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D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根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 B.性 C.总结性 D.相对性2、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学科教学C.品德教育D.教学管理3、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4、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 , 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 , 实行男女教育平等 , 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5、(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6、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消退法D.系统脱敏法7、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练习法C.作业法D.演示法8、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9、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10、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11、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13、按照苛勒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 )A.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C.构造一种“完形”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14、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15、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A.测量B.测验C.考试D.评价16、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17、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8、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
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C.规则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19、朵老师很关心学生,但对学生很严格,常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和规定,大部分学生都喜 欢条老师,也能按他的要求去做朱老师对班级的领导类型于( )A.强硬专断型B.放任自由型C.仁慈专断型D.民主平等型20、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21、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一 C.心理 D.劳动起源论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2、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3、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2、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3、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4、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王某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批评后来王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老师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 请用相关知识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他应如何对王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2、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D相对性2、B3、A4、答案: :C 5、答案:C6、B7、答案:D 8、D9、A10、C11、D12、答案:D13、C14、【参考答案】D15、B16、答案:A性格特征17、A18、B19、C20、D21、答案:C 心理起源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教育,从逻辑上既是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因此,题干的说法是不正确的2、此说法是正确的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3、【参考答案】错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因此,并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4、【参考答案】错误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 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参考答案:(1)明确识记任务,提高学习的目的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利用记忆术(4)进行组块化編码(5)适当过度学习(6)及时复习2、正确答案:((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性格是后天的,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不容易改变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2)气质与性格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先从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上来看首先,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最后,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再从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来看,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3、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指的是根据学生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不断探求新的认知平衡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水平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包括:(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2)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4、(1)口唇期(0到18个月) 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2)肛门区(18月到3岁) 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4)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 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正确答案:((1)材料中的班主任的行为是错误的学生王某原来属于后进生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有:①不适度的自尊心;②学习动机不强;③意志力薄弱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 (2)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张老师应注意: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2、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高尔顿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在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提或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尔顿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还包括成熟、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人的智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模式、大众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不同的自然物理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另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对智力的发展有影响作用在同样的环境、教育条件下,拥有类似遗传条件的人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所以说,高尔顿的结论是片面,不够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