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砂浆桩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施工设计图对工程所在地的勘查、调查资料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我单位多年施工经验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我单位可调用到本工程的各类资源1.2编制范中央环路(K0+000—K2+278.129),规划路 A(K0+000—K0+442.214), 规划路 B(K0+000—K0+694.377),规划路 E(K0+000—K0+355.896) 各路段路基设计要求第二篇:工程概况XXX路以铁路站房为中心,围绕整个站区形成近似椭圆形的闭合 环形道路圆环内径长向为 740 m,宽向为605 m,路线全长 2278.129m规划路B设置在一号雨水泵站北侧,起点里程为K0+000,与中 央环路相交,终点里程为K0+694.377,路线长度为694.377m规划路A在规划路B以北,起点里程为K0+000,与中央环路相 交,终点里程为K0+442.214,与既有黄山道顺接,与海川路呈十字交 叉,路线长度为442.214m规划路E设置规划路A以北,起点里程为K0+000,与沿铁路方 向进站匝道DZ2连通,终点里程为K0+355.896,与既有华山道顺接, 与海川路呈十字交叉,路线长度为355.896m。
因XXXX地区现状用地为大面积的水稻田、鱼塘及在建的津秦客 专铁路,根据地质情况及路基自身特点将范围内路基分为水稻田路 基、水塘路基、挡土墙路基及过渡段路基基地处理多用水泥砂浆桩 处理本工程水泥砂浆桩工程量:总长/根数824942 m /86450根,桩长 6~ 18m,大部分集中在8〜15 m长度,桩径0.6 m、0.5 m,其中桩径 0.6 m数量为681 根/10215m,其余均为桩径0.5m第三篇:施工工艺3.1设计要求(1) 固化剂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抗 硫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15%〜20%水泥砂浆水灰比选用0.45〜07 外掺剂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选用具有早强、缓凝、减水以及节省 水泥等作用的材料,也可以是粉煤灰2) 水泥砂浆中的砂为粉细砂,灰砂比选用1:0.5〜0.6要求水 泥砂浆桩28天龄期的立方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l.IMPa, 90天龄 期的立方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75MPa3) 水泥砂浆桩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褥垫层褥垫 层厚度可取400mm其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等,最大 粒径不能大于50mm4) 场地整平标高应比设计确定的基底标高再高0.3-0.5m,成桩 时应制作到施工整平高度,待成桩时,在整平至场地设计高程,并将 桩上部0.3-0.5m人工开挖,以防桩头断裂,确保成桩质量。
3.2成桩试验1、成桩试验内容及目的在各路段路基处理开始施工前,拟在中央环路DK1+995处进行成 桩试验桩径0.5m,桩长7m,桩中心间距1m试验桩共3根通过成桩试验,优化软土路基水泥砂浆桩各项工艺参数2、设计参数严格根据3.1设计要求进行3、 成桩试验需要确定的工艺参数试成桩的目的是确定各项施工工艺技术参数,主要包括:(1) 、确定砂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2) 、确定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3) 、确定灰砂比及水泥掺量4) 、确定工作压力5) 、确定针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评价依据6) 、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4、 试成桩施工工艺搅拌桩成桩工艺见第3.6施工步骤流程图进行3.3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准备(1) 施工前详细调查地下及地上的构筑物及管线;必要时在施 工部位挖探沟,进一步核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确认施工范围内管线 走向和地下障碍物准确的分布情况并做好标识,便于施工区域内管线 的拆迁及保护工作2) 施工前对周围的场地进行整平清理,清除地面上块径大于 10cm的不利的石块、树根等障碍物,低洼处用粘土回填,地基较软 处用好土进行换填3) 根据临建施工方案,沿中央环路外侧修筑6m宽施工便道, 作为施工设备及材料运输通道。
并在就近处设一水泥存储罐4) 施工以前、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接入现场,且满足施工需要2、 材料准备水泥砂浆桩采用P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水泥 进场需要材质单、检验合格证,出场合格证,厂家资质等必备资料; 水泥进场后在监理见证下抽样复试,复试合格方可使用批量水泥使用不得超过三个月,水泥采用分批量分批次进场,每 批量批次进场由监理工程见证取样,进行原材料试验合格在使用于工 程施工水:水源采用自来水,严禁使用地沟水或污水3、 测量放线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采用索佳全站仪对桩位进行逐个放样,根据第二册路基路面施工图软 土路基处理设计表要求进行测量放线4、 施工机械SJB—I(T)或SJB—II(T)深搅钻机、150型注浆泵、高压注 浆管等3.4劳动力配置每施工班组由10~14人组成1) 班长1名,负责施工指挥,协调各工序间操作联系,控制 施工质量以及组织力量及时排除施工中出现的故障2) 操机工1〜2名,按照施工工艺,正确操纵深层搅拌机的下 沉和提升,观察和检查机械运转情况,做好维修保养3) 司泵工1名,负责指挥灰浆、砂浆制备和泵送水泥砂浆液, 进行材料用量统计和记录泵送时间,负责使用联络信号与前台操机 工,记录员联系,做好灰浆设备的保养和输浆管路的清洗。
4) 记录员1名,负责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搅拌机下沉、提升 时间,搅拌桩每米的灌浆量和施工中的各项参数,配合操机工正确操 纵电气控制仪表,并负责使用联系信号与后台司泵工联系5) 拌浆工4〜7名,按照工艺要求的配合比制备水泥浆液, 按司泵工指挥将浆液倒入集料斗,负责各种生产用料的运输和供应6) 机械工1名,负责全套深层搅拌机械的正常运转和维修, 定期检查搅拌头尺寸7) 电工1名,负责全套深层搅拌机械电器设备(包括夜施工 照明)的安装和安全使用3.5施工流程图两喷四搅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步骤:① 、桩机就位;② 、喷浆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停止提升并搅拌30s;③ 、边搅拌边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面;④ 、重复喷浆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停止提升并搅拌30s;⑤ 、边搅拌边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面;⑥ 、成桩完毕;3・6施工要求所使用的水泥都应过筛,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 拌制水泥砂浆的罐数、水泥、砂和外掺剂用量以及泵送浆液的时间等 应有专人记录;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 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泵送注浆压力为一般为0.4〜0.9MPa水泥砂浆应采用二次搅拌工艺,搅拌顺序为:向搅拌桶里注入固 定量的水一边搅拌边掺入水泥,等水泥浆搅拌均匀后一逐量加入粉细 砂,搅拌均匀后一放入二次搅拌桶内进行二次搅拌待用。
在控制好浆 液各组成部分的重量外,还应控制好浆液比重,从上述两方面控制好 水泥砂浆的配置,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桩机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并应有专 人记录当桩机喷浆搅拌下沉遇到硬土层下沉太慢时,可采用适量冲水预 搅工艺,但应考虑冲水对桩身强度的影响施工中应根据施工情况采取避免浆液上冒的措施,如在桩位四种 设置小围堰或在桩位处挖坑,以防浆液流失施工时如因故停浆,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处,待 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搅拌提升若停机超过三小时,先拆卸输浆管路, 并妥加清洗水泥砂浆桩的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并应坚持全程的 施工监理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并对照规 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砂用 量、桩长、搅拌头转数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深度、停浆处理 方法等3.7成桩质量检测成桩7天后,可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超过停浆面下0.5m,目 测检查砂浆桩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成桩28天后,采用双管单 动取样器在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桩体完 整性,均匀性,取不同深度的不小于3个试样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在成桩28d 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2%o,且不少于3根强度检验应在成桩28d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做抗压强 度检验,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总取芯率不 应小于80%第四篇:施工控制措施4.1质量保证措施为了在施工中加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特建立施工 质量保证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见图4质量保证体系图1、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图(略)2、 质量保证措施(1) 施工现场事先予以平整,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施工 前检验机具性能和施工工艺各项技术参数,并进行实际标定,有关技 术参数及时提供现场监理工程师,以作为控制搅拌桩质量的依据2)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出各项施工参数,施工 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及工艺要求进行当桩周为成层土时,应对相对软 弱土层增加搅拌次数或增加水泥掺量3) 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距离夹角、搅 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 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4) 施工中始终保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垂直,搅 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大于50mm,成桩直径及 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
5) 所使用的水泥都应过筛,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 须连续拌制水泥砂浆的罐数、水泥、砂和外掺剂用量以及泵送浆液 的时间等应有专人记录;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际计量部门 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6) 后台供浆停机时,及时通知前台以防止断桩和缺浆使搅 拌桩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停机后3 小时,将输浆管拆下,妥为清洗喷浆搅拌提升的速度和搅拌次数符 合设计及施工工艺要求,喷浆量及提升速度等由流量计控制并有专人 记录7) 当搅拌桩桩顶接近设计标咼时,应特别注意桩头的施工质 量,桩顶1 — 1.5米范围内增加喷浆搅拌一次同时搅拌自地面以下 1m喷浆搅拌提升出地面时,宜应慢速,当喷浆口至桩顶标高时,宜 停止提升,搅拌10秒-20秒,以保证桩头密实均匀8) 当输浆管有弯折、外压或漏浆情况时要及时检查、理顺管 道,清除外压,发现漏浆点应进行补漏,严重时停机换管当输浆管道过长,沿程压力损失增大时可使制浆池布置靠近桩 位,以缩短送浆管道当场地条件不具备时,可适当调增泵送压3、管理保证措施(1) 、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 建委有关文件要求组织施工。
开工前由项目经理向全体参加施工人员 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本工程设计、质量标准和施工 工艺要求2) 、各班设专职技术人员,检查施工质量,严把每道工序质 量关3) 、施工中严格遵循本方案的成桩工艺及施工程序4) 、强化工序管理、严格工序控制4.2安全保证措施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杜绝伤亡、交通事故、 火灾事故以及周围地标建筑物、环境的稳定,由项目部施工人员组成 安全保证小组,小组成员见图5安全保证体系图1、 安全保证体系图(见图5)2、 安全保证措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保证体系经理部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 对整个工程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项目第一管理者首先是安全第一 责任者,各机长是安全第一责任者,赋予安全员四项权力1) 、对施工生产有安全监督检查权(2) 、遇有危险有停工权(3) 、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人员有处罚权(4) 、对安全质量有否决权安全保证体系图(略)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遵守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作 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负责制在项目经理部领导下,安全员、机长、班组长、操作工人,逐级 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者坚持安全生产“五到位”:即“健全机构到位,批阅安全 文件到位,深入现场到位,检查到位,处理问题到位”实行“四全” 管理,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管理2)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对所有进场的职工、民工进行入场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工种分别 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建立安全教育卡片需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 工人首先经过培训考试,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后上岗每 天上班前,由机长进行安全施工教育3) 、坚持安全交底制度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时,同时编制详细的、有针 对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4) 、安全预防制度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同时制 定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机具设备经常进行保养和定期维修,消灭一切安全隐患施工 现场设安全标志5) 、坚持安全检查制度每周由项目副经理牵头对工地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专职安全员 每天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做好文字记录,落实到人限期整改, 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立即整改,整改完毕后由安全员进行验证6) 、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现场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都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者。
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进行处罚,达到教 育大家的目的制定整改及预防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重大事故发生后及时向上级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汇报,积极配合和接 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4、安全保证措施(1) 、一般规定① 进入现场人员一律佩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得赤 脚作业高空作业人员佩带并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施工时严禁嬉戏、 打闹②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律佩带安全上岗证2) 、施工用电安全① 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由持证电工安装由专职电工负责日 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禁止其他人员私自乱接、乱拉电线② 现场施工用电线路一律采用绝缘导线移动式线路使用胶皮电 缆使用时提前认真检查确保电缆无裸露现象地上线路架空设置, 以绝缘固定③ 现场所有电动机械设备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检查、试运转,作业 完拉闸断电锁好电闸箱,防止发生意外事故3)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① 施工现场的物料堆放整齐、设备摆放有序,场地必须保证清洁② 对于地面上的水泥砂浆必须及时清除③ 施工现场制定完善的防火防爆措施④ 施工现场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做到场地内无积水⑤ 每天定时对场地产生的垃圾进行清理,杜绝现场杂乱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