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面防空雷达电磁伪装方法探析

z****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50KB
约11页
文档ID:156611565
地面防空雷达电磁伪装方法探析_第1页
1/11

地面防空雷达电磁伪装方法探析杨啸天 , 郭宜忠 , 郑国杰 , 王 远(空军雷达学院 , 武汉 430019)摘要 :地面防空雷达作为现代防空体系的主战装备和主要信息源之一 , 它的生存性面临 的威胁 分析了地面防空雷达电磁伪装的重要意义 , 结合雷达部队的实际 , 提出了地 雷达实施电磁伪装的技术和战术措施 关键词 :防空雷达;电磁伪装 ;措施中图分类号 :TN972 .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N32- 1413(2007)01-0064-04Research in Electromagnetic Camouflage Methods of Antiaircraft RadarYA NG Xiao-tian , G UO Yi-zhong , ZHEN Guo-jie , WANG Yuan(Air Force Radar Academy , Wuhan 430019 , China)Abstract :As one of the main weapon and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e mode defence system , the viability of antiaircraft radar on the ground is confronte serious threats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omagnetic camou of antiaircraft radar .Considering the real fact of the radar troops ,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measure electromagnetic camouflage of antiaircraft radar on the ground are brought for Key words:antiaircraft radar ;electromagnetic camouflage ;measures.2007第 30 卷第 1 期SH 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 EASUREVol .30No .1弱乂。

11地面防空雷达是国家预警探测系统的主要作战装备,是我军实时获 乂空中情报信息、夺取制信息权的主要作战力量地面防空雷达由于 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现代战争中敌方首选的重点打击目标地面 防空雷达是以辐射电磁波为手段来探测空中目标信息的,而电磁信号极 易被敌方电子侦察设备发现、识别和定位,所以其战场生存能力十分脆 导因此,探讨地面防空雷达电磁伪装的方法具有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意地面防空雷达电磁伪装的意义.1电磁伪装是地面防空雷达反电子侦察的主要手段高技术条件下,利用电子侦察卫星、电子侦察船、电子侦察飞行器、 地面电子侦察站等多种电子侦察手段,可以进行大纵深、全方位、多 频谱、高精度、高时效、全天时、全天候的电子侦察,能对重要的 军事目标及军事活动实施不间断的侦察、监视地面防空雷达在国家 防空预警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敌侦察和监视将使我战略部署 暴露无遗,故探讨地面防空雷达反电子侦察问题日显重要2 电磁伪装是提高地面防空雷达战场生存能力的重要措施地面防空雷达电磁暴露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辐射源位置相对固 定、辐射功率较大、辐射信号特征明显、频段相对稳定和辐射时机有 规律等,这些暴露特征是敌方电子侦察、干扰和利用反辐射导弹等精确 制导武器攻击的重要信息来源。

尽管针对地面防空雷达阵地的光学、 红外、雷达暴露特征实施的伪装可以产生一定的效果,但这些伪装措施第1期 杨啸天等:地面防空雷达电磁伪装方法探析对电磁信号却无能为力若不进行电磁伪装,有效地隐蔽或降低其电 磁暴露特征,即便其它伪装措施再先进,地面防空雷达还是极易暴露而 遭敌干扰和火力摧毁因此进行电磁伪装是从根本上提高地面防空雷达 战场生存能力的重要措施3电磁伪装是实施战场欺骗的有效途径在未来作战中,涉及的雷达数量多、类型杂、电磁频谱宽、作战区域广,地面防空雷达作为争夺制电磁权的主要作战手段,其每一举收稿日期:211006-05-动都必将引起敌方的密切关注实施电磁伪装,故意制造虚假电磁辐射 信号,向敌方提供错误信息,使敌疲于弄清我方真实意图而贻误战机, 从而保障我方顺利达成作战目的,为实现作战的突然性奠定强有力的基 础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出动飞机数万架次,摧毁南联盟约40 %的军事技术装备,在如此强烈的空袭情况下,南联盟的防空系统不但正常 运转,而且能够指挥部队一举击落美军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取 得这样的战果,是与南联盟对其地面防空雷达实施积极的电磁伪装、有 效地进行战场欺骗密切相关的。

地面防空雷达实施电磁伪装的措施.1 地面防空雷达实施电磁伪装的技术措施传统雷达电磁信号暴露特征明显,因此国内外都在研制新体制和新技术的雷达减少或降低电磁暴 露特征,以提高反电子侦察能力主要技术措施有:⑴采用SIAR体制雷达SIA R即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它是一种新型米波分布阵体制22雷达其发射波束在空间无方向性,而且多个波束同时观察多个方向 它的反侦察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SIAR采取全方向发射方式,在空间上没有主瓣和旁瓣之分;二是SIAR能做长时间相干积累,对于同样带宽积信号,其平均辐 扌功率更小,故隐蔽性较好,不易被侦察;三是SIAR为有源阵列雷达 各阵元发射的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皆不同,且能随机变化,所以即使被截获,也难以正确识别;四是SIAR的各天线阵元非常简单(单极天线),且相互间距又较远, 因而隐蔽性较好,不易被侦察和全部摧毁2)相控阵雷达步的增强,反侦察能力将这种雷达波束很窄,使敌侦察设备在空域上截获信号难度加大 而且,电扫描控制的多波束具有不同的电参数,每个波束在几微秒内即 可指向预定的方向,空间扫描速度快,敌电子侦察设备即使发现了信号 因反应时间短,也难以实施截获。

特别是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相 控阵控制上的应用,使之自适应能力得到进匚为提高3 )无源雷达无源雷达是通过接收空中目标辐射的电磁波来发现目标的被动接收 式雷达雷达本身不发射电磁波,因此能很好地隐蔽自己,不会受反辐 射导弹和其它武器的跟踪和攻击如果再对无源雷达进行严密的阵地 伪装,则能进一步提高其隐蔽能力4)研制和运用噪声信号雷达噪声雷达的工作特点是通过测出目标回波信号和发射噪声探测信号 之间的相关函数来获得目标信息由于噪声在信号形式上没有明显的特 征,与周围电磁环境的差别较小,敌电子侦察设备很难识别出这种信号 的用途,因而具有很好的隐蔽性5) 研制毫米波和亚毫米波雷达达侦察接收机要在这样宽的频率范围内和整个空间侦察到信 难毫米波和亚毫米波雷达具有较宽的绝对频宽和波束超低旁瓣雷号是相当困 乍的,即使被侦察到,所需侦察时间也较长,因此,被截获的概率很低 另外,它的识别能力、分辨力、跟踪精度都很高6) 研制和运用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目前超越了雷达侦察接收设备的频段范围,是一种新型雷 达体制由于激光具有亮度高、能量集中、方向性强、波束扩散小、 单色性好、波束范围窄等独特优点,所以,它可以克服微波雷达的某些 缺陷,有效地提高反雷达侦察的能力,在电子对抗中占据优势。

6 舰船电子对抗(7) 双(多)基地雷达这种系统使用一个有源发射基地与一个以上的无源接收基地,发射 设备和接收设备可相距较远,相对位置也可按需要变化它的主要优 点是接收基地隐蔽性好,可有效地对抗隐身飞行器,并可提高雷达抗有 源干扰能力8 )天线极化形式变换技术雷达电磁波有垂直极化、水平极化、圆极化、椭圆极化以及变极 化等一般的天线只能接收相应极化形式的电磁信号所以改变天 线的极化形式,对于只能接收一种极化信号的雷达侦察设备来说,就能 防止雷达电磁信号被敌截获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处理上的运用,使现 代雷达可采用周期性自动变换极化的技术,使天线按线性极化一椭圆 极化一圆极化的规律周而复始地变换或随机变换,这样可大大降低雷 达侦察设备的截获概率,以达到雷达电磁信号伪装的目的9) 有源/无源协同定位技术有源/无源协同定位技术指的是同时利用有源雷达和无源雷达侦察 设备的侦测信息,两者互相配合,共同实现目标探测、识别和定位 同有源定位技术和无源定位技术相比,有源/无源协同工作,不仅可以 大大增加雷达网的对抗能力,而且情报可以互相校正、补充,不但大大 提高了生存能力,还能提高情报的质量10) 运用复杂的信号形式雷达电磁信号越复杂,越难被对方侦察设备截获和识别,比如相位 编码、频率捷变、频率分集等,脉冲的时宽频宽积越大,对抗侦察的 作用越强。

2 地面防空雷达实施电磁伪装的战术措施由于地面防空雷达的辐射2功率、时机、频率和方向等特征易被敌侦察获取,为了达到电磁伪装 的效果,可充分利用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采取多种措施,虚实结合 欺骗敌人,使敌难以获取真实的电磁信息,减少被敌电子侦察的概率, 隐蔽我方真实作战意图2 .1 严格电磁频谱管理,防止电磁泄露(1) 控制辐射功率和辐射方向依据探测距离与辐射功率之间的正比关系,在保证单部雷达完成作 战任务的情况下,坚持发射功率尽可能小、发射时间尽可能短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减少雷达辐射功率地面防空雷达试机时,天线尽量背向 敌方制导雷达尽量不要向敌方雷达对抗侦察阵地方向辐射信号2) 控制辐射时机一是根据作战意图,统一筹划各雷达站的作战行动;二是对受敌侦 察、干扰和摧毁威胁较大的雷达站,在不影响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严格 开机批准权限,尽量减少开机时间,并且不规则地变更开机序列,使敌 难以掌握雷达的工作规律;三是对于新装备在平时必须禁止擅自开机和启动备用频率,真正做到战时应急启用,达成作战的突然性;四是在维 修和调试雷达过程中,尽量采用假负载3) 适时改变频率对于部署于同一作战区域的不同体制、不同类型的地面防空雷达, 根据遭受敌电子侦察、干扰和火力摧毁的威胁程度,应整体协调、合 理分配战区频谱资源,注意把握好改频时机,及时变更雷达的工作频率。

地面防空雷达担负战备值班时,还可按预案工作,不定期地使用假频率, 欺骗敌电子侦察4)研究实施闪烁辐射方案所谓闪烁辐射,就是使用同程式雷达,同时监视某一固定区域,通 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使两部雷达在时间上按一定的规律交替发射电磁波, 形成一个连续监视区通过雷达网闪烁辐射,构成一个复杂多变的电磁 环境,使敌雷达侦察难以侦获或者使敌反辐射导弹对波束的跟踪在方向 上发生混乱,难以摧毁雷达2 .2 设置电磁假目标,诱骗敌方侦察(1)利用退役雷达设置欺骗假目标随着地面防空雷达装备的更新和换代,我军每年有大量的地面防空 雷达退役,这些退役装备与现役作战装备相比,具有类似的作战性能, 可以利用它们作为电磁信号辐射源,制造欺骗信号根据作战需要,适时、适地部署一定数量的退役雷达,发射电磁信 号,可以有效地牵制敌方电子侦察与干扰兵力,大大减少现役作战装备 被敌电子侦察的概率从技术上考虑,这种措施较容易实施,从经济 上考虑,也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军情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部署退第1期 杨啸天等:地面防空雷达电磁伪装方法探析役雷达:一是单独部署按照现役雷达的阵地部署要求,在某一阵地 上单独部署具备发射电磁信号能力的退役雷达,通过其发射电磁信号可 使敌误假为真,从而牵制敌电子侦察力量。

二是伴随部署在现役雷达的阵地附近部署退役雷达,通过增大 退役雷达被敌电子侦察的可能性,以换取现役作战雷达被敌电子侦察的 低可能性,从而达到保护现役作战雷达的目的2) 部署有源诱饵有源诱饵是一种专门研发的、可用于诱骗反辐射武器的地面电磁伪 装设备,其电磁辐射特征与真实雷达相似或相同,通过合理部署有源诱饵,可以达到迷惑和诱骗反辐射武器的作用设置有源诱饵的方法主 要有:闪烁诱饵法、两点源相干干扰诱骗法和两(多)点源非相干干扰诱 骗法等目前,这些方法已被广泛采用,如美制爱国者导弹的AN/ MPQ53相控阵雷达就使用了两部有源诱饵3) 实施佯动欺骗在未来作战中,可在次要作战方向上配置一定数量的地面防空雷达, 故意暴露其辐射源位置、辐射功率、频率等电磁特征,有目的、有计 划地制造作战兵力部署变化假象,吸引、分散敌侦察注意力,使敌造成 错觉和判断失误,从而能够掩护和配合我军在主要作战方向上的作战行 动2 .3 主动实施电磁进攻,扰乱敌方的侦察和攻击任何单纯的消极防御都不可能有效地抗击敌多手段、全方位的侦察 和进攻在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将敌侦察效果降低至最低限度的同时, 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电磁反击,压制、削弱敌获取我方电磁信息的能力 ,降低敌炸弹的命中精度,才能有效地减小敌对我地面防空雷达的威胁。

对敌方雷达对抗侦察系统与设备实施干扰可以扰乱、迷惑敌方,牵■J其侦察力量,或使敌方得到错误的情报对敌方雷达对抗侦察系统与 设备的干扰可以采用欺骗性干扰,也可以采用压制性干扰对敌方雷 达对抗侦察设备实施干扰必须统一计划、严密组织,以保证取得良好的 作战效果,又不至于干扰己方及友邻雷达的正常工作对于来袭敌机或 导弹,要积极释放强电磁干扰,扰乱敌导航和制导系统,诱导其偏离预 定目标在导弹发射前,干扰的主要对象应是载机上的雷达侦察、瞄准设备,以 扰乱压制其对我地面防空雷达的搜索、跟踪如美军的"野鼬鼠”飞 机对反辐射导弹的电子干扰,可按导弹制导过程的不同阶段来实施I上的AN/ APR-26、35、36、38等告警机,以及用于跟踪制导导 弹的AN/ APQ116脉冲雷达导弹发射后,主要是干扰导弹头上的接收设备,以破坏导弹的自动瞄准跟踪系统导弹临近目标时,则应干扰 导弹上的无线电引信接收机使其早爆或不爆3结束语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C4ISR系统的迅猛发展使得地面防空雷达面 临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地面防空雷达作为国家预警探测系统的主要作战 兵器,如何生存并发挥其最大的作战效能,将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而对地面防空雷达采取有效的电磁伪装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 我们要认真研究,加强对地面防空雷达的电磁伪装建设,以适应未来信 息化战争的需要参考文献[1] 戴清民•电子防御导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2] 郭锡林.空军雷达兵战术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3] 蒋谱成.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方法概述[J].舰船电子对抗, 2001 ⑵:6-9.[4] 方胜良,卢占坤,兰汉平.等离子体在电子伪装上的运用[J].飞 航导弹,2000(11):58-62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