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营养宣教急性胃炎第一阶段1、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由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有剧烈腹痛、腹泻 可暂时禁食;2、由于失水较多,可采用新鲜果汁、藕粉、米汤、鸡蛋汤等流质饮食;3、 少食多餐,每日6~7次,每次量不可多,每餐量200~500ml,尽量减少 胃的负担4、 大量饮水每小时一次,约 100~150ml 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缓解脱 水,加速毒素排出5、 禁用牛奶及其制品、并减少蔗糖的摄入禁用含粗纤维的蔬菜,如酒菜、 芹菜、 葱头和不熟的水果,不易消化的油煎、油炸食品与腌、薰、腊的大块鱼、 肉等食物禁用各种酒及含酒精的饮料和产气饮料,如汽水、汽酒,禁用辛辣的 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胡椒等6、 烹饪:应尽可能多采用蒸、煮、烩、炖等方法7、 食物选择:米汤、藕粉、果汁、清汤、蛋汤急性胃炎第二阶段1、 病情好转后,给予易消化及无刺激性的少渣半流质饮食2、 恢复期采用少渣软饭可采用软米饭、花卷、馒头、汤面等主食;副食 中烩鱼丸子、鱼片、炒嫩瓜果、纤维细软的蔬菜与瘦肉类皆可食用;3、 少食多餐,每日 6~7 次,每次量不可多,尽量减少胃的负担4、 伴肠炎腹泻者,不易采用易引起胀气的食品,如蔗糖、牛奶、豆奶及相 关产品。
5、 烹饪:应尽可能多采用蒸、煮、烩、炖等方法1、 食物选择:应选择清淡、少油、无或极少刺激性易消化的食物采用易 于消化的食品:选用鱼、虾、鸡肉、嫩牛肉、瘦猪肉等肌纤维短且柔软易消化的 食品对胃酸分泌过少或缺乏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给予富含氮浸出物的鱼汤、 鸡汤、肉汤及蘑菇汤等原汁浓汤,以增强胃酸分泌,提高胃酸浓度和食欲适量 饮用酸牛奶也有利于萎缩性胃炎的改善对伴有高酸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避免 食用富含氮浸出物的原汁浓汤,用煮过的鱼、虾、鸡肉、瘦肉来烹饪菜肴,以减 少对胃的刺激及胃酸 的分泌;鲜牛奶有极强的中和胃酸的作用,适用于浅表性 胃炎患者对于胃酸过少或缺 乏的萎缩性胃炎病人可用酸牛奶来提高消化率 吃些新鲜柔嫩的蔬理搭配,不断调节, 改善患者的食欲,满足其营养的需要2、 少食多餐:根据病情,可采用每日 4~5 次、定时定量、规律用餐3、 咖喱、芥末、浓茶、浓咖啡、肥肉、奶油、辣椒、洋葱禁用烟酒消化性溃疡第一阶段适用于溃疡病急性发作或出血刚停止后进流质膳食,每天 6~7 餐每天两 次牛奶,若牛奶不习惯或腹部胀气者,用豆浆代替,或加米汤稀释限用肉汤、 鱼汤、鸡汤、浓茶、咖啡和酒以及含有酒精的饮料等。
消化性溃疡第二阶段1、适用于病情稳定、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患者2、 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每天6餐每餐主食不超过100g可食面条、馄饨、 小笼包、清蒸鱼、软烧肉、碎肉丸等3、 避免过饱,防止腹胀,仍禁食含粗纤维多的蔬菜,避免过咸等易进厚流质膳食或细软易消化的少渣半流质软食,如鸡蛋粥、肉泥碎烂面条 等,每天六餐,每餐主食50g;加餐可用牛奶、蛋花汤等禁食碎菜及含渣较多 的食物消化性溃疡第三阶段1、 适用于病情稳定,溃疡基本愈合并逐渐康复者2、 采用软饭,主食不限量,除 3 餐主食外,另加 1~2 餐点心3、 不宜进食油煎炸及含纤维多的食物4、 禁食碎菜及含渣较多食物吸收不良综合征饮食中给予鲜果汁、无油肉汤、蘑菇汤等缺铁性贫血者,可进食含铁丰富 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必要时口服铁剂少量多餐:选择细软易消化食物,既保 证足够营养,又不致加重肠负担注意烹调方法,以煮、烩、烧、蒸等为宜,避 免煎、炸、爆炒等,以减少脂肪供给量乳糜泻者应严格地、长期地食用无麦胶 饮食,并禁止饮用啤酒炎性肠道疾病(IBD)一、 营养治疗: 1、限制性清淡膳食、少渣 2、适宜的热量、低脂肪、充 足的氮、充足的维生素A,D,B12, C和叶酸等。
3、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4、少量多餐:每日 5~6 餐二、 食物选择: 宜用食物:精制米面、瘦肉、鱼类、鸡蛋、蔬菜泥等慎 用食物:牛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禁用)等 禁用食物:粗粮、干豆类、肥 肉、动物油、蔬菜和水果(急性发作期禁用)、辣椒、胡椒 、芥末、各类油炸食 品等国外研究表明,下述食物于该病复发似有一定关系:玉米、小麦、鸡蛋、土 豆、茶、咖啡、苹果、蘑菇、燕麦、巧克力、奶制品和酵母等肠瘘早期积极控制感染,腹腔引流;肠外途径补充丢失的液量和电解质,纠正水、 电解质、酸碱紊乱;营养支持方式中首选肠外营养 (PN),PN 可大量减少胃肠液 分泌(50%~70%),同时胃肠反应也较少热量供给以葡萄糖和脂肪为主,约 105kJ(25)~126kJ(30Kcal/(kg ・d));氮源可从普通氨基酸液中获得,一般1g/(kg・d) 即可满足病人需要,个别病人因周围静脉耐受性差,可改用短期中心静脉进行营 养支持对小肠瘘,可加用生长抑素类似物肠瘘口小,流量少的患者可采用管 饲或口服要素型或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若为低位瘘,患者情况已稳定,并可耐 受自然食物,可少量给予流食,并逐步过渡到少渣清淡半流质。
便秘1、应给与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菠菜、空心菜、萝卜、黄豆、 白薯、大麦、荞麦、玉米面等,还有水果,争取每日增加食物纤维含量在 10g 以上2、 纠正不良偏食习惯,多用粗粮、豆类及其制品,以增加维生素量,必要时可 采用维生素B1补足到每日15mg,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3、 多用产气类食品,如生葱、生蒜、生黄瓜、生萝卜、炒黄豆等,利用其产气 增加肠蠕动,利于排便4、 多饮开水与饮料,每日清晨空腹时喝 1~2 杯温凉的淡盐开水,可有通便的功 效5、 适当多用油脂食品;如花生、香油、或葵花籽油等6、 对老人因体虚而便秘者,可采用香蕉、蜂蜜、芝麻等,有润燥通便的功效7、 采用药膳:⑴香茶蜜:组方一蜂蜜65g、香油35ml 制法-将香油兑入蜂蜜中,加开水冲服 用法-早晚各一次2)葱味牛奶:组方一鲜牛奶250ml、蜂蜜60g、葱汁少许 制法-将葱汁、蜂蜜兑入牛奶中煮开,改用文火煮 10 分钟即可 用法-早晚各一次急性腹泻1、急性期 排便次数多,常伴呕吐,暂时禁食,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严重者 先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呕吐停止后进清流食,少量多餐2、好转期 大便次数减少,给予全流食,逐渐过渡到少渣半流食。
3、恢复期 给予低脂少渣软饭,食物温度不宜过冷1、 少渣饮食可减少肠蠕动、减轻腹泻,故宜进食挂面、粥、烂饭等;2、高脂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道负担,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腹泻,故选用含脂 肪少的食品,如瘦肉、肝、肾、鸡、鱼等,烹调油也应加以限制3 、给予高蛋白高热能饮食,如鲜嫩的瘦肉、脱脂牛奶、蛋清、鱼、虾、豆 制品等,改善肌体营养能量消耗 对粗粮、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不宜食用; 对坚硬不易消化的肉类如火腿 、香肠、腌肉等要禁用;对刺激性食物如辣椒、 烈酒、芥末、胡椒不要食用;对肥肉、油酥点心等高脂肪食物要坚决放弃4、 烹调方法以蒸、煮、氽、烩、烧等为主,禁用油炸、爆炒、醋溜等适 时给予加盐肉汤、菜汤、鲜果汁等,补充机体需要的维生素肝硬化控制病情发展;供给丰富的营养素,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以及 肝功能恢复1、每日所供给的热能要充足,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2、蛋白质:良好的蛋白质营养能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利于腹水和水肿消退,并 可促进损害的肝细胞再生但有肝功能衰竭、肝昏迷倾向时,要限制蛋白质供给3、脂肪:脂肪不宜过多,因为肝病时胆汁合成和分泌减少,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功能减退脂肪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则沉积于肝内。
4、碳水化合物:应供给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每日以 300~450 克为宜,但不要过 多进食蔗糖和甜食,应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5、 维生素:维生素供给应充足,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 K及B族维生素6、 钠:有水肿和轻度腹水患者应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1~4g严重水肿时宜无盐饮食,钠限制在每日 0.5g 左右,禁用含钠多的食物,如海产品、火腿、皮 蛋、肉松、酱菜、味精等7、 微量元素:肝硬化时易发生低血钾,蔬菜、水果中含钾及维生素较多,应足 量补充8、 食物烹调方法: 采用蒸、煮、炖、烩等,使制成食物柔软,易消化忌用 油炸、煎炒,防止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 少量多餐,禁用强烈调味品及肉汤、鸡汤、鱼汤及酒精饮料等,以减轻肝脏 负担10、 可以食物:细粮、瘦肉、内脏、乳类、鱼虾类、禽类、豆制品、蔬菜、水果、 果汁等忌用食物:含皮及纤维过多的粗粮、油炸及多油食品、洋葱、韭菜、黄 豆等易胀气食物、硬壳类如花生、核桃等、刺激性食物如葱、蒜、胡椒等、带骨、 刺的肉、粗糙、干硬的食物急性胰腺炎1、 急性发作期初期,应严格执行禁食制度一般不少于 3天,切忌过早进 食2、 病情缓解,症状基本消失后,可给予无脂碳水化合物流质,如果汁、米 汤、菜汁、蛋白水、绿豆汤等食物。
禁食浓鸡汤浓鱼汤、肉汤、牛奶、豆浆、 蛋黄等食物3、 病情逐渐稳定后,改为低脂肪半流蛋白质不宜过多,充足碳水化合物禁食含脂肪多和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绝对禁酒4、禁食后常出现电解质紊乱,如钾、镁、钠、钙等矿物质易下降,膳食结 合电解质的变化适时加以补充5、少量多餐 每天 5~6 餐,每餐只给予 1~2 样食物;注意选用软而易消化的 食物6、烹调方法 宜采用烧、煮、烩、率、卤等方法,烹调时不用或少用植物油 全天脂肪总量为 20~30g慢性胰腺炎1、 脂肪:限制脂肪,随病情好转可增至每天40~50g ;必要时可补充中链甘 油三酯2、 蛋白质:每天供给50~70g;注意选含脂少的优质蛋白食品,如鸡蛋清、 虾、鱼等食物3、 碳水化合物:因所需能量由碳水化合物补充为主,每天可供给300g以上4、 胆固醇每天供给量不超过300mg为宜5、 维生素应供应充足,多选用富含维生素 A、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 的食 物6、 忌用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的食物,限制味精用量禁用含脂肪多的食物, 如油炸食品7、 戒烟,避免暴饮暴食,进餐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脂肪肝1、 控制总热量,对体重正常患者,在轻度活动情况下,每日每千克体重供 给30kcal;超重者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17~25kcal。
使体重逐渐减轻,利于肝功 能的恢复2、 蛋白质:每日供给患者蛋白质80~100g为宜可促使肝细胞的恢复和在 省,以及提高血浆蛋白量3、 脂肪:每日供给脂肪35~50g脂肪的供给量以低脂肪为宜最好供给含 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植物油4、 碳水化合物:给予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每日供给200~300g为宜5、 食盐:一般给予 5~6g6、 严禁饮酒及含酒精的饮料少吃刺激性食物7、 一日进食4餐或3餐胰腺癌1、 控制热量摄入:热能供给不宜过高,从事轻度活动的脂肪肝病人每日应 供给126T47 kj/kg(30~35kcal/kg),以防止发胖和避免加重脂肪堆积,对于肥胖或 超重者,每日血为84T05 kj/kg(20~25kcal/kg),以控制或减轻体重2、 适当提高蛋白质:建议高蛋白质饮食(1.5~1.8g/kg),以避免体内蛋白质消 耗,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保持氨基酸的平衡很重要蛋白质中蛋氨酸、 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等均有抗脂肪肝的作用3、减少糖类和甜食:碳水化合物应主要有谷粮供应,不用精制糖类、蜂蜜、 果汁、果酱、蜜饯等甜食和甜点心4、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植物油不含胆固醇,所含谷固醇或豆固醇和必须脂 肪酸有较好的趋脂作用。
全日食物和烹调油所供给总量不宜超过20g,对于胆固 醇高的食物亦适量控制5、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饮食应粗细搭配,多用新鲜蔬菜、水 果和藻类,保证有足够的食物纤维肝性脑病 降低或防止血氨升高,促进氨等有毒物质的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保护大 脑,预防或延缓肝昏迷的发生1.能量供给应充足,保证大脑的能量需要,减少组织蛋白质分解,保护肝 功能复苏后:6300-8400kJ / d(1500-2000kcal / d)左右2.蛋白质供给的基本原则是采用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谨慎调整植物蛋 白可提供支链氨基酸,还能增加排便量,减少氨的吸收但长期无优质蛋白质, 影响肝组织的修复,在控制蛋白质摄入总量的前提下,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 应交替食用复苏后:20-30g / d,如病情稳定3天后可试探性增加,每天增加 l0g,直到50g/d,禁用动物蛋白质血氨轻中度升高,如无神经精神症状者, 0.5g/(kg?d),病情好转后,逐步增加,直到50g / d左右应选择产氨少,含支 链氨基酸丰富的食物3.脂肪占总能量 20%-25%,宜选植物油4.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 60%-70%5•维生素: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 生素K、叶酸、泛酸、烟酸等。
6.水和矿物质:应注意出入水的记录,腹水者应减少食盐摄入量,应采用 低盐饮食或低钠饮食,食盐< 4g/d7.禁食粗糙、坚硬、含粗纤维丰富、刺激性的食物8.预防便秘,蔬菜应加工成蔬菜泥进食,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少食多餐,每日 5-6 餐10.食物制作清淡少油、软烂、少渣、易吞咽11.昏迷病人可采用鼻饲或胃肠外营养胆囊炎和胆石症(一) 胆结石和胆囊炎与营养的关系 患胆结石和胆囊炎时可出现胆汁排泄不畅,消化功能障碍,进食较多脂肪时即发 生剧痛二) 营养治疗原则 急性发作期:禁食,由静脉补给营养疼痛缓解期:选用清淡流食、低脂高碳水化合物流食、低脂低胆固醇半流或普食 (根据病情确定)1、热能:供给应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每日约1600~1800kcal,供给过多会导致 肥胖,同时肝脏合成胆固醇也增多,促进胆固醇结石的形成2、脂肪:根据病情,限制脂肪的摄入因为脂肪会刺激胆囊素的分泌从而促进 胆囊收缩急性发作期:给予完全不含脂肪的纯碳水化合物膳食;症状缓解后:严格限制脂肪膳食(20g/d)过度到中度限制(40g/d); 缓解期:轻度限制脂肪膳食(50g/d); 植物有利于胆的作用,在脂肪限制范围内应尽量采用植物油。
3、 胆固醇:限制胆固醇,过高胆固醇增加胆固醇结石的产生每日不超过 300mg4、 蛋白质:可按1g/(kg.d)供给蛋白质过多及过少均不利于胆道受损组织的修 复,蛋白的供给量应适量5、 碳水化合物:每日约 300~500g6、 膳食纤维:选用质地较软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多硬可导致消化不良 膳食纤维可阻止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减少结石的形成7、 其他(1) 限制脂肪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应注意 ADEK 的补充2) 应少食多餐,以利于刺激胆汁的分泌3) 刺激性调味品和酒类可促进胆囊收缩,应避免摄入4) 慎用产气食物:萝卜、洋葱、牛奶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可用或忌(少)食物食物类别可用食物忌(少)食物谷类各种主食粗粮、点心乳类去脂乳、低脂奶酪(视 患者难受程度而定)全脂乳肉、禽、鸡、鱼虾、瘦猪、牛、 羊填鸭、鱼子、肥肉、动 物肉脏水产品类兔肉蛋类蛋清蛋黄(每周限三个)蔬菜类除限用者外洋葱、萝卜等引起胀气 的蔬菜水果类各种水果、果汁、果冻豆类黄豆制品干豆类油脂类植物油动物油、黄油其他单糖、蔗糖、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