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歌曲《康定情歌》1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7KB
约6页
文档ID:138038678
歌曲《康定情歌》1_第1页
1/6

年级学科七年级音乐授课教师张志辉学校纪王场中学学生数量40课时2课时教具多媒体,PPT、打击乐器授课类型新授课课题学习歌曲《康定情歌》一、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康定情歌》是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脍炙人口的歌”中的歌唱曲目,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一首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传统民歌歌曲曲调优美流畅,文字凝练生动,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审美信息,表现了康定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唱出了青年男女热烈相爱,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情感歌词中加用了“溜溜的”、“月亮弯弯”等衬词,使歌曲更加风趣、生动在这首歌曲的学习中,以温馨、直率的爱情故事为基底,听赏两遍,引导学生丰富艺术知识,提升学生的内涵二、学情分析1、七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综合能力尚未成熟,仍脱离不了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除了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之外,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唱、创、演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多注重对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培养2、学生在入学以来都是以美声为基础的声乐歌曲,这首歌曲是第一首涉及民族唱法的作品,需要学生自己的总结比较,所以针对那些学习习惯较差,不爱动脑思考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

3、在教学设计中,我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联想——创新贯穿教学始终,力求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积极地参与,大胆的表现教学目标及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康定情歌》,学会如何把正确的发声方法与歌曲结合过程与方法1、播放音乐让学生熟悉歌曲,初步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及背景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整体对《康定情歌》有所感受2、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找出用怎样的方法把歌曲唱好3、分组让学生讨论参与,并通过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喜欢音乐,养成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合作意识,得到情感体验,培养音乐创造和表现能力,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3、实践性的课程,我们知道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学重难点关键 点教学重点1、《康定情歌》演唱技巧、风格 2、民族唱法的特点了解 教学难点1、歌唱中的呼吸技巧 2、山歌的音色把握关键点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思考、探究和参与互动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学法指 导 教师教法效果导向法:教师通过播放《康定情歌》独唱音乐和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最终学习的效果,包括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学生学法体会、讨论、实践教学准 备多媒体、PPT、打击乐器三、教学过程时间安 排教学环节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题活动设计意图5课前五分钟板块组织课堂: 课前五分钟 1、老师播放《茉莉花》.2、介绍《茉莉花》作者,音乐内容请学生举手回答知道的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歌曲通过播放家乡的音乐给学生带来亲切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由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5创设情境,导入新 课以声乐理论“气息”入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呼吸感悟歌唱中的气息更好的把握气息,正确的呼吸复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思考怎样运用好气息 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15教任务一:1、感受“闻花香”的呼吸状态,保存气息 2、跟着老师的节拍,有规律的一吸一呼,来调整自己的呼吸,感受缓吸缓呼3、叫一两个学生上前,示范放松的姿势自然呼吸,感受呼吸的正确位置任务一:有规律的一吸一呼,来调整自己的呼吸,感受缓吸缓呼让学生感受想睡觉式的轻松、自然的呼吸状态 ,找准呼吸的正确方法与位置1525学过程任务二:发声训练 一、学法指导: 教师示范 :体会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和腰部的扩张力,吸气时就找这样的感觉二、哼鸣与u母音发声 1、哼鸣  Hm 2/4    5 4  |  3   2  |   1   -   ||        U训练要求:一句闭口,一句开口交替来唱。

自己去比较怎样能将声区完全的统一起来,感受口腔内部始终打开的状态2、控制气息——打“嘟”练习 1234 5432 |1234 5432 |   1  -  || 训练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  3、教师根据学生训练的程度随时指导重点:任务三:学会唱《康定情歌》 1、教师范唱 2、教师播放原唱 提问:放的这首歌曲与之前学过的三首歌有什么不同吗? (思考民歌与美声在歌唱上有什么不同的处理)3、教师为学生弹旋律一遍 4、教师再弹一遍旋律,帮助学生认识歌谱并解决识谱中的难点节奏(解决难点)  1、教唱旋律,一句句教教师范唱,学生跟唱2、引导学生用u母音唱全曲 3、示范圆润的发音朗读歌词4、引导学生配歌词演唱全曲,在学生遇到难点部分及时纠正,并做示范2—3遍 9、教师为学生伴奏学法实践: 1、根据教师的讲解要点尝试练习 2、自己掐腰感受气息与声音的结合 3、晃动脖子1、听辨、思考 2、学生跟琴唱歌谱,找出难唱的句子。

  3、学打节奏,利用小鼓的特有节奏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呼吸记号的运用  4、学生用圆润的发音朗读歌词 5、学生跟琴配歌词演唱全曲 1、掐腰可以直接感受气息及发声的着力点 2、发声训练为歌唱做准备,为咬字吐字打基础学生根据歌曲的结构、创作的背景意图及演唱要求进行演唱,加上自己的理解去发挥10听赏拓展活动听赏《康定情歌》 1、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打击乐器,自行编配节奏为歌曲《康定情歌》伴奏,自伴自唱,先练习,后小组展示 2、教师指导,学生练习3、小组表演展示 1、编配节奏,自伴自演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发展创新思维,培养表现能力 2、通过歌舞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歌曲,感受民族音乐舞蹈的魅力5课堂小结知识回顾:教师引领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能力提升:通过互动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情感升华:总结民歌的形成,以及民歌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了解名歌的魅力3、课后作业:搜集民谣歌曲回顾我们唱好一首歌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明确在“练”中学习了唱歌具备的技巧与知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