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年人十大消费陷阱案例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87KB
约9页
文档ID:167966459
老年人十大消费陷阱案例_第1页
1/9

老年人十大消费陷阱案例消费者钟先生,八十岁,患有十多年的糖尿病,服用过 各种药物,打过胰岛素,住过几次医院,为了治疗糖尿病, 他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但血糖还是偏高治病心切的他突 发奇想上网去查看,幻想着有比医院更好的治疗方法,当他 输入“糖尿病治疗”几个字后,某医学研究院的广告跃入眼 前:“不打胰岛素、不吃降糖药,在家轻轻松松治疗糖尿病, 免费赠送高科技糖尿病治疗仪”钟先生如获至宝,心想还 唯独没用过治疗仪,不妨试一试立刻打咨询,一位自 称是医生的先生答复他,“我们可以治你的病,一个疗程3 个月包好”就这样钟先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不法商家设计 好的陷阱中,他先后七次按照某医生的要求购买药品和保健 品,直到花去 25800 元也未见糖尿病有所好转,这时方知上 当受骗了事后他回忆说,商家从来都不告诉他商家的具体 名称和地址,每次都是通过快递公司进行药品、保健品和钱 的交换,所收到的中药均无处方、无说明书、不开据发票 他打咨询都是转接,先问消费者是谁,然后再打过来, 由专人解答,神神秘秘案例二、免费承诺藏陷阱退休老人韩先生,患有十几年的慢性结肠炎,久治不愈, 正在困惑时,一则某电视台早晨播出的某某养生苑节目吸引 了他。

第一次他花 3000 元购买了半年的某口服液,没过几 天商家主动打来说公司在搞活动,只要买三个月的某口 服液就免费赠送人参膏一箱,可以提高免疫力他没禁得住 诱惑就又花了 1500元,五个月过去了韩先生发现自己的病 毫无改善,才感觉上当了又如八十多岁的石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在工作时落下 了职业病,颈椎有点僵硬,患过中风一天他看到某报刊登 的《颈椎病痛权威指南》一书免费发放广告,就拨打了, 商家说他们有特效药,一用就灵,无效退款石先生花了 1380 元买了一个疗程,服用后根本就不管用,商家又说你 年纪大了,病顽固,再用一个疗程保证给你治好,消费者连 用了三个疗程,花去 4140元,也不见效商家说不管用, 就给你办理退款从此就再也联系不上商家了案例三、虚假广告设陷阱《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推荐给个人自用的医疗器 械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 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明文件中有禁 忌内容、注意事项的,广告中应当显著标明‘禁忌内容或者 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武先生七十多岁,患有腰间盘突 出病一天看到某报刊登有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广告,信以为 真,广告将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一字不提使用禁忌,他花 1680 元邮购了一台治疗仪。

等他打开说明书时才发现自己 并不适宜使用因他患有心血管疾病,做过支架搭桥手术, 心律失常,血压不稳收到后立即要求商家退货,商家只退 给他1000元,强行扣下680 元事后武先生无论怎么打电 话,商家就是不接听老人生气地说我们仅靠微薄的养老金 过日子,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节省下几个钱竟被他们 强行克扣河南六十多岁的周女士也投诉说,她患有脑血栓,心脏 安有两个支架,因活动量小加之平时爱吃面食,导致她体重 严重超标,有中度脂肪肝正一筹莫展之时,看到某电视台 播放的某牌瘦身茶广告,宣称一天能降一斤,她就花 1680 元购买了这种瘦身茶,服用 10天后体重仍未减轻,商家说 你吸收不好,需要继续治疗,她就按商家的要求又花 700元 买了酵素片,花 300元买了参鹿汤,服完后还是没有效果, 体重不仅没降,反而升高了案例四、迷信专家入陷阱刘女士,七十四岁,患有毛细血管静脉曲张十余年,一 天看了某电视台养生节目,介绍中药泡脚能治好她的疾病, 她心想过去没用过中药,兴许能治好呢商家信誓旦旦地说, 治不好全额退款刘女士付了 950 元买了泡脚的中药十几 天过去了效果不明显,这时有一位自称王院长的打来, 说我亲自给你配药,只需要付 1000元,保证能治好。

用了 一段时间,腿红肿,奇痒无比,王院长解释说这属于排毒反 映过了几天又换了一位自称是血管病专家的某教授打来电 话说你需要配合药物调理,提高免疫力,再泡脚就好了,要 抓紧治疗,否则将截至刘女士一听吓坏了,又按教授的要 求花 700 元买了蜂胶和蓝莓胶囊此后商家不断以院长、副 院长、专家、教授轮流打让她继续买药治疗,还承诺为 她争取名额,花去的钱能报销 80%,将款直接打到她本人的 银行账户上最终,刘女士不仅没治好病,反而两腿红肿、 麻木,住进了医院再联系这些专家时,商家均搪塞她,专 家忙、院长出国了……案例五、“无理由退货”成陷阱 广州市消费者刘先生患有前列腺疾病,一天他打开某公 司官网,看到在推销某品牌前列腺贴,“承诺 15 天内无理 由退货”他就花680 元订购了一个疗程刚用几天发现所 贴患处皮肤红肿发炎,他立刻停止使用,打要求退货 商家说:“我们只管销售不管退货,谁给你的货你就找谁吧 “,他又去找送货的快递要求退货,快递说:“我们只负责 送货不负责退货,你需要找当时与你联系的专家”几经周 折好容易找到了专家,专家却说,做不了主,要找经理就 这样刘先生的退货要求被他们推来推去黑龙江的王先生通过他购物的经历也有同感。

他说 订货时,销售人员亲切热情,让人毫不设防,收到产品 前三天经常接到售后服务热线,指导他如何使用,询问使用 效果,消费者一旦实话实说,以没有效果要求退货时,所有中断,集体失踪他们像是有组织、有预谋,分工明确, 配合默契的欺诈团伙案例六、养生讲座变陷阱青岛消费者韩先生说,北京某健康协会在青岛一酒店举 办健康讲座,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自称是北京某著名医院 退休的医生亲自为我爱人把脉看病,并积极推销某保健品, 该医生说服用后可以增强免疫力,活到100 岁没有问题他 深信不疑付了 5800元买了六盒保健品,回到家服用二粒后, 我爱人感到不舒服头晕我赶紧赶到大酒店去退货,酒店人 员说,他们退房回北京了江西省广昌县杨先生也投诉说,广州某公司到他们县推 销某品牌原生态水机采取送面条、酱油等小物品,引诱老 年人前来参加讲座活动宣称水机是经过保险公司承保的, 卫生部批准的专利产品,原价上万元,今天为扶助贫困县, 关心爱护老苏区人民安全用水,水机降至成本价 2800元卖 给你们当时有近百人购买了水机,推销后他们火速离开广 昌县城如今半年多过去了,才发现水机坏了无人修,过滤 嘴塞了无处换,拨打售后无人接听。

案例七、充补贴造陷阱辽宁消费者杜先生投诉道,某一天他在家接到自称是某 协会刘主任的,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我的号,很关心 的问他糖尿病得了多长时间,每年吃药要花多少钱?刘主任 说他有个国家卫生部的补助项目,能为他申请困难补助6万 元杜先生一听别提有多高兴了,刘主任提出必须先交税 2500 元,杜先生就交了 2500 元,之后,刘主任说还要再交 2500 元的转账费,7 天后杜先生就能收到那笔 6 万元补助 款了十几天过去了,杜先生也没有收到一分钱,这才醒过 来,原来那头的刘主任是个骗子八十一岁的刘女士患有糖尿病八年了她由于长期买高 价药吃,造成生活困难,总想找到一种不需要长期吃药的方 法一天接到自称北京杨主任的,称他是某糖尿病研究 院的,在网上查到我患有糖尿病还说他的药不单能降血糖, 还可以修复胰岛素功能,我同意试试于是寄来一个半月的 药,980 元没几天杨主任又打来,说给我介绍该院一 位从医四十年专治糖尿病的老院长,吃他配的药,可以不用 终身服药我非常希望得到这位医生的治疗,三天后收到了 第一批药,交了 3700 元有艾草泡脚、三宝胶囊、益脑胶 囊接着他又推荐我买了 2 个月的药 4300 元,这些药没有 中文说明书,是藏文。

接着老院长又来了,说你还需要 服第三次药,才能彻底巩固病情,提高免疫力,这次要交 8000 元他说我会亲自向财政部帮你申请药费补助,享受 90%的困难补助卫生部要在你们县召开糖尿病学术研讨 会,批准你当宣传大使但卫生部要求宣传大使每人要买抗 癌药 30000 元,我说我的钱已经买药用完了,就放了 由于治病心切,上了当,我心里不服骗子发给我的药至今我不敢吃冒充卫生部部长的经查是北京某保健品公司 的案例八、保健品和药品混淆成陷阱上海消费者邱先生在自家报箱取报时发现有一大信封, 拆开见是一张中医药类的小报,打开一看赫然写着:千年传 世秘方重见天日,我可以向全国人民保证,只要吃上某某胶 囊保证用一个好一个!最多三个周期,肯定康复,如果不好, 我一分钱不收对三高、脑病、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十多种 老年病都有疗效邱先生因患有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多种疾 病,时间长达十余年,花钱多,效果差,苦不堪言见有如 此好的“神药”,喜出望外,立马打订药,快递公司把 “药”送来了,因是傍晚看不清,他就付了 2280 元第二 天打开一看,哪里是药呀,其实是保健品,其功效是提高免 疫功能他立马打要求退货,商家说你没有吃过怎么知 道对冠心病、失眠、便秘等没有效果呢?说完就挂断了。

案例九、上门维修布陷阱 北京七十八岁的戴女士投诉说,2015 年7月的一天, 家里的热水器突然坏了天气酷热必须马上维修,她女儿在 网上查到一个维修就报修了,下午四点多来了两位工 人,简单问了情况,就开始拆热水器,随机取下一根金属棒, 又装进去同时放进四根像钢笔长短的金属棒,还举给我看 说“你看好了是四根”,当时并没有告诉我价钱,不到半小 时就弄好了,连说了几次“你家这牌子热水器很好,现值一 万多元呢”,接着探问“你家就你一人住吗?”然后就开单 交款,每根金属棒 720 元,用了四根,2880元,加上工钱 开价 3100 元我女儿就留给我300 元,要这么多钱,我只 好用自己的工资支付了女儿回家后责问我为什么不给她打 ?我说你上班不好打扰女儿在网上查了价钱,说一个 热水器也就二、三千元左右,四根金属棒怎么要这么多钱? 我付了钱还遭到埋怨,自认是上当受骗了,深感现在太没有 安全感了案例十、互联网金融新陷阱老年人的收入主要靠养老金,他们平时多把钱存放在银 行互联网金融对他们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平时对互联 网金融知识了解的不多,不知道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动辄 20%甚至 30%的年化收益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血本无 归的结局,或者商家投资的就是虚假项目,为骗钱而圈钱。

但老年人不擅长利用网络进行搜索、对比和研究,更不了解互联网理财规则信息主要来自商家的广告和熟人的介绍,抗风险的能力明显不抵年轻人,但面对高利率的诱惑,一些 老年人也坐不住了,纷纷将存在银行的养老钱投到互联网金 融中为了把老年人拉进互联网金融中,有些公司还组织老 年人免费旅游、实施送米、送油等恩惠诱惑,承诺高收益等, 这些老年人在起初尝到甜头后,就放松了警惕不断往里投 入,甚至把卖房款也放进去,直到公司出事、老板跑路,这 些老年人才如梦方醒,病倒住进医院老年人购物时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发票、快递单据、合同 和广告等证据,这是消费维权的重要证据对于网络、电视和电 话等远程购物形式,老年人应当问清楚商家的具体名称和地 址,商品的使用性能、禁忌条款和售后服务渠道,做到明明 白白消费在消费中遇到被欺骗的情况,要及时报案,向当 地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请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老年 人,还他们一个诚实有信、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