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时作业 12.1 杠杆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A.动滑轮 B.订书机 C.羊角锤 D.镊子2.如图所示杠杆挂上钩码后恰好水平平衡,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在下列情 况中,杠杆能保持水平平衡的是( )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一格 B.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 C.左、右各减少 一半钩码 D.左、右钩码各减少一个钩码3.如图所示,当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栏杆升起时,它相当于()A.省力杠杆 B.费力打杆 C.等臂杠杆 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是一根重为 G 的均匀木棒 OA,能以支点 0 自由转动,现用力 FC 作用于木棒的 A 端,使木棒 OA 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当力 F 由 FC 方向逐渐转到 FB 时,力的大小变化为( )A. 一直在减小 B.保持不变 C. 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 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动滑轮既能 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6.右图是电工常用的胶把钢丝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钢丝钳的剪口较薄,可以增大压强 B.钢丝钳的钳口较粗糙,可以增大 摩擦[C.钢丝钳的胶把是绝缘材料,可以避免触电 D.钢丝钳使用时是一个 杠杆结构,可以省距离[7.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 B.剥核桃壳的核桃钳 C.钩鱼者手中的鱼杆 D.撬 钉子的钉锤8.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 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 且都是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9.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肘关节为支点,哑铃对手的压力为阻 力.当曲肘向上举起哑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C.前臂 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10.甲图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
如乙图所示,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 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杠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 A 端上升 C.不能平衡,B 端上升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 的中点悬挂一重 G=100N 的物体,在 A 端施 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F=________ N.保持 F 的 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 A 位置匀速提到 B 位置的过程中,力 F 将 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物体上升 2m, 则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拉力做的功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200J.12.如图是一款指甲刀.它有________根杠杆组成,手柄 CBA 是 ________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13.列车上出售的食品常常放在如图所示的小推车上,若货物均匀摆在车 内,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 杆,支点是 ________(写出支点位置的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 A 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 ________ (写出支点位置的字母), 这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 ________杠杆.14.从支点到阻力用线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 距离叫________;如果把铁锹看作费力杠杆,在图中所示的 A、B、C 三点 中,支点是________点,动力作用点是________点.15.如图赛艇比赛的场景,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若把杠杆按省力杠 杆、等臂杠杆和费力杠杆进行分类,赛艇的桨属于________杠杆;运动员 用力向后划水,船就前进,使船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三、计算题16.如图所示,杠杆质量忽略不计,O 为杠杆 AB 的支点,物块甲和乙分别 挂在杠杆 A、B 两端,杠杆平衡,已知物块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3:2,物 块甲的密度ρ甲=5×103kg/m3 , 乙的密度ρ乙=2×103kg/m3 . 求:OA 与 OB 的长度之比.17.如图所示,一个厚度均匀的薄木板长 2m,木块右端用一根绳子悬 挂.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0N.一个大小不计的木块重 40N,它从木块左边的 O 点开始以 0.2m/s 的速度向木板右端匀速移动,求:木块 运动多长时间绳子断裂?(木板重力不计).四、作图题18.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 F1 的力 臂及阻力 F2 .19.如图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O 是轮子的转轴,O'是箱体的重心。
以 O 为支点,画出力 F 的力臂和箱体所受重力的 示意图20.如图是一个瓶盖起子,请标出支点 O 并画出阻力 F2 的力臂.21.图中,杠杆 OBA 在图示位置静止,请画出作用在 A 点的最小力 F 及其 力臂 L.22.如图所示,用力 F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请画出 F 的力臂 L.五、实验探究题23.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第二组 按图丙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则:①F1________F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你认为第___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3)第二组多次实验后,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序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1232.02.03.0510101.02.02.0101015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4)根据第 2 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 +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24.小明用杠杆、一盒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探究杠杆平衡条 件”的实验.(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 其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以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侧挂 2 个钩码,图乙所示.要 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 A 处挂________ 个钩码.(3)小明再次在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小明又调 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然后记录下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 力臂的数值.他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得不到正确的“杠杆的平衡条 件”,其原因是:________.(4)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杠杆变成斜向上拉,如图丁所示.若杠杆 仍在水平位置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________(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答案第 1 题:【答案】 D【考点】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A、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省 了力,费了距离;B、订书机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 杠杆,省力但费距离;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D、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选 D.第 2 题:【答案】 C【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分析】设杠杆的分度值是 L,一个钩码的重是 G,根据杠杆平 衡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设杠杆的分度值为 L,一个钩码的重为 G.A、杠杆左边:力×力 臂=2G×3L=6GL;杠杆右边:力×力臂=4G×L=4GL;杠杆左边的力×力 臂大,所以杠杆的左边下沉.不符合题意.B、杠杆左边:力×力臂 =4G ×4L=16GL;杠杆右边:力×力臂 =6G×2L=12GL;杠杆左边的力×力臂 大,所以杠杆的左边下沉.不符合题意.C、杠杆左边:力×力臂=G× 4L=4GL;杠杆右边:力×力臂 =2G×2L=4GL;杠杆左边和右边的力×力 臂相等,所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符合题意.D、杠杆左边:力×力臂 =G×4L=4GL;杠杆右边:力×力臂=3G×2L=6GL;杠杆右边的力×力臂 大,所以杠杆的右边下沉.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判断杠杆是否平衡,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 端下沉.第 3 题:【答案】 B【考点】杠杆的分类【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栏杆升起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 相当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选 B.【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观察实物,体会支点的位置,从而进一步 判断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度关系.联系生活经验,要判断杠杆的类型, 可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 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为 等臂杠杆第 4 题:【答案】 C【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解析】【分析】如图所示是一根重为 G 的均匀木棒 OA,能以支点 0 自 由转动,现用力 FC 作用于木棒的 A 端,使木棒 OA 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 衡。
当力 F 由 FC 方向逐渐转到 FB 时,动力臂是先变大后变小的,力的大 小变化为先减小后增大故选 C点评】在此题中,阻力和阻力臂是不 变的,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等 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动力将先变小后变大第 5 题:【答案】 D【考点】杠杆的分类,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 组及其工作特点【解析】【解答】A.省力杠杆能省力,费力杠杆则不能省力,A 不符合题 意;B.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B 不符合题意; C.动滑轮能省 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 不符合题意;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 的方向,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分析】掌握简单机械的特点.杠杆分 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三大类.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因 此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杠杆,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但 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滑轮组的特点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第 6 题:【答案】 D【考点】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钢丝钳上利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可以从力、电两个方面打开思 路,力学中主要涉及到杠杆、摩擦力、压强等;电学主要涉及到导体和绝 缘体的知识,然后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A、钳子的刀口做得比较薄是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 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钢丝钳的钳口较粗糙,是通过增大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钳把包 了一层胶皮是利用了胶皮是绝缘体,不导电的性质,故本选项正确,但不 符合题意;D、钢丝钳是一个杠杆结构,钳把做的比钳口长是增大了动力 臂,可以省力,而不是可以省距离,故本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 D.【点评】了解钢丝钳的构造特点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能从日常使用的工具 上找到物理知识,这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侧重点,这样的题能激发学生学 习物理的兴趣第 7 题:【答案】 C【考点】杠杆的分类【解析】【解答】A、开瓶器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B、 核桃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C、钓鱼竿动力臂 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符合题意;D、撬钉子的钉锤动力臂大于阻力 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故选 C.【分析】可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比较判断是什么杠杆,当动 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 杆.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找到支点,然后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比较动力 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第 8 题:【答案】 D【考点】杠杆的应用,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解析】杠杆的分类.【分析】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进行分析,即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为费力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为等臂杠杆【解答】桶中有两个杠杆,即脚踩踏板为一个杠杆,并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 桶盖是一个杠 杆,并且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 D.【点评】会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对杠杆进行分类.第 9 题:【答案】 A【考点】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当手握哑铃向上曲肘时,若把前臂看成杠杆,支点在肘 关节的 B 位置,肱二头肌收缩抬起前臂是动力,哑铃作用在手上产生的力 是阻力,手握哑铃向上曲肘的运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 杠杆;当举起时,阻力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变短,阻力臂变小.故 选:A.第 10 题:【答案】 B【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甲图杠杆是平衡的,原因是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 乙图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后,分析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还相 等,据此判断乙图的杠杆是否还平衡.【解答】甲图杠杆平衡是因为:2G×2L=1G×4L;乙图分别加挂一个等重 的物体后:左边:3G×2L,右边:2G×4L,∵3G×2L<2G×4L,∴杠杆不 能平衡,A 端上升、B 端下沉;故选 B.【点评】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不能只看力或 力臂.第 11 题:【答案】 50;不变;等于【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如图, (1)杠杆在 A 位置,LOA=2LOC , ∵杠杆平衡,∴FLOA=GLOC ,(2)杠杆在 B 位置, OA′为动力臂,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 G, OC′D∽△OA′B,∴OC′:OA′=OD:OB=1:2,∵杠杆平衡,∴F′LOA′=GLOC ′,由此可知当杠杆从 A 位置匀速提到 B 位置的过程中,力 F 的大小不变;(3)不 计摩擦的情况下,拉力做的功 W=Fs=Gh=100N×2m=200J.故答案 为:50;不变;等于.【分析】(1)在 A 位置如图,OA、OC 为动力 F 和阻力 G 的力臂,知道 C 是 OA 的中点,也就知道两力臂的大小关系,知 道阻力 G 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 F 的大小;(2)在B 位置, 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找出动力臂的阻力臂,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关 系,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 F 的 大小变化情况;(3)不计摩擦,根据功的原理分析计算.第 12 题:【答案】 三;省力【考点】杠杆的分类【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指甲刀有三根杠杆组成,手柄 CBA 的 支点是 B,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答案为:三;省 力.【分析】根据图示判断杠杆的个数,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间的关系判 断杠杆的类型.第 13 题:【答案】 C;B;省力【考点】杠杆及其五要素【解析】【解答】解:(1)当前轮遇障碍物 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 这时手推车可看成杠杆,支点是 C 点;(2)当后轮遇到障碍物 A 时,售 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 B 点,显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此时手推车 可看成是省力杠杆.故答案为:C、B、.【分析】(1)解决此题要知道 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由杠杆的平 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较为省力.第 14 题:【答案】 阻力臂|动力臂|C|B【考点】杠杆及其五要素【解析】【解答】解:从支点到阻力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如图并结合生活经验可知:若把铁锹看作是费力杠杆时,则 C 点是支点,A 点是阻力作用点,B 点是动力作用 点.故答案为:阻力臂;动力臂;C;B.【分析】(1)动力臂:从支点 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通常用 l1 表示. 阻力臂:支点到阻 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通常用 l2 表示;(2)根据生活经验并结 合图片,可以判断如果把铁锹看作是费力杠杆时,只有 C 点为支点,AC 为阻力臂,BC 为动力臂,AC 长度大于 BC 长度,所以很容易判断动力作 用点和阻力作用点.第 15 题:【答案】 费力|水【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杠杆的分类【解析】【解答】解:通过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可看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赛艇的桨是一个费力杠杆;根据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运动员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就给赛艇一个向前的 力,因此使赛艇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答案为:费力; 水.【分析】(1)分析赛艇的桨,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很容易判断 出是省力还是费力杠杆.(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 16 题:【答案】 解:由 G=mg=ρVg 得:G 甲=ρ甲 V 甲 g,G 乙=ρ乙 V 乙 g,由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得:G 甲×OA=G 乙×OB,则 = = = =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 G=mg=ρVg 计算出甲、乙两物体的重力;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得出 OA 和 OB 的长度之比.第 17 题:【答案】 解:F1L1=F2L210N×2m=40N×L2L2=0.5m由公式 V=t=得,=2.5s【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0N,当拉力大于 10N 时 绳子断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计算出拉力等于 10N 时木块的力臂,进一步根据速度公式 V=计算木块运动的时间.第 18 题:【答案】 解:过 B 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阻力 F2);过支点 O 作垂直于 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 L1).如图所示【考点】力臂的画法【解析】【解答】先确定阻力作用点(即 B 点),然后过阻力作用点表示 阻力的方向(即竖直向下);已知支点和动力的方向,过支点作力的作用 线的垂线段(即力臂).【分析】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杠杆五要素,然后 根据杠杆的五要素作出相应的作用力或力臂第 19 题:【答案】 解:【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支点是轮子轴心点 O,力臂 L 是支点到力 F 的作用 线的距离.重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来解答此题.过 O 点作 F 的垂线即为 F 的力臂,过 O′作竖直向下的作用力 G 即为箱体所受重力.如图所示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要重点把握两个要素:①力的方向;②力的作用点.此题中要分清支点 O 和箱体的重心 O′,二者不能混为一 谈.第 20 题:【答案】 解:由图可知,起子绕起子与瓶上方接触点旋转,故上方接触点 为支点;起子的另一个与瓶盖的接触点受瓶盖的阻力向下,过支点 O 作力 F2 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标出力臂符号 L2 . 如图所示:【考点】力臂的画法【解析】【分析】在杠杆上,支点指的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阻力是阻碍 杠杆转动的力,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此题中支点为点 O,阻 力力臂为支点 O 到 F2 的作用线的距离。
第 21 题:【答案】 解:连接 OA 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 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考点】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 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第 22 题:【答案】【考点】力臂的画法【解析】【解答】解:已知支点为 O,过点 O 作力 F 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如图所示: 【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因此要先确定支点,然后判断力的方向,再过支点做出力的作用线的垂 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为所求作的力臂.第 23 题:【答案】(1)右(2)大于|二|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3)F1L1=F2L2 (4)将不同的物理量进行了加法运算【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解:(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图知,右端偏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节;(2)①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杠杆在水平平衡,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相等,但乙图中弹簧测力计是倾斜的,动力臂较小,因此动力较大,故 F1 >F1′;②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因此 第二组实验设计的好,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杠杆垂直,力臂直接从杠 杆上直接读取;(3)从实验表格中可知,三次实验数据都满足:动力×动 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4)动力的单位是 N,动力臂的单位是 cm,两个物理量的单位不相同,不能进行加减运算.故答案:(1)右;(2)①大于;②二;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3) F1L1=F2L2;(4)将不同的物理量进行了加法运算.【分析】(1)在调 节杠杆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较高的一端调节;(2)①杠杆的平衡条件 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时,根据 动力臂的变化可以分析出动力的变化;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 读出来;(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由 于动力和动力臂的单位不同,所以不能进行加减运算.第 24 题:【答案】 (1)右(2)1(3)挂上钩码后,再次调节平衡螺母(4)变大 【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解:(1)如图,杠杆的右端上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 L,图乙中,杠杆的左端:2G×2L=4GL,A 处的力臂为 4L,杠杆的右端:F2×4L=4GL,解得 F2=1G,即在 A 处挂 1 个同样的钩码.(3)若在杠杆的支点两侧上挂上钩码后,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 衡,此时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应该改变钩码的数量或位置,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重新平衡;而小红杠杆上挂钩码后,又调节了平衡螺母.(4)由图 示可知,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支点到拉力作用点的 距离,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此距离,拉力力臂变小, 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答案为:(1)右;(2)1;(3)挂 上钩码后,再次调节平衡螺母;(4)变大.【分析】(1)调节杠杆两端 的平衡螺母,使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在 A 处挂钩码的个数.(3)调节 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就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依靠改变钩 码的数量和位置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4)阻力和阻力臂不变, 根据题意判断动力臂如何变化,然后由平衡条件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何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