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腹背受敌的成语故事导读:本文有关腹背受敌的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 点评和分享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典源出自《魏书.卷叁五.崔浩列传》崔浩,字伯渊,北魏东武城人他博 览经史百家之书,足智多谋,军国大计皇帝皆会与之商讨而后行泰常元年(西元416年),东晋将领刘裕征伐姚泓,想要溯黄河北上,於是向北魏请求借道, 明元帝与群臣议论是否可行大臣们都认为:函谷关是天险,刘裕不可能破关 西入,他声称要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难以预料应该抢先发兵在黄河上游加 以阻截,不要让他向西明元帝打算采纳大家的意见崔浩却持不同的看法, 他以为:「司马休之等人侵扰刘裕镇守的荆州,刘裕恨他恨得咬牙切齿已经很久 了现在趁着姚兴死了,儿子姚泓能力不行,兴兵去征伐,可以看得出刘裕必 定是想攻入关中一般来说,猛烈躁进的人,不会考虑后患现在如果阻断刘 裕西去的道路,他必定上岸向北侵略,这样反而使姚泓平安无事,而我国却招 来敌人如今我方兵马粮食都不足,不适合战争,因为一旦战争,北敌就会趁 机进攻,赶去救援北方,则东州又会发生危险倒不如将水道借给他,让他西 进,然后出兵堵住他东师之路这就是所谓『卞庄刺虎,一举两得』的局势。
如果刘裕得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之恩,如果姚泓得胜,我们也不会失去救 援邻邦的美名刘裕就算取得关中,远离本土,难於固守刘裕不能固守,最 终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所以现在不用兵马劳顿,就能坐观成败,让两虎相斗 而我们坐收长远之利,这才是的策略」但是大臣们还是认为:「刘裕如果真的 西入函谷关,就会进退无路,腹背受敌,这应当不是他的目的;而且万一刘裕上岸北侵,姚泓的兵马绝对不会出函谷关来援助我们,那时我们就糟了刘裕扬 言西行,其实是想北进来偷袭我们」最后明元帝还是采纳大家的意见,派兵阻拦刘裕,结果被打败,这时才悔恨没有用崔浩的策略后来「腹背受敌」被用来形容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