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
师言安般守意当知色心相因而息犹然火
缘薪以烟覩烟清浊则览燥湿之形察息耎
麁用镜真邪之候守之者庶使望云造浦候
岸制篙识其机道船获济矣师言身安意正
其若油净灯明是故既欲守意先在安身安
身者安处身风无令风事违诤何谓风事身
中有行风横起风诸节风百脉风筋风力风骨
间风腰风脊风上风下风。
如此诸风位各有
分不可相乱大则颠狂废绝小则虚
实相陵虚则痒实则痛痛痒在身何暇系念
颠狂之流故自亡言凡事动静施为当先作
是想想目前前然后即事也不尔者麁细相
忤新陈交逆如礼禁奸其何可得止今略举
其一余悉类之假令将就坐时先作是想我
当于彼处坐彼处去此应若干步随下足时
稍申其气渐放身体住风稍来行风渐去其
余威仪亦复如是如是想者是名安身也
师说偈曰
进止有次第 麁细不相违
譬如善调马 欲去如欲住
常能谨慎此 安身心入禅
师言。
行立坐卧常应系念但卧多则沉惛立
多则疲极行多则纷动难可一心坐无此过
因此多用行者当住闲静之处结跏趺坐女
则半跏趺平身正直纵任身体散诞四胑布
置骨解当令关节对应不倚不曲解衣缓带
辄有不安微动取便要令调适也安详以左
手置右手上令左手小指头拄右手大指本
下两手大指头纔相诣放颊车小小开齿微
微启举舌四五过长吐气次渐平视渐渐细
闭目勿令眼脸大急当使眼中眬眬然师说
偈诫之
入住出三时 如劫成住坏
欲速者不达 达者知节量
师言息有四种应当拣择一风二气三喘四
息。
有声曰风结滞曰气出入不尽曰喘不声
不滞出入俱尽曰息绵绵若存守喘则劳守
气则结守风则散乱守息则定温师一家系
念在己脐中央如豆瓣处解衣谛观取其相
然后闭目合口开齿举舌向腭令息调均一
心谛观若有外念摄之令还若念不见复解
衣看之熟取其相还复如前问何故念脐答
其息出从脐出、入至脐灭脐是息之出灭所
由为知无常故因此念脐又脐是肠胃本源
从源寻路自然见不净若见不净便止贪欲
于念处为身为念处于六妙门为止处又识
神托生之始与精血合根在于脐是以人生
时唯脐连持若行者见脐分明自然生厌离
免于系也经言随所至处系心谛观测谓息
入出根于脐也问系念时或痛如针刺或急
如绳牵。
或痒如虫啖或冷如水洗或热如火
炙如是诸触或光神竟寂尔者电光定也于
此时中有无量相似行者尔时一切勿着但
努力一心而已自然得度若不精进即退堕
也问何故数息时忽然忘数但知息答心稍
稍细应于一心是以失数向者息是一数是
一境与二俱因此麁问何故复不知息但知
境答行者麁观已除息渐微因此不见有人
言。
毛孔尽开处皆出故因此无耳师言息微
故不见此言毛孔散出者既许出那得鼻门
独不出也言微而不见者据系念为语毛孔
散出者据畅通为语息系不行心眼
乍明倏如电光疑是电光定若但不
见息者是息微故忽然目明者人多语此是
默然心自此之前亦有小小便身之触人多
认为禅喜乐师言此是十善对应心非上界
也度此一节入禅境也履氷临渊尔乃得过
耳师言触者自知不须言之诸师咸以此验
人虚实言知者恐妄想之流翻为害耳师言
若忽复见息还从数起一以如前若坐久
一人须出时息现。
尔时即随随经十息许复
数数经十息许乃微动手脚次动如按摩法
次开目从细至麁乃可起耳于此时中由恒
数息仿佛知之而已但不复专精也师教诫
时恒说出入有次第偈也坐禅人问种种病
师诫言。
但系心在境不令他缘病自差耳用
之者远至三日无有不差问心乱横见答摄
念可愈问四大增损那得复差答心之动转
由扇之有风住止理数然师教诫常言实心
系实境实缘次第生实实迭相注自然入实
理问但得禅定便得入理为有地位耶答利
根者心定便入亦无旳位钝根者备经九次
第定定尽方会问外道修禅定至非想那不
会理答外道修定皆滞我心心为障故不会
理也夫痛者是乱风起由与外争故也云何
与外争谓心去时以表牵也如教婴儿行但
任之而已不得牵挽欲速达者可不慎乎急
者是绞风起由行者专太过报风势分不尽
故也若过若不及为失一矣痒者由行者息
生时谓为灭息灭时谓为生意与息相违故
也。
故云不谛不明贼从内生冷者由行者不
以味所念处水大增也热者由行者常有希
望火大增故也师言夫欲修行者要须有分
无分者不能办事也何谓为分所谓四心一
者坚信谓深信师两者受用谓师法也三者
精勤常自鼓励四者以便谓细回转云身中
脉如百川归海心如拘物头四片相合一片
各有十纪脉共绞络故心端有四十脉也其
下一脉直往趣脐号曰优陀那风优陀那者
中也故号此脉为中脉也初坐之中其外种
种变形或作父母师僧国王美女形像师子
虎狼如是谓魔鬼行者当假想心作金刚刀
拟之即去夫病有多种一身作病二鬼作病
三魔作病四不调息成病五业障病今须识
知第一身自作病者坐时或倚壁或衣襟大
众未出而卧。
此心懈怠魔得其便入身成病
使人身体背脊骨欲疼痛名为注病难治行
者慎之治法者用息从头流气向背脊历骨
节边注下须好专心方差耳第二鬼作病者
有人坐时其心念种种事或望有所知或欲
知人吉凶有兜醯罗鬼来入其身种种变现
或见吉凶事知他身或知一家一村一聚落
一州一郡及一国土中吉凶善恶等或如似
圣人此非圣也并是前鬼所作莫取之也若
不治之者久久亦能杀人第三魔作病者有
人坐时心念利养魔即现其种种衣服饮食
七珍杂物供养之具应识之若觉急须治之
若不治入心成病者难治第四病者有人坐
不解调息成病令人身体枯闭而羸瘦此人
无罪易治治法用遍息正专心息之息名为
遍满息。
用之法以心住息从头溜气遍满四
胑此是不解用息使筋脉焦枯身无润泽令
以此二息从上流下令息遍身故名遍息满
息息遍满故身即平复可用止息云何名止
息平心直住不动是名为止息第五业障病
者举身肿满颜色虚肥而黄此人障重难治
应须忏悔治法用焦息[火*朝]息云何名焦[火*朝]二
息亦非外别捉[火*朝]等物来着身中还专心息
想作焦[火*朝]二息从头至足及溜气四胑通遍
令使肿满得消还专心息平心直住息得平
复唯须忏悔。
复有四胑痿弱无力两臂两足
欲落或一臂欲落者治法用遍息流气使满
四胑良久自差若口向左边洼即注息往左
若右边洼注息往右边若向左角右角如上
法若有宿痤冷热等病用息向下流使病灭
身中细碎众病皆用息治之若冷病即用热
息流之若热病即用冷息流之对治作法各
用此二息治之复须行时用息若足轻头重
此是心高妄想可息妄想心可息高心可向
下看心若足重头轻悲者向心若行时复次
须专心不高不下使息调和用息使身心俱
遍即入通明观可观心性三昧身相三昧心
相为其本经言识心达本源无虚假故治痢
法安心脐下患冷痢则作暖息患热则作冷
息取差为止治嗽法取嗽欲发时三过吐气
然后安心中观。
嗽欲发时便吐气令出还如
先安心自差治肿法作息肿断令息撮聚欲
遍当肿上以心住定穿作一孔令息从中出
入即差治耳满法安心置孔外细细引自牵
气令出须臾自差治人坐忽然喉中如似有
物长一二寸不愿出者安心物上须心住定
然后分心四向意地语云内外皆空病从何
生亦须解空性遣之自去治坐中忽得短气
可先嘘气从鼻却入令气浑身竟令出然后
安心置掌文中很快自去一息治身中种种
病法取气从鼻却入令气浑身竟。
然后细细
闭口随气自内置此息去引心从骨中直下
出不净门外住眠时引息内脚心行住坐卧
恒用此心自到处有杂病时须此息息通然
后随病处所引气息从病处出入空无有阂
者即差治冷病用暖息治热病用冷息治骨
髓病用刀息破脚十指头并作息破脚趺上
骨令出即差。
治人身分肿刀息破脚十指奇
中令出通身肿满安息脚心下身重作轻息
身轻重息初坐之中数息长短外神来鼻其
心直上至顶蒸热却之法合口缩气向上至
顶还向下牵气则止其若不治通目两目俱
闇此是何患。
若为鬼神鬼神名字跋违多
舒手盖目盲即诵呪曰
人之波昼比尼若波
昼忧薮波昼
诵至三遍眼即开明还如本初
坐得细住心为外人触气上塞胸腹胀不得
安坐者此是身中六神俱奔在胸以是令患
治之法先解衣带出气使长入气使短十息
然后诵前呪命阿那般那乃至十得差初坐
成得细住心为人来触。
气上冲肺成病者即
令肺胀过百日即吐逆不得饮食此是外有
恶神来入人身名跋多神赤色六眼八孔或
大或小复有三小神名曰呼搜醯或变形作
小儿或作蟒身其形赤黑色兜罗醯神其形
或大或小三遍初坐中或得身体骨节腰背
疼痛自呼辟注此是何患此名六根通身游
戏很快患举身顶直三过舒身命阿那般那
即差初坐之中六神沉曀为外人来触六神
横出身外毛孔中各有一神皆来奔入喜有
起身体青肿妨不得坐治法先合口缩气向
上二遍身中还牵气向下然后诵前呪命阿
那般那。
复列恶鬼神名字呼搜醯跋违多即
差又言名出息为安安般之人唯数出息初
坐中或有掉动者非久患治法先命阿那般
那云何乱语休即止初坐中或有身中火起
不是患也治法外边暗赍火入莫使知闻盆
合头此人令坐傍人唱言此是大火起开眼
不见满三遍即止初坐中或有身中水出者
非患治法盆盛水莫使闻知口含水洒面开
眼不见满三遍即止初坐中重触得心为人
来惊心中迫迮实时摸扪下病大小行不通
此是身中六神俱下出故生患治法缩气向
下还牵向上说呪命阿那波那以差为限欲
上厕专心法。
大小便出时可作一切病出想
又行者心少开悟于其深义如有渐解其心
欢喜思量过度复得忍劳患行者当以智筹
量可不应止则止应观则观止观顺宜便可
得久思劳之状众多亦得头痛气满皆用息
治之治头痛法鼻中入气口中微引气出意
想念头中痛气微从口出若心细微缓调顺
时三度引气出当自欠呿如是引气欠呿不
过至十头痛则差治腹中气满法鼻中入气
口微引气出意念腹中闷气使从口中出患
时当嗌气若腹中结极满患时当仰眠申手
脚以手轻腹皮上须按摩之十回五回当有
嗌气。
还复起坐引气如前治法若心调顺细
乃至十年二十年结气满患但一日一夜心
息调顺气息调和不缓不急不麁不细调和
得所患皆差也若以息麁细缓急调和不得
所者终不能差也若出息有声名麁急出息
如欲不续名细缓。
细缓者善又以腹中气满
闷时长引气出更增其患出息使不长不短
调顺和适得所患必差也以调和气息治患
法治一切肠中气又坐禅和适得所者患者
悉差又坐禅入得好细心定不得怀忧恚恼
必成气患数入息时数入息亦成气病缘五
脏中作境界修定亦成病乃至诵经连文接
句或出气不时摄入入气不时出尽成病皆
此前法治之又治头痛时不得治腹满治腹
满时不得治头痛一时治两患则更增其患
若头中气极治其患时鼻中入气而大开口
微引气出之又勤坐之人多喜有气若有气
患常用口中出气治之久久人齿冷心得调
细时鼻中入气还以鼻中微引气出治之其
若心得调细一切气患尽用鼻出入息治之
若又用数息法缘所患随息。
亦善入时不缘
但缘出息也若修观过度故心则浮乱怡空
过度故心则沉钝行者常善观测思惟治此
患也又坐禅人若调心在身中五脏中来缘
境界或谓五脏中定心来缘境界勤坐之人
很快成病能令行人五脏界生气脉与境界相
连使人得急挛病治法意想观身中上下使
空如木筒相乃至临坐及地皆令使空作意
想身中气息尽使向下入地而去若心调顺
很快即差患若差竟教使观脚腂子上境界
也。
又须教患者汝得此患由心错谬谓言在
身中心法不在身外不在身内随所缘而生
汝当解之又复坐人心念境界时意谓作眼
见相又复坐人得住时有光明照境界上不
知是心光明意光明从明中出住在境界上
是人很快患眼睛疼痛令人眼闇痛治法即
以心缘眼心见眼合而作是念见观之法眼
应开视今见眼合知非眼见复次缘眼时见
境界上明向上缘眼是心心从明中出而是
心法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眼是心法故
随心所缘处生亦复不在内外两中间作是
观时错谬假心患皆除断眼患即除又坐时
不得令衣带急使人得气满患又复坐人得
上地定不得就坐中起善恶觉观令人头痛
患皆须慎之是等诸患如上法治之又复坐
人见境界上有尘起。
凝如似纺车转者是人
有风患不得修学上地禅定令人发狂但得
学身念处观行法以便治风患差乃可得学
上地定耳若入浅定而为外声触或有事触
身时即觉出定不能成患若心嫌恨瞋恚恼
则成气满患若入深定有大声触声虽在外
而在身中声或在境界上声是人欲出定不
能得出心在身中怖怕精神荒迷后乃得出
即令人得腹胀患或暴下血有事触身得患
亦如是治法亦用调息如前法也若起瞋恚
愤怒则不可治或时杀人初坐时若大小便
不通蹴气向上还牵向下呪阿那般那即差
初坐时有好种种事起人来触恼。
或谤佛法
胡汉语令人不解此是恶鬼入身名兜醯罗
诵前呪即差兜醯罗神其身黄乍大乍小命
入息阿那出息般那治身卒痛法问安般人
何故举身卒痛由食太饱未消而便
摄念气麁念细故使然也治法二三日省食
节息令长谛缘出息相二三日坐便愈一师
言由摄念太急则气结故病治法想身状甑
上饭气然后想有风从脐中起出至面门。
面
门者口也转转猛大吹身气令散散后身痛
即愈数日须食肥腻食慎勿见风又治法于
未食时密室中慎勿闻声宽放四肢于面门
调和气息五过二三日坐即差又云由初坐
时行风犹盛不作以便即急捉体如住风体
住风与行风争力故也治法须行动从缓渐
急至五里许还复从急至缓即坐长嘘息四
五过宽放四肢泄然复放意经食顷复引息
二三过勿令耳闻声复放意如前经一食顷
然后摄念至一坐即愈耳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