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48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沪粤版我们周围的 物质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物体的质量第五章第一节2探究物质的密度第五章第二节3密度知识的应用第五章第三节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第五章第四节5点击新材料第五章第五节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属于“物质”这一 主题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认识 身边的物质及其属性;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对密度知识的探究过程, 发挥实验在物 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 度和科学精神 当前蓬勃发展的新材料, 关联科学技术的前沿, 并正改变着我们 的生活,教学中注意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 一些物理现象.3.通过实验, 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如弹性, 磁性, 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用 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物理属性.4. 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5. 结合实例,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对社 会发展的影响活动建议:1. 设计实验方案,比较砂锅、铁锅的导热性能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了解它们分别应用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 3.查阅资料, 了解我国古代青铜器、铁器的制造技术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定义公式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密度单位及 换算关系测量工具测量使用方法实验结果应用纳米材料磁性新材料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超导材料导热性(二) 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定义单位及换算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我们周围的 物质物体的物理属性隐形材料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物质”是<<课标>>中科学内容三大一级主题之一本章介绍物质的属 性, 涉及“质量”“密度”“密度的测量和应用”“物质的常见物理属性”“点 击新教材”等内容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两个基本概念, 也是常用的物理量, 又是以 后学习其他力学知识的基础;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 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本章涉及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基础性很强 同时本章的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 探究、科学责任和态度的渗透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全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质量概念及其测量方 法,才能进一步对物体的密度概念的建立进行科学探究,并由此进一步认识物质 的各种属性,这是本章第一节。
密度是在学生掌握了质量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探究而认识的物质的一个 重要属性.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基础.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 有效地培养自己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等物理思维能力,是对物质及其属性认识学习的深入,安排在第二节学习第三节“密度知识的应用”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利用密度知识进行科学探究, 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验物质的密度属性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广泛应用,更重 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方 法上的基础第四节“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则是在参与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 自然界的物质多样性,进一步了解物质除密度外的其他一些更多的物理属性,从 而领悟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五节“点击新材料”则属于物质属性的应用和拓展,通过对这些前沿科学 中所涉及的新材料的学习,能极大地浓厚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新材料科学 的向往,形成对科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 发展的重要影响本章内容层层推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 STS 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三)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 从熟悉的一些物体出发, 引出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学生容易理解,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如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到菜刀、锤子、 铁链条等虽然外形不同,但都有铁这种材料构成事实。
另外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已学习了刻度尺、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学会 了基本的测量知识和方法;天平的正确使用学生容易掌握;学生能完成“探究物 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的关系”实验,但初中生思维方式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阶 段,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尚待加强,数学分析能 力,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较弱, 在用比值法定义密度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困 难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生活用品, 可能影响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 论,大多数学生生活体验丰富, 形成密度的概念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学习密度 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难度不大;学生已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测量并阐 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方法及过程,符合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爱表现等特点, 方便开展活动,效果会不错;现在的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来源广泛,和接受新兴 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大, 能通过多种学习形式了解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在生 活、生产实际的应用,了解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等新型 材料的一些特点及其在生活、生产实际的应用;能感悟到科技的发展关系国家命 脉,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学习兴趣浓厚,不断追寻梦想, 一起向未来。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质量”和 “密度”是物理学中两个基本概念, 也是常用的物理量, 又是 以后学习其他力学知识的基础;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 度, 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 本章涉及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基础性很 强同时本章的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科学责任和态度的渗透本章的学习重点是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尤其 是密度概念的建立,学生只有通过”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才能认识到质量 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因此学会用实验探究建立密度概 念至关重要,这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另外通过实验和收集查询信息,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了解新材料 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本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具体如下:1.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能结合实际情况辨别质量大小的变化 ,会进行 质量各单位间的换算,能估计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2. 会规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大小,能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判断测量误差的 大小及来源;3. 了解探究 “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方法,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密度单 位的读法,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4. 能使用其定义式 ρ=m/V 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用密度知识定性解释生活中的一 些相关现象;5. 能利用实验器材较为准确地测量一般物质的密度;并能阐明测量固体和液体 的密度的方法及过程,包括实验步骤及表达式,能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判断测 量误差的大小及来源.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弹性、磁性、导电性、导热 性) ,能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说明常见材料中应用的相关属性,初步了解纳米 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等新型材料的一些特点,能结合生 活、生产实际的应用说明新型材料的一些特点。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 重新审视作业的功能和价值, 树 立正确的作业观作业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初中物理的一些最基础知识,培养最基本的物理学习能 力,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本着“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理念, 既要减负一一减掉机械无效的刷题, 又 要增效一一增加有思维含量问题的原题作业设计要紧扣教材, 贴近生活, 突出 能力, 把一些生活热点、体育赛事、科技成果、传统文化等素材运用到作业设计 中, 体验“由生活走进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又体现学以致用的 理念为学生提供具有自主选择性、 多样性、趣味性、探索性或开放性作业,融入 物理思维和解题能力培养, 满足“双减”要求,保证作业质量; 实现对学生的知 识和能力统一提升, 全面实现学科素养的目标,最终让物理作业成为“没有压力, 却有魅力”的作业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物体的质量(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00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2 分钟具 体 内 容题目观察以下各图,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盛满水的碗和盆,哪个装的水多?2.充足气的篮球和乒乓球,哪个里面的空气多?3.汽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哪个用的橡胶材料多?4.这每组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共同说明什么问题?答案1.盛满水盆装的水多 2.充足气的篮球里面的空气多 3.汽车轮胎 用的橡胶材料多 4.每组物体所含的物质相同,大的物体所含 的物质多, 小的物体所含的物质少作业评价1、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认识物质多少,为引入质量的概念作铺垫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002作业性质练习作业完成时长2 分钟具 体 内 容题目观察以下各图,思考讨论并完成下列填空:如图甲所示冰块熔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质量 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泥团被捏成小动物,物体的形状发生 了变化,其质量__________;如图丙所示, 神舟十三号把冬奥 会吉祥物冰墩墩带到太空中后质量_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由此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丙答案不变;不变;不变;状态;形状;位置作业评价1、乐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优秀 □良好 □合格2、能独立思考, 能根据质量的概念判 断质量大小的有无变化;□优秀 □良好 □合格3、通过事实分析, 归纳出质量是物体 的基本属性□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事实分析, 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质量不随形状、 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题目编号003作业性质实践作业完成时长6 分钟具体 内容题目各学习小组用天平测量桌上物体的质量大小,并在表中记录实验组 1实验组 2实验组 3实验组 4物体质量/g1 枚 1 元硬币100ml 的水物体质量/g1 个乒乓球100ml 的 75%酒精物体质量/g1 块橡皮100ml 酱油物体质量/g1 支铅笔100ml 醋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能积极参与, 规范使用天平;□优秀 □良好 □合格能通过亲自操作收集数据;□优秀 □良好 □合格能与同组同学交流合作□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能规范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大小,即正确 操作天平和读数,对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一些感性认识,同时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相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不同,为学 习密度作铺垫作业 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A 组)题量4 题完成时间8 分钟题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1kg 铁比 1kg 棉花的质量大C.把一块球形橡皮泥捏成一个小狗,其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2.填上合适的单位:(1) 一位八年级同学的质量大约为 60_________。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200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量约为 4_________4) 一头大象质量 5_________5) 一桶标有“5L”字样的花生油的质量约为 4.2_______6) 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 3_________3.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 )A.1.39×10 ﹣ 7t B.125mg C.0.13g D.0.00012kg4.在“测量液体质量”的实验中, 小刚把天平放在________工 作台面上, 当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 时位置如图 1 所示,此时应向_______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 使横梁平衡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50.2g,将盐水全部倒出,再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此时烧杯的 质量, 天平平衡时, 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 2 所示, 则盐水质 量为_________g用此方法测得盐水质量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1. C;2.(1) kg (2) g (3) kg (4) t (5) kg (6) g;3.D;4.水平,左, 22;偏小.作业评价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 系起来;□优秀 □良好 □合格能规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大小;□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 审清题意,找到解题 思路。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 认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 属性, 它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熟悉一些常见 物体的质量, 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 知道质量各单位间的 换算关系 知道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大小的操作步骤、正 确读数, 能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判断测量误差的大小及来源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三) 课后作业(B 组)题量4 题完成时间10 分钟题目A.B.一个实心球C.D.一个篮球3.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常常用到托盘天平, 请完成下列与托盘天 平的使用有关的问题:1.2008 年 9 月 27 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 执行神舟七号载人 航天飞行出舱任务如图所示,是翟志刚出舱时挥舞五星红旗 时的情景与在地面上相比较, 红旗的的质量( )A.变大了 B.不变 C.变小了 D.为 0kg2.如图所示的球类中,质量最接近 3g 的是( )一个乒乓球一个足球( 1 )请指出 图甲所示操作中的错误(写 出两处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同学要称量 10.2g 的食盐, 1g 以下用游码。
操作 如下:①取 10g 砝码放入右盘 ②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正确调节天平使其平衡 ③向左盘内添加食盐直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④移动游码到 0.2g 处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 (填序号)3) 小红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 盘 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读得物体的质量为 _________g,此时小明发现小红误将砝码放在了左盘,若其它 操作都正确,则物体的质量应为_________g4.学习了“质量”后, 小明有一个疑问: 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 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 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 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长方体圆柱体圆环形碎块 橡皮泥质量 m/g28282828(1) 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 你认为选用这种 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3)表格中, 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 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答案1.B; 2.A;3. (1)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发放反了(2)②①④③(3) 81,79.4.(1) 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是因为橡皮泥容易发生 形变(2)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的改变而改变(3) C.作业评价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 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 量;□优秀 □良好 □合格能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 4 道题, 加深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会粗略估计常 见物体的质量, 能正确规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大小,考查 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利用科学探究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应用 科学研究方法。
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四) 实践作业----质量条形统计图具体 内容题目1. 调查全班同学的质量, 已质量相差 3kg 为一组进行统计, 用 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看看全班同学质量分布相对集中在哪 个区域?2. 影响同学质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3. 为本班质量偏大(偏胖) 的和质量偏小(偏瘦) 的学生设计 合适的健身方案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 收集信息;□优秀 □良好 □合格能与同学交流合作, 能分析、 处理信息;□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 点□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测量对象是学生自己, 容易引起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通过相 互合作交流, 对质量形成更准确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培养 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交流合作,收集数据等能力第二课时 探究物质的密度(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00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2 分钟具 体 内 容题目如图所示,在一部抗日神剧中,一群鬼子刚走到山崖下,山上的 巨大石块便像落雨一样砸在他们身上.那么在拍摄现场,这些石 头是真的吗?请思考并讨论.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1、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质 量与体积”是否存在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 □改编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002作业性质练习作业完成时长2 分钟具 体题目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进入人员密集的超市时要扫码、测温、 用酒精对手部消毒 酒精的密度是 0.8×103 kg/m3,合______ g /cm3 ,其国际单位读作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 ____; 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后,则剩下的酒精密度______ (选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内 容答案0.8;千克每立方米,1 m3 的酒精的质量为 0.8×103 kg ;不变作业评价1、乐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优秀 □良好 □合格2、能独立思考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 性;□优秀 □良好 □合格3、掌握密度单位间的换算□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事例分析,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密度单位的读 法、 物理意义,能进行密度常见单位间的换算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题目编号003作业性质实践作业完成时长3 分钟具体内容题目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 用三个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做实验, 测得数据, 填在下列表中:表一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 /g ·cm-31铝块 127102.72铝块 254202.73铝块 381302.7表二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 /g ·cm-31木块 15100.52木块 210200.53木块 315300.5表三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 /g ·cm-31铁块 179107.92铁块 2158207.93铁块 3237307.9表四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 /g ·cm-31杯中水 1101012杯中水 2202013杯中水 330301(1) 分析以上 4 表,可得出什么结论?(要求写出两条)(2) 根据结论可引入什么物理量?(3) 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 A.同种物质构成的两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 的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 密度(3)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可靠性和普遍性.作业评价能积极参与, 合作、讨论获得有用信 息;□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发现质量跟体积 的比值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密度概 念建立作了铺垫,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的由来作业 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三) 课后作业(A 组)题量4 题完成时间6 分钟题目1.2021 年 12 月 9 日,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圆满完成,王 亚平做的泡腾片实验让很多人直呼“太神奇”她将泡腾片放 入蓝色水球中,泡腾片在水球里产生许多小气泡,由于太空中 浮力消失,气泡留在水球中, 水球体积逐渐变大(如图) ,此过 程中判断正确的是( )A.水球质量不变 B.水球质量变小C.水球密度不变 D.水球密度变小2.下列对公式 ρ = 的理解,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3.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 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甲、乙两种物质中, ______ 物质的密度较大; 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 ______质量较 大。
4.如图,静止在花朵上的是一种叫“全碳气凝胶”的固体材料, 它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一块体积 为 100 cm3 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只有 0.016 g,则它的密 度为______ g/cm3 ,合______ kg/m3.答案1.D; 2.D;3.乙;乙; 4. 1.6×10-4 ,0.16.作业评价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 系起来;□优秀 □良好 □合格能使用公式 ρ=m/V 进行简单的计 算;□优秀 □良好 □合格初步形成密度的概念□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知道同种物质构成的两个物 体,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构成的两个物体,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能使用公式 ρ=m/V 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密度常见单位间的换 算关系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三) 课后作业(B 组)题量4 题完成时间8 分钟题目1.人们常说“黄金比铁重”,这句话若用科学语言表述, 应当 是( )A.黄金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 B.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C.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小 D.黄金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 2.使用坐标图像分析物理量与相关因素关系可以清晰快速地了解物理量的内涵。
如图所示, 甲图是密度﹣体积图像,乙图 是密度﹣质量图像,丙图是质量﹣体积图像, 分析图甲和图乙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密度与______和______无关; 分析丙图可判断物质a与物质b 的密度大小关系: ρa ______ ρb3.如图所示, 有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 净含量为 300mL,消毒凝 胶的质量为 360g,则该消毒凝胶的密度是______ kg/m3 ;用 掉一半后, 其密度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若凝胶使用完后装满水,则所需要的水的质量为______ g4.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 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 不同的干松木块做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1)请你在图提供的方格纸上,用图像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 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2)通过对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 写出两条) 根据结论,可引入什么物理量?答案1. D; 2. 体积,质量, >;3. 1. 2×103 ;不变;3004.解:(1)如图;(2) 同种物质,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物质, 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不同;密度作业评价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 4 道题,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与质量 和体积无关根据实验数据, 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作业难度□较易中等□较难分析来源引用 □改编 □原创第三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00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2 分钟具 体 内 容题目奥运冠军获奖后总要开心地用牙咬一下奖牌,很有趣.有人戏说 是为了鉴定奖牌是不是真金做的,你能通过学过的知识帮助他 们鉴定吗?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1、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如何 应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于“应 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的熟悉程度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 □改编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002作业性质练习作业完成时长3 分钟如图所示 有一捆质量为 横截面积为 -5 2 粗细均匀, 7.9kg, 2×10 m具 题目 的铁丝。
小红想知道这捆铁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铁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铁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铁丝体 的长为 1m,质量为 0.158kg,求:内容1.这捆铁丝的总长 L;2.这捆铁丝的密度1)金属丝的总长度:答案 L= m 总m×1m= ×1m=50m;(2)金属丝的总体积:V=SL=2×10 ﹣5m2 ×50m=1× 10 ﹣ 3m3;金属丝的密度:ρ= 总 = m3 =7.9×103kg/m3作业1、乐于思考, 具有解决问题的好奇心;□优秀 □良好 □合格2、能独立思考, 审清题意, 找到解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评价思路;3、能通过交流,归纳解答物理计算题 □优秀 □良好 □合格的过程和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 学生应用密度公式求物质的密度,熟悉解答物理计算 题的格式、步骤、注意事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 的方法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003作业性质实践作业完成时长8 分钟同学们,学完本节知识后,你们还能基本掌握测定一种液体具 题目 密度的方法吗?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从酒精、酱油、醋、牛奶等液体中指定选一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体 测定其密度。
方案涉及如下内容(1)原理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密度公式, 确定要测的物理量有: 、 内 容(3)根据要测的物理量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_、_______,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要测的物理量确定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进行实验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6) 指定液体密度ρ______(7)讨论: 你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你在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 施减小误差?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乐于思考,具有解决问题的好奇心;□优秀 □良好 □合格能交流、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实践, 能利用实验器材较为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密度,进 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并能阐明测量液体密 度的方法及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包括实验步 骤及表达式, 能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判断测量误差的大小及来 源,学生能领悟并学会间接测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培养学生探 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A 组)题量4 题完成时间10 分钟题目1.小东用一个最多能装 4 kg 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则桶内植 物油的质量( )A.小于 4 kg B.—定等于 4 kgC.大于 4 kg D.可能等于 4 kg2.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 V”和“液体与量筒总 质量 m”的关系如图所示, 观察图象可知, 量筒的质量是______g, 所盛液体密度是_______g/cm3 ;如果装入 90cm3 的液体, 液体和 量筒的总质量是_______g3.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金属块的密度1) 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砝码 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g2)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 ,计算出金属块 的密度为_______kg/m33) 向量筒中放入金属块时, 若操作不当使水溅出, 将导致密度测量值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4.如图所示,乌鸦为了喝到瓶中的水,每次将一个质量为 0.01 kg 的小石头投入容积为 3×10-4m3 ,且盛有 0.2 kg 水的瓶中, 当投入 25 个相同的小石头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已知水的密 度 1.0×103kg/m3 ,求:(1) 瓶内小石头的总体积(2) 小石头的密度答案1.A; 2.40,1;130;3. (1) 54 (2) 20,2.7×103 ,偏大; 4. (1) 由 ρ = 可得,瓶内水的体积为V水 = = =2 × 10−4 m3 ,瓶内小石头的总体积为V石 = V容 − V水 m3 − 2 m3 ;(2) 25 个相同小石头的总质量为m石 =25 × 0.01kg=0.25kg ,小石 头的密度 ρ石 = = =2.5 × 103 kg/m3 。
作业评价能用天平和量筒较为准确地测量 物体的密度;□优秀 □良好 □合格能熟练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 式进行简单计算;□优秀 □良好 □合格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 4 道题,巩固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进行简单计算 熟练利用天平和量筒较为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密 度; 能判断测量误差的大小及来源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三) 课后作业(B 组)题量4 题完成时间12 分钟题目1. 小明在比赛中获得过一个奖牌, 它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 铜制作,于是他利用所学知识测得奖牌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14g 和 2cm3 ,并计算出奖牌的密度为_______kg/m3 ,对照密度 表中铜的密度 8.9 × 103kg/m3 ,小明判断出该奖牌_______ (“是”、“不是”)由纯铜做的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 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 图所示的 m ﹣ 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小 B.量杯质量为 40gC.该液体密度为 2g/cm3 D.10cm3 的该液体质量为 10g3.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米醋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甲所示,应先_______,再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 40g。
(3)将适量米醋倒入烧杯,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米醋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烧杯和米醋的总质量为_______g4) 将烧杯中米醋倒入量筒, 如图丙所示, 则米醋的体积为3_______cm ;(5)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 计算出米醋的密度为_______g/cm3 实验评估:上面测得的密度,因为:所以测出的米醋密度将 比真实值偏_______实验改进 :通过 观 察只需将 上面 5 个 实验步骤 按照 ______________的顺序操作,即可减小上面的误差4.粮稳天下安,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2022 年 2 月 22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向社会公 布文件指出,做好 2022 年“三农”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 “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如图, 这堆稻谷的体积为 V0, 他想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 能找到的器材有: 空桶,足量的水, 电子体重计.请你帮助小华设计实验,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 推导出这堆稻谷质量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 母表示).答案p1. 7×103 ,不是;2.B; 3. (1)将游码调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3) 82.4。
4) 40;(5) 1.06;大;(1)(3)(4)(2)(5)4. (1)实验步骤: ①将空桶放在电子体重计上,测出空桶的质量,记为 m 桶 ; ②将在空桶中平平地装满稻谷,用电子体重计测出一桶稻谷 的总质量,记为m 谷总;③将在空桶中装满水, 用电子体重计测出一桶水的总质量, 记为 m 水总;(2)由 ρ= 可知, 桶中水的体积: V 水= m水m桶则桶的容积: V=V 水= ;m水总−m桶水m谷 m谷 m谷总−m桶 m谷总−m桶则稻谷的密度: ρ 谷= v谷 = v = m水总−m桶 = m水总−m桶 ρ 水;p 水则这堆稻谷质量的表达式: m= ρ 谷 V0= ρ 水 V0m谷总−m桶m水总−m桶作业评价能独立思考, 审清题意,找到解题思 路;□优秀 □ 良好 □合格能拟定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研究方 案;□优秀 □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 □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 4 道题, 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熟练应用密度公式及其 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利用实验器材较为准确地测量物体 的密度; 能判断测量误差的大小及来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 改编 □原创(四) 实践作业----测量蜡块密度具体 内容题目请设计一个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方案, 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 实验的步骤及表达式,你在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能独立完成;□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 解决问题;□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实践,能利用实验器材测量特殊物体的密度;并能 阐明测量它们密度的方法及过程,包括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能 根据特殊物体的实际测量情况减小测量误差, 学生能领悟并学 会间接测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 □改编 原创第四课时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00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5 分钟具体 内容题目如图, 我国首款国际水准的大型客机 C919 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 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重大突破。
客机 C919 运载量大, 机身材料具有密度小、耐磨、隔热等特性本节课我们将学习 物质的属性,请大家通过阅读教材,讨论完成下列填空物质的属性应用物质的磁性物质的导电性导体绝缘体物质的导热性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1、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认真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和交流,发现有用信息,归纳概 括物质的磁性、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导热性等物质属性的多 样性,且在生活、生产实际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获取有用信息等自学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 □改编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002作业性质练习作业完成时长2 分钟具 体 内 容题目如图示为家庭和工厂中常用的钳子,观察它的构造,它是由哪 些材料构成的, 分别利用了这些材料的什么物理属性? 能否用 其他材料替代?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业1、乐于思考, 具有解决问题的好奇心;□优秀 □良好 □合格2、能独立思考,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优秀 □良好 □合格评价选择合适的材料;3、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分析,学生能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说明常见 材料中应用的相关属性,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应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引用 □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003作业性质实践作业完成时长3 分钟具体内容题目动手做一做: (1)将一把不锈钢汤匙和一双木筷一起浸在热水 中,数秒后,两只手摸到不锈钢汤匙和木筷的冷热感觉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2)属于热的良导的是______。
属于热的不良导体是______3) 说一说你知道的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并说出它们通常 应用在哪些方面答案(1)感觉到汤匙比木筷热,是因为不锈钢导热性比木筷好(2)不锈钢汤匙;木筷(3) 合理即可作业评价能积极参与, 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 息;□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实践, 引导学生观察, 比较, 总结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 良导体的导热性能不同, 建立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的概 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及其应用,培 养科学探究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 □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004作业性质实践作业完成时长5 分钟具体 内容题目动手做一做:(1)比较固体物质的导电性能以实验小组为单位,用如 a 图所示的装置,把橡皮擦、铅笔芯、 钥匙、塑料尺、铁钉、瓷勺、玻璃、铝箔、木块、硬币分别连入 电路检测器的 M、N 两端,闭合电路后,通过观察,将灯泡的发 光情况填入下表材料灯泡的发光情况橡皮擦铅笔芯钥匙塑料尺铁钉材料灯泡的发光情况瓷勺玻璃铝箔木块硬币a 图 b 图(2)比较液体物质的导电性能用如 b 图所示的装置, 用导线把灯泡和 A、B 两块铜片连接起来。
将铜片分别插入糖水、盐水、蒸馏水、硫酸铜溶液和纯净水中, 通过观察,将灯泡的发光情况填入下表液体物质灯泡的发光情况糖水盐水蒸馏水硫酸铜溶液纯净水请你根据表格记载情况回答1)其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2)说出其中某一导体和绝缘体的一个应用实例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能克服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并在活动 中关心他人;□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