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税费改革后本市教育财务管理现实状况调查

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37KB
约6页
文档ID:135087507
农村税费改革后本市教育财务管理现实状况调查_第1页
1/6

农村税费改革后本市教育财务管理现实状况调查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联产承包以后又一次重大变革,是党中央、xx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和调动农民主动性,规范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一项治本之策它既包括生产关系的调整,又包括上层建筑的改革,尤其对农村基础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机遇,关键表现在: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明确了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责任在xx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从根本上处理了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二是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得到了重新构建,加大了政府对办学的投入力度,使政府对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投入深入强化,由过去农民集资办学转变到国家办学,将有力地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三是为加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学校编制确实定,在用人机制上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有利于减员增效;四是为学校布局的调整,教育的优化配置,微弱学校的改造和合并,危房的改造发明了条件总而言之,农村税费改革从多方面推进着基础教育内部的改革,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发明了有利时机。

  我们要看到农村税费改革给教育财务管理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必需认可基础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中国幅员广阔,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教育原来就存在一系列问题未得到处理税费改革的实施,意味着过去在农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集资”将统统取消,农民负担是减轻了但假如地方、市、乡各级政府对实施新体制认识上不统一、不提升,国家的政策和方法不到位,将会出现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下滑,多年努力得到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将会遭受损失税费改革对教育财务管理上的影响详细表现在:  第一,老师工资难兑现,老师队伍难稳定麻城是革命老区、库区、贫困山区,连续两年市财政可用财力平均只有15119万元,地方财力很有限本市现有老师12628名(包含离、退休人员),按全额工资计算,年需要14128万元税费改革前,老师工资关键于四个方面:一是市级财政预算;二是农村教育费附加;三是从学生中收取;四是中央转移支付XX年,本市年初财政预算3206万元,农村教育费附加1343万元,老师工资统筹(从学?惺杖?3000万元,转移支付815万元,累计8364万元,保老师“四块”工资8472万元还有缺口108万元。

农村税费改革,教育“一费制”的试行,老师工资统筹的3000万元和教育费附加的1343万元共4343万元落空,加上原有缺口108万元,保老师四块工资缺口4451万元地方财力有限,老师工资难以兑现,按国家政策,老师四块工资必须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本市市委、市政府克服很多困难,将上级转移支付和市财政预算捆绑起来使用,老师“四块”工资基础得到确保,但老师的补助工资即“弹性”部分没有着落,各项补助不能兑现,农村中小学老师每人每个月要少拿工资300元至400元老师待遇偏低,心理不平衡,老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走,大批骨干老师外流,有的出外打工,有的继续深造,有的已跳槽到其余单位,本市“不辞而别”的老师近300多人  第二,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不足XX年本市中小学公用经费实际支出3884万元,小学生平150元,初中生平300元 省鄂财教发[XX]50号文件要求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140元/人、年,初中360元/人、年 实施“一费制”后,小学每生每十二个月只能收80元,缺口70元;初中每生每十二个月只能收160元,缺口140元,全市小学公用经费缺口980万元,初中公用经费缺口832万元,累计缺口1812万元,而市级财政没有预算公用经费。

如本市的一所中心小学,XX年秋季在校学生1100人,总收入(80元×1100人)为88000元,减去书本费55000元,练习本5500元,净收入只有27500元,学生人平公用经费只有25元而本学期公用经费支出需要56000元,(其中老师用书XX元,水、电费9000元、办公费16000元,还有邮电费、维修费、教学设备添置费、占用费等)缺口XX0多元因为债务未化解,有的中小学欠银行债务,开学后所收杂费银行只给学校留下书本费,其他全部扣抵债务,造成正常教学秩序难以维持,办公设备、仪器用具无钱购置,水电费无法支付,有的学校住读学生自习、老师办公,晚上点蜡烛群众埋怨学校,老师也不能安心教学,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每十二个月全部有学生虚报年纪外出打工盈利的辍学现象  第三、“非一费制”学校没有收费政策本市有39所学校实施“非一费制”非一费制”意即能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在财政预算安排上比“一费制”学校年人平少安排近3300元左右,而市政府又没有明文要求学校收费标准、收费项目,学校也不敢乱收,造成“非一费制”学校老师供给水平更低,公用经费不足,学校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只有翘首以盼政府能立即出台新的政策。

  第四,农村税费改革,使民办老师的问题突出税费改革后,为了减轻学校压力和财政负担,对老师供给范围进行了清理,解聘没有“民师聘用书”和“民师供给卡”的民师276人民办老师在一定时期给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她们付出较多,有的民师把一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而回报极少,财政每个月定补38元,村级按年补助1XX元,辛劳一年只有XX多元的收入,现在却因为没有民师聘用书或民师供给卡而要离快乐爱的讲台,给她们在心灵上是极大的伤害  第五、税费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布局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布局调整,扩大办学规模,学校的基础建设,危房改造等配套资金,地方政府极难到位,后续资金无专题资金在拨付过程中,因为中间步骤过多,资金到位不立即另外,还有老师的社会保障、普九债务的有效化解等问题,全部是制约经济贫困落后地域基础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原因  总而言之,税费改革给基础教育、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域的基础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轻视她使贫困落后地域的老师待遇和发达地域、城市老师的待  遇反差太大,造成老师心理极不平衡面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财务管理的现实状况,我们必需主动探索、寻求对策不然,贫困地域基础教育不能生存和发展,教育质量难以确保,形成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制约本市经济的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贫困地域义务教育试行“一费制”带来的很多矛盾和问题,已经引发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义务教育正常经费需求怎样保障,基础教育的连续发展资金从何而来,关键问题是:各级政府依据各自责任和财力,主动调整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支出结构百分比,真正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认真落实“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千方百计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的“吃饭、运转、发展”的基础需求,尤其是老师“吃饭”和学校危房改造等问题要切实处理好  国家和省级政府应深入加大对贫困地域老师工资转移支付和危改资金专题补助力度市 县 级人民政府在确保教育经费支出占可用财力一定百分比的情况下,下差部分上级转移支付应该认可上级转移支付不能处理的,应该出台政策或规范性的文件,将老师工资发放作出统一要求,尽可能缩小地域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待遇差异,只有在老师待遇上提升,才能留住人才,才能稳定人心  将学生在校基础生活费、服务费和基础学习费用区分开来学生住宿费和搭火费用属基础生活费,应依据市场供求,按成本据实收龋提议将学生在校基础生活费用收取标准的制订权下放到市 县 ,由各市 县 依据市场规律,核定项目、规范收费。

  发展教育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的多个形式并存的教育体系,提议政府部门从政策上、制度上加以引导,主动激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教育事业。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