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 扉页+正文模版

ll****x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1KB
约9页
文档ID:153790107
2 扉页+正文模版_第1页
1/9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英文题目:########################系   :####专 业:##########班   级:   [系,专业,班级请完全 按照教务提供的填写]学   生:###学   号:########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职称:##5 / 9摘  要字数约为500~600字,一般不超过800字论文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是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见解、结论简短明了的缩写2)摘要中要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引用3)摘要内容应尽可能包括原论文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汇编等二次文献采用4)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及意义、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重点是研究结果和结论5)要用文字表达,不要附图和照片,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要使用表格、公式、上下标以及其他特殊符号,要突出重点,阐述清楚,少用数据表。

论文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表达力求简洁、准确原则上500-600字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如有可能,应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不用此信息时,删除此框关键词:###,### [自定义中文关键词3~5个.][论文英文题目,字体为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 ]Abstract[内容应当与中文摘要相同,英文摘要要求: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行距15倍,英文摘要中的标点均为英文状态下的标点]Key Words:###,### [英文关键词3~5个,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目  录摘  要ﻩ1Abstractﻩ2插图或附表清单ﻩ1注释说明清单ﻩ2引    言 31[1级标题] 411[2级标题] 41.11[3级标题]ﻩ412[2级标题] 412.1[3级标题]ﻩ42[1级标题] 52.1[2级标题] 521.1[3级标题]ﻩ53[1级标题] 63.1[2级标题] 63.11[3级标题]ﻩ64[1级标题]ﻩ74.1[2级标题]ﻩ74.1.1[3级标题] 7结 论ﻩ8参 考 文 献ﻩ9附 录 12在 学 取 得 成 果 13致  谢 14插图或附表清单(此页并非必要,不需要时请删除此页.)论文中如果图表较多,可以有此页。

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注释说明清单(此页并非必要,不需要时请删除此页.主要是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方面的注释清单引 言 [单击此处键入引言]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要赘述本科生毕业论文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文献综合评论,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在正文中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不用此信息时,删除此框1[1级标题]11[2级标题]1.11[3级标题]1.2[2级标题]1.2.1[3级标题][[论文正文中一级标题使用黑体4号字,二级标题使用黑体小4号字,三级标题使用加黑宋体小4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4号字,页面行距取1.5倍]]2[1级标题]2.1[2级标题]21.1[3级标题]3[1级标题]3.1[2级标题]3.1.1[3级标题]4[1级标题]4.1[2级标题]4.1。

1[3级标题]结  论论文应有结论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章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观点明确、严谨、完整、准确、精炼文字必须简明扼要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不要简单重复、罗列实验结果,要认真阐明本人在结业工作中创造性的成果和新见解,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新见解的意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做出客观的叙述应严格区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特别是导师的)科研成果的界限不用此信息时,删除此框)参 考 文 献[1] 蔡开科著. 连续铸钢. 北京:冶金工艺出版社,1987.[2] Robertson T,Perkins A.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Liquid Steel Temperature in Continuous Casting,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1986,13(6):301~310.[3] 参考文献部分在论文中具有重要作用,表明该论文参考了某些有关资料,从而作为评价该论文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查阅后,主要的和公开发表过的资料参考文献必须引用原始文献,引用人必须阅读过该文,按正文中引用文献标注顺序,依次列出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列出上面给出了参考文献的基本样式,详细内容请参见《参号文献著录规则》〉下面给出六类参考文献的表述形式不用此信息时,删除此框)(1)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例:[1] 王秋霞,贺世成. 25t转炉炉外钢水温降规律研究总结,炼钢,1996,12(5):14~18[2] 亚洲地质图编图组. 亚洲地层与地质历史概述,地质学报,1978,3:194~208.[3] 赵均宇 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章太炎,光明日报,19773.24(4)[4] Herbert A,  Jmson C,  Norton G K, etc. Experience with Powder and Wire Injection at British Steel Corporation, Lackenby Works, Basic Oxygen Steelmaking Plant,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1987,14(1):10~162)专著:例:[5] 熊光愣,肖田元,张燕云编著. 连续系统仿真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6] 中国科学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沙群岛考察组。

我国西沙群岛的土壤和鸟粪矿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7] Borko H, Bernier C L. 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Academic Pr 1978.[8]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 Names of persons: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 3rd ed . 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 1977.(3)学位论文:例:[9] 李顶宜. 钢包热循环过程传热物理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 北京:清华大学热能系,1994[10] Cairns R B.  Inf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issertation] 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19654)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例:[11]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

地球物理学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47[12] 黄蕴慧 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 见:程裕淇等编 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38~39[13] Buseck P R,  Nord G L, Veblen D R. Subsolidus phenomena inpyroxenes. In:Prewitt C T,ed.Reviews in mineralogy, pyroxenes v.7.[s]: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1980 117~211(5)会议文献:例:[14] Rosenthall E M,ed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 of Montreal, 1961 Toronto:Univ . of Toronto Pr. ,1963.[15] 吴晓东,刘青,徐安军等. 炼钢厂过程温度-时间优化控制模型的建立,第八届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术委员会, 2000.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0。

6)报告:例:[1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 Geneva : WHO,1970[17] 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都钢铁公司 首钢第三炼钢厂高效连铸技术攻关报告: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都钢铁公司 北京:首都钢铁公司,1998[18] Le Maitre RW. Numercal petrology: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 of geochemical data Amsterdam:Elsevier, 1982. 210附 录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以下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也可以另编成册:(1)为了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3)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4)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于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5)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一般与论文全文装订在一起,如果附录内容很多时也可独立成册不用此信息时,删除此框在 学 取 得 成 果一、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应注明奖励名称、授奖机构、授奖时间等二、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应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来填写三、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技成果应注明课题名称、参加身份、通过时间、通过方式、评定机构等致  谢可以在正文后对以下方面致谢:(1)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研究项目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2)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3)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4)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5)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致谢辞应谦虚诚恳,实事求是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学位申请人的家属及亲朋好友等与论文无直接关系的人员,一般不列入致谢的范围不用此信息时,删除此框)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