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图 2-3-225.饲养金鱼的人每天都需要用新鲜水换掉鱼缸中的旧水,但如果在缸内放置一些金鱼藻,则可以延长 换水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金鱼以金鱼藻为食金鱼藻可吸收水中污物A.C.气B.金鱼藻可制造葡萄糖供金鱼食用D.金鱼藻可吸收金鱼排放出的CO2并释放出氧气供金鱼需要的氧2007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我 国的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与下列各题有关的说法 错误的是(A.6.B.C.D.)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等污来减ft与环境捉媲 社会图2-3-23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采用最新的纳米技术,成功地开发了“用二氧化碳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技 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7.B.C.D.)该技术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该技术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该技术开辟了利用二氧化碳的新途径 全降解塑料是天然材料(2007 •四川自贡)某同学利用如图2-3-24所示的A、B、C三个装置连接成一套制取并检验二氧8.化碳气体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稀盐酸大理石空图 2-3-24⑴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是:① ,② ;⑵装置C中的溶液是(填名称) ;⑶整套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为(填导管口的字母) ;⑷装置A中发生反应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9. 某晚报以《半个西瓜三条人命》为题报道了某农村发生的悲剧: 一个男孩将半个没吃完的西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过的贮藏蔬菜的菜窖,半个多小时没见男孩出来,父母又先后入菜窖查看,结果无一生还⑴贮藏蔬菜的菜窖中含有大量的 气体,其产生原因是蔬菜会进行 作用⑵一家人贸然进入菜窖导致死亡,是因为 造成的⑶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或深洞前,必须做 试验10. 如图2-3-25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⑴海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请用化学符号写出该反应 ;⑵请验证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用化学符号古代形成微t物分解天然气泥炭石油煤表示): ;⑶请根据图简述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各写出一条即可):利: ;弊: 。

图 2-3-2511.炎热的夏季,你一定想喝一杯冰水解暑某冷饮店出售一种特制的冰水,由服务员在水中加入一 些雪状的物质,该物质一放入水中立即冒出大量气泡,很快就得到一杯清凉可口的冰水,饮用时有碳酸饮 料的口感⑴请你判断雪状的物质是 ;⑵请你设计两个实验分别验证这种物质的成分注意按序号填写答案)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方法一方法二1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2-3-26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本的性质实验:图2-3-26⑴甲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① 描述产生的现象 ;②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⑵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Ca(0H)2溶液滴人烧瓶,并轻轻振荡,系 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