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聊城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阶段检测卷(三)课件.ppt

tian****199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4MB
约35页
文档ID:12673378
聊城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阶段检测卷(三)课件.ppt_第1页
1/35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聊城市二○一八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卷(三),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第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结构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鱼—鳃B.蝗虫—气门C.家鸽—肺D.蜥蜴—肺,B本题考查动物的呼吸器官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气管,气门是气体进出气管的门户2.下列对脊椎动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爬行动物为陆生生物,都在陆地生活C.鸟类骨骼轻薄而坚固,有利于飞行D.哺乳动物一般体表被毛,胎生、哺乳,B例如爬行动物中的海龟就生活在水中3.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B.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C.线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D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4.下列有关潍坊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临朐山蝎与蝗虫一样属于昆虫纲B.泥鳅能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也能存活较长时间,属于两栖动物C.诸城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有关地区找油找矿提供了有较高价值的化石旁证D.“四大家鱼”中的鲢鱼、鳙鱼属于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C临朐山蝎属于蛛形纲;泥鳅属于鱼类;四大家鱼中的鲢鱼、鳙鱼都属于鱼纲,不属于同一物种。

5.鸟的主要特征是()①体表覆羽②胸肌发达③前肢变成翼④身体成流线型⑤有喙无齿⑥骨内部中空⑦有气囊辅助呼吸⑧消化能力强A.②④⑥⑧B.①④⑦⑧C.②③⑤⑥D.①③⑤⑦,D本题考查鸟的特征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角质的喙,没有牙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6.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虫病那么血吸虫、钉螺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A.腔肠动物、环节动物B.扁形动物、节肢动物C.线形动物、扁形动物D.扁形动物、软体动物,D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钉螺身体柔软,是软体动物7.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用行动诠释了拼搏精神一传到位率高是制胜的关键,运动员垫球时上臂肌肉的运动状态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D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垫球时,双臂要伸直并向上迎击球,而不能屈肘,因此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8.下列动物的表现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B.麻雀成群飞向麦田觅食麦穗C.雨后青蛙集体鸣叫求偶D.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A本题考查动物的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指像蚂蚁、蜜蜂、狼等营群体生活,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的行为往往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有明显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明显的等级,故A正确;B为捕食行为,C为求偶行为(生殖行为),D为生殖行为9.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蜜蜂B.蝗虫C.蚂蚁D.狒狒,B本题考查动物的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是有明显的组织、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些动物之间有明显的等级蜜蜂、蚂蚁、狒狒都具有社会行为,蝗虫不具有社会行为10.在关节的结构中,能把相邻的骨牢固地连接起来的是()A.关节囊B.关节腔C.关节软骨D.关节头和关节窝,A关节囊的作用是连接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其内壁分泌滑液11.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C.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存活和繁殖机会D.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只发生在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C动物的学习行为形成后,时间长了会消退,A项错;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肌肉组成,B项错;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获得食物和逃避敌害,提高了其生存机会,C项对;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主要发生在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也发生在非社会性的动物个体之间。

12.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B.鸟发达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C.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复杂D.人体的运动依赖骨骼和骨骼肌,B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蚯蚓依靠肌肉收缩产生动力,依靠刚毛支持,协助运动鸟类发达的胸肌,两端附着在不同的胸骨上动物的学习行为与其进化程度有关,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人体的运动依赖骨骼和骨骼肌,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主要是关节)13.不同的食品可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食品与其保存方法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水果—低温保存法B.牛奶—巴氏消毒法C.袋装香肠—真空包装法D.果脯—晒干脱水法,D本题考查食品保存的方法水果一般使用低温保存法,A正确;牛奶使用巴氏消毒法,B正确;袋装香肠,真空包装法,隔绝空气,C正确;果脯是用糖液浸渍果实,将水分排出,属于渗透保存法,D错误14.夏天蔬菜和水果很容易腐烂,人们常将果蔬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冷藏原因是()A.低温抑制细菌的繁殖B.缺氧抑制细菌的呼吸C.缺水抑制细菌的繁殖D.冰箱能杀灭细菌,A本题考查食品保存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夏天由于温度高,细菌繁殖速度快,蔬菜水果易腐烂,而放入冰箱后,低温抑制了细菌的繁殖。

15.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需要的微生物主要是()A.青霉B.醋酸菌C.乳酸菌D.酵母菌,C真菌利用孢子繁殖,蘑菇属于真菌;多细胞真菌的菌体由菌丝构成;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1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蘑菇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B.霉菌的菌体由大量的菌丝构成C.大多数细菌和病毒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D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因此,可用酵母菌来酿酒17.下列有关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B.保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对人体无害C.冷藏保存食品主要是因为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D.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B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A正确;保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对人的健康有明显危害,B错误;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降低环境温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C正确;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D正确。

18.研究人员将配制米酒时密闭容器中三种物质的变化情况绘图如下,那么甲、乙、丙分别代表()A.氧气、二氧化碳、酒精B.二氧化碳、酒精、氧气C.氧气、酒精、二氧化碳D.酒精、二氧化碳、氧气,A在酿酒的密闭容器中,因为一开始容器内有氧气,酵母菌会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此时并不能生成酒精;随着氧气逐渐减少,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图中,一直减少的甲表示氧气;从一开始就一直增加的乙是二氧化碳;发酵过了一段时间才开始增加的丙是酒精19.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左下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C本题考查对照实验中变量的控制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方案③中只有一个变量抗生素,设计科学方案②有抗生素和细菌两个变量,不科学方案④的变量是细菌,不能检测抗生素的作用方案A缺乏对照组,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20.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C.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D.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A错误;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远,B错误;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亲缘关系越近,C正确;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而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D错误。

21.下列选项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较少的是()A.种子植物门B.梅属C.双子叶植物纲D.蔷薇科,A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22.下列关于动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蕨类植物植株矮小,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B.油松种子是裸露着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所以油松属于裸子植物C.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鸟和哺乳动物的体温恒定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A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A项错;油松的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B项对;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其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项对;鸟类和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分布范围广,D项对2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自然灾害的发生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A本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随便引入其他地区的生物,有可能会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因此B不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是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科学利用,因此C不正确;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不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D不正确。

24.下表表示三种哺乳动物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蓝鲸与雪貂亲缘关系最近B.蓝鲸与家猫亲缘关系最近C.雪貂与家猫亲缘关系最近D.三种动物的亲缘关系相同,C三种动物的亲缘关系不相同;蓝鲸与雪貂、家猫都不同目,雪貂和家猫同目,都属于食肉目,因此,雪貂和家猫的亲缘关系最近,蓝鲸和家猫、雪貂的亲缘关系远25.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下图示相符的是(),A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而昆虫又属于节肢动物,A符合题意;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B不符合题意;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C不符合题意;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和3的大小颠倒,D不符合题意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6个题,共50分)26.(10分)下图是几种较常见的生物图片,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生物A为侧柏,它的种子是裸露的,属于__裸子__植物2)与生物B、F、G相比,生物D、E体内有脊柱,属于__脊椎动物__。

3)能进行变态发育的动物有__D和F__(填字母)4)除肺外,生物D还可通过__皮肤__辅助呼吸5)生物H为蕨类植物,可通过产生__孢子__来繁殖后代解析:(3)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图中有变态发育过程的动物是F蝴蝶和D青蛙,蝴蝶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4)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蛙依靠肺和皮肤辅助呼吸5)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得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27.(7分)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锥形瓶,分别加入50毫升纯牛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冷却后取出,分别作如下处理:分析回答问题:(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目的是__高温灭菌__。

2)甲和丙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细菌__通过甲、乙这组对照实验,可以证明细菌的生存条件是__适宜的温度__解析:本题考查食品保鲜和对照实验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因此食品保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目的是杀灭装置中的细菌,防止原有细菌干扰实验2)图中甲瓶口不作处理,有细菌进入,丙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无细菌进入,可见甲和丙对照,变量是细菌;图中甲和乙对照,变量是温度,结果甲先腐败变质,说明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3)甲瓶可以进入细菌,而且可以为细菌的繁殖提供最适宜的条件,因此,一段时间后,甲最先腐败变质;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是要尽量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保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3)相同时间后牛奶最先腐败的是__甲__请你写出在保存食品时防止食品腐败的三种方法__低温贮藏__、__高温灭菌后密封__、__加盐腌制__28.(5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_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__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水分__3)小江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都是因为土壤中缺少__空气__解析:(1)在实验时,小江同学每组各用10条蚯蚓做实验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水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水分3)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需要呼吸空气中氧,大雨过后土壤缝隙被水填满空气减少,蚯蚓为了呼吸纷纷钻出地面29.(10分)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

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①②__(填装置序号);可作为探究温度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①④__(填装置序号)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__适宜的温度,一定的葡萄糖(或营养物质)__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照实验变量的设置,①②对照,变量是酵母菌,①③对照,变量是葡萄糖,①④对照,变量是温度2)对比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酵母菌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3)酵母菌发酵制作馒头或酿酒其实是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4)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所以线粒体数目迅速增多,酵母菌呼吸作用加强,提供更多的能量,促进各项生命活动3)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__酒精和二氧化碳__,所以常用来酿酒或制作馒头4)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

请分析线粒体数量增加,使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是__线粒体数目迅速增多,酵母菌呼吸作用加强,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了各项生命活动__30.(8分)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__学习__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__生活经验和学习__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__复杂__,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__适应复杂多变环境__的能力解析:(1)资料中章鱼经过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这些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2)章鱼是软体动物,比较低等,而猴子为哺乳动物,是高等动物,章鱼经过多次碰撞之后才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所以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越强。

31.(10分)观察如图的分类系统图解,回答问题:(1)虎和豹的不同点多,还是虎和猫的不同点多?__虎和猫的不同点多__为什么?__因为虎和豹同属于豹属,而虎和猫同属于猫科__2)在上述生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什么生物?__类人猿__3)猫和狗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哪些?__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__4)请写出豹隶属的分类单位:__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__。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