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整体认读音节巧记法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2.50KB
约9页
文档ID:154257721
整体认读音节巧记法_第1页
1/9

整体认读音节巧记法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共安排16个整体认读音节,他们是: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yunyuanying1、zhi.chi.shi.ri.zi.ci.si这7个是整体认读音节.它们发音与声母zh.ch.sh.r.z.c.s一样.只是整体认读音节发音响亮些.而7个声母发音要轻短.因为有共同的规律,记起来倒也不难,2、yi.wu.yu.ye.yue.yin.yun.ying.yuan这9个也是整体认读音节.它们和韵母i.u.u.ie.ue.in.口n.ingdan发音完全相同.只是形体和作用不同.其实这些音节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i---yiu---yuin--yinue--yueie--y(i)eun--yuning--ying(u)an--yuan其中的规律是:只要是i和u开头的韵母,在声母y的帮助下,就可以成为整体认读音节,而读音都与原来的韵母相同,y不发音找到了这一规律,就利用儿歌记忆巧记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前面的10个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因为与声母表的顺序相同,学生容易记住但用儿歌记忆则更有趣"zhi、chi、shi、ri、zi、ci、si一起关心yi、wu、yu”。

而对于后面的6个"ye、yue、yuan、yin、yunying”音节,因为没有规律,所以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即使在老师的再三强调下一时记住了,可不久又忘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牢牢地记住这些音节呢?用顺口溜来引导学生就容易多了:“中秋佳节夜(ye)N(yue)圆(yuan),恰逢秋雨阴(yin)云(yun)影(ying)”两句话里共有6个整体认读音节这两句话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便记住了,且经久不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细致讲解:小学汉语拼音教材中的16个整体认读音节可分为五种情况:1.zhi、chi、shi、ri:这四个音节的韵母都是舌尖后元音“-i”,发音时口形舌位不好掌握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是为了避开学习舌尖后元音“-i”的困难2.zi、ci、si:这三个音节的韵母都是舌前元音"-i”,发音时口形舌位也不好掌握把这三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是为了避开学习舌尖前元音’-i”的困难3.ye:这个音节可以看作韵母ie自成音节,也可看作由声母y和韵母e拼成的音节如果按前一种理解,那么,把它作为整体来认读,是为了免教拼写规则(《方案》规定:韵母ie自成音节,要把i改为y);如果按后一种理解,则把它作为整体来认读,是为了免教舌面前半低元音“©”。

4.yi、yin、ying、wu: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韵母i、in、ing、u前面加y或w构成的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5.yu、yue、yun、yuan: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撮口呼韵母口、ue>Un、uan前面加y构成的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也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PS:yan这个音节不属于以上五种情况,故不列为整体认读音节Yan中的a相当于e但不是eYan中的an不是“安”的音,实际读en,国际音标是9n〕有的老师教成“y(衣)一an(On)—yan(烟)”是可行的口诀记忆法各科知识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例如:1. 用口诀法记忆实数的绝对值“正”本身,“负”相反,“0”为圈2. 用口诀法记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3. 用口诀法记忆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首先提取公因式,其次考虑用公式,十字相乘排第三,分组分解排第四,几法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试一试4. 用口诀法记忆数学中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5. 用口诀法记忆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底倒指反幕不变:a-p=1/ap(aHO,p为正整数)6. 用口诀法记忆对数的运算法则(1) 乘除变加减,指数提到前:logaM・N=logaM+logaNlogaM/N=logaM—logaNlogaMn=nlogaM(2) 底真倒变,对数不变;底真互换,对数倒变;底真同方,对数一样。

3) 底是正数不为1(在logaN=b中,a>0,DaH1),底的对数等于1(logaa=1),1的对数等于零(loga1=0),零和负数无对数(在logaN=b中,N>0)7. 用口诀法记忆物理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和安培定则左电动,右发电,右手螺旋磁力线8. 用口诀法记忆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顺序先将游码拨到零,再调螺旋找平衡;左盘物,右盘码,取放砝码用镊夹;先放大,后放小,最后平衡游码找9. 用口诀法记忆酚酞试剂的性质小芬太(即酚酞)腼腆,怕碱不怕酸,遇碱脸就红,遇酸色不变10. 用口诀法记忆化学元素化合价(1)常规价的: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2)变价的:铜一二,铁二三,二(负二)四六硫二四碳,二四六七锰全占3)负价的:负一氟氯和溴碘,负二氧硫负三氮11. 用口诀法记忆酸碱盐溶解性碱(专指OH-)溶钾钠钡钙〔Ca(OH)2微溶〕铵,全溶硝酸和盐酸(盐酸银盐、亚汞盐不溶);硫酸不溶铅和钡(硫酸只有铅、钡盐不溶),微溶银钙亚汞盐(硫酸银、钙亚汞盐微溶)12. 用口诀法记忆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轻(比空气轻)无色味溶水难(四个物理性质);有毒还原又可燃(三个化学性质)。

13. 用口诀法记忆氢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轻(是最轻的气体)无色味溶水难;无毒还原又可燃(甚至可爆炸)注:还原性和可燃性是氢气的两个化学性质,氢气的物理性质还有熔点、沸点都极低14. 用口诀法记忆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合多变一(A+BfC),分解正相逆(A—B+C),复分两交换(AB+CDfCB+AD),置换换单质(A+BC—AC+B)15. 用口诀法记忆惰性气体通电发光颜色氩紫蓝,氦粉红;氖红光,穿雾行;小太阳,是氙灯16. 用口诀法记忆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点燃切莫灯对灯,熄灭盖帽莫吹风17. 用口诀法记忆振荡试管的要领三指捏,二指弯,捏试管近边沿,腕动臂莫动,切勿画圆圈18. 用口诀法记忆汉语拼音知识(1)见到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2)i>in>ing前无声母,加个y母来弥补3)U见j、q、x,两点定要抹,u拼n和1,两点省不得4)轻声音节不标调,er作儿化e不要5)u前无声u改w(独u除外),u前无声U改yu6)a、o、e作头易混淆,音节间加隔音号(')7)b、p、m、f四声母,只拼o来不拼e(么除外)19. 用口诀法记忆多音字有些汉字,形同音异义不同,容易读错,可以口诀法为主,结合归纳法、串联法和联想法来记。

1)三中(zhOng)全会,正中(zhbng)民意,万民称(chOng)赞,称(chen)心如意2)发展畜(x力)牧,六畜(chu)兴旺,调(diao)集饲料,精心调(ti佥o)养3)瓜蔓(wan)蔓(man)延,蔓(m^n)菁戏雨;一度(dU)秋风,难度(duo)归期4)民乐(yu直)队,乐(1直)滔滔,穿藏(zang)袍,藏(cang)猫猫,迎朝(zhao)阳,朝(chao)前跑,日落(lub)落(1a)不下莲花落(1ao)5)肩膀(bang)膀(pang)肿膀(pang)胱烧,咳(hai)声咳(ke)嗽声声高6)骏马奔(bOn)腾河奔(ben)流,牧民日子有奔(ben)头7)单(shan)大侠,不简单(dan),抗击单(chan)于保江山8)薄(bao)地种薄(bo)荷,实在太刻薄(bO)9)常年劳累(1ei),疲劳积累(1©i),—旦生病,便成累(1ei)赘10)正(zheng)月里,正(zheng)热闹,重(chOng)|阳(节)花鼓重(zhong)重敲20. 用口诀法记忆古文加标点的规律曰后冒(冒号),哉后叹(叹号);盖、夫大多在句前,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尔后面加圆圈(句号);者、也表停顿,句逗酌情看。

21.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2.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梁唐晋汉周,前边都有后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中原乱23.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24. 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孔孟儒,行“仁政”;道“无为”,老庄兴;子墨子,讲“非攻”;韩非子,“法治”行25. 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乱的起止年代可用口诀来记:安禄山,史思明,骑胡虎(755),溜山(763)城26. 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洪秀全,拜上帝,太平天国大起义;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南京定都换了天27.地球的形状口诀赤道鼓,两极扁;北极长,南极短28.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记)口诀辽吉黑,云贵川,陕西青藏(陕西、广西、青海、西藏)浙福甘,二江二湖二河山,安宁古广(安徽、宁夏、内蒙古、广东)新海湾29.与中国接壤的15个国家名称口诀月娥姑娘(越南、俄罗斯)很腼腆(缅甸),蒙着布单披仨毯(蒙古,不丹,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斯坦),度过稀泥(印度、老挝、锡金、尼泊尔)去朝鲜,吧叽吧叽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摘自迟雅著《学习方法指导》。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