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实施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2.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 3.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 4.了解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运行 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组织教学:组织教学:1、清点学生人数2、集中学生注意力复习导入:复习导入:1.理解会计软件的分类 2.理解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 3.明确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4.了解会计软件的功能结构、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及数据传递方式讲授新课:讲授新课: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实施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与计划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与计划 1建立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机构 2制定会计电算化工作计划二、二、配置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配置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 1选购和配置计算机硬件(1)硬件配置 (2)硬件设备的选择 2选购和配置计算机系统软件 三、配置会计软件三、配置会计软件1会计软件的来源及其选择 会计软件的来源主要有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定点开发(包括本单位自行开发、委托其他单位开发、联合开发)、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三种渠道2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 采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优点:见效快、成本低、安全可靠、维护有保障。
缺点:一是不能全部满足使用单位的各种核算与管理要求;二是对会计人员要求较高,如要求用户定义各种转账公式、数据来源公式、费用分配公式等,否则会计人员会感到使用不便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 四、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四、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系统,人在系统中是关键因素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分层次进行会计电算化人才可分为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初级人才三个层次1高级人才的培养2中级人才的培养 3初级人才的培养五、建立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五、建立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1宏观管理的体系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任务如下:(1)研究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规章及专业标准、规范,并组织实施3)评审会计核算软件,引导会计核算软件质量不断提高4)会同有关部门管理会计软件市场5)组织和管理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工作6)总结、交流、推广会计电算化经验,指导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2作用及发展趋势 二、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二、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 1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岗位设置(1)电算主管。
电算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使用网络版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2)软件操作此岗位人员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的要求3)审核记账此岗位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要求4)电算维护负此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5)电算审查审查人员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的要求此岗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6)数据分析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要求此岗可由会计主管兼任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2操作管理(1)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定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操作会计软件的现象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如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账簿3)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4)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3维护管理(1)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两部分。
2)维护管理制度维护管理通过制定维护管理制度来实现4机房管理5档案管理6预防计算机病毒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 一般单位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时,要经过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试运行阶段和正式运行阶段这三个阶段紧密相连1准备阶段(1)规范会计业务2)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使用人员的培训2试运行阶段 试运行阶段一般不宜超过6个月3正式运行阶段小小 结:结:思考题:思考题:1.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包括哪几部分?2.配备会计软件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3.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包括哪几项内容?1.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包括建立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配备会计人员和制定会计制度规范等几个部分2.明确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有两种:即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和定点开发的专用软件,用户单位还可采用通用软件与定点开发软件相结合的方式3.了解单位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时,通常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试运行阶段和正式运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