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 基本电气控制线路

1666****666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40MB
约77页
文档ID:48106449
第2章 基本电气控制线路_第1页
1/77

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章第二章 电气控制系统是由许多电气元件按照一定要求连接而成,电气控制系统是由许多电气元件按照一定要求连接而成,为了便于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研究分析、安装调试、使用为了便于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研究分析、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需要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气元件及其相互连接关和维修,需要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气元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用国家规定的统一符号、文字和图形以图的形式表示出系,用国家规定的统一符号、文字和图形以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来, 这种图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这种图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 第二章第二章 绘制电气原理图应按绘制电气原理图应按GB4728-85、GB7159-87、GB6988-86等规定的标准绘制当标准中等规定的标准绘制当标准中给出几种形式时,选择符号应遵循以下原则:给出几种形式时,选择符号应遵循以下原则:应尽可能采用优选形式;应尽可能采用优选形式;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最简单的形式;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最简单的形式;在同一图号的图中使用同一种形式在同一图号的图中使用同一种形式一、电气原理图一、电气原理图 第二章第二章 2图中所有的元器件都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图中所有的元器件都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1电气控制原理图由主电路和辅助电路组成电气控制原理图由主电路和辅助电路组成一)、电气控制原理图的绘制原则(一)、电气控制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根据简单清晰的原则,原理图采用电气元件展开的形式根据简单清晰的原则,原理图采用电气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但并不按绘制它包括所有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但并不按照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气元件的大小照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气元件的大小绘制原理图的原则主要有:绘制原理图的原则主要有: 第二章第二章 4电器触点都按没有通电和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电器触点都按没有通电和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5各电气元件一般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各电气元件一般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 排列,可水平布置或垂直布置排列,可水平布置或垂直布置3在原理图中,各个电气元件和部件在控制线路中的位在原理图中,各个电气元件和部件在控制线路中的位 置,可根据便于读图的原则安排,同一电器元件的各置,可根据便于读图的原则安排,同一电器元件的各 个部件可以不画在一处,但必须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明个部件可以不画在一处,但必须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明。

第二章第二章 8原理图的绘制要层次分明,各电器元件及触头的安排原理图的绘制要层次分明,各电器元件及触头的安排 要合理,既要做到所用元件、触头最少,耗能最少,要合理,既要做到所用元件、触头最少,耗能最少, 又要保证电路运行可靠,节省连接导线以及安装、维又要保证电路运行可靠,节省连接导线以及安装、维 修方便7由同一机构操作的所有触点,应用机械连杆表示其联由同一机构操作的所有触点,应用机械连杆表示其联 动关系各个触点的运动方向和状态,必须与操作件动关系各个触点的运动方向和状态,必须与操作件 的动作方向相位置协调一致的动作方向相位置协调一致6原理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用实心圆原理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用实心圆点表示,可拆卸或测试点用空心圆点表示;无直接电点表示,可拆卸或测试点用空心圆点表示;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点则不画图点联系的交叉点则不画图点 第二章第二章 例:例:CM6132型普通车床电气原理图型普通车床电气原理图 第二章第二章 (三)、符号位置的索引(三)、符号位置的索引 (二)、电气原理图图面区域的划分(二)、电气原理图图面区域的划分 第二章第二章 二、电器布置图二、电器布置图 电器元件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电器元件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体积大和较重的电体积大和较重的电器元件应安装在电器安器元件应安装在电器安装板的下方,而发热元装板的下方,而发热元件应安装在电器安装板件应安装在电器安装板的上面。

的上面 2)强电、弱电应分开,强电、弱电应分开,弱电应屏蔽,防止外界干扰弱电应屏蔽,防止外界干扰 第二章第二章 3)需要经常维护、需要经常维护、检修、调整的电器元检修、调整的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宜过高件安装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4)电器元件的布置电器元件的布置应考虑整齐、美观、应考虑整齐、美观、对称外形尺寸与对称外形尺寸与结构类似的电器安结构类似的电器安装在一起,以利安装在一起,以利安装和配线装和配线 5)电器元件布置电器元件布置不宜过密,应留有一不宜过密,应留有一定间距如用走线槽,定间距如用走线槽,应加大各排电器间距,应加大各排电器间距,以利布线和维修以利布线和维修 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章第二章 例:例:CM6132型车床控制盘电器布置图型车床控制盘电器布置图 第二章第二章 例:例:CM6132型车床电气设备安装布置图型车床电气设备安装布置图 第二章第二章 三、安装接线图三、安装接线图 电气接线图的绘制原则是:电气接线图的绘制原则是: 1)各电气元件各电气元件均按实际安装位置均按实际安装位置绘出,元件所占图绘出,元件所占图面按实际尺寸以统面按实际尺寸以统一比例绘制一比例绘制 2)一个元件中所一个元件中所有的带电部件均画有的带电部件均画在一起,并用点划在一起,并用点划线框起来,即采用线框起来,即采用集中表示法。

集中表示法 第二章第二章 3)各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必须与电气各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必须与电气原理图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原理图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4)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予以编号,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电气原理图并予以编号,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电气原理图上的导线编号相一致上的导线编号相一致 5)绘制安装接线图时,走向相同的相邻导线可以绘制安装接线图时,走向相同的相邻导线可以绘成一股线绘成一股线 第二章第二章 例:电气安装接线图例:电气安装接线图 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章第二章 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自锁触点自锁触点热继电器热继电器热元件热元件热继电器热继电器常闭触点常闭触点KML1L3L2FU1KMQSSB2FU2KMM3FRFRSB1一、一、 简单的起、停、保护电气控制线路简单的起、停、保护电气控制线路 第二章第二章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第二章第二章 短路保护短路保护 :FU1、FU2接触器自锁控制接触器自锁控制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保护环节保护环节欠压、失压保护欠压、失压保护 :KML1L3L2FU1KMQSSB1FU2KMM3FRKMFRSB2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过载保护过载保护 :FR 第二章第二章 1. 点动控制点动控制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启动:启动: 按下起动按钮按下起动按钮SBSB接触器接触器KMKM线圈得线圈得电电KMKM主触头闭合主触头闭合电动机电动机M M启动运行。

启动运行停止:停止: 松开按钮松开按钮SBSB接触器接触器KMKM线圈失电线圈失电KMKM主触头断开主触头断开电动机电动机M M失电停转失电停转QSL1L3L2FU1KMM3SBKMFU2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二、点动与连续运转的控制二、点动与连续运转的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开关切换开关切换3 3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FU1KMM3FRQSL1L3L2主电路主电路点动控制:点动控制:SA断开断开连续控制:连续控制:SA闭合闭合 2 2连续运转(长动)连续运转(长动)如何实现?如何实现?FU2SB1KMKMFRSB2SA控制电控制电路路 第二章第二章 按钮切换按钮切换3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连续控制:松开按钮连续控制:松开按钮SB3 按下按钮按下按钮SB1 点动控制:按下按钮点动控制:按下按钮SB3FU1KMM3FRQL1L3L2主电路主电路FU2SB1KMKMFRSB2SB3控制电路控制电路 第二章第二章 中间继电器切换中间继电器切换3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连续控制:按下按钮连续控制:按下按钮SB2 点动控制:按下按钮点动控制:按下按钮SB3 第二章第二章 电路形式电路形式:电动机原理:电动机原理:改变电动机三相电源的改变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相序,可改可改变电动机的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旋转方向转换开关控制的正反转转换开关控制的正反转 按钮、接触器控制的正反转按钮、接触器控制的正反转位置控制位置控制三、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三、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1.1.转换开关控制正反转转换开关控制正反转5.5KW以下的电动机电路以下的电动机电路直接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直接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特点特点: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应用应用:SB1KMFU2 FRKMSB2M3L1L2L3KMFRQSFU1SA主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转换开关实现电源调相用转换开关实现电源调相转换开关 第二章第二章 2.2.按钮控制正反转控制电路按钮控制正反转控制电路主电路:主电路:KM2FU1KM1M3FRQL1L3L2主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FU2FRSB3SB1KM1KM1KM2KM2SB2正转按钮正转按钮反转按钮反转按钮工作原理:工作原理:缺点:缺点:基本控制电路基本控制电路 第二章第二章 2.2.按钮控制正反转控制电路按钮控制正反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工作原理:接触器互锁控制接触器互锁控制控制电路控制电路FU2FRSB3SB1KM1KM1KM2KM2SB2KM2KM1合上电源开关合上电源开关按下按钮按下按钮SB1KM1线圈通电线圈通电M正转启动正转启动按下停止按钮按下停止按钮SB3KM1线圈断电线圈断电电动机电动机M停止停止按下按钮按下按钮SB2反向启反向启动动优点:优点:工作安全可靠工作安全可靠缺点:缺点:操作不便操作不便接触器接触器互锁互锁 第二章第二章 2.2.按钮控制正反转控制电路按钮控制正反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优点:优点:按钮互锁控制按钮互锁控制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控制电路控制电路FU2FRSB3SB1KM1KM1KM2KM2SB2SB1SB2缺点:缺点:易产生故障易产生故障 第二章第二章 2.2.按钮控制正反转控制电路按钮控制正反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优点:优点:接触器、按钮双重互锁控制接触器、按钮双重互锁控制安全可靠,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操作方便FU2FRSB3SB1KM1KM1KM2KM2SB2SB1SB2KM2KM1控制电路图控制电路图 第二章第二章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第二章第二章 3.3.位置开关控制位置开关控制 有些生产机械如万能铣床,要求工作台在一定有些生产机械如万能铣床,要求工作台在一定距离内能距离内能自动往返自动往返,通常利用,通常利用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控制电动控制电动机机正反转正反转实现。

实现 第二章第二章 工作台往复运动控制电路工作台往复运动控制电路位位置置控控制制电电路路 第二章第二章 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控制电路实现顺序控制控制电路实现顺序控制 要求几台电动机的启动或停止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来要求几台电动机的启动或停止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来完成的控制方式完成的控制方式顺序启动同时停止控制顺序启动同时停止控制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四、顺序控制四、顺序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顺序启动同时停止控制顺序启动同时停止控制特点特点: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FU1KM1M13FR1QL1L3L2KM2M23FR2主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KM2FU2FRSB3FRKM1SB1SB4SB2KM1KM2KM1 第二章第二章 顺序控制顺序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FU1KM1M3FR1QL1L3L2KM2M3FR2KM2FU2FRSB3FRKM1SB1SB4SB2KM1KM2KM1KM2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特点特点:主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 第二章第二章 时间继电器控制的顺序起动电路时间继电器控制的顺序起动电路 第二章第二章 根据根据电源容量、负载性质以及启动频繁程度电源容量、负载性质以及启动频繁程度,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有,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有直直接起动接起动和和降压起动降压起动两种方式。

两种方式 直接起动即直接起动即全电压启动全电压启动 降压起动降压起动起动电流小起动电流小,但同时起动转矩也小因此降压启动仅适用于,但同时起动转矩也小因此降压启动仅适用于空空载或轻载载或轻载情况下起动常用的降压起动方法有情况下起动常用的降压起动方法有定子绕组串电阻(电抗)启动、定子绕组串电阻(电抗)启动、 Y降压启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和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降压启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和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降压启动的实质:降压启动的实质:启动时减小加在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以减小启动时减小加在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以减小起动电流;起动电流;启动后再将电压恢复到额定值,电动机进入启动后再将电压恢复到额定值,电动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章第二章 用刀开关控制电路图用刀开关控制电路图一、直接起动控制一、直接起动控制用接触器控制电路图用接触器控制电路图 第二章第二章 FU1KM1QS主电路主电路M3FRL1L3L2KM2RFRSB2SB1KM1KTKTKM1KM2KM2KM1KM2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合上电源开关按下按钮按下按钮SB1KM1、KT线圈通电线圈通电M串电阻降压启动串电阻降压启动KT延时延时KM2线圈通电,线圈通电,KM1、KT线圈断电线圈断电M全压运行全压运行二、二、 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起动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起动 第二章第二章 三、三、 Y-降压起动降压起动 指电动机起动指电动机起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时,把定子绕组接成星形,以降低起成星形,以降低起动电压,减小起动动电压,减小起动电流;待电动机起电流;待电动机起动后,再把定子绕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改接成三角形,组改接成三角形,使电动机全压运行。

使电动机全压运行Y Y起动只能用起动只能用于正常运行时为于正常运行时为形接法的电动机形接法的电动机电源接触器电源接触器星形接法接星形接法接触器触器三角形接法三角形接法接触器接触器QSFRV1MU1W2FU1V23KM2KM3KM1W1U2L1 L2 L3主电路主电路 第二章第二章 Y降压启动控制降压启动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FU2FRSB1SB2KM2KM1KM2KM1KTKT控制电路控制电路KTKT四、自耦变压器四、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控制减压起动控制 M3FU1KM2FRQSL1L3L2TKM1KM1主电路主电路 第二章第二章 直接起动时,存在着两个缺点首先,它的起动电流直接起动时,存在着两个缺点首先,它的起动电流可高达可高达7倍额定电流,这要求电网裕量比较大,而且降低倍额定电流,这要求电网裕量比较大,而且降低了电气控制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成本其次,起了电气控制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成本其次,起动转矩是正常转矩的动转矩是正常转矩的2倍,这会对负载产生冲击,增加传倍,这会对负载产生冲击,增加传动部件的磨损和额外的维护动部件的磨损和额外的维护 电动机用电动机用Y起动设备起动时,在切换瞬间会出现起动设备起动时,在切换瞬间会出现很高的电流尖峰,产生破坏性的动态转矩,引起的机械振很高的电流尖峰,产生破坏性的动态转矩,引起的机械振动对电动机转子、轴连接器、中间齿轮以及负载都是非常动对电动机转子、轴连接器、中间齿轮以及负载都是非常有害的。

有害的五、五、 软起动器软起动器 第二章第二章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设备体积庞大,成本高、而且还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设备体积庞大,成本高、而且还存在与负载匹配的电动机转矩很难控制的缺点因此出现存在与负载匹配的电动机转矩很难控制的缺点因此出现了电子软起动控制器了电子软起动控制器 软启动是使用调压装置在规定的启动时间内,自动地软启动是使用调压装置在规定的启动时间内,自动地将启动电压连续、平滑地上升将启动电压连续、平滑地上升,直到达到额定电压此时直到达到额定电压此时电动机的转矩就会平滑地增大电动机的转矩就会平滑地增大,一直到转矩为最大值时为一直到转矩为最大值时为止,启动过程结束软启动可以使电动机启停自如,减少止,启动过程结束软启动可以使电动机启停自如,减少空转,有节能作用空转,有节能作用 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章第二章 电动机起动转矩图电动机起动电压图 第二章第二章 补充、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补充、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 在大、中容量电动机的重载起动时,增大起动转矩和在大、中容量电动机的重载起动时,增大起动转矩和限制起动电流两者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利用鼠笼式异步限制起动电流两者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利用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常采用绕电动机降压起动,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常采用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线式异步电动机 一般在要求起动转矩较高的场合,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一般在要求起动转矩较高的场合,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桥式起重机吊构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桥式起重机吊构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就采用了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路,就采用了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第二章第二章 绕线异步电动机的优点:绕线异步电动机的优点:可以在转子绕组中串接电可以在转子绕组中串接电阻来改善电动机的机械特阻来改善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从而达到减小启动电性,从而达到减小启动电流、增大启动转矩及平滑流、增大启动转矩及平滑调速之目的调速之目的 绕线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原理:绕线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原理: 起动时,在转子回路中串入三相起动变阻器,并起动时,在转子回路中串入三相起动变阻器,并把起动电阻调到最大值,以减小起动电流,增大起动把起动电阻调到最大值,以减小起动电流,增大起动转矩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升高,起动电阻逐级减小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升高,起动电阻逐级减小 起动完毕后,起动电阻减小到零,转子绕组被短起动完毕后,起动电阻减小到零,转子绕组被短接,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

接,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 第二章第二章 1.按钮操作控制按钮操作控制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工作原理:工作原理:用按钮逐级切除用按钮逐级切除 启动电阻启动电阻启动启动电阻电阻缺点缺点操作不便操作不便主电路主电路L1QSL2KM1L3FRKMMFU1KM3R2R3KM2R13控制电路控制电路FU2SB1SB5KMSB2SB3SB4KM1KM2KM3FRKM1 KM2 KM3KM电源电源接触器接触器短接电阻短接电阻接触器接触器 第二章第二章 2.时时间间原原则则控控制制KM22 第二章第二章 3.电流原则控制电流原则控制主电路主电路KMKM1 KM2 KM3KA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三个欠电流继电器三个欠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串接在转子的线圈串接在转子回路中,电流继电回路中,电流继电器的吸合电流一样,器的吸合电流一样,但释放电流不同,但释放电流不同,KI1KI1的释放电流最的释放电流最大,大,KI2KI2其次,其次,KI3KI3最小 FU2SB1SB2KMKM1KI2KAFRKMKM2KM3KI1KI3L1QSL2L3FRKMMFU1KM3R3KM23R2KI3R1KI2KI1KM1 第二章第二章 3.电流原则控制电流原则控制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电动机启动时转子电流最大,电动机启动时转子电流最大,KI1KI1、KI2KI2、KI3KI3都吸合,其常都吸合,其常闭触头都打开,闭触头都打开,KM1KM1、KM2KM2、KM3KM3主触头处于断开状态,全部启动主触头处于断开状态,全部启动电阻均串接在转子绕组中。

电阻均串接在转子绕组中 电动机转速逐渐升高,转子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减小至电动机转速逐渐升高,转子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减小至KI1KI1的释放电流时,的释放电流时,KI1KI1首先释放,其常闭触头复位,使接触器首先释放,其常闭触头复位,使接触器KM1KM1得得电主触头闭合,切除第一级电阻电主触头闭合,切除第一级电阻R1R1 R1R1被切除后,转子电流重新增大,电动机转速继续升高,转被切除后,转子电流重新增大,电动机转速继续升高,转子电流又减小,当减小至子电流又减小,当减小至KA2KA2的释放电流时,的释放电流时,KI2KI2释放,释放,KI2KI2的常的常闭触头复位,闭触头复位,KM2KM2线圈得电主触头闭合,第二级电阻线圈得电主触头闭合,第二级电阻R2R2被切除,被切除,同理,切除第三级电阻,全部电阻被切除,电动机启动完毕,进同理,切除第三级电阻,全部电阻被切除,电动机启动完毕,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入正常运行状态 第二章第二章 第四节第四节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制动控制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异步电动机从切除电源到停转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一段异步电动机从切除电源到停转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有些设备要求停车时精确定位,或时间在生产过程中,有些设备要求停车时精确定位,或者尽可能缩短停车时间,或者为了工作安全原因,必须采者尽可能缩短停车时间,或者为了工作安全原因,必须采取停车制动措施取停车制动措施 停车制动的方式有两大类停车制动的方式有两大类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机机械制动械制动是用电磁铁操纵机械进行制动是用电磁铁操纵机械进行制动电气制动电气制动是用电气是用电气的方法,使电动机产生一个与转子原来转动方向相反的力的方法,使电动机产生一个与转子原来转动方向相反的力矩来实现制动矩来实现制动 常用的电气制动方式有常用的电气制动方式有能耗制动能耗制动和和反接制动反接制动 第二章第二章 制动电阻的接线方法制动电阻的接线方法:原理:原理:要求:要求: 对称接法对称接法不对称接法不对称接法改变电动机电源改变电动机电源相序相序,使定子绕组产生,使定子绕组产生反向反向的的旋转磁场,形成旋转磁场,形成制动转矩制动转矩10kW10kW以上电动机的定子电路中串入反接制动电以上电动机的定子电路中串入反接制动电 阻,转速接近于零时,及时切断反相序电源阻,转速接近于零时,及时切断反相序电源, ,防防止反向再起动。

止反向再起动 一、反接制动一、反接制动 第二章第二章 1、电动机单向反、电动机单向反接制动控制接制动控制 关键是电关键是电动机电源相序动机电源相序的改变,且当的改变,且当转速下降接近转速下降接近于零时,能自于零时,能自动将电源切除动将电源切除 第二章第二章 2、电电动动机机可可逆逆运运行行反反接接制制动动控控制制 KS-1KS-1KS-2KS-2 第二章第二章 二、能耗制动二、能耗制动 由于反接制动冲击大及速度继电器动作不可靠时,可能由于反接制动冲击大及速度继电器动作不可靠时,可能引起的反向再起动,因此,这种制动方法主要用于不频繁起引起的反向再起动,因此,这种制动方法主要用于不频繁起动、制动并对停车位置无准确要求而且传动机构能承受较大动、制动并对停车位置无准确要求而且传动机构能承受较大冲击的设备中冲击的设备中 第二章第二章 特点(与反接制动相比):特点(与反接制动相比):消耗的能量小,其制动电流要小得多;消耗的能量小,其制动电流要小得多;适用于电动机能量较大,要求制动平稳和制动频适用于电动机能量较大,要求制动平稳和制动频 繁的场合;繁的场合;能耗制动需要直流电源整流装置能耗制动需要直流电源整流装置。

能耗制动控制能耗制动控制原理:电动机脱离三相交流电源后,在定子绕组加原理:电动机脱离三相交流电源后,在定子绕组加 直流电源,以产生起阻止旋转作用的静止磁直流电源,以产生起阻止旋转作用的静止磁 场,达到制动的目的场,达到制动的目的 第二章第二章 1.单向能耗制动控制单向能耗制动控制按时间原则控制按时间原则控制单向运行接触器单向运行接触器能耗制动接触器能耗制动接触器整流变压器整流变压器桥式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 第二章第二章 1、单向能耗制动控制、单向能耗制动控制按速度原则控制按速度原则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2、电动机可逆运行能耗制动控制、电动机可逆运行能耗制动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2.2.电动机可逆运行能耗制动控制电动机可逆运行能耗制动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电流保护主要有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载电流保护主要有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载保护、欠电流保护和断相保护保护、欠电流保护和断相保护 电器元件在正常工作中,通过的电流一般在额定电流以内电器元件在正常工作中,通过的电流一般在额定电流以内短时间内,只要温升允许,超过额定电流也是可以的,这就是短时间内,只要温升允许,超过额定电流也是可以的,这就是各种电器设备或电器元件根据其绝缘情况条件的不同,具有不各种电器设备或电器元件根据其绝缘情况条件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过载能力的原因。

电器元件由于电流过大引起损坏的根本同的过载能力的原因电器元件由于电流过大引起损坏的根本原因是引起的温升超过绝缘材料的承受能力原因是引起的温升超过绝缘材料的承受能力 第二章第二章 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引起电器设备绝缘损坏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引起电器设备绝缘损坏和产生强大的电动力,使电机和电路中的各种电器设备产和产生强大的电动力,使电机和电路中的各种电器设备产生机械性损坏,因此当电路出现短路电流时,必须迅速而生机械性损坏,因此当电路出现短路电流时,必须迅速而可靠的断开电源可靠的断开电源 短路保护的常用方法是采用熔断器,也可采用空气自短路保护的常用方法是采用熔断器,也可采用空气自动开关既作为短路保护,又可以过载保护其过流线圈动开关既作为短路保护,又可以过载保护其过流线圈用作短路保护;热元件用作过载保护用作短路保护;热元件用作过载保护 第二章第二章 短路保护短路保护(a)熔断器保护熔断器保护 (b)自动开关保护自动开关保护 第二章第二章 过载超过额定电流的倍数在过载超过额定电流的倍数在1.5IN以内两相过载保护两相过载保护三相过载保护三相过载保护 第二章第二章 不正确的启动和过大负载,也常常引起电动机很不正确的启动和过大负载,也常常引起电动机很大的过电流,大的过电流, 电动机或电器元件超过其额定电流的运行状态,电动机或电器元件超过其额定电流的运行状态,时间长了同样会过热损坏绝缘,因而需要这样一种保时间长了同样会过热损坏绝缘,因而需要这样一种保护,即保护的特点是电流值比短路时小,一般不超过护,即保护的特点是电流值比短路时小,一般不超过2.5IN。

第二章第二章 控制电路的过流保护控制电路的过流保护I 第二章第二章 4、欠电流保护、欠电流保护 欠电流保护是指被控制电路电流低于整定值时动作的一种欠电流保护是指被控制电路电流低于整定值时动作的一种保护用欠电流继电器实现用欠电流继电器实现 异步电动机在正常运行中,由于电网故障或一相熔断器熔断异步电动机在正常运行中,由于电网故障或一相熔断器熔断引起对称三相电源缺少一相,使定子电流变得很大,造成电动机引起对称三相电源缺少一相,使定子电流变得很大,造成电动机绝缘及绕组烧毁断相保护通常采用专门为断相运行而设计的断绝缘及绕组烧毁断相保护通常采用专门为断相运行而设计的断相保护热继电器相保护热继电器 第二章第二章 失压保护失压保护(a)按钮控制按钮控制 (b)主令控制器控制主令控制器控制 第二章第二章 因为当电网电压降低时,在负载一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电因为当电网电压降低时,在负载一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电流将增加;另一方面,如电网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流将增加;另一方面,如电网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60,控,控制线路中的各类交流接触器、继电器既不释放又不能可靠吸合,制线路中的各类交流接触器、继电器既不释放又不能可靠吸合,处于抖动状态处于抖动状态(有很大噪声有很大噪声),线圈电流增大,既不能可靠工作,线圈电流增大,既不能可靠工作,又可能造成电器元件和电动机的烧毁。

所以当电网电压降低到又可能造成电器元件和电动机的烧毁所以当电网电压降低到60%80%UN时,就要自动切除电源时,就要自动切除电源 可以采用专门的电磁式过电压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来进行可以采用专门的电磁式过电压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来进行过电压保护,其线圈的接法同欠压继电器过电压保护,其线圈的接法同欠压继电器 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章第二章 保护环节保护环节采用电器采用电器保护环节保护环节采用电器采用电器短路保护短路保护熔断器、自动开关熔断器、自动开关 零压保护零压保护电压继电器、按钮电压继电器、按钮接触器控制并具有接触器控制并具有自锁的电路自锁的电路过载保护过载保护热继电器、自动开热继电器、自动开关关欠压保护欠压保护欠电压继电器、自欠电压继电器、自动开关动开关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流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限位保护限位保护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欠电流保护欠电流保护欠电流继电器欠电流继电器 第二章第二章 小 结 1. 本章重点讲述了电动机的启动、制动等控制线路本章重点讲述了电动机的启动、制动等控制线路 2.2.掌握电动机的启动方法及其使用场合和特点掌握电动机的启动方法及其使用场合和特点 3.3.掌握各种电动机的制动方法及其使用场合和特点。

掌握各种电动机的制动方法及其使用场合和特点 4.4.掌握电动机的控制原则掌握电动机的控制原则, ,即时间原则、速度原则、电流原则、即时间原则、速度原则、电流原则、行程原则行程原则 5.5.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的保护环节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的保护环节 常用的联锁环节:动作顺序联锁环节、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常用的联锁环节:动作顺序联锁环节、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 电动机常用的保护环节: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载保护、电动机常用的保护环节: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载保护、失压和欠压保护等失压和欠压保护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