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2.抽陀螺[15]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50KB
约3页
文档ID:155129809
12.抽陀螺[15]_第1页
1/3

12.抽陀螺教学要求1.研读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独具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作者感情,感悟游戏与玩具对孩子成长的作用重点难点合作完成课文研读与文本质疑 体会玩具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时代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有很多东西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例如:红宝书、红袖章、毛主席像章……这是生活在我们的爸爸妈妈的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熟悉的东西,可今天的我们却只能偶尔从爸妈的嘴中听说这些名词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几个吗? 学生自由举例,老师适当拓展,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东西因为他们强烈的时代性,从而代表了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特性,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回忆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对那段生活的怀念,从而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交流自己所查到的金波及其生活的时代的相关资料 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1957年考入北进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多为儿童文学作品 (让学生查找金波及他童年时的生活的相关资料,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文本探究质疑中能更深入地研读课文,真正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速读课文,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可结合课文内容谈原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三、 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分组研读课文 学生分组研读课文,各组确定研读的方向,并作出研读笔记,在全班交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研读课文,来使学生对于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自主选定研读的方向又可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地进行自主阅读2. 文本探究质疑 ① 作者对于这些玩具是何种感情?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② 这些玩具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文章的主题 ③ 作者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应该很多,为什么他选择陀螺?这种玩具有什么代表性? 引导学生探究选材的问题,体会作者的匠心独具3. 思考后教师总结:(1)抽陀螺的刺激不体现出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吗?(2)抽陀螺,抽汉奸,多么鲜明的让人感动的民族感情3)在冰上抽打陀螺时的情景,多么美的一幅图画 (这些问题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三、 拓展延伸 1.你小时候玩过些什么玩具?可曾亲手制作过玩具?谈谈你制作玩具的苦与乐 2.你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金波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由课内转向课外,并在研究中体会成长与玩具,时代与玩具的关系。

  这篇回忆性散文,学生特别喜爱,因为这些玩具非常朴实有趣,并且作者所写的童年生活也适合青少年的心里,在描写过程中那些童真童趣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学习课文后,应该让学生反思,评一评不同时代的玩具,不同时代的孩子教师提示评议的角度:①不同时代的玩具有不同的特点,你如何评价?②玩具对孩子的教育和开发有没有作用?③过去的孩子与现在的孩子有什么不同?④如何评价过去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有没有让现代的孩子感到不如的?最后教师小结:阅读让我们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交流又使我们思想得以升华对那些土气,不起眼的玩具有了新的感悟,又促使自己对童年时光有关玩具的回忆、思考玩具不仅是玩具,当它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就演变为一种经历,一种情感,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所以作者说是一起长大的玩具12. 抽陀螺制作:木头 圆珠 鞭子1. 缠 按 拉 抽2. 更快:冰上3. 进攻性4. 抽汉奸 玩法一、 辨字组词摇( ) 断( ) 梢( ) 卖( )谣( ) 继( ) 稍( ) 读( )二、读选文,完成练习。

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他才转;稍一怠慢他就会停转歪倒 抽陀螺,还可以玩儿得很有进攻性几个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把别人的撞倒就算赢了1.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是因为 2.“进攻性”指的是 参考答案:一、摇船 歌谣 不断 继续 树梢 稍微 买卖 读书二、1.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女孩子不适应2.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