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科版《升华和凝华》教案

hjk****6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4页
文档ID:156129008
苏科版《升华和凝华》教案_第1页
1/4

苏科版《升华和凝华》教案勉县新街子镇九年制学校  岳卫东教学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1.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教学难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教学方法  采用边学习、边实践、边观察、边分析、边讨论、探究,要多思考、多猜想、多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物理语言进行小组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火柴、酒精灯、碘锤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首先从复习着手,在幻灯片上自上而下写出气态、液态、固态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固态和液态的相互转化,液态和气态的相互转化,并由学生上黑板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猜测固态和气态之间物态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本节课学习:四 升华和凝华二、学习新课(一)活动:《人工造“雪”》  在实验时要向学生说清楚实验器材,提醒学生在碘锤中已经加了少许碘,给碘锤加热时需要微微加热,加热一会儿后,看到试管内有较多紫色气体向上冒,这时熄灭酒精灯。

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物理现象,要多猜想,多分析,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观察物理现象(视频)  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填入下面空格里  加热时:碘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冷却时:碘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碘锤上侧出现:( ),它的状态是( ),颜色是( )色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与同组的同学讨论、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并得出结论  结论: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二)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讨论:  1.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2.“霜”是怎样形成的?  3.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为什么?4.灯泡发黑了5.樟脑丸变小了在上述几个例子中,要特别强调:物态变化中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变化过程中的条件,即升华的条件是要吸热,凝华的条件是遇冷如冰冻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下的冰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初始状态是冰,最终状态是水蒸气,条件是吸热,物态变化是升华三)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人工降雨》,探究《人工降雨》讨论:1.《人工降雨》的方法有几种?   2.《人工降雨》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所经历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溶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3.探究干冰粉喷洒在舞台上就形成白雾,那么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4.物态变化有六种,可分为两大类:  吸热和放热两类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这堂课学到的知识:一是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概念二是升华和凝华的应用三是学到了探究物理、学习物理和触摸物理的方法四、布置作业。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